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湘东南栖霞组底部石炭-二叠纪有孔虫混生动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湖南省邵东保和堂柳东地区栖霞组底部与史塔夫(Staffella)Ting类群共生的丰富的小有孔虫动物群,包括19属、62种,其中新种2个,该动物群具有非常典型的石炭-二叠纪有孔虫群的混生特点,称Bradyina-Geinitzina组合,它标志着“隆林阶”在湖南地区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福建宁化早二叠世早期的小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报道的福建宁化湖村早二叠世时期与StaffellaTing共生的小有孔虫动物群,在福建地区还属首次发现。该动物群计有9属20种,称为Globivalvulina-Nodosaria组合。这一小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不但为福建地区栖霞组底部补充了新的化石门类,且为石炭系二叠系的划分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黔南紫云四大寨长兴期小有孔虫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首次报道了产自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长兴期的有孔虫动物群,共计有9属22种,将此动物群与华南长兴期其它地区的有孔虫动物群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福建大田长兴组的小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次报道福建省大田崆峒山晚二叠世晚期长兴组中,与Palaeofusulina筵类群共生的小有孔虫动物群,计有22属64种(包含1个新种,2个未定种),称Colaniella-Pachyphloia ovata组合。通过这一动物群的研究,不但为福建地区长兴组补充了新的化石门类,且为该组的时代归属又提供一佐证,对该地区长兴组中的灰岩层古生态特征也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北极阿拉斯加埃尔松潟湖及入湖河口的现代有孔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北极阿拉斯加西北部埃尔松湖及其入湖河口表层沉积物中的现代有孔虫进行了初步探讨。共发现活有孔虫6属9种,它们均为底栖有孔虫,属广盐性浅水种和冷水种,经常出现在北极,亚北极浅水陆架中。根据现代有孔虫的地理分布,可划分为2个有孔虫动物群:1.以El-phidiumexcavatumalba为主的有孔虫群,该群栖息在盐度较高的Elson湖;2.以Elphidiumorbiculare为主的有孔虫群,本群栖息在盐度低的河口。两个有孔虫动物群的形成与环境参数中的水体盐度和主要离子成分含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区内的现代有孔虫及其动物群与盐度等的关系,可为恢复古盐度、古环境提供重要信息。最后,对9个有孔虫种的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报道了湖北京山地区早三叠世有孔虫动物群,计6属15种,其中包括4新种,在对该动物群分析基础上,作者建立了Aulotortuschialingchiangensis-Dichospirasinensis组合带,通过对其古生态特征及生物相研究,揭示了该动物群的生活习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简述了该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在地层划分对比及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藏申扎木纠错地区的上二叠统碳酸盐岩地层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地层,但其中的有孔虫动物缺乏系统研究.本文研究了申扎木纠错剖面下拉组上部灰岩中有孔虫动物群的组成及古生物地理意义.共鉴定出有孔虫类26属52种,其中?类4属7种;有孔虫动物群主要由 Reichelina,Codonofusiella,Dunbarula,Col...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北极阿拉斯加西北部埃尔松Xi湖及其入湖河口表层沉物中的现代有孔虫进行了初步探讨。共性孔虫6属9种,它们均为底栖有孔虫,属广盐性浅水种和冷水种,经常出现在北极,亚北极浅水陆架中,根据现代有孔虫的地理分布,可划分为2个有孔虫动物群:1.出Elpidium excavatum alba为主的有孔虫群,该群栖息在盐度较高的ElsonXi湖;2.以Elphidiumnorbiculare为主的有孔虫群  相似文献   

9.
安徽广德独山地区的晚石炭世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安徽广德独山地区晚石炭世黄龙组和船山组中采得Ting类化石21属66种,非Ting有孔虫27属75种,包括新种Pseudotaxin liliana和Endothyra dushanensis。根据有孔虫动物群地地层分布规律,建立了该地区上石炭统3个Tingo类化石和带和3个非Ting有孔虫化石组合,即:Ting类Sphaeroschwagerina moelleri顶峰带,Fusulina-Fu  相似文献   

10.
闽西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雪山 《古生物学报》1990,29(6):716-733
福建石炭、二叠纪有孔虫迄今未见报道。近年来,笔者对闽西船山组和栖霞组下部有孔虫动物群作了系统研究,鉴定116种,其中11新种。根据这些属种的地层分布规律,本文将其划分为5带,这不仅对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提供了有益材料,同时对研究该时期有孔虫动物群面貌也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标本均为我系历届毕业生及研究生所采集,化石鉴定曾得到曾学鲁教授、郑洪和洪祖寅老师的帮助,工作中得到骆金锭教授的指导,化石照片由解小健摄制,笔者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11.
福建漳平下二叠统的小有孔虫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福建漳平岭兜下二叠统地层发育良好,序列清楚,与ting类共生的小有孔虫化石丰富。根据化石群垂直分布特点,可分为三个小有孔虫组合,自下而上为Geintzina-Pachyphloia组合,Langella-Pseudoglandulina longa组合及Hemigordius qinglongensis-Cribrogenerina celebrata组合。这三个小有孔虫组合在福建均属首次发现。这发现为下二叠统的地层时代归属又提供一佐证。  相似文献   

12.
云南保山地区二叠纪Shanita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云南保山市卧牛寺附近大凹子组“破灰岩”中的Shanita有孔虫动物群,鉴定出其中特征分子Shanita和Hemigordiopsis8种(包括2新种,不含未定种和比较种),其他非有孔虫10属。研究结果表明,保山地区Shanita动物群的特征属和整体构成与缅甸、泰国和我国西藏等地的Shanita动物群相似,时代为茅口期晚期(冷坞期)至吴家坪期早期。但是,总体属级分异度较低,个别地方性种的出现及共生类的缺失,又使得保山地区的Shanita动物群具有一定的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东新汶煤田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小有孔虫化石24属66种,根据小有孔虫在太原组中的垂向分布和含量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3个小有孔虫组合:1.Brad yina samarica- Palaeotextularia angusta elongata组合,2.Nodosaria sinensis- Tetrataxis组合,3.Geinitzina postacarbonica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的对比,本区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归属于早二叠世,其层位大致相当于华北各地太原组(ting)类的Pseudoschwagerina带。  相似文献   

14.
该文记述了福建大田崆峒山晚二叠世长兴组牙形刺化石4属7种,在长兴组上部建立了Neogondo-lella changxingensis-N.deflecta-N.subcarinata组合带,着重分析了崆峒山长兴组牙形刺的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认为该组合可与浙江煤山长兴阶上部牙形刺组合带对比;福建大田崆峒山长兴组仅大致相当于我国华南长兴阶或浙江煤山长兴组的中、上部,其下伏的原属翠屏山组海相碎屑岩应划归长兴阶。  相似文献   

15.
福建龙岩苏邦栖霞组上部蜓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叙了福建省龙岩苏邦早二叠世栖霞组上部的类化石,计4属8种,并建立了Praesumatrinaneoschwagerinoides-Verbeekinacrassispira组合带。这些类化石的发现,不但为该地区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证据,而且对华南地区早二叠世地层划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汗吉尕组是新疆中天山温泉小区中泥盆统的一个地层单元,为海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沉积。过去在灰岩团块和灰岩砾石中发现较为丰富的中泥盆世珊瑚和腕足类化石。这次,我们在该组上部地层硅质岩透镜体中首次发现晚泥盆世弗拉晚期的放射虫Helenifore robustum动物群。对于温泉地区该组地层的时代归属,我们认为:由于已发现的中泥盆世珊瑚、腕足类化石主要产于灰岩砾石或外来块体中,因此,这些化石的时代并不代表该组形成的时代;而产于硅质岩透镜体中的晚泥盆世弗拉晚期的放射虫化石很可能代表该组的年代。全文共描述放射虫5属11种,归属3目4科。  相似文献   

17.
《Palaeoworld》2015,24(3):263-276
This paper documents smaller foraminifers from the Maokou Formation (Guadalupian) at the Tieqiao section in Laibin area, South China. The assemblage of smaller foraminifers reported herein consists of 69 species of 42 genera. Although the Maokou Formation of this section was deposited in a relatively deep-water environment, smaller foraminifers are diverse and abundant, especially in debris flow deposits and thin turbidite beds. This fauna bears most similarity with coeval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from the other Palaeotethyan regions. There is a sharp decrease in the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smaller foraminifers at the lithological boundary between the Maokou and Heshan formations. An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genera of smaller foraminifers that occur in the Maokou Formation at this sec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Lopingian strata of South China. The study of smaller foraminiferal fauna of the Guadalupian at the Tieqiao section indicates a much less pronounced effect of the pre-Lopingian crisis on smaller foraminifers.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兖州煤田太原组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类化石12属103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带三个亚带:Schwagerina带:3)Triticitesparvus-Quasifusulinalongissima亚带,2)Schwagerinagregaria-Boultoniawillsi亚带,1)Quasifusulinapseudocayeuxi-Rugosofusulinavalida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本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石炭-二叠系界线应置于太原组第十一层灰岩之底。  相似文献   

19.
张以春  王玥 《古生物学报》2019,58(3):311-323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蛇绿混杂岩中混杂着大小不一的二叠纪灰岩块体,它的来源一直颇有争议,这些灰岩块体中动物群的古生物地理面貌是判断其来源的重要手段。姜叶玛灰岩体是位于西藏普兰县境内混杂在中生代蛇绿混杂岩中的一个大型二叠纪灰岩块体。其中,中二叠世西兰塔组中含有丰富的非?有孔虫化石,它们主要由Neodiscus,Climacammina,Pachyphloia和Lysites组成,伴生有Dagmarita,Deckerella,Globivalvulina,Neoendothyra,Lasiodiscus,Lasiotrochus,Tetrataxis,Geinitzina,Ichthyofrondina,Nodosaria,Nodosinelloides,Agathammina,Septoagathammina和Shanita,时代相当于中二叠世Capitanian期。古生物地理上,Lysites和Shanita的出现表明这个动物群属于基墨里生物区,它们从古生物地理上以及生物多样性上和印度板块北缘的巴基斯坦盐岭地区以及藏南喜马拉雅区的同时代动物群有显著差别。结合前期?类动物群古生物地理的研究,姜叶玛灰岩块体很可能位于拉萨地块与喜马拉雅之间的新特提斯洋海山上,与两个地块之间都有一定的隔离。这也说明新特提斯打开的时间早于中二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