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据1949年10月至1988年4月在国内发表的分类专著和论文中统计,我国各动物地理区发现的兽类新种、新亚种暨新记录如下: 从表中看出,近40年来我国发现的兽类新种和新亚种77个,种和亚种新记录116个。主要集中在华南与西南地区,其次是青藏和蒙新地区。而东北、华北和华中相对较少,这与解放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些地区调查较多有关。关于海兽方面的分类研究,因受条件和科研力量所限,做得很少。  相似文献   

2.
由胡淑琴主编的《西藏两栖爬行动物》(1987年出版)汇总了1973年以来西藏两栖爬行动物考察的成果。全书记载了44种两栖类,54种爬行类,包括著者等先后发表的 11个两栖类新种,3个爬行类新种。过去对西藏两栖爬行类调查贫乏,如两栖类原有记录只有9种,故本书所记载的,除新种外,绝大多数是新纪录。本书以88%的篇幅分种记述形态,生活习性和分布,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在区系方面的讨论,颇具特色。可以说,本书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本区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和区系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它的出版,值得庆贺。  相似文献   

3.
1957年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曾派遣考察队到海南岛进行兽类的调查与采集。考察队在海南岛的西部和中部进行了为时约两个月的野外工作,获得了将近600号兽类标本,其中有7—8种或亚种系该岛兽类的新记录。此外,并采获七个食虫类标本,经作者研究比较,认为是一新属新种,特予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藏球果蝠及橙腹长吻松鼠的新亚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夏季,我们在西藏墨脱地区进行了动物补点考察,在获得的一批兽类标本中,发现两个新亚种,现予描记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吴至康等同志编著的我国第一部鸟类省志《贵州鸟类志》,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记述贵州鸟类417种和51个亚种。其中有一个新亚种(白鹇榕江亚种)。有13°个种和亚种为贵州省新纪录。对每种都详尽地记述了形态、生态和分布,并对一些种还进行了分类讨论,内容比较全面系统。本书有以下特点:1.本书所依据的资料比较丰富。贵州鸟类区系以往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作者在编志过程中,经历十余年,行程一万八千多公里,采集点遍布贵州各地,共积累标本八千余号。本志就是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是贵州鸟类研究现…  相似文献   

6.
为了及时掌握脊椎动物在中国的新增情况, 本文汇总了2021年发表的脊椎动物新物种及新记录种的基本信息。结果表明, 2021年中国新增脊椎动物95种, 包括新种80种, 新记录15种。其中鱼类新种15种、两栖类新种28种、爬行类新种31种和新记录10种、鸟类新种1种和新记录3种、哺乳类新种5种和新记录2种。在新增物种中, 冷血脊椎动物占绝大多数(占总数的88%), 提示这些类群可能仍是以后探索的重点; 两栖类新增物种集中于无尾目、爬行类集中于有鳞目, 分别为27种和40种, 各占其新增物种总数的96%和98%; 新增哺乳类动物全部为小型兽类。本次新增物种的分布涉及30个省区, 其中云南33种、四川11种、广西10种、西藏和广东均为7种、台湾6种, 累计约占新增物种总数的70.5%; 其余省区新增物种在5种或以下。有84个物种(占总数的88%)发表时应用了分子系统学研究, 提示这一技术手段是分类工作的重要支撑。在新发现的95个物种中, 绝大部分物种为中国学者发表; 除3种鸟类新记录种外, 其余的新种和新记录均正式发表于英文期刊, 其中在中国出版的3种期刊发表了21个新种和2个新记录种。本文工作可为中国脊椎动物的分类和保护等相关工作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2021年国内外学者发表的中国鳞翅目新分类单元的情况。经过统计, 2021年共发表与中国鳞翅目物种相关的论文104篇, 专著1部, 涉及新分类群230个, 其中新属7个, 新种215个, 新亚种8个; 发表中国新记录属9个、中国新记录种78个(包括2亚种)、新组合31个; 提出4个种的异名, 2个种被赋予新名。新种(亚种)隶属于34科。云南省发表的新物种数和新记录物种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分别占全国发表总数的36.8%和39.7%。2021年我国南方新物种和新记录种发表数量仍然显著高于北方。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的兽类,解放前外国人作过零星的调查采集;解放后陕西省的高等院校同志进行过调查研究。西北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师生,结合教学及科研,自1956年以来,在陕西的榆林、关中、陕南等地区进行了调查采集工作,共采到兽类84种(及亚种),其中23种  相似文献   

9.
由杭州大学生物系诸葛阳教授主编的《浙江动物志、兽类》已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89年11月出版,我国又有一本地方兽类志问世,值得欢迎。 浙江省共有兽类99种,从实际资料和应用出发,本书记述了92种,隶属于10目30科60  相似文献   

10.
本文整理并总结了世界鞘翅目2021年发表的新分类阶元、新组合、新异名、分类阶元升级和降级等情况, 并单独梳理了中国2021年鞘翅目新增分类群。通过在线数据库检索及相关同行补充, 最终共获得了相关文献1,114篇。2021年, 世界鞘翅目新分类阶元共计3,375个, 包括2个新亚科, 1个超族, 9个新族, 3个新亚族, 178个新属, 36个新亚属, 3,070个新种和76个新亚种, 另有1,071个新组合, 485个新异名, 70个分类阶元升级, 26个分类阶元降级。新发表的物种中, 隐翅虫科534种, 金龟科461种, 二者约占总数的31.6%。世界鞘翅目新物种发现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共发现新属13个, 新亚属4个, 新种635个, 新亚种6个, 发表中国新记录亚科2个, 新记录属13个, 新记录亚属1个, 新记录种112个和新记录亚种6个。2021年发表的中国鞘翅目新种有204个隶属于金龟科, 新物种发现数量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172个新种及亚种)。  相似文献   

11.
《浙江动物志——兽类》于1989年11月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186页,附4个彩色图版。总结了浙江历年来有关兽类的研究成果,描述了92种兽类,对未见到标本仅有记录者,未予描述,态度严谨。浙江地处亚热带,地理条件复杂,兽类物种繁多,在长江中下游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动物志的出版,十分可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物志已经编辑多年了,也出版了不少卷册,但兽类的直到今天才有第1册问世,这就是《中国动物志-兽纲第8卷,食肉目》。这是值得庆贺的,是兽类学工作者普遍欢迎的。故愿加以介绍。 该书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三十余年对食肉目动物研究的总结。记录了已知的全部食肉兽,凡55种,分属于7科、32属。种下记载了亚种126个。插图与图版也很精美。  相似文献   

13.
万兵 《四川动物》1992,11(3):37-39
1 我国药用兽资源概况我国有兽类470余种(包括海兽).其中有药用价值的达174种,占37.02%。鹿茸、麝香、穿山甲、熊胆等品种都以其产量大、质量优而闻名于世,成为重要的道地药材。建国以来,我国新发现兽类新种和新亚种77个,新记录116个,其中四川梅花鹿、原麝安徽亚种等都具有药用价值。我国丰富的药用兽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曾于1963年4—10月在青海玉树地区,对本区兽类进行了考察,获标本553号,计37种,其中发现西藏鼠兔一新亚种Ochotona thibetana nangqenica Subsp.nov.现报道于下。 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 nangqenica,新亚种 正模 630053号,♀,1963年5月15日,采自青海省囊谦县柏扎林场。海拔4,100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2020年国内外学者发表的中国鳞翅目新分类单元的情况。经过统计, 2020年中国共发表鳞翅目新分类群196个, 其中新属1个, 新种190个, 新亚种5个; 发表国家级新记录71个; 发表新组合55个; 将11个名称处理为9个名称的异名; 新种(亚种)分别隶属于23个科。海南和云南两省发表的新物种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占全国新物种发表总数的2/5; 新记录种发表最多的地区为云南, 占全国新记录种总数的约1/2。整体来看, 我国南方新物种和新记录种发表数量明显高于北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动物志的编著受到地方重视。以兽类志而言,继四川、辽宁、浙江等省之后,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又出版了《安徽兽类志》。这些著作为全国志的编著提供了资料,奠定了基础,是很有意义的。 该书由王岐山教授主编,组织了安徽省兽类学工作者的主要力量,分工负责,各尽所长。全书分总论、各论、附录3部分。总论记述了研究简史、自然概况、区系特征、分布规律以及保护利用等;各论逐种记述了兽类96种,分述其形态、分类、生态和经济意义等;附录介绍了兽类的饲养管理,毛皮的加工和鼠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德宏地区兽类寄生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我所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共同组成考察队,曾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县、腾冲县和保山专区进行兽类的野外考察,对33种兽类共189只进行了解剖,其中107只兽类感染了线虫。经分析鉴定,共有线虫21种,分隶于16科19属。包括2新种,5种国内新记录和2个未定种。此外,尚有23个新宿主(表1)。 本文仅对上述标本中的二新种及首次发现的少棘奇口线虫Rictularia oligopectina Wuet Hu,1938雄虫作了详细描述。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云南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首次报道了中国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苔藓植物59科157属385种3变种3亚种,包括中国大陆新记录种3种,云南新记录属2属,新记录种和亚种12种;西双版纳地区新记录科4科,新记录属12属,新记录种140种.同时,对优势科属种组成及生境类型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我国热带地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兽类区系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浙江省兽类区系过去有一些报道。Swinhoe(1874)曾记录宁波附近的毛冠鹿;Ping(秉志,1924)记录过定海1只幼抹香鲸;Sowerby(1933)又记述过浙江啮齿动物3种和Allen(1938-1940)浙江兽类43种;Ellerman & Morrison-Scott(1951)记录浙江兽类26种;崔秀亭等(1959)报道了庆元县小型哺乳动物22种;诸葛阳(1962)报道过杭州市郊区啮齿类和食虫类12种;温业新等(1981)记述了浙江翼手类19种。最近我们查看了浙江博物馆收藏多年的兽类标本40种,其中为本省新记录的有9种。根据我们在1958-1960年、1962-1964年对本省兽类作过的调查资料,特别是1979-1981年比较系统地对杭州、加兴、金华、丽水、温州及舟山等地区的二十多个县,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11月年和2006年4月,对四川青川县毛寨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并结合访问、查阅历史资料,确认毛寨保护区有哺乳动物66种,隶7目26科。东洋界有45种,古北界有15种,广布种6种。兽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南北混杂现象。66种兽类中,啮齿目种类最多,有7科22种,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33.33%;其次是食肉目,有7科16种,占24.24%;食虫目3科10种,占15.15%;偶蹄目4科8种,占12.12%;翼手目2科6种,占9.09%;灵长目和兔形目各2种,各占3.03%。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Ⅱ级10种。有东洋界特有科2科,即熊猫科和刺山鼠科。保护区分布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物种,即猪尾鼠和可能为藏鼠兔的一个新亚种的藏鼠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