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外髓钾通道(renal outer medullary potassium channel, ROMK)是肾脏重要的排钾通道,经ROMK通道分泌的K+是尿钾大部分或全部的来源。既往在肾小管离子转运机制调控研究中,学者多将ROMK通道的研究靶点集中于髓袢和集合管,对肾远曲小管末段(late distal convoluted tubule, DCT2) ROMK通道参与机体K+排泄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应用单通道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肾DCT2顶端膜记录ROMK通道电流并观察高钾饮食对该通道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肾DCT2顶端膜可记录到一种电导为39 pS的小电导通道电流,且该电流可被ROMK通道特异性阻断药抑制。与正常钾饮食组相比,高钾饮食能够显著增加肾DCT2顶端膜ROMK通道电流出现的概率,增强该通道活性(P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钾饮食能够显著上调肾脏ROMK通道及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 ENaC)的蛋白表达,下调肾脏钠-氯同向转运体(Na+-Clcotransporter, NCC)的蛋白表达,且高...  相似文献   

2.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 ASK1)是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 kinases kinase, MAP3K)的家族成员之一,可以响应氧化应激、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应激等多种应激刺激,从而激活下游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中的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 MAPK)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炎症和纤维化,介导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 CRS)等多种肾脏疾病的进展。本文讨论了ASK1主要的激活和失活机制及其在多种肾脏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相关研究表明,减少膳食钠或补充膳食钾均可以单独或协同降低血压;其中,盐作为高血压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已被广泛关注,而膳食钾的影响作用通常被忽略。最新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病机制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人体钠过量与钾缺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受其中单一因素影响,钾的作用与钠同等重要。因此,本文就膳食钠钾摄入对高血压的影响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报道高血压父母的子女对急性盐水负荷引起促钠排泄明显降低和心血管对精神应激性刺激明显增强,但未报道高血压父母的子女对高钠饮食引起促钠排泄与心血管反应性变化。本工作观察父母高血压的青年子女对高盐摄食引起促钠排泄变化及其对心血管功能影响。1 实验方法(1)受试者的选择 受试者为二年级男女医学生,年龄19~21岁。高血压父母的子女受试者68名,父母高血压的病程在5~8年之间。正常血压父母的子女79名。两组受试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值无显著差异。(2)尿流量、排钠量和排钾量的测定收集受试者每24h尿液,测量日排尿量(ml)。用…  相似文献   

5.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是一种骨源性激素,它作用于其主要靶器官-肾脏,参与调节磷、钙和钠的重吸收以及活性维生素D(1,25(OH)2D)的合成。在近端肾小管,FGF23通过激活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血清/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SGK1)级联信号传导,使Na+/H+交换调节辅因子(NHERF)-1磷酸化,随后导致钠磷协同转运蛋白(Na Pi)-2a内在化和降解,从而抑制磷重吸收;FGF23通过下调1α-羟化酶表达,同时上调24-羟化酶表达,从而抑制1,25(OH)2D合成。在远端肾小管,FGF23通过激活赖氨酸缺陷型蛋白激酶-4(WNK4),上调上皮钙离子通道TRPV5(瞬时性受体阳离子电位通道亚家族V成员5)和Na+:Cl-协同转运蛋白(NCC)的顶膜表达,从而促进钙和钠的重吸收。临床中发现,由于遗传性和获得性原因导致的血FGF23浓度异常与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从过去一个世纪以来,果糖的进食量急剧增加,并且与糖尿病、肥胖、肾衰、高血压等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过量的果糖饮食会引起盐敏感性高血压,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但是肾脏可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阐述了果糖诱导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肾相关机制,包括肾素原受体依赖的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化,肾内Na~+转运体钠氢交换子3 (sodium/hydrogen exchanger 3, NHE3)和Na-K-2Cl共转运体(Na/K/2Cl cotransporter, NKCC2)的活化,肾内尿酸产生的增加,肾内一氧化氮合成的降低,以及肾内活性氧产生的增加,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潜在的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的靶点或策略。  相似文献   

7.
肾脏调控着机体的水盐代谢、血容量和血管阻力,是参与血压调节的主要靶器官.高盐饮食会诱发盐敏感个体水钠潴留以及持续性的内皮功能障碍,并促成血压升高.Dahl盐敏感(Dahl salt sensitive,Dahl-SS)大鼠作为研究盐敏感高血压的经典动物模型,具备血压的盐敏感性、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肾功能衰竭、尿蛋白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江苏北部某村农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情况,为农村高血压疾病的防控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北部某村124名农民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124名非高血压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统计其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OR=6.038,P<0.001)、高盐饮食(OR=6.167,P<0.001)、高油饮食(OR=9.626,P=0.002)、家族史(OR=8.008,P<0.001)、缺乏体育锻炼(OR=4.202,P<0.001)、吸烟(OR=3.067,P<0.001)等因素与该村农民高血压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Exp(B)=3.931,P<0.001)、家族史(Exp(B)=6.212,P<0.001)、高盐饮食(Exp(B)=2.257,P<0.001)、缺乏体育锻炼(Exp(B)=3.393,P=0.007)、吸烟(Exp(B)=2.513,P=0.018)是该村农民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124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47.58%(59/124),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农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吸烟是农村地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农村高血压的控制情况一般,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容(Em)、膜电流(I)、电流密度(pA/pF)、膜电位和I-V曲线的变化及盐酸埃他卡林对正常血压及肾性高血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钾通道的影响。方法:用内径为0.2~0.3 mm的银夹夹住大鼠左肾肾动脉起始部,制成两肾一夹RHR模型,血压以无创性套尾法测量。急性分离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用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细胞钾电流、膜电容并计算电流密度。结果:RHR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容均值为(3.43±1.16)pF,比正常血压大鼠(NTR,4.98±0.62pF)降低31.1%;钾电流值为(0.54±0.26)nA,比正常大鼠(1.70±0.67nA)降低68.2%;电流密度值为(180±90)pA/pF,比正常大鼠(350±80 pA/pF)降低48.6%;膜电位为(-26.96±7.23)mV,比正常大鼠(-27.66±7.1 mV)降低2.5%。盐酸埃他卡林在0.1-100μmol.L-1浓度下,可显著增强正常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钾电流;在1.0-100μmol.L-1浓度下,可显著增强肾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钾电流。结论:RHR的膜电容、膜电流、电流密度比正常血压大鼠低,I-V曲线下移。盐酸埃他卡林对正常血压大鼠及肾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钾电流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饮食中添加葛根素对肥胖型高血压大鼠的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影响,尤其关注其对于血压和血管功能的效应。方法: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4只,分正常饮食对照组(8只)、高脂饮食组(8只)、高脂饮食+葛根素组(8只),大鼠先进行1周的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14周;②每周测1次体重、鼠尾血压;③实验结束时空腹取血浆测血脂、血糖值,取胸主动脉观察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①葛根素可防止高脂饮食导致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重的增加及血压、血糖的升高,与高脂饮食组比较,P<0.05或P<0.01。②长期葛根素喂养可有效防止高脂饮食导致的高血压大鼠的血脂水平升高;③长期的葛根素喂养可显著改善肥胖型高血压大鼠的血管舒张功能及降低血压。结论:葛根素可有效改善肥胖型高血压大鼠的相关代谢指标,并可明显降低血压及改善血管功能,提示葛根素对肥胖型高血压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是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可通过RIPK1-RIPK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rotein,MLKL)途径或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介导坏死性凋亡,进而调节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在心脏、脑、肝脏、肾脏等损伤和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化合物可抑制RIPK3或者坏死性凋亡,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系统综述了RIPK3的病理生理学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技术探讨成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肾脏血流灌注的改变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79例ADPKD患者;对照组86例,其中包括6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以及24例血压正常的健康成年人。使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采集肾脏三维能量图像并应用VOCAL分析软件得出相关参数指标: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及肾脏总体积。结果:(1)与同级别血压水平的对照组比较,在ADPKD患者血压正常时VI就开始减低、肾脏总体积就开始增大(P0.05);(2)ADPKD合并高血压1级、2级、3级患者与同级别血压水平的对照组相比,其VI明显下降、肾脏总体积显著增大(P0.01),预示着ADPKD疾病的进展,ADPKD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血压的变化关系密切。结论:ADPD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血压的变化更敏感。故早期对多囊肾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对于评估病情、判定疗效、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Fan SG  Wu J  Lv A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4):339-346
机体在不同条件下维持动脉血压恒定的机理是不相同的。目前认为,长时程或慢性血压调节的关键器官是肾脏,这种调节与机体的水盐平衡有密切的关系。动脉血压的升高可以导致肾脏排尿量(或排钠量)的升高,即动脉血压与肾脏的排尿量(或排钠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称之为“压力-利尿作用”。当血容量升高时,通过肾脏的压力-利尿作用,可以排出过多的容量,维持动脉血压的恒定。只有在肾脏功能受到损伤的条件下,高血容量才可能引起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TGF-β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rtensive rat,SHR)肾脏的表达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以同龄雄性正常血压(Wistar Kyoto,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于12周龄和24周龄时检测两种大鼠尾动脉血压、肾功能及β2微球蛋白(β2-MG),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TGF-β1在肾脏中的表达.结果同WKY组比较, SHR组24周时β2-MG显著增高(P<0.01);而且尾动脉血压显著性增高;而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差异无显著性(P>0.01).TGF-β1在WKY组肾小管的表达无或极微量;在SHR组的肾小球有少量表达,但在肾小管的表达显著,且随高血压病程的进展, TGF-β1的表达显著性增加(P<0.01).结论 TGF-β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管的表达显著增加,与肾损害的各项指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ASK1激活的分子机制与相关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是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MAP3Ks)家族成员之一,在调节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细胞中,ASK1的活化受到严格的控制,如苏氨酸/丝氨酸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等.多种应激和促炎因子能激活ASK1,因此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有活化的ASK1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Yin W  Zhou XM  Cai BC 《生理学报》2003,55(4):481-486
体外低钾培养肾细胞能刺激细胞膜钠-钾ATP酶。本研究利用Madin Darby狗肾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健康生存48h这一特征,研究体外低钾刺激细胞膜钠-钾ATP酶所依赖的血清中的活性因子,观察了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前列腺素1(PGE1)和转铁蛋白(tranderrin)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无血清培养液中低钾并不能刺激细胞膜钠—钾ATP酶,而添加转铁蛋白可模拟血清的作用。转铁蛋白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ouabain结合位点,对细胞膜钠-钾ATP酶作用呈良好的时间效应关系。在低钾无血清培养液中,细胞膜钠-钾ATP酶α1亚基启动子活性增强,α1与β1亚基蛋白质表达的增加依赖于转铁蛋白的存在。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低钾在转铁蛋白的无血清培养液环境中能增加细胞对铁的摄取(^59Fe),该作用可被铁螯合剂(deferoxamine,DFO;35 μmol/L)所阻断。DFO也可阻断转铁蛋白依赖性低钾刺激细胞膜钠-钾ATP酶数目的增多,α1亚基启动子活性增强,α1与β1亚基蛋白质表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低钾对细胞膜钠-钾ATP酶活性的刺激作用依赖于转铁蛋白所调节的铁的摄取。  相似文献   

17.
基于磷酸甘油酸激酶1(phosphoglycerate kinase 1,PGK1)介导糖酵解途径研究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 GA)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oxLDL(100 mg/L)损伤建立体外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并给予不同浓度的GA(10、20和40μmol/L)及PGK1激动剂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糖酵解关键酶PGK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己糖激酶(hexokinase 2,HK2)和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表达水平以及凋亡相关Bax、Bcl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乳酸和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oxLDL组内皮细胞葡萄糖消耗减少、乳酸分泌量增加,PGK1、GLUT1、HK2、PKM2、Bax、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  相似文献   

18.
19.
饮食摄入的K+在肠道中几乎全部被吸收,肾脏是机体排钾最重要的器官,占机体排出钾总量的90%以上。肾脏对钾的排泄主要取决于醛固酮敏感的远端小管主细胞对钾的分泌,该分泌过程与主细胞顶端膜上的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 sodium channel,ENaC)对Na+的重吸收相耦联。当ENaC将Na+从管腔中转入细胞内,管腔中负电荷相对增加,而K+外流、H+外流和Cl-内流是应对Na+内流的3条途径,即3条途径均与Na+内流耦联。一般情况下,Na+内流=K+外流+H+外流+Cl-内流,Na+内流、H+外流和Cl-内流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化,均可影响K+外流,从而影响肾脏对K+的排泄:(1) Na+内流受ENaC表达水平的影响,而ENaC的表达主要受醛固酮-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  相似文献   

20.
邓豪  夏志  尚画雨 《生理学报》2024,(1):161-172
线粒体自噬是一种清除受损或多余线粒体的过程,在调节细胞内线粒体质量和维持线粒体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TANK结合激酶1 (TANK-binding kinase 1, TBK1)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同时参与调控PTEN诱导假定激酶1 (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 PINK1)/Parkin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线粒体自噬过程。近期研究表明,TBK1可磷酸化视神经蛋白(optineurin, OPTN)、p62/sequestosome-1、Ras相关GTP结合蛋白7 (Ras-related GTP binding protein 7, Rab7)等自噬相关蛋白,并介导核点蛋白52 (nuclear dot protein 52, NDP52)与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 (UNC-51 like autophagy activating kinase 1, ULK1)复合物相结合,以及TAX1结合蛋白1 (TAX1-binding protein 1, TAX1BP1)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microtubule-ass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