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亚麻籽油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分离压力4个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设计法(m2VD)安排试验.选择分离釜1中产物的质量为试验指标,用自主提出的多因素多水平试验结果可视化分析方法(m2VA)对多维空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范围为萃取压力20~ 30 MPa、萃取温度30~46℃、萃取时间77~90 min、分离压力4.0 ~4.7和5.7~5.9 MPa.根据优化工艺范围,在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83 min、分离压力4.3 MPa下重新试验得到22.87%的得率,对应于质量为34.3 g.  相似文献   

2.
采用(乙醇+丙酮)(v/v=1:2)/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分离螺旋藻β-胡萝卜素,确定其体系组成为15%(乙醇+丙酮)(v/v=1∶2)和24%硫酸铵。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实验探讨β-胡萝卜素粗提液、p H、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粗提液质量分数为6%、体系p H 8.0、萃取温度30℃时,萃取率可达94.55%。研究结果为β-胡萝卜素提取分离提供了新途径,双水相萃取技术在天然β-胡萝卜素提取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萃取大豆油与大豆磷脂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从大豆中直接提取大豆油和纯度为 95 98%的大豆磷脂。探讨了超临界CO2 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条件对大豆油和大豆磷脂的影响 ,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 :萃取压力 2 5MPa ,温度 5 0℃ ,CO2 流量 30kg h ,萃取时间15 0min ,大豆磷脂夹带剂乙醇的流量为 3kg h ,得率分别为 15 72 %和 1 95 4 %。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提取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甘草地上部分(茎叶)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压力、萃取时间、温度及CO2流量对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总黄酮提取率和含量为指标,系统的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40-60目原料,80%乙醇为夹带剂,萃取时间:1.5 h;萃取压力:30.0 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10 kg.h-1;分离压力:5.8 MPa;分离温度:40℃。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甘草总黄酮的提取率2.09%,含量5.42%,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纯度高的特点,为规模化生产甘草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薄荷油超临界CO2萃取条件的优化和筛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样品中的薄荷脑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因素进行研究,筛选出薄荷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样品中薄荷脑萃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样品中薄荷脑含量最高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0 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30 L·h-1且萃取时间1.5 h.  相似文献   

6.
正交实验优选八角茴香油的超/亚临界CO_2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16(45)正交实验优选最佳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实验优选最佳的亚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以八角茴香油的得油率作为考查指标,以各实验方案所得茴香油中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作为茴香油质量的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亚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7 MPa、萃取温度为22 ℃、解析压力Ⅰ为7 MPa、解析温度Ⅰ为30 ℃、解析压力Ⅱ为5 MPa、解析温度Ⅱ为25 ℃,萃取时间为2.0 h,在此条件下八角茴香油的得油率可达12%以上,茴香油中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可达91.2178%.采用亚临界CO2萃取,即保持了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高品质和天然芳香的优点,又能显著降低设备投资和成产成本,更有利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一种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加速溶剂萃取-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新方法.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次数对目标物萃取效率的影响,并考察了硼砂浓度,β-环糊精浓度、pH及甲醇浓度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1)萃取温度和萃取次数影响目标物的萃取效率,而萃取时间的影响很小;萃取压力影响萃取过程的重现性.(2)优化的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6.9 MPa,萃取温度100℃,萃取时间5 min和萃取次数2次.(3)优化的缓冲体系为:40 mmol/L硼砂,1 mmol/Lβ-环糊精,pH 9.5及6%甲醇.(4)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分别在10~200、10~16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检测限分别为3.2 mg/L和3.0 mg/L,加标回收率为93%~97%.对比了加速溶剂萃取、索氏提取以及超声提取的提取效率.(5)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加速溶剂萃取的提取效率与索氏提取法接近,但高于超声提取;加速溶剂萃取法的主要优点是消耗提取溶剂量少,提取时间短,样品用量小.  相似文献   

8.
秋橄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超临界萃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橄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丰富。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秋橄榄中的番茄红素,对影响萃取的诸因素,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等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丙酮作为夹带剂效果最佳,优化后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37MPa,萃取温度52℃,萃取时间3.8h。  相似文献   

9.
土荆芥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及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应用正交设计方法,以萃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土荆芥精油的提取工艺,并对土荆芥精油的杀虫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土荆芥精油的较佳萃取条件为:粒度为60-80目,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温度为55℃,解析压力为6 MPa,解析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65 min,CO2流量为34-36 L.h-1,在此条件下的萃取率为7.92%,而水蒸气蒸馏法仅为0.45%;此外采用熏蒸方法,土荆芥精油对家蝇成虫和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6102和1.3232 mg.L-1,采用点滴法,触杀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166.4336和306.8287μg.头-1。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冻干洋葱粉中萃取挥发油。以洋葱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经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CO2流量为14 kg/h的条件下萃取2.5 h为最佳工艺,洋葱挥发油得率达0.53%。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大豆油与大豆磷脂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大豆中直接提取大豆油和纯度为95.98%的大豆磷脂。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条件对大豆油和大豆磷脂的影响,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25MPa,温度50℃,CO2流量30kg/h,萃取时间150min,大豆磷脂夹带剂乙醇的流量为3kg/h,得率分别为15.72%和1.954%。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鸢尾油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鸢尾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的影响顺序为:压力〉时间〉温度;当原料的颗粒度为60-80目、CO2流量为20.0m^3/h时,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鸢尾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6.0MPa,萃取温度55.0℃,萃取完成时间为2.5h,此条件下鸢尾香根中鸢尾油的萃取率高达12.71%,得到的精油中鸢尾酮的含量为39.95%,与索氏法和微波提取法相比,超临界萃取具有提取率高和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以硅藻金色奥杜藻(Odontella aurita)为实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其色素组成与含量,采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从干藻粉内提取岩藻黄素的条件。结果表明,该藻主要含有岩藻黄素、硅甲藻黄素、β-胡萝卜素、硅藻黄素等类胡萝卜素以及叶绿素a和叶绿素c1,其中岩藻黄素为该藻含量最高的类胡萝卜素。色素的萃取率与压强、温度、夹带剂含量以及萃取时间呈正相关,夹带剂含量对萃取率影响最大,CO2流速的影响最小;与有机溶剂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岩藻黄素效率略低,而更利于岩藻黄素的选择性萃取及分离提纯;岩藻黄素的SFE-CO2适宜条件为压强400 bar、温度50℃、CO2流速0.2 L/min、夹带剂比例10%、萃取时间2~3 h。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萃取石香薷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香薷(Molsa chinensis)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本文首次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的压力,温度,流量,时间等条件对石薷挥发油收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15MPa,温度45℃,CO2流量25kg/h和90min,得率为3.56%,水蒸气蒸馏提取得率为1.62%,石油醚提取得率为1.87%,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比后二者质优,收率大大提高,萃取时间短,无溶剂残留。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实验对超临界CO2萃取白果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比较超声波提取、索氏提取、超临界CO2萃取3种方式对白果油提取率的大小,用最佳提取方式分析不同品种白果中油脂的含量,并用GC-MS分析其成分.结果表明: (1)3种提取方式对白果油提取率的大小顺序为:超临界CO2萃取(添加夹带剂)>索氏提取>超声波提取.(2)超临界CO2萃取白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0℃、压力20 MPa、流速15 L/h、时间3 h并添加石油醚夹带剂,不同品种白果干粉中油脂得率为3.6%~7.11%.(3)GC-MS分析表明:从超临界萃取白果油中鉴定出17种化学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4%;超声波和索氏提取相似,分别从提取的白果油中鉴定出10种和9种化学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90.3%和90.1%;不饱和脂肪酸以十六、十八碳的为主.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CO2超临界提取葛渣中葛根素的工艺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萃取投料量、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四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评估了这些因素对葛根素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投料量50 g,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16 MPa,萃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葛渣中葛根素的萃取率为82.5%。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超临界CO_2萃取广西苦丁茶中多糖的工艺条件,该研究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分离苦丁茶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对苦丁茶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不同萃取温度(35、40、45、50、55、60℃)、萃取压力(20、25、30、35、40、45、50 MPa)、萃取时间(30、60、90、120、150 min)、夹带剂(甲醇、95%甲醇、50%甲醇、无水乙醇、95%乙醇、50%乙醇)以及夹带剂(95%乙醇)用量(2.0、2.5、3、3.5、4.0、4.5、5.0 mL·min~(-1))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对超临界CO_2萃取广西苦丁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苦丁茶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40 MPa,夹带剂流量3.5 mL·min~(-1),萃取时间150 min;采用苯酚-硫酸法对苦丁茶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在最优萃取条件下得到的苦丁茶多糖的提取率为7.05%。由此可知,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具有提取温度低、萃取率高、萃取周期短、低耗以及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苦丁茶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住流动法测定装置中测定了茶多酚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温度分别为40℃、60℃和80℃,压力范围为12~22MPa。在80℃,21MPa下,测定了干茶叶(加或不加夹带剂)中茶多酚的萃取量与CO_2累计用量的关系。最后将萃取物经简单分离,得到相对纯度为95.45%的茶多酚和相对纯度为86.54%的咖啡因。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二氧化碳法萃取丝状真菌油脂及其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装置萃取被孢霉油脂,研究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原料粒度对被孢霉油脂得率的影响。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萃取被孢霉油脂的最佳条件:温度40℃、压力20MPa、时间120min、原料粒度20~40目,油脂得率为46.08%(质量分数)。气相色谱检测油脂成分,其中棕榈酸占24.2%、油酸54.2%、亚油酸11.3%、γ-亚麻酸2.8%。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法的不同提取条件对棘托竹荪中活性物质的抑菌效果影响。通过L16(43)正交实验,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与萃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以活性物质对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抑菌率作为提取效果指标,设计棘托竹荪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由不同提取条件对两种菌抑菌效果的影响程度与显著性分析得出: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棘托竹荪活性物质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20 min,所得活性物质对单增李斯特菌与副溶血性弧菌的MIC均为15.0 mg/m L。当抑菌活性物质浓度为MIC时,处理24 h后其对单增李斯特菌与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佳抑制率分别为85.7%与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