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Foumier坏疽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Foumier坏疽患者的主要症状及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患者经控制血糖、外科清创、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痊愈。结论:早期诊断,良好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彻底清创,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等全身综合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Foumier坏疽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Foumier坏疽患者的主要症状及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患者经控制血糖、外科清创、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痊愈.结论:早期诊断,良好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彻底清创,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等全身综合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呼出气中的丙酮是糖尿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利用基于光腔衰荡光谱(cavity ringdown spectroscopy,CRDS)技术的呼吸丙酮分析仪对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ic,T2D)呼出气中的丙酮浓度进行定量测量,分析丙酮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探索影响呼出气中丙酮浓度的因素,以期为糖尿病呼吸丙酮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利用CRDS技术的呼吸丙酮分析仪测量147名T2D患者(81名男性,66名女性,年龄14~83岁)的512个呼出气体样品和52名健康人(30名男性,22名女性,年龄20~48岁)的119个呼出气体样品.对呼出气中的丙酮浓度与相应的血糖(blood glucose,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 A1C,A1C)、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患病年限及气体样本采集状态等指标,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并构建丙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性别、气体样本采集状态、BMI、年龄、A1C及BG等指标影响T2D患者的呼吸丙酮浓度.健康人呼吸丙酮浓度与性别、年龄及BMI无相关关系.T2D患者呼吸丙酮与BG及A1C均有弱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93和0.1246.男性呼吸丙酮平均体积分数(1.75×10-6)显著性高于女性(1.15×10-6),且男性呼吸丙酮浓度随年龄的升高而降低(R=-0.154).男性呼吸丙酮浓度与BMI呈负相关(R=-0.2),且BMI25的患者呼吸丙酮平均体积分数(1.75×10-6)高于BMI25的患者(1.25×10-6).女性呼吸丙酮浓度与患病年限呈正相关(R=0.17),而男性呈负相关(R=-0.14).男性和女性空腹呼吸丙酮浓度均高于餐后2 h的呼吸丙酮浓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呼吸丙酮浓度的因素为:性别(β=0.374)、气体样本采集状态(β=-0.289)、A1C(β=0.083)、BG(β=0.002)、BMI(β=-0.046)及年龄(β=-0.00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入住我院呼吸科病房的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危险因素有:意识状态、肺部基础疾病、贫血、低蛋白血症、血糖水平及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年龄。经充分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消酮、控制血糖、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纠正离子紊乱及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基础,抗感染是治疗的关键,同时改善营养和其他器官的功能状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3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80年代、90年代及近6年(2000-2006)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的比较,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变迁,为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减少糖尿病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83-2006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进行分析,并分三阶段进行比较。共调查2型糖尿病死亡病例330例。结果:不同年代心脑血管疾病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位居死因第一,占总死亡人数的38.2%。肿瘤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占总死亡人数的19.4%。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占14.2%。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占8.8%。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研究,设为病例组,并选择我院同期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HBP、uNAG及Lp-PLA2水平变化情况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HBP、uNAG及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轻度组血清HBP、uNAG及Lp-PLA2显著低于中度组、重度组患者,中度组HBP、uNAG及Lp-PLA2显著低于重度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中显示,血清HBP、uNAG及Lp-PLA2均和病情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HBP预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AUC为0.804,灵敏度为82.56%,特异度为86.32%,截断值为59.92 ng/mL;uNAG预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AUC为0.886,灵敏度为83.48%,特异度为87.95%,截断值为12.53 IU/L;血清Lp-PLA2预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AUC为0.977,灵敏度为88.69%,特异度为89.97%,截断值为194.96 ng/L,(P<0.05)。结论:血清HBP、uNAG及Lp-PLA2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表达异常,与病情程度之间关系密切,对于病情控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本院肾病风湿病科和内分泌科52例微量白蛋白尿期(30 mg≤24 h尿微量白蛋白300 mg)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从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入院后所有纳入患者均给予快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血糖等处理。其中26例患者给予24 h持续泵入诺和灵R的胰岛素泵治疗,初始设定胰岛素量为0.1 U·kg~(-1)·h~(-1)。待酮体阴性、动脉p H正常时,给予基础量泵入,设为胰岛素泵组;另26例患者给予诺和灵R持续快速静滴,滴速为0.1 U·kg~(-1)·h~(-1),待酮体阴性、动脉pH正常时改为皮下注射的方式,设为持续静滴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发病次数和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组尿酮体转阴时间要比持续静滴组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胰岛素泵可以明显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年患者的胰岛素用量,缩短尿酮体转阴时间,同时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韦爱群  潘小川 《蛇志》2012,24(1):85-8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使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分解产生酮体,导致血清酮体积聚,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引起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常因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严重刺激等应激状态而诱发。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2008年9月~2011年9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6例,经及时救治及精心护理均转危为安、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型糖尿病是由自体免疫系统破坏胰腺胰岛β细胞引起的,可导致胰岛素严重缺乏。当β细胞被大量破坏时,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升高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近年来,胰岛细胞移植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法。该文对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发展史、胰岛移植方法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详细阐述了提高胰岛移植效率新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包括扩大供体来源、胰岛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共移植、应用纳米技术包装胰岛、在胰岛细胞中诱导保护性基因表达等方面。这些新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胰岛细胞移植效率,不仅可以应用在异体胰岛移植中,也可用在同体胰岛移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刘春秀 《蛇志》2006,18(1):51-51,84
糖尿病虽不是手术禁忌证,但是糖尿病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糖尿病患者出现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时可导致酮症酸中毒,继而出现组织修复能力差,同时可引起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显得十分必要。现对我院1995~2005年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并发  相似文献   

11.
<正> 糖尿病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的报导很多,说明蛋白质代谢依赖胰岛素。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提示葡萄糖利用严重受阻,导致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强,影响血浆更多氨基酸代谢紊乱。本文使用DNS-Cl(Dimethylamino-Naplthalene-5-Sulfonyl chloride,丹酰氯)荧光试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与探讨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糖尿病外科手术患者262例。其中急性胆囊炎64例,胃穿孔52例,化脓性阑尾炎71例,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各63例,外伤性脾破裂12例。采用硬膜外麻醉146例,全身麻醉11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麻醉平稳,麻醉手术过程中血糖水平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按升高的血糖量适当增加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在10-12mmol/L,尿酮体(-),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昏迷及低糖症发生。术毕均及时清醒,拔管,血糖水平较平稳。结论:急诊糖尿病患者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对血糖影响小于全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抢救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21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1例酮症酸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在补液、祛除诱因及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等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小剂量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时小心处理液体和电解质的紊乱,严密监护有关并发症的临床和生化参数,包括低血钾,低血糖、脑水肿等,及时调整胰岛素的静脉输入量.随着酸中毒的的改善病情稳定后,胰岛素的静脉输入改为三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浓度在8.3~13.9 mmol·L-1.结果:经综合治疗后,21例患者各项指标在3天内恢复至正常范围,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DKA的救治是个综合的过程,适时、合理的补液和使用胰岛素、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平衡紊乱对提高DKA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静脉胰岛素泵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TA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尿酮体转阴、PH恢复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用血必净治疗,可能与其有效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曲文 《蛇志》2009,21(4):326-32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是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病变的综合征,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和规范的护理在病情的转归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皮肤毛霉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例以颏部皮肤坏死、溃疡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患者男,44岁,因“颏部红肿疼痛20余d”就诊。查体见颏部约6cm×7cm溃疡面,上有白色絮状物,周边见黑色坏死组织。患者既往有Ⅱ型糖尿病史,入院检查发现处于酮症酸中毒状态。入院后经溃疡面分泌物真菌涂片和小培养证实为根霉菌,经清创和两性霉素B治疗1个月后创面有新鲜肉芽生长,真菌涂片和培养转阴。  相似文献   

17.
张莹  范淑华  冯尤健  黄秀丽 《蛇志》2003,15(4):36-37
对于危重病人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低血糖所致昏迷的护理常需要通过快速检测其血糖浓度以判断是哪一类型的昏迷 ,并进行连续性血糖监测以调整用药。快速血糖测定仪体积小 ,临床医护人员不需特殊训练就可以在病人床边进行检测 ,能准确快速获取结果。另外 ,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要注意护理记录和质量保证 [1 ] ,因此 ,护士在进行血糖床边检测时 ,也要注意所获取结果的准确性 ,以保证抢救和治疗的成功。但在日常工作中 ,常出现快速血糖仪所测定结果与临床观察或实验室测定结果不符的现象。为此 ,我们对 40例患者同步用快速血糖仪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末梢血酮即β-羟丁酸与尿酮在糖尿病酮症诊断和监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随机末梢血糖13.9 mmol/L的糖尿病患者161例,根据尿酮是否阳性分为糖尿病酮症患者29人,非糖尿病酮症患者132人。比较患者末梢血酮、尿酮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找血酮诊断糖尿病酮症的诊断切点;比较血酮和尿酮对监测治疗反应性的优缺点。结果:糖尿病患者血酮和尿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酮随尿酮增加而增加(r=0.493,P0.001),而二者与血糖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358,P=0.133)。以尿酮为糖尿病酮症诊断标准,ROC曲线下面积0.843(CI,0.746-0.939),末梢血酮诊断酮症的界值为0.25 mmol/L。在监测糖尿病酮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血酮较尿酮达峰更快,转阴更早。结论:血酮与尿酮有较好相关性,末梢血酮检测有良好的敏感性、及时性和精确性,对治疗策略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士赟 《蛇志》2009,21(2):149-14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临床以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烦躁以及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尤其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在临床工作中应予注意。笔者从1999年5月~2008年2月共诊治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DKA1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S-GC/MS)快速检测人的粪便、血浆、唾液、呼出气体中短链脂肪酸(SCFAs)的方法,初步探索人的粪便、血浆、唾液、呼出气体中短链脂肪酸的相关性。方法样品无需处理直接封存于顶空进样瓶中,顶空进样;采用DB-FFAP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全扫描模式检测。结果人的粪便、血浆、唾液、呼出气体中均含有短链脂肪酸。在人的粪便、唾液样本中均检测到8个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异己酸、己酸);血浆、呼出气体样本中均检测到7个短链脂肪酸(未检测到异己酸)。结论初步推测人的粪便、血浆、唾液、呼出气体中的短链脂肪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人的生物样品中短链脂肪酸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