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侧迷路破坏后大鼠前庭神经内侧核区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u HL  An Y  Jiang HY  Jin QH  Jin YZ 《生理学报》2007,59(1):71-78
本实验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经利多卡因或对氨基苯胂酸盐预处理以阻断单侧外周前庭器官)后大鼠同侧及对侧前庭神经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区部分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含量的变化,以了解前庭代偿的部分神经化学机制.实验观察到,对照组大鼠MVN区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浓度分别为(6.15±0.59),(18.13±1.21),(33.73±1.67),(9.26±0.65),(9.56±0.77)和(10.07±0.83)pmol/8 μL透析样本.左侧中耳内灌注2%利多卡因后10 min,同侧MVN区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立即减少(P<0.05),牛磺酸含量增加(P<0.05);对侧MVN区谷氨酸含量立即增加(P<0.05),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减少;双侧核团间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失衡.而用对氨基苯胂酸盐永久阻断单侧前庭器官2周后,同侧MVN区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减少,谷氨酰胺含量增高;对侧MVN区谷氨酸含量也减少;同侧MVN区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对侧MVN区.结果提示,单侧迷路破坏后双侧MVN区氨基酸含量立即失去平衡,随着前庭代偿的进展,此差异减少,但是在前庭代偿后却出现双侧前庭核区谷氨酰氨的含量失衡,说明在前庭代偿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急性低血压通过外周前庭器官影响前庭神经核活动的部分神经化学机制,本实验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静脉注射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诱发急性低血压时,清醒大鼠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甘氨酸(glycine,Gly)含量的变化。实验选用Wistar雄性清洁级大鼠72只,体重在(250±50)g,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庭器官损伤同侧组和前庭器官损伤对侧组。实验观察到,静脉注射SNP使血压平均下降30%时,MVN内GABA和Gly含量明显减少(P0.01)。用对氨基苯胂酸盐破坏单侧外周前庭器官两周后,静脉注射SNP使血压降低30%后,单侧前庭器官破坏同侧MVN内GABA和Gly含量无明显变化;而单侧前庭器官破坏对侧MVN内GABA和Gly含量明显减少(P0.01)。上述结果提示,清醒动物诱发急性低血压影响MVN功能活动过程中可能有GABA和Gly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Yu HL  An Y  Bing YH  Jin QH  Cui X  Jin YZ 《生理学报》2006,58(2):177-182
本实验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急性失血诱发大鼠低血压时前庭神经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tamate,Glu)和牛磺酸(tautine,Tau)含量的变化,以了解MVN内这些氨基酸类递质是否参与血压的调节。实验观察到,正常血压大鼠MVN内Glu和Tau浓度在透析探针植入90 min后趋于稳定,此时 Glu的平均含量为(18.96±0.27)pmol/8 μl透析液,Tau的平均含量为(7.73±0.05)pmol/8μl透析液。动脉抽血1.5 ml诱发急性低血压时,同侧MVN区Glu含量增加(P<0.05),Tau含量减少(P<0.05)。用利多卡因(lidocaine)短时阻断前庭传入及用化学方法永久破坏单侧前庭器官后,动脉抽血1.5 ml使血压降低30%,同侧MVN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急性失血引起的低血压可通过前庭器官影响MVN的活动,该区内氨基酸类递质可能参与这一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大鼠前庭内侧核在前庭—交感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培森  张义声 《生理学报》1991,43(2):184-188
实验在氯醛糖和尿酯混合麻醉的大鼠上进行。在内脏大神经上记录刺激同侧前庭神经进入脑干处的交感反应。电刺激前庭神经可在同侧内脏大神经引出—明确的叠加反应,其平均潜伏期为45.8±6.98ms,时程为55.21±5.35ms。增加刺激强度,反应幅度也增加,但潜伏期不变。用前庭内侧核(NVM)的片层场电位作为指标并选择其相位倒转处作刺激点,可在同侧内脏大神经记录到潜伏期为32ms 的叠加反应,而同一动物刺激前庭神经入脑处时内脏大神经反应的潜伏期为43ms。在 NVM 头端损毁后,此前庭-交感反应明显减小,再损毁尾端 NVM 后,此反应消失。损毁 Deiters 核对前庭-交感反应无影响。这些结果表明 NVM在内脏大神经记录到的前庭-交感反应中是一重要的中继站。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测了Acetyl-DL-leucine对猫单侧前庭神经切断后前庭代偿的影响。结果显示;AL加快术后猎在转动横梁测试中运动平衡能力的恢复,但抑制去传入前庭外侧核神经元静息自发放电频率的恢复。AL促进放电活动与头部左右动体位相关的神经元数量和比例的恢复,从术后的第1周的10%,逐渐提高到术后第3周的60%。第5周的75%。  相似文献   

6.
前庭功能的中枢组胺能神经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rgquist F  Dutia MB 《生理学报》2006,58(4):293-304
组胺能药物已经长期用于治疗人类的平衡紊乱,但对于它们在前庭系统中作用的机制还缺乏了解。在本文中,我们综述了关于脑内(特别是脑干前庭核中)的组胺能神经传递,以及组胺在脑可塑性——“前庭代偿”(一种单侧外周前庭损伤之后发生的行为学恢复)中作用的新近文献。我们在综述组胺能类药物促进前庭代偿证据的同时,也讨论了这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庭电刺激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周围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将2008年5月.2012年5月我科眩晕门诊收治的226例诊断明确的单侧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前庭康复组和前庭康复+前庭电刺激组。前庭康复组行常规前庭康复治疗,前庭康复+前庭电刺激组在药物治疗及前庭康复基础上加用前庭电刺激,即在双侧乳突采取双极直流电刺激,每次15-20分钟,每天2次,共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行BBS评分及计时平衡试验时间测定以评判和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BBS评分及计时平衡试验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B组各时点BBS评分及计时平衡试验时间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前庭电刺激联合前庭康复是较单纯前庭康复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更加有效的方法,其简单、无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测了Acetyl-DL-leucine(AL、一种抗眩晕药)对猫单侧前庭神经切断后前庭代偿的影响。结果显示:AL加快术后猫在转动横梁测试中运动平衡能力的恢复,但抑制去传入前庭外侧核神经元(n=506)静息自发放电频率的恢复。AL促进放电活动与头部左右摆动体位相关的神经元数量和比例的恢复,从术后的第1周的10%(n=454),逐渐提高到术后第3周的60%,第5周的75%  相似文献   

9.
前庭代偿中猫的头部和颈部姿势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久荣 《动物学报》1997,43(2):163-169
首次用视觉自动摄像信息处理系统记录了猫一侧前庭神经切断后在跨越转动横梁时头和颈运动的姿势,主要分析了头和颈在矢状面和水平面上的转动角度和高度和变化,结果显示,正常猫在各种转速和转向条件下头和颈均始终保持因有的稳定的姿势;前庭神经损伤后,头和颈偏于上仰并向患侧扭曲,其改变的幅度和恢复时程可因转速不同而异,且发现头上仰的恢复早于头向患侧扭曲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阳离子对豚鼠Ⅱ型前庭毛细胞ACh-敏感性电流的调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uo CK  Zhang S  Kong WJ  Li QT  Li ZW 《生理学报》2006,58(2):157-163
本文旨在探讨哺乳动物前庭胆碱能传出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新鲜分离的豚鼠Ⅱ型前庭毛细胞ACh-敏感性电流的特性以及细胞内外的阳离子对ACh-敏感性电流的调制作用。结果显示,Ⅱ型前庭毛细胞对细胞外ACh敏感,ACh激活缓慢持久的外向性电流,室温下此电流的再次完全激活时间约为(60±10)s。ACh-敏感性电流的反转电位为(-66±8)mV,提示此电流主要由K+参与形成,其直接作用是使毛细胞超极化。ACh-敏感性电流对较高浓度的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 chloride,TEA)敏感,提示细胞外ACh激活钙依赖性钾电流。进一步检测细胞内外阳离子对 ACh-敏感性电流的调制作用发现,细胞外Na+和细胞内Ca2+释放不参与此电流的激活过程,而细胞外K+、细胞外Ca2+和细胞内Mg2+对ACh-敏感性电流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进一步提示,ACh是哺乳动物前庭传出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 Na+不参与ACh-敏感性电流的激活过程提示,ACh-敏感性电流可能由非α9-N型胆碱能受体(α9-nAChR)介导。ACh诱导的Ⅱ型前庭毛细胞超极化作用受细胞外Ca2+浓度和细胞内Mg2+浓度调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胃动素对下丘脑弓状核胃牵张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和胃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4管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胃动素对大鼠弓状核胃牵张敏感神经元活动,采用胃内置传感器观察胃动素对对清醒大鼠胃运动的影响。结果:65.5%的弓状核神经元为胃扩张敏感性神经元,其中55.6%为胃扩张兴奋性神经元,44.4%为抑制性神经元。胃扩张刺激后兴奋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增加(P<0.01),而抑制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01)。弓状核内微量注射胃动素,70%的兴奋性神经元在胃扩张刺激后表现为兴奋作用,17.5%的神经元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放电频率显著增加(P<0.05)。同样,在抑制性神经元中,65.6%在注射胃动素后引起电活动增强,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05)。而胃动素受体拮抗剂GM-109可以完全阻断这种由胃动素诱导的兴奋作用,提示,胃动素在弓状核通过其特异性受体调控神经元活动。在胃运动实验中,弓状核微量注射胃动素后,胃运动的收缩频率和幅度都显著增加(P<0.05);同时,这种兴奋作用也可被GM-109阻断。结论:研究证实了弓状核胃动素神经元接收来自胃感受器的外周躯体感觉传入神经的冲动,并通过某些下级核团通路发挥...  相似文献   

12.
用DIG标记的GAP-43cDNA为探针,以大鼠海马切片作阳性对照,使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大鼠迷路损毁5,12,20和30d后前庭核区GAP-43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迷路损毁后前庭核区mRNA水平升高,原位杂交的应用,为前庭代偿中轴突发芽,突触重组的神经可塑性研究打下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君一  熊克仁  李怀斌 《蛇志》2008,20(2):88-90
目的 观察眼镜蛇毒对大鼠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前庭神经核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NOS阳性细胞在眼镜蛇毒组、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并对其作比较.结果 蛇毒组前庭神经核nNOS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明显下调(P<0.01);蛇毒组前庭神经核nNOS阳性细胞灰度值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蛇毒对前庭神经核nNOS阳性细胞形态影响不明显.结论 眼镜蛇毒对前庭神经核nNOS表达呈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原位杂交检测大鼠前庭代偿中GAP-43 mRNA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IG标记的GAP-43 cDNA为探针,以大鼠海马切片作阳性对照,使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大鼠迷路损毁5、12、20和30 d后前庭核区GAP-43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迷路损毁后前庭核区mRNA水平升高.原位杂交的应用,为前庭代偿中轴突发芽,突触重组的神经可塑性研究打下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Sun JR  Yu RY  Liu WS  Wang YF 《生理学报》1998,50(5):587-590
前庭代偿是研究神经可塑性的一个理想模型。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神经再生和突触重组中起重要作用。用DIG标记的GAP-43 cDNA片段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了大鼠迷路损伤5、12、20和30d后前庭内侧核GAP-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迷路损毁后两侧前庭内侧核GAP-43mRNA的水平以不同的幅度和时程明显升高。这一结果表示,GAP-43mRNA水平的提高可能与前庭代偿中突触重组和  相似文献   

16.
单侧肢体的外周神经损伤通常导致对侧体感皮层的功能重组. 然而,接受了对侧颈 7 (C7) 外周神经移位手术治疗单侧手臂臂丛全撕脱的病人,在术后早期当其患手被触摸时,只在其健手产生感觉. 在术后晚期,病人才逐渐恢复其患手和健手的正常、独立的功能. 我们在模拟对侧颈 7 (C7) 外周神经移位手术病例的大鼠模型上,用记录体感诱发电位的方法研究了患手和健手的体感代表区. 患手的体感和运动功能由于 C7 神经的再生而逐渐恢复. 术后第 5 个月始, 13 只大鼠患手的体感代表区只出现在其同侧的皮层,同时患手和健手的代表区在该皮层内是高度重叠的 (除掉一个例外),虽然刺激它们产生的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反应幅度有很大的不同. 结果表明,移位到患手的对侧外周神经能够导致同侧体感皮层动态的功能重组,提示身体另侧感觉输入的介入激发了大脑显著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7.
前庭代偿: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一个理想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un JR  Huang YH  Mu XD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3):209-214
前庭代偿是一个研究神经系统损伤后机制修复和替代的理想模型,这个模型在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和机能恢复的研究机具有普遍意义,本文综述了有关前庭代偿的电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神经生物学的研究现状,还特别讨论了在前庭代偿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mRNA的表达以及银杏叶提取物在前庭代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多皮层区都存在对前庭刺激具有方向选择性的神经元,其中猕猴顶内沟腹侧区(ventral intraparietal area,VIP)以及背侧内上颞区(dorsal subdivision of the medial superior temporal area,MSTd)神经元根据其对前庭信号的方向选择性而呈聚集分布。那么这种聚类特性源自何处?已有研究表明,VIP和MSTd的前庭输入很可能来自较早期处理前庭信号的顶岛前庭皮层(parieto-insular vestibular cortex,PIVC)。由此,我们推测PIVC也存在对前庭信息处理的聚类结构。在本研究中,为了检测PIVC神经元前庭反应特性的聚类性,我们将同一电极上记录到的单个神经元(single unit,SU)对前庭刺激的方向调谐反应与电极尖端周围采集到的多个神经元群(multiunit,MU)的前庭调谐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当MU具有显著方向调谐时,其偏好方向通常与同一电极上记录到的SU偏好方向非常接近。本研究结果证实PIVC中相邻神经元对直线和/或旋转的前庭运动刺激的方向偏好具有一定的聚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天香胶囊对晕动病模型大鼠行为学与前庭核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天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预给药3天后,采用双轴旋转刺激法建立大鼠晕动病模型,通过晕反应指数评分、自发活动实验、异嗜高岭土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庭核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晕反应指数和高岭土摄入量均显著增高,自发活动总路程与次数均显著减少,前庭核c-f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天香胶囊可显著降低晕动病模型大鼠晕反应指数与高岭土摄入量,提高自发活动总路程与活动次数,降低大鼠前庭核组织c-fos蛋白表达。结论:天香胶囊可有效改善晕动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前庭核c-fos表达有关,提示降低前庭核兴奋性可能是天香胶囊抗晕动病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孙久荣  刘明登 《动物学报》1998,44(3):372-374
采用转动横梁装置定量观测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ofGinkgobiloba,EGb)对前庭代偿中大鼠运动平衡能力恢复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7只,体重约200g,单侧迷路损毁后分为2组:不给药对照组8只,给药组(EGb,5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