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微生物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其基本生活机能有共同之处。微生物在生命的过程中,一刻不停地进行着代谢活动,诸如微生物细胞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进入体内以后在细胞内进行各种代谢过程,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能力,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各种反应等等都是新陈代谢的结果。伟大领袖毛主席教  相似文献   

2.
马允莉 《微生物学杂志》1991,11(2):93-93,76
许多微生物在静止的液体表面能以大于在液体内部的细胞浓度繁殖。由于表面上营养物质的浓度高,同时氧气的供给圈又靠近液面,所以霉菌、放线菌和细菌等好氧性微生物就容易在培养基表面繁殖。生长在液体表面上的微生物,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传染与抗传染免疫是同时存在于机体生命过程中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彼此联系又相互作用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侵入机体、克服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病理生理过程的,称为传染。机体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消灭已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并消除其毒害的能力称为抗传染免疫。  相似文献   

4.
正微生物生长在复杂的菌群环境中,人工合成菌群进行蔗糖乙醇发酵就是模拟真实的菌群环境。蔗糖乙醇发酵过程容易被乳酸菌污染,长时间发酵便形成稳定的菌群,一般认为乳酸菌可能与酵母竞争营养物质,其代谢产物对酵母细胞有抑制作用,因此对生产过程不利。  相似文献   

5.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无论是亚种或菌株水平有极大的多样性,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选择,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超级生物体.由于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细胞系组成,细胞间或细胞与宿主之间有信息交流能力,在宿主的营养、免疫和代谢中有重作用.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机制还未完全清楚,但至少有三种机制认为:(1)正常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物可直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2)正常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可以竟争性的消耗掉致病菌所需的营养物质;(3)正常肠道微生物可诱导或刺激宿主的先天和后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吸收的营养物质,既可供给微生物合成细胞组分或代谢产物,又可提供生命过程所需的能量。营养物质经细胞分解之后放出能量,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不过,营养物质所含能量,在分解时,或者全部放出,或者部分放出,或者根本不放出。在前两种情况下,细胞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所放出的能量,在后一种情况下,细胞根本没有获得能量。因此,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赫荣乔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2):1851-1851
在冷却牛肉的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导致其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在低温冷藏条件下,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但仍有一些嗜冷菌可以生长繁殖,从而对冷却肉的品质及人类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研究和分析生鲜冷却牛肉中菌群构成及其演替规律,不但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污水净化中的微生物降解王本昌,刘云龙(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学院134001)微生物的体积小而表面积大,繁殖速度惊人,能不断地与周围环境快速进行物质交换。污水通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下的设备,微生物便从污水中获取营养成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  相似文献   

9.
邱并生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2):1862-1862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一种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CT在宿主细胞浆内增殖,形成光镜可见的典型细胞内包涵体,包涵体为CT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繁殖提供屏障保护,同时也是CT与宿主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门户,CT不仅可从宿主细胞摄取营养物质,还可分泌效应蛋白进入宿主细胞质调节宿主细胞功能.CT基因组DNA序列和功能注释完成后,衣原体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成为衣原体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1-3].在CT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Inc蛋白、分泌蛋白等衣原体蛋白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往往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衣原体蛋白在感染细胞中的定位认识成为其功能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细菌培养基是细菌体外生长的基质,其中营养物质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成分。因此,探索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代谢,优化培养基配方,对细菌体外培养的研究及规模化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细菌培养基分类、营养物质、细菌在营养物质中的代谢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等方面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发酵食品的过程中,丰富的物质和开放的发酵方式促成了体系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繁殖代谢推动了食品发酵的进行。同时,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在发酵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食品发酵的内在机理,控制发酵的进程。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和可演变性等特征,综述了基于细胞生长代谢特征研究和组学技术的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生理机制,初步探讨了微生物共培养在传统发酵食品生产中提升产品品质、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品安全性能的积极作用。目前对微生物共培养下的微生物间相互作用方式及机理的研究仍较少,而未来微生物共培养在强化发酵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细菌生物膜是指微生物(细菌、真菌等)黏附、聚集形成的一个群体,该群体产生并分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形成一定的三维结构,含有营养物质、氧气等生长必需物质交换的通道,微生物细胞在EPS中增殖、生存[1]。生物膜结构可阻止抗生素或抗体等大分子有效杀伤微生物细胞,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控制细菌生物膜所带来的危害。对细菌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一)小麦播种后,种粒上微生物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胚乳转化将近秸柬朔的合量超过胚乳转化期的含量,半粒种粒上的含量远远超过整粒种粒上的含量。这种规律表现特别明显的是真菌,蟹光菌类和能在淀粉铵培养基上发育的细菌。 (二)用牛粒小麦作为播种材料,由于胚乳总且宁量的减少和招致微生物的大量增殖,引起微生物与幼苗竞争营养物质,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 (三)由于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复杂,能水解淀粉的菌类很多,赛力散拌种虽然能抑制一部分微生物,特别是其菌的发育繁殖,但不能使微生物的总数降低,因而不能解决微生物与幼苗竞争营养物质的同题。 (四)测定了135株纯培养的土壤捆茵,其中40%具有水解淀粉的能力。120株当地真菌优势类羣——青霉和曲霉的测定结果,显示水解淀粉能力的菌株占70.8%。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农药的重大意义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也有生长、发育、死亡等过程,都有繁殖后代的能力。但是,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强,而且它们的繁殖速度快得惊人,有些细菌在几十分钟内就可繁殖一代。因此可以进行人工培养和生产,使用其有利的一面为人类服务。微生物可分为四大类:第一是细菌,第二是放线菌,第三是真菌,第四是病毒。从对农作物的关系来说,真菌中有害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界,微生物与高等生物一样也具有社会学行为,也能形成一定的群体并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监控自身群体密度的环境信号感受机制。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向细胞外分泌一些特定的化学信号分子(或称信息素),当信号分子达到一定的阈值时,  相似文献   

16.
一、发酵热的一般测定方法在发酵过程中,菌体分解营养物质而产生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供菌体生长和生成代谢产物,另一部分以热量形式释放出来,一般把在发酵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称为发酵热。受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代谢组学的前处理及分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代谢组学主要研究细胞生长或生长周期某一时刻细胞内外所有低分子量代谢物。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的进展。本文结合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综述了目前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分析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并展望微生物代谢组学研究中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深入了解现场微生物驱油机理、效果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方法]结合现场微生物驱油过程产出液的跟踪监测及室内物模实验对微生物在地层中的生长繁殖、运移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通过从水井注入的外源微生物在油藏中能够有效生长繁殖,而且注入的营养液也能够激活内源微生物,但由于地层渗透率及营养液浓度的影响,产出液菌浓要比注入菌浓低1-2个数量级;葡萄糖的快速降解以及地层对微生物的过滤及吸附作用使大量的微生物停留在近井地带,仅有部分微生物能够从生产井采出,而且其运移速度要比营养液慢.[结论]地层渗透率和产出液中营养物浓度是影响微生物数量及分布的两个关键因素,现场微生物驱油产出液中的菌浓一般很难达到106个/mL以上,该研究结果对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鉴于细胞繁殖能力的破坏是电离辐射导致活细胞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所以在辐射生物学领域中,人们一直重视细胞活存曲线的研究。细胞失去活存力即“细胞死亡”,而辐射的致死效应则使繁殖能力丧失。微生物由于能够产生相同的细胞集落,所以长期来是进行这一研究的良好对象。随着哺乳类细胞活存计数技术的发展(它比细菌晚约80  相似文献   

20.
灭菌新方法     
大多数抗生素只会杀死那些正在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而留下少数几种未被动过的细菌继续“冬眠”。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适量的营养物质能够唤醒这些未被消灭的细菌。并留下足够时间让抗生素对付它们。这一方法如果能在人体中奏效,将为治疗一些顽疾——例如肺结核和泌尿道感染——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