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祝贺我国生化界的老前辈郑集教授100岁华诞,我们准备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论文集.并在郑老明年100岁生日之际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和祝寿会.郑集(号礼宾)1900年(阴历四月初八)生于四川省南溪县,先后获中央大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南京大学生物系和生化系教授(1956年定为一级教授).郑集教授长期致力于营养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在古稀之年又开辟了衰老生化机制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27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副主编查锡良教授,学报主编贾弘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学报编委药立波教授,学会副秘书长王同喜高级工程师,学报编委、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周春燕教授,学报编委、南京大学生化系主任李根喜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系副教授倪菊华等一行专程拜望了学报顾问南京大学108岁高龄郑集教授,表达学会和学报对郑老的亲切问候与良好祝愿,并敬献新春贺牌。郑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生物化学、营养学及衰老生化的主要奠基人,为我国生物化学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祝贺我国生化界的老前辈郑集教授 10 0岁华诞 ,我们准备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论文集 ,并在郑老 10 0岁生日之际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和祝寿会。郑集 (号礼宾 ) 190 0年 (农历四月初八 )生于四川省南溪县 ,先后获中央大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他历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央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南京大学生物系和生化系教授 ,长期致力于营养学和生物化学研究 ,提出了衰老机制的代谢失调学说 ,已发表的科研论文、科普、史料等文章达 2 68篇 ,教材和…  相似文献   

4.
孙册  黄爱珠 《生命的化学》2006,26(3):269-272
沈昭教授是我国知名生化学家,也是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最年长的学,大家一直亲切地尊称他为“沈老”,如今他已永远地离开我们近八年了。今年7月12日将是他百岁生日,我们怀着敬重、爱戴、感恩和无限缅怀的心情来纪念他的百岁诞辰。  相似文献   

5.
为了祝贺我国生化界老前辈郑集教授 1 0 0岁华诞 ,现由南京大学、江苏省科协、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营养学学会、江苏省生物化学学会、江苏省营养学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生命的化学》和《营养学报》等单位商定 ,将于 2 0 0 0年 5月 1 8日至 2 0日在南京大学联合举办郑集教授 1 0 0岁华诞祝寿会 ,同时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 .郑集 (号礼宾 ) 1 90 0年 (阴历四月初八 )生于四川省南溪县 ,先后获中央大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 ,历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  相似文献   

6.
信息交流     
张昌颖教授百岁寿辰暨从教70余年庆祝活动筹备组通知张昌颖教授系北京大学医学部著名生物化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生物化学教研室(系)主要创始人之一.张教授是我国早期生物化学学科创建人和中国生物化学会、北京生物化学会发起人之一,曾任学会多届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原《生物化学杂志》)主要创办人、主编、名誉主编和顾问.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昌颖教授留美获得博士学位后,即回国在当时的协和医学院作为我国生物化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吴宪的助手,参与创建我国生物化学学科.随后,70多年来,张教授一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北…  相似文献   

7.
郑集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生物化学家、营养家家 ,是我国生物化学、营养学的先导者之一 ,衰老生物化学的主要奠基者 .郑集 1 90 0年生于四川省南溪县农村 ,家境贫寒 .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都是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度过的 .他没有读过正规中学 ,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考入南京东南大学 (后改为中央大学 ) ,1 92 8年毕业 .后来 ,他有幸出国深造 ,1 934年获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 .当即回国 ,开始他的教学和蛋白质化学、营养学的研究工作 .1 937~ 1 946年学校因抗战西迁四川 ,尽管条件极度困难 ,他在工作之余还著书立说 ,创办杂志和筹建学会 .抗战胜利后 ,回到南京重建实验室 ,奋力工作 .1 949年解放以后 ,郑集先后在南京大学 (原名中央大学 )、军医大学和调整后的南京大学工作至今 .1 957年在南京大学建立生物化学专业 ,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 .70年代初开辟衰老生化机制的研究 ,提出代谢失调学说 .已经发表的论文和著作达 30 0篇 /本 ,获得国内外荣誉证书和奖状等 50多件 .郑集工作勤奋 ,孜孜不倦 ,几乎将节假日都用来工作 .他性格顽强 ,不怕困难 ,勇于做开创性的工作 .他讲课内容丰富 ,善于启发 ,被学生誉为艺术享受 .他对学生和青年教师全面关心 ,要求严格 ,许多学生畏而敬之 .他生活俭朴 ,品德高尚 ,他将仅  相似文献   

8.
<正>7月28日收到南京大学朱长生教授电话,郑集先生病危。我心中为之一惊,但又心存一丝希望。希望他能像以前一样,转危为安。因为我是多么希望他能出现在8月23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上,全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家和同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重要影响。有人把教材比喻为剧本,演一出好戏,演员固然重要,但剧本是起决定作用的。搞好教材建设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这方面,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郑集教授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0.
“郑集—张昌颖优秀论文奖”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始人郑集教授和张昌颖教授所建立的,每两年评选篇论文入选。  相似文献   

11.
2010年7月29日下午6时20分,老一辈著名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营养学的先驱之一,南京大学郑集教授以110岁高龄安详辞世。本文中,作者通过自己与郑集先生的交往经历描绘了郑集先生勤奋不倦、宽厚仁爱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2.
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教授郑集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生物化学和营养学家,他从事生物化学和营养学教学与研究已达55年。在研究我国食物营养价值,特别是植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并对我国生物化学与营养学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收集,为我国生物化学与营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化学》2004,24(2):179-180
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秘书长联席会议筹备会议于2004年2月2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同志街2675号,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办公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辽宁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歧山教授,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石育原教授,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吉林省生  相似文献   

14.
由我国生物化学先驱和前辈郑集教授与张昌颖教授出资,特设“郑集优秀论文奖励基金”(1993年建立)和“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2006年建立),奖励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上发表优秀论文的年轻科技工作者。2014-2015年“郑集-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优秀论文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信函提名“优秀论文候选”基础上,再经编辑委员会成员及部分审稿人信函投票选出,并在2016年全国生化大会上颁发优秀论文的获奖证书及奖励基金。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化学》2006,26(3):276-277
2006年2月14日,是我国名生物化学家和教育家张昌颖教授100周岁寿辰。5月5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张昌颖教授百岁寿辰暨执教60周年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由我国生物化学前辈郑集教授和张昌颖教授出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特设"郑集优秀论文奖励基金"(1985年建立)、"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2006年建立),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8篇,奖励在本刊发表优秀论文的年轻作者。2012-2013年"郑集-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优秀论文奖评选活动自2013年4月15日始,至6月15日止,历时两个月。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信函提名"优秀论文候选"基础上,再经编辑委员会成员及部分审稿人信函投票,2012-2013年度"郑集-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优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所研究员、著名生物化学家王德宝先生不幸病逝 ,我们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深感悲痛。王德宝先生是一位享誉中外的杰出科学家 ,是我国核酸研究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王德宝先生怀着拳拳爱国之心于 5 0年代中期回国报效祖国 ,在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酸研究组。王先生回国主要致力于转移核糖核酸 (tRNA)的研究。他是我国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tRNA工作具体的业务领导者 ,先后任合成会战组组长和会战指挥组组长…  相似文献   

18.
访澳杂记     
应澳大利亚科学院、博物馆和古生物学会邀请,并得到澳方赞助,我们一行三人于今年2月中旬赴澳大利亚参加“早期脊椎动物的演化和生物地理”专题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的主持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质系主任坎贝尔教授专程从堪培拉开车到悉尼机场来迎接我们。坎贝尔教授去年曾访问过中国,因此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他驱车把我们送到预定的旅馆,一路上谈笑风生,看不出任何一点教授的“派头”。他向我们谈到,中、澳两国虽  相似文献   

19.
时光荏冉,前不久我们刚庆祝过贝老90岁生日和从教70周年,今年又迎来了他百岁华诞。我作为晚辈,和全国敬重他长期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奋斗的同志一道,热烈祝贺他的百岁生日!生物物理学科的创始人生命科学的发展,需要和物理学、化学、工程技术等相互结合,在交叉融合中彼此促进。这在今天已经为广大的科学工作者所接受。但在上世纪50年代却是一个争论十分激烈的问题。反对者既来自物理学家,也来自生物学家。只有少数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才认识到物理学和生物学不仅能够而且必需结合起来。远的有Mayer与Helmholty,后来则有Schr觟dinger,Szent …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12日是我国菌物学界老前辈王云章教授的百岁生日,我们以此论文集献给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敬祝他生日快乐,健康长寿。王云章教授1906年10月12日生于河南内黄县,1931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在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员,1936年赴比利时留学,1938年获卢万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