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太空环境对罗汉果造成的诱变效应,筛选罗汉果新品种培育优异种质,该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8个航天诱变罗汉果及主栽品种进行了全基因组多态性检测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7个引物,共扩增出157个条带,其中83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条带百分率为52.87%,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707~0.987。根据UPGMA聚类图,28个罗汉果样本可以分为3类:聚类Ⅰ为航天种质B6♂和B3♀;聚类Ⅱ为航天种质A1♀、A14、A18♂与主栽品种;聚类Ⅲ中都为航天罗汉果种质。上述结果暗示A1♀、A14、A18♂与其他航天种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具有与主栽品种相似的遗传背景,可能获得了有益突变。该研究结果为罗汉果新品种培育和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带核径迹辐射探测器的水稻种子装置,回收后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分析了201粒升空种子长出植株的基因组多态性。在检测的189个基因座位范围内,30.2%的植株中发现与地面对照不同的扩增带,单株的多态性座位数为1 ̄25。特异扩增带的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空间搭载水稻种子确实可导致当代植株基因组发生变异。同一技术分析个别种子连续世代的基因组多态性,结果显示,当代的部分多态性可遗传至后代。7粒受空间高原子序数、高能粒子轰击的种子,在当代植株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基因组多态性,从胚受粒子击中的3粒种子后代中,筛选出农艺性状明显变异的突变株系,初步暗示了空间高能重离子辐射对诱导基因组的多态性,乃至遗传性表型变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RAPD—BSA技术筛选小麦耐盐突变位点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Acta Botanica Sinica》2001,43(6):598-602
  相似文献   

4.
SRAP分子标记分析西瓜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西瓜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西瓜品种D1、D2、D3、H1、H2、H3、M1、M2、M3、m1、m2、m3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3~25对比较清晰的扩增带.8对引物组合共产生131条扩增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6.375条。8对引物组合共产生多态性带37条,每对引物组合产生3~7条,平均4.625条。每对引物组合产生的多态性带的比例为16.666%~38.464%,平均为28.675%。另外,对银染过程进行了优化。结论:SRAP标记多态性还是较高的,可以适于分析西瓜等遗传差异小的作物。  相似文献   

5.
利用小麦120对Xgwm引物,对96个谷子种质资源材料进行DNA多态性分析,有5对Xgwm引物在谷子上表现多态性,达4.2%,说明小麦部分基因型核苷酸序列与谷子类同。在96个材料中,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6063-0.8672范围,平均0.7324。5对引物共有的多态性带34条,平均每个引物6.6条,片段长度156-390bp之间。从每个省的材料看,PIC值最高是陕西0.8209,最低是西藏0.572,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辽宁、吉林等省介于二者之间。利用NTSYS-pc2.1软件聚类分析,除了13个材料相似系数过小,83个材料共分5个组群,第一组群又划分了5个亚组群,从分组结果看,每组除与地域有关,还与品种的熟期、上籽好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粳稻品种秋光空间诱变突变体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机选用121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引物对经卫星搭载的水稻品种秋光突变后代(SP10)7个株系进行分子检测,结果发现突变系与亲本秋光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的多少随突变系与原种间差异大小而变化;多数突变系和原种相比都存在多个位点突变。实验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使植物DNA分子多个区段内发生重复或缺失等结构性变异,其诱变机理和一般的诱变因素导致DNA少数碱基发生点突变不同。  相似文献   

7.
DNA标记和分子育种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分子标记RFLP、RAPD、SSR和AFLP的原理和特点以及空间飞行对植物材料变异的影响因素,并就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水稻双单倍体群体的分子标记图示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吉臣  徐云碧 《遗传学报》1995,22(5):343-352
利用窄叶青8号(籼稻)/京系17(粳稻)花培产生的双单倍体群体建立了一个包含160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在此基础上利用HYPERGENE软件建立了52个DH系的图示基因型,并对DH系的亲本基因组比率和染色体的交换重组频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用的DH群体没有显著偏离正态分布,籼粳稻杂交后代中植株的籼粳表现与同工酶、形态指数和基因组比率的分析结果一致,此外还发现DH群体中出现了大量的交换罕见染色体。利用图示基因型分析发现株高和分子标记RZ978和RG4A相关,生育期和RRK08-1、RG477和RG511相关。本文还就图示基因型分析技术在DH群体的遗传分析和选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空间诱变育种的分子标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空间诱变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育种手段。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生物空间诱变的研究报道,整理、总结了应用于空间诱变领域中的RAPD、SCAR、SSR、RFLP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并比较了其优缺点,讨论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空间诱变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太空诱变玉米核不育材料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最早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的作物之一。在玉米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遭受毁灭性病害侵袭之后,科学家认识到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制种存在潜在的遗传脆弱性,从此试图通过多种途径来创造新的雄性不育.并对雄性不育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空间诱变育种是80年代于我国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上已初见成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应用随机引物PCR(RandomPrimerPCR)技术分别在水稻广亲和基因(WCG)的近等基因系和色素原基因(C)的分离群体库中寻找与WCG和C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于WCG近等基因系,在226个随机引物中初筛到22个显示多态性片段的引物。根据理论值计算,在22个多态性片段中预期有20个与WCG连锁。在这些连锁标记中距WCG最近的可达0.5cM。同样在分离群体库的筛选中有10个扩增产物与C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13.
水稻rbcL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水稻零等位RFLP标记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前  朱立煌 《Acta Botanica Sinica》1997,39(11):1042-1046
采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与247个已定位到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分子探针组合,对典型籼稻(Oryza sativa L.ssp.indica)“南京11”和粳稻(O.sativa L.ssp.japonica)“金南凤M”以及中间型品种“Bellemont”之间存在的零等位位点进行了分析,9个探针揭示出零等位位点的存在。其中,RG573、G122、G93、G402和G1318特异揭示了“南京11”的零等位,G261特异揭示了“金南凤M”的零等位,RG229特异揭示了“Bellemont”的零等位,C397揭示了“南京11”和“Bellemont”的零等位,而RG131揭示了“金南凤M”和“Bellemont”的零等位。利用“南京11”/“金南凤M”的杂交F_2群体,对其中58个单株进行了7个零等位RFLP标记及程氏指数法中的6个形态性状的测验,据此计算出各植株的零等位基因型及籼、粳分类指数,结果表明:零等位标记在F_2群体中呈显性遗传。在F_2群体中进一步对G93、G122、G261、G402、G1318、C397、RG573零等位标记与程氏指数之间进行了成组数据t测验,发现G93、G122、G402、G1318、G397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G261、RG573的t值也较大,显示出零等位标记在籼、粳交后代,可特异鉴定籼、粳差异。  相似文献   

15.
RAPD标记构建水稻分子连锁图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在一个水稻(Oryza sativa L.)的双单倍体(DH)群体中发展分子标记,仅用52 个RAPD标记建成了一个水稻RAPD分子连锁图。该图覆盖基因组的总长度为898.4 cM (centim organ),标记间的平均间距为17.3 cM,它能与用同一群体构成的RFLP图谱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6.
分子标记在植物学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1 引言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遗传标记的种类已越来越多,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形态标记,分子标记尤其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那么什么叫标记呢?King和Stansfield〔1〕将其定义为代表一个位于染色体上已知位点的基因或一种清晰的表型性状。总的来说,分子标记目前主要应用于两方面:一是作为基因,尤其是一些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如抗虫、抗病基因或数量性状基因的检测尺度,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确定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二是作为种群分析、种质资源分析及遗传育种的研究依据。2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  相似文献   

17.
为区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及其杂交种,前期研究构建了一个YY超雄黄颡鱼的BAC文库并筛选到了一个包含性别连锁标记Pf62-Y的BAC克隆。研究对该BAC克隆进行测序并鉴定到了一个新基因Inad-like,而且Inad-like的外显子序列在X和Y染色体上基本一致。通过黄颡鱼Inad-like的外显子序列及序列的保守性我们设计引物在瓦氏黄颡鱼中扩增获得了其部分内含子序列。通过内含子序列比对,发现瓦氏黄颡鱼比黄颡鱼少了一个DNA片段。基于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的显著遗传差异,设计了一对引物,该引物在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1908和1178 bp DNA片段,而且在杂交黄颡鱼中同时扩增出这两个DNA片段。总之,这个新的遗传标记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识别黄颡鱼及其与瓦氏黄颡鱼杂交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同源序列的染色体定位寻找水稻抗病基因DNA片段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的序列以及蛋白激酶序列中的高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特异性和简并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从水稻(OryzasativaL.)DNA中扩增同源片段,获约100个大小不同的克隆。以这些克隆作探针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已将26个克隆定位在两个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12条染色体的34个位点上。其中10个克隆与8个已定位的水稻抗病基因在分子标记连锁图上的位置对应或毗邻。用其中部分与抗稻瘟病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相对应的克隆作探针,分析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RFLP带型在抗性基因系和感病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表明这些克隆与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位置上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6  
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志,在DNA分子水平上对不同系统、化性和眠性共六类59个家蚕Bombyx mori品种及野蚕且mandarina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在34个随机引物中有12个(35.29%)引物出现稳定的扩增带,扩增总带数为103条,其中86条具多态性,占83.5%,平均每个引物7.2条。利用单匹配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RAPD不但具有品种特异性,而且具有系统特异性,证明中国一化性四眠种为最早从野蚕中分化出来的系统,中国一化性三眠种与中国一化性四眠种在进化上属有显著差异的两个类群。  相似文献   

20.
用PCR技术从我国水稻品种“广陆矮”(Oryza sativa var. indica)和“中花8 号”(O. sativavar. japonica)中特异地扩增并克隆测序了富硫10 kD醇溶谷蛋白基因,它共有525 个核苷酸,编码134 个氨基酸。经分析,克隆的基因与水稻属其它种或品种的同类基因同源率为96.6% 到100% ,与玉米10 kD醇溶蛋白基因同源率为34.2% ;与某些双子叶植物的贮藏蛋白也有一定的同源性,例如和巴西豆富硫水溶蛋白同源率达31.2% 。水稻10 kD醇溶谷蛋白N 端有一段信号肽含24 个氨基酸,经分析,发现这段信号肽与禾谷类玉米、高粱和燕麦的贮藏蛋白信号肽同源率很高,分别为65.0% 、65.0% 和62.5% ,而在双子叶植物的贮藏蛋白中未发现有相似序列。所测定的“广陆矮”和“中华8 号”10 kD醇溶谷蛋白基因序列已被EMBL数据库接受,收录号分别为L36604 和L366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