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软组织预测技术在正颌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构建虚拟手术仿真平台.方法:随机选择1例下颌骨前突伴颏部后缩畸形的患者,术前行头部螺旋CT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信息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获到颅骨及软组织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在此虚拟模型的基础上,模拟骨组织的切割、旋转和平移等手术操作,并预测相应手术的术后软组织变化.结果:应用该颅颌面三维数字化模型,模拟LeFort 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和水平截骨颏成型术.通过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缩获得理想咬合关系,应用前移与后退的不同数据模拟手术过程,预测术后颌面软组织的改变效果,设计最佳手术方案.结论:计算机辅助软组织预测技术能够快速整合多种医学影像数据信息,直观模拟手术设计与术后效果,为正颌外科矫治牙颌面畸形制定个体化最佳手术方案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40年代未期以来,以电子技术为先导的整个技术科学有了很大发展,并相继进入了医学领域,给医疗器械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手术刀方面,不再限于传统的金属手术刀的范围。近几年来,出现了各种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制成的手术刀,虽然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手术刀,但至少在某些外科手术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并使有些原来不能进行外科手术的病人得以治疗。一、电刀:高频电刀的使用时间已经很长,与金属手术刀一样,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刀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探头和组织之间的射频电火花产生局部高温来起到切割和止血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学》2013,(27):I0002-I0002
当外科医生不能确定肿瘤的边缘时。问题出现了。切除过多。他们面临伤害病人的风险;切除过少。他们可能会留下一些癌细胞。现在,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外科手术刀,可以在切除组织时根据产生的烟,立即断定该细胞是癌变的还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4.
三维人体虚拟内窥的发展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内窥镜是用计算机处理CT或MRI获取三维医学数据,以获得类似用标准内窥镜观察病人内部器官过程观察效果的一种诊断的新方法.对它的起源、优点、原理作了一个较全面的综述.介绍了虚拟内窥镜的技术组成,分析了研究开发虚拟内窥镜技术的难点.对三维人体虚拟内窥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虚拟摄像机几何模型和定位方法.根据人体的三维影像数据,以不同分辨率对虚拟人体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然后实现虚拟内窥结果的可视化,研制出基于微机的虚拟内窥系统和对三维人体影像数据虚拟内窥的结果.对虚拟内窥镜的发展、应用和前景做了展望,虚拟内窥是实现医学虚拟诊断、虚拟治疗和虚拟教学的很有前途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建立公立医院外科医生临床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标准。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公立医院外科医生临床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并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理论量化考核标准。结果 构建了由临床基础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基本理论水平3个的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3个考核内容所组成的外科医生临床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并将考核指标量化为考核分数。结论 建立公立医院外科医生临床技能考核指标体系,为公立医院评定职称和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客观标准,对公立医院的外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医学外科领域内被称为第四代手术刀的超声波外科手术吸引器(Caritron Ultrasonic Surgiacl Aspirator)已应用于外科范围内。这一新技术的使用,使手术治疗的效果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用于肿瘤的手术切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国外近年来的医学报导中得知,这种新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通过对各种肿瘤的扩大手术以及综合治疗手术,其疗效正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外科手术由于与传统剖腹手术相比具有伤口小、可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因为是一边观察监视器上的图像一边操作手术刀和钳子,往往不能一下子发现病灶,手术时也缺少应有的触感,医生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手术。为弥补内窥镜手术的不足之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按照医生的指令不断调整视野、深入体内帮助医生及时找到病灶的手术机器人。 日前,位于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庆应大学医院,一名外科医生正大声向一台名为“易速普。[自动控制内窥镜手术辅助系统(AESOP)]的手术机器人发出一道  相似文献   

8.
陈世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15(3):188-188,F003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自有外科以来 ,即存在着与感染作斗争的问题 ,手术感染是外科最主要的危险之一。近年来有的医生总是依赖抗生素 ,忽略了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性 ,这是错误的认识 ,无菌技术操作是外科手术的基本要求。1 历史回顾无菌技术的形成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伤口化脓是10 0余年前外科医生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那个时期消毒方法少 ,无菌技术差 ,伤口容易感染。创伤后发生化脓性感染 ,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不知道化脓感染、败血症都是由于在自然…  相似文献   

9.
脑室系统可视化研究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室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有赖于CT、MRI检查,掌握脑室系统的断层解剖学知识是认识正常和进行疾病诊断的基础.本文利用中国可视化人体中颅脑薄层连续断层图像,运用虚拟断层切割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建立了脑室系统三维可视化模型.脑室系统可视化模型将断层解剖学与整体解剖相衔接,将横断、矢状与冠状位图像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建立脑室系统结构的三维立体概念,在临床医学影像学教学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手术出血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及外科发展的严重问题。普通的机械手术刀仅是单纯切割功能,电刀、微波刀、氩气刀虽具有切割及凝固功能,但周围组织损伤较重,限制了应用。 美国SLT激光公司应用现代高科技成果研制出SLT激光刀解决了彻底止血,组织损伤最小这一难题。其光纤与探头探刀的灵巧配合,适用于各种腔镜中使用,不仅带动了腹腔镜及其它腔内外科的发展,更代表了当今外科的发展趋势。 人体组织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等组成,而不同的成分,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一定波长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蛋白质纯化是医学与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设计新的蛋白质纯化虚拟仿真教学内容,开发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希望学生能够更有效率地掌握蛋白质纯化技术的要点,提升教学质量。方法 利用3D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室。结合线下教学经验,确定虚拟仿真教学中需要体现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核心仪器的特色、评分指标、考核方式、操作体验等。结果 本文基于3D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蛋白质纯化虚拟仿真实验室,和传统教学相比,虚拟仿真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成本和场地占用;教学设计和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融合了教学、练习和考核模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优化了评分体系,保证学生更加有效、严谨地掌握技术细节;涵盖了全新的教学内容——荧光检测联用的分子排阻层析,添加了蛋白质层析的常用案例,保证了内容的新颖与实用;完全再现了现实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搭建模式,实现虚拟学习与实际操作的无缝衔接。结论 蛋白质纯化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由虚及实,由点及面,把控细节,保证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高,学以致用,并且拥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管理的一种虚拟森林景观构建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分析不同尺度的森林可视化建模内容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信息管理的虚拟森林景观构造原理和技术体系.把过程建模技术与树木形态结构描述结合,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参数化的树木动态建模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绘制方法和几何体简化算法以实现加速实时绘制,并以福建省漳浦县为例,建立了典型树种的几何模型库.利用森林调查和遥感动态空间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Obiect组件、图形环境OpenGL和Visual C++语言,开发了虚拟森林管理原型系统,实现森林二维/三维交互漫游、查询分析、森林生长仿真模拟,其真实感与模拟精度满足实际森林资源管理需求.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典型用户界面以及在考虑竞争条件下马尾松自然生长模拟和人工间伐前后的虚拟景观对比的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成人肱骨为例,将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和有限元方法结合应用于正骨手法研究,建立正常肱骨有限元模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选择一位青年男性志愿者,对其上肢自尺桡骨上端至肱骨头进行连续断层扫描,得到CT图像,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通过图像分割、三维重建和材料属性赋值,构建正常肱骨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力学分析,与文献中肱骨的生物力学数据相比较,以此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立了正常肱骨三维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所建模型物理特性与真实骨骼相近,能很好地反映骨骼的力学变化,实现手法的定量分析。结论:所建立的肱骨模型外形逼真、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值与相关文献一致,可用作中医仿真系统中的虚拟骨折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外科手术权限管理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尝试引入外科术前危险评分,对手术进行分级,建立手术准入控制系统和手术医师档案系统,全面记录医师外科手术情况,为评价医师技术能力和科学地审核医师手术权限申请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成焘  王冬梅  白雪岭  叶铭 《生命科学》2010,(12):1235-1240
该课题利用"中国可视化人"项目研究成果和志愿者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人体全身和部分细分部位的骨肌系统生物力学仿真模型。模型可以按真实对象进行改造,并可植入人工关节等植入物。在所建实验平台中,通过运动捕捉系统测得的或人为设计的运动数据,模型可以仿真人体各种行为运动,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关节力、关节力矩和肌肉力。成果集成在所开发的软件CMVHuman1.0中,完成软件注册登记,并建立了产业化服务体系。成果已在临床医学和植入物设计中获得广泛应用,并扩大到体育科学、人体工程学、航空、航天和虚拟士兵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教育部近几年推出的五类"金课"之一,是为了解决真实实验条件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情况下,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替代性实验项目。在2020初新冠疫情严重影响教学的时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高校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和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现况,并结合课程组在疫情期间医学遗传学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和教学应用的经验体会,说明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广泛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腹部外科手术预后过程中,疼痛是患者必须经过的一个痛苦过程。如何帮助患者缓解这种术后性的疼痛,成了多年来腹部外科领域热烈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旨在于查询该领域曾经的一些研究成果与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更加完善的临床护理方案,为临床缓解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提供有效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手术室管理者提供护士掌握外科手消毒知识的整体水平,以全面提高外科手消毒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哈尔滨市8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进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的认知调查。结果:目前手术室护士掌握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的状况不容乐观,共20个被调查问题,回答正确率平均为49.85%;工作年限、第一学历、职称、学习过《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消毒重要性的认识对答题结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工作年限时间越长、第一学历越低、职称越高、学习过《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认为外科手术消毒重要的护士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结论:被调查者自主学习较差,手术室管理者应当注重和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外科手消毒专题学习培训与考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长期、可持续的培训教育模式,管理者制定与临床工作相结合并且适合不同学历背景和年资护士的培训方式和学习计划。充分调动护士的自我管理意识,建立外科手消毒"品管圈",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在持续的改进中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德国Los公司最近推出世界独创的三维立体内窥镜。它使手术从平面定位发展到空间定位,是世界内窥镜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它广泛适用于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直肠外科、神经外科及五官科等。三维立体内窥镜系统使手术难度大大降低,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电视内窥镜手术是当前外科领域的新技术,传统的二维内窥镜系统只能观察物体的平面位置,操作难度高,安全系数低,使该技术的普及受到限制。三维立体内窥镜与传统二维内窥镜相比较,其显著优点是:①三维立体内窥镜能对手术位置正确定位。②自动变焦系统使整个手术过程无需转动内窥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动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在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动物生理学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及其优势;然后结合实例阐述了动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在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培养中的应用,包括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深化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能力等;最后指出了动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在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同时为动物生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全面且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