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方法: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及规范,现对感染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通过加强血液净化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可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1.68%。结论: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和规范,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提高医务人员风险意识等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绩效质量考核在专科性传染病医院的效果。方法:自2011年来,我院积极开展绩效考核制度:组建质量绩效考核管理小组、制定质量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制度。结果:自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以来,我院临床医疗服务水平、医护人员个人服务水平、业务实施能力均得到了稳步提升。结论: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医院整体水平提高,专科性传染病医院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3.
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综合性医院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及时采取医院感染防控的各项措施,对控制疾病播散、保障患者就诊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性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应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各部门联防联控、加强感染性疾病科的软硬件建设、重点人群的监测与管理、正确的消毒隔离措施、重视人员防护和手卫生、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4.
罗兰英 《蛇志》2009,21(2):166-167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评价干预措施对降低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迟报率、漏报率的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疫情网络直报的问题,比较采取干预措施前后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漏报率,找出影响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及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漏报率的因素,探讨提高传染病监测质量的应对对策。结果网络直报的目的不明确,漏报、迟报仍然存在,各种填写不规范及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是影响网络直报的主要因素。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迟报率、漏报率。从多方面不断完善疾病监测体系,提高疫情报告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的模式.方法: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的传染病疫情管理措施,完善管理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加强知识培训,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结果:强化了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使传染病疫情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结论:加强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有效防控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6.
赵志刚  周宏慧  魏明海  敬慧芳  贾会平 《生物磁学》2012,(24):4721-4724,4768
目的:通过分析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流行趋势和三间分布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趋势和三间分布情况,数据资料用SPSS10.0和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0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26129例,年均发病率386.89/10万,年均死亡率0.15/10万,10年间报告法定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居第1位的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5种12453例,占53.03%;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5种9828例,占41.85%,近3年发病居于各类传染病首位;第三位的是肠道传染病,共报5种1149例,占4.89%。发病居前5位的传染为乙肝、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痢疾、麻疹,主要传染病以乙肝、肺结核为主,近年性传播疾病呈快速增长趋势。结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重点防控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在全国多家医院得到普遍使用,它不仅能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它在传染病医院的管理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反馈实践研究分析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建立信息系统前后两个时间段内的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分析比较这两个时间段内的传染病报告卡情况.结果:信息系统应用后漏报数和迟报数明显比应用前降低并且应用后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比应用前好,应用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传染病管理水平,为患者更好的服务,还能够促进医院的整体现代化建设,是每一个医院建设的发展方向.每家医院都应该加强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特别是传染病医院更应该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以便提高传染病管理.  相似文献   

8.
唐炎  李玉荣  郭晓东  李庆虹  李进 《生物磁学》2012,(28):5571-5573
目的:探讨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对控制和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1年1月起实施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将该年度病例列入研究组,取2010年1月至12月间病例列入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传染病发生情况和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研究组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发生抗生素滥用的科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染病管理制度可有效降低院内传染病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的临床滥用事件发生,从而提高了医疗工作的安全性,也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哈尔滨市10家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现状调查,掌握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为医院制定科学、完善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法、访谈法、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应用SPSS、EXCEL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级医院在风险管理体系相比于二级医院更为完善;两级医院在医护人员独立工作能力,医疗药品和设备的准入,医疗风险信息系统使用,医护人员培训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较大差异;大多数医护人员愿意主动报告医疗纠纷;医患沟通效果较好,科室之间沟通协作也比较好。结论:目标医院基本上建立了医疗风险管理体系,但是在功能上、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及落实上尚不完善,医疗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意识尚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南山区学校幼儿园2010-2012年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情况,探讨预防及控制疫情暴发的策略及方法.方法:以2010年南山区区级研究课题《学校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中开发的《学校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中的监测数据为基础数据,同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用MS Excel和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南山区学校及托幼机构共发生519起暴发疫情,其中甲类传染病疫情0起,乙类疫情56起,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428起,其他传染病暴发疫情35起.暴发疫情种类以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腹泻、水痘等为主,罹患人群共4227人,全区8个街道均有疫情发生,春秋季节暴发疫情较多,尤以3月份和9月份居多.结论:应重点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密集场所的传染病监测及疫情报告机制,落实晨检和因病缺课报告工作,提高疫情预警效率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预防及控制流感、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水痘等常见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保护学生及幼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罗兰英 《蛇志》2009,21(3):197-198,240
目的了解鹰潭市人民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及降低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鹰潭市人民医院2006~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累计报告发病4170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主要病种为感染性腹泻、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菌痢,占报告总数的93.62%;死亡13例(5个病种).结论肺结核、乙型肝炎、肠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加大管理力度.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时期提升传染病区医院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方法:通过对传染病区医院感染因素进行探究,制定出适用于医院实际的感染预防策略。结果:制定和落实医院预防感染的规章制度,实施严格的职业防护培训,完善传染病区医院管理的诸项策略,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传染病区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地带,加强对传染病区的规范化管理,能起到良好的传染病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唐彦  李玉荣  郭晓东  李庆虹  李进 《生物磁学》2013,(3):546-548,557
目的:对传染病医院住院部感染管理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研究相应的对策。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我院患者进行调查统计,重点对2009、2010、2011年的住院患者的感染率以及患者感染部位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0、2011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07%、2.94%、3.05%。且这三年中,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与腹腔为主。结论:通过切实加强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的管理、监督以及控制,有效阻断了医院的院内所存在与潜在的传染源,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因医源性感染而患病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的院内管理为对照组;以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间的院内管理措施为研究组,采用传染病防治管理措施.结果:两组管理方法传染病患者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传染病预防管理措施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管理方法下患者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染病预防管理措施有利于有效阻断院内感染源的传播,进而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陆并伟  郭玉杰  张玲  徐桂芬  刘丹 《生物磁学》2011,(18):3524-3526,3552
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在急诊手术中职业暴露的情况调查,了解急诊手术中标准预防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5月手术患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现场调查急诊手术中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结果:手术患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的阳性率逐年上升,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越来越大;急诊手术中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率的高低取决于血液、体液、分泌物的污染程度。结论:对医务人员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标准预防,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防护水平,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保护好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6.
传染病因其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大敌。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破坏,新老传染病(SARS、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TB等)相继出现及复燃,人民的健康不时受到威胁,传染病医院肩负着防治疾病的重任并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如何做好医疗应急后勤保障工作是当今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