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2.
本文报道应用汉坦病毒(HV)Ⅰ型76-118、Chen、J3、J5、J12,和Ⅱ型UR、R22、L99等8株病毒在BHK21细胞上培养和观察,发现病毒感染BHK21细胞后可规律出现病变,且可测出病毒滴度。分别应用BHK21细胞与Vero-E6细胞同时做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同批血清的抗体中和效价,结果一致,且稳定性特异性好,因此BHK21细胞可作为研究HV的另一个敏感实验细胞系,对研究HV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实验方法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产河豚毒素(TTX)菌株ZY-23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珍  郑莺  毛宁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2):0217-0221
从河豚卵巢中分离得到35株细菌,利用小鼠生物法检测获11株产河豚毒素(TTX)菌株,其中有6株菌产TTX含量达400ng/mL以上,对其中ZY-23菌株进行传统分类学方法鉴定,初步鉴定为液化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ens)。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ZY-23菌株与Serratiasp.Tp5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99%。用荧光检测分析其发酵液,发现在423nm处与标准品具有相同的发射峰,初步证实发酵液含有TTX。  相似文献   

4.
黄紫妍  侯汪衡  袁权 《微生物学报》2023,63(11):4081-4100
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疫苗、小分子药物及各类抗体药物的研发在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播、降低重症率和死亡风险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新冠病毒庞大的感染基数及自身易突变的特征,当前已经演化出多种能逃逸疫苗及中和抗体的变异株,显著削弱了抗体的保护效果。研发新型冠状病毒广谱甚至泛β冠状病毒广谱的中和抗体对于未来新冠变异株及其他高致病性β冠状病毒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的筛选制备策略、作用机制、中和效果及广谱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戊型肝炎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阻断实验发现。用戊型肝炎病毒(HEV)衣壳蛋白重组抗原制备的8株抗HEV单克隆抗体(mAb),分别识别3个构象表位和2个线性表位。用抗体捕获反转录PCR方法证实,其中识别2个构象表位的3个mAb可以直接捕获HEV颗粒,表明这2个表位位于HEV颗粒的外表面。识别这两个表位的mAbSCll和8H3均可中和HEV对恒河猴的致病性和感染性。rnAb8C11缩短排毒时间的效应较明显,而mAb8H3延迟机体抗HEV抗体阳转时间的效应较明显。二者的中和效应具有较明显的协同作用。中和单抗8C11、8H3对戊肝不同感染时期的血清均有显著阻断作用,Fab片段的阻断作用与完整抗体类似,表明这两个mAb对应的中和表位是HEV体液免疫应答的优势表位。  相似文献   

6.
从厦门同安海域的黄鳍东方豚(Fugu xanthopterus)卵巢组织中分离纯化出59株菌株,通过小鼠试验筛选出11株产毒菌株,并对其中产毒能力较强的EL10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初步认定发酵产物中含有河豚毒素。同时对EL10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相似文献   

7.
针对肠道病毒68型(EV-D68)建立一种新型快速、高效的中和试验方法,并初步评价其在EV-D68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灭活EV-D68病毒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其单克隆抗体;筛选反应性好、特异性强的抗EV-D68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基于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建立EV-D68高效中和试验方法;进一步比较该方法与传统中和试验方法 Nt-CPE的一致性,并使用该方法对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共获得10株分泌抗EV-D68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选取一株性能最优的15C5进行生产纯化,鉴定其为IgG3亚型;以15C5为检测抗体,建立了快速检测EV-D68中和抗体的Nt-ELISPOT方法;与Nt-CPE方法比较,Nt-ELISPOT方法将检测时间由5~7d缩短至1d以内,并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应用所建立的Nt-ELISPOT方法对厦门地区146份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检测,显示血清样本EV-D68中和抗体阳性率为98.6%(144/146),提示厦门地区可能存在过EV-D68的流行。本研究基于ELISPOT建立的新型EV-D68中和试验方法快速可靠,适合通量检测,可以应用于EV-D68中和抗体水平的血清学调查,为EV-D68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由于SARS-CoV-2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高效制备获得高滴度的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对基于S蛋白研发疫苗、中和抗体、病毒入侵抑制剂药物以及人群血清学调查等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慢病毒系统,对制备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假病毒S蛋白和p24蛋白的表达及假病毒包装情况,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假病毒感染入侵效率。利用制备好的假病毒对恢复期血浆的中和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骨架质粒与野生型Spike质粒为2∶1比例,在转染后48h收集上清为SARS-CoV-2野生型假病毒包装的最佳条件。与野生型相比,恢复期血浆对四种突变株的中和抗体滴度均降低,对B.1.351株中和能力最弱,B.1.617.2株其次,重型患者恢复期血浆对野生型和突变株的中和抗体滴度高于轻型与普通型患者。本研究优化了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包装的实验室条件,评估了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浆对野生型及四种突变株的中和抗体水平,提示未来对突变株的免疫逃逸进一步加强监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河豚毒素的起源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毒性很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非蛋白毒素,最初从豚科鱼中发现,故被命名为河豚毒素。1985年有人提出了河豚鱼TTX的体外起源因素,认为所有能产生TTX的生物都与其体内能分泌TTX的微生物有着密切联系,但有部分研究人员证实东方在孵化期间能自行产生TTX。TTX为典型的Na 通道阻断剂,中毒者往往肢体麻木、瘫痪、甚至死亡;但另一方面,TTX具有镇痛、镇静、降压等功效,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简要介绍TTX的起源、毒性作用机制、毒性控制、临床及药理学上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假病毒中和实验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应用多质粒磷酸钙共转染方法在293FT细胞中生产HPV16(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假病毒。蛋白印迹检测显示在转染后细胞的裂解上清中具有很好的L1蛋白活性,通过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形态与天然病毒粒子相似的假病毒颗粒。对293FT细胞的感染实验显示,该假病毒可有效将EGFP报告质粒导入靶细胞中进行表达,经测定其滴度约为2×107TU/mL。通过与4株HPV16对照单抗的中和实验证明该假病毒可有效应用于中和实验。应用该方法从18株抗HPV16L1的单克隆抗体中鉴定获得了2株中和单抗3D10、PD1。所建立的HPV16假病毒生产和中和实验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和易于检测的优点,适于进行较大规模应用,为快速准确鉴定HPV16中和单抗和候选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制备抗果蝇MRJ蛋白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研究果蝇mrj的生物学功能,使用IPTG诱导重组质粒pET28a-mrj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表达,重组蛋白经过Ni-IDA凝胶柱亲和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然后取免疫好的小鼠的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克隆和筛选获得了能分泌抗果蝇MRJ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腹水制备后获得单克隆抗体,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对所获得的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制备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于原核及真核细胞表达的MRJ蛋白,可用于研究mrj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MNSs血型单克隆细胞株6D7C9分泌的抗体类型,通过克隆、亚克隆、细胞转染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血型糖蛋白GPA、GPB的异源表达系统,并将其作为抗原,通过ELISA、Western 印迹法确定6D7C9分泌的McAb.结果显示,RT-PCR技术成功克隆获得了GPA、GPB血型糖蛋白编码基因,通过分别构建其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EGZ/GPA及pEGZ/GPB,转染包装细胞293T,再感染L929细胞,经zeocin筛选2周后,RT PCR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L929/GPA和L929/GPB转基因细胞中分别有GPA、GPB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用稳定高表达GPA、GPB的转基因细胞通过ELISA和Western 印迹法证实单克隆细胞株6D7C9分泌的是抗GPA/GPB McAb.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血型糖蛋白GPA、GPB的异源表达系统,为MNSs血型McAb的检测及GPA、GPB蛋白的功能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HLJ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抗人肝脏DnaJ-like蛋白(Human liver DnaJ-like protein, HLJ1)的单克隆抗体, 并建立免疫组化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HLJ1的方法。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获得两株能稳定分泌抗HLJ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A4C7和 C4C8。经鉴定, 两株单抗的亚类均为IgG1, 并且效价高、特异性好。以单抗A4C7和C4C8作为一抗, 对人胎肝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表明, 两株单抗均为阳性染色, 且HLJ1主要定位于胎肝细胞的胞浆。选取A4C7进行HRP酶标记, 并以HRP- A4C7作为酶标抗体, 以C4C8作为包被抗体, 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 并进行棋盘滴定确定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是15~750 ng/mL, 灵敏度下限达15 ng/mL, 特异性良好。所建立的免疫组化和双抗体夹心ELISA 法可用于快速、灵敏地检测组织及血清中的HLJ1蛋白, 为HLJ1的肿瘤相关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骨髓瘤细胞和单个B细胞可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这种细胞分离并克隆后可产生针对单一表位,且结构和功能相同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Ab)。单克隆抗体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制备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目前单克隆抗体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在疾病治疗与诊断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单克隆抗体与天然抗体不同,具有效价高、特异性强、交叉反应少、可大量制备,靶向性高等特点。mAb可用于诊断及治疗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以及癌症等。对mAb的发展历程及mAb在抗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抗人B7-H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B7-H1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经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以常规方法融合;用间接ELISA法筛选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阳性克隆用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分泌抗人B7-H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扩增杂交瘤细胞注射进小鼠腹腔后制备腹水;纯化腹水中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亚型进行鉴定;用间接ELISA法测抗体效价;将肺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用抗人B7-H1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人B7-H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抗类型为IgG1;抗体效价为1×108,纯化后的抗体含量为6.76g/L;免疫组化实验中,单抗可与肺癌组织表面的B7-H1蛋白特异地结合。结论:制备了人B7-H1单克隆抗体,为B7-H1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稳定分泌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其分泌的mAb进行鉴定。方法:用初步纯化的重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尿素酶B的mAb,用间接ELISA检测mAb的特异性和亲和力,检测mAb腹水效价,鉴定Ig亚类并测定其抗原决定簇。结果:获得8株能稳定分泌抗尿素酶B的mAb杂交瘤细胞系,这8株单抗与能产生尿素酶的小肠结肠耶尔森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均无交叉反应,相对亲和力为1.13×10-8~4.66×10-10,腹水mAb效价可达2×104~3.2×105。其中2株单抗属IgG1亚类,3株单抗属IgG2a亚类。8株单抗分属于3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结论:获得了IgG1和IgG2a类型的针对3种不同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的mAb,为进一步用于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肝素酶在白细胞游走和恶性肿瘤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素酶抗体的制备对于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制备抗人肝素酶单克隆抗体,用于肝素酶的研究及临床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通过杂交瘤技术将分泌抗人肝素酶单抗的小鼠B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获得稳定分泌抗人肝素酶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用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以重组人肝素酶及含肝素酶的血小板裂解液对抗体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制备的单抗与人肝素酶具有特异性免疫识别特性。结论:获得了能够特异性免疫识别人肝素酶的分泌性抗人肝素酶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8.
乙氧基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针对乙氧基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的单克隆抗体,以此为基础建立该类农药的快速免疫筛选检测方法.以二乙基磷酸乙酸为通用结构半抗原,分别使之与牛血清白蛋白和鸡卵清蛋白共价偶联,合成免疫原和包被原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偶联成功后的免疫原用于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成功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能稳定分泌抗乙氧基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获得的小鼠腹水用辛酸-硫酸铵法纯化,所得纯化抗体以琼脂双扩散法鉴定其免疫球蛋白类型,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其对半抗原的灵敏度、特异性和亲和性.结果表明,该抗体分泌IgG1亚类的单克隆抗体,且与二乙基磷酸乙酸的亲和性较高(1.4×107 L/mol),所得抗体对毒死蜱、对硫磷、丙溴磷、氧化乐果、除线磷、二嗪农、溴硫磷、辛硫磷、喹硫磷、三唑磷等农药有特异性反应.该检测技术可用于上述农药的快速定性或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