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广西保存的珍稀植物,人们首先会想到银杉,它是中国植物学工作者继20世纪40年代发现活化石植物水杉之后,发现的又一中国特有的活化石植物。它的问世令世界植物学界震惊,也使广西东北部的一处以往鲜为人知的山林—花坪,名声大振,成为世人瞩目的“绿色宝库”。 1954年暑期,广西农学院林学系钟济新教授带领学生到广西临桂县实习,经老农秦少英指引,在距宛田圩5公里之外,发现了大面积的天然林。1955年早春,利用寒假,钟济新率领中国科学院华  相似文献   

2.
1921年胰岛素的发现开辟了糖尿病诊疗的新纪元,百年来救人无数,并对内分泌学、蛋白质晶体学、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相关疾病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出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开创了合成活性蛋白质的先河.我国目前是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与此相关的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严...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研究者都会相信,调控神经元极性形成和轴突生长方向的机制在大部分神经元中是相同的。然而最近在果蝇上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些曾被认为起关键作用的蛋白在一些神经细胞中的确很关键,而在另一些神经细胞中却是可有可无的。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月,拥有170项专利的美国富鲁达公司(Fluidigm)CEO凯撒·沃辛顿(Gajus Worthington),及院士高沃德(Howard High)先生分别在北京及上海举办媒体见面会,开启沟通与发现之旅,向国内媒体介绍富鲁达公司及其专利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5.
基因组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编码的信息指导生物种系的复制延续、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无论是在外环境因素的应激压力下还是处于正常状态,DNA损伤时刻在发生,由此,DNA损伤修复作为重要的细胞内在机制,在维护基因组稳定性、降低癌症等人类系列重大疾病风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三位科学家汤姆·林达尔(Tomas Lindahl)、阿齐兹·桑贾尔(Aziz Sancar)、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因发现和揭示DNA修复及其机制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本文综述了三位获奖者分别在DNA损伤的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研究中的原创发现,以及相应的修复通路机制的描绘。此3种修复通路,主要是针对紫外线和化学物所致DNA的碱基损伤、嘧啶二聚体及加合物或者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碱基错误配对的修复。恰巧,2015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授予的两位科学家,也因他们揭示了DNA损伤应答现象和机制研究的重大贡献而获奖,本文也呈现了获奖者的关键性科学发现。最后,简要展望了中国DNA损伤修复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杰 《化石》2003,(1):16-18
昆虫是我们最熟悉的动物之一,美丽的蝴蝶,勤劳的蜜蜂,惹人恼恨的蚊子、苍蝇等,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它们。从干旱的沙漠到江河纵横的湖泊,从赤道热带雨林到两极冰天雪地的苍原,从动、植物的体外到体内,昆虫都成功地侵入并存活繁衍着。目前已经记载的昆虫超过80万种,占整个动物种类总数的3/4还强,其中仅鞘翅目就有33万多种,超过昆虫纲以外所有动物种类的总和。昆虫种内个体数量也往往十分惊人,一窝非洲蚂蚁可以多达24万头,危害草原的蝗虫,迁飞时更是可多至几亿至十几亿头,真是铺天盖地,所过之处寸草不留。自从有…  相似文献   

7.
路石 《化石》2003,(2):32-34
今年是中国第一个旧石器遗址———水洞沟遗址群发现 80周年 ,也是裴文中先生领导的系统发掘该遗址、弄清诸文化层时代关系的 4 0周年。 1963年的往事浮现脑际 ,历历在目 ,仿如发生在昨日。那年的金秋 ,在张三小店前坐着两位边抽烟 ,边聊天的老人 ,缕缕青烟在他们间袅袅升起 ,昵昵交谈 ,象老友重逢。两者之一是小店主人张三 ,另一位是来此考察的裴文中教授。此时的他与村民融为一体 ,自然地显露乡土科学家的本色 ,以至发生稍后的一幕。当裴先生津津有味地听张三讲 192 3年德、桑神甫发现和发掘水洞沟遗址奇闻轶事时 ,一位过路的中年人插了进…  相似文献   

8.
RNA干涉现象以一种非常明确的方式抑制了基因表达,对于基因表达的调控、病毒感染的防护、控制跳跃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已被作为一种强大的“基因沉默”技术被用于全球的实验室,而且,会推动新的医疗技术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一些民族学资料,对小孤山出土骨鱼镖的用途、使用方法等有所探讨,并讨论它与新石器时代骨鱼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陈维  汪忠 《生物学通报》2006,41(12):41-44
学习生物科学史能够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本文结合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持续的问题情境、体验探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知识的深入发展、尝试部分探究和全程探究几个方面探讨了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式,即“创设情境-体验过程-模拟探究-部分探究-全程探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从探究活动主要步骤的完成人数和Chi-Square Test的统计结果可知,生物科学史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自2007年发现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具有类似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催化特性以来,纳米酶研究领域迅速崛起.不同形貌、尺度和材料各异的纳米酶相继出现,同时其催化机制逐渐被认识.由于纳米酶具有催化效率高、稳定、经济和规模化制备的特点,它在医学、化工、食品、农业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便应运而生.纳米酶的发现,不仅推动了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还拓展了纳米材料的应用.本文将介绍纳米酶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6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病毒与人类疾病关系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钟波  舒红兵 《生命科学》2011,(12):1147-1161
201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Bruce A.Beutler,Jules A.Hoffmann以及Ralph M.Steinman教授,以奖励他们在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和树突状细胞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宿主的天然免疫系统依赖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并通过树突状细胞对其加工处理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从而激活适应性免疫。回顾模式识别受体和树突状细胞发现的过程,介绍该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并对它们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冷延家 《昆虫学报》1964,(1):118-128
1938年姚永政、吴征鉴二氏报告海南岛有5种白蛉,即:施氏白蛉P.stantoni,鳞胸白蛉 P.squamipleuris,贝氏白蛉平原变种 P.bailyi var.campester,应氏白蛉海南变种P.iyengari var.hainanensis()和嘉积白蛉 P.kachekensis()。195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在该岛又查见了中华白蛉P.chinensis()的雄蛉。著者于1957年4月至7月间在海南岛那大县的南丰镇和白沙县的大厦村、方亮村等地,捕获了白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