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泰国昆虫学及动物学联合会发起组织的第一届亚洲-太平洋地区昆虫学会议(The firstAsia-Pacific Conference of Entomology)将于1989年11月8日至13日在泰国清迈兰花饭店举行。会议的主题为:“2000年的杀虫剂管理”。会议议程包括全体会议、讨论会、口头交流及墙报等。会议将分下列专题:(1)杀虫剂管理的新趋势;(2)毒理学及杀虫剂的抗性;(3)杀虫剂的进  相似文献   

2.
第七届同工酶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6口—13日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召开.共有13个国家的70名代表参加大会,我国科学院发育所一名研究人员应邀参加会议. 大会共分9个专题进行报告和讨论.这9个专题是:(1)同工酶研究最新进展(专题发言)。(2)同工酶基因复合物  相似文献   

3.
1989年 (1)1月28—2月3日 在实验动物和家养动物中的胚胎操纵和基因转移专题学术会议,在新墨西哥,陶阿斯召开。联系人及地址:Dr.Robert Church,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USA. (2)2月1日 苏维埃的鸟类专题学术会议,在  相似文献   

4.
华南野猪的生物学及中心食场狩猎法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猪(Sus scrofa Linnaeus)是一种繁殖快、适应性强、分布广的大型狩猎动物,也是山区农业生产的害兽。以往文献中有关野猪生物学方面的报道不多,而关于野猪华南亚种(S. s. chirodontus Heude)尚未见有报道。作者从1958年开始对华南地区(主要是广东、广西)野猪生物学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中心食场”狩措法,通过多年试验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狩猎方法,对控制野猪危害、保障山区农业生产以及发展狩猎事业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我国国际狩猎的发展,分析了我国国际狩猎业的特点.通过对国际狩猎市场的分析,明确了我国国际狩猎的主要狩猎动物、目标市场和客源地.本研究得出了价格不是影响猎人选择狩猎动物的因素,而客源地的人均收入与狩猎量有联系但不密切的结论,对我国国际狩猎业的市场开拓和营销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国际狩猎业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国家林业局通过配额对国际狩猎进行了有序管理,所确定的狩猎规模在可控范围内;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是中国国际狩猎发展的基础,美国市场是中国国际狩猎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需要争取美国猎人来中国狩猎盘羊的许可.  相似文献   

6.
现代狩猎在野生动物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现代狩猎有别于传统狩猎,但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国际上有大量学者从生态学、行为学、遗传学、经济学等角度研究狩猎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狩猎在种群动态、行为、基因及表型方面可能对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 规范管理下的适当狩猎是管理野生动物种群的有效方式,有利于野外种群数量的恢复甚至增加.但过度或不当的狩猎会影响野生动物种群性比、出生率和死亡率,改变动物觅食行为及社群空间行为,对动物基因及表型产生人工选择.国际上很多国家已成功开展适当的狩猎活动,而我国要想在野生动物管理中科学应用狩猎,应基于生态学、经济学理论,参考国际上的成功案例,科学制定狩猎限额,加强狩猎监督管理,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滦河流域66个河段大型底栖动物采集和生境指标监测,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和13种景观指数构建,探讨了不同景观指数对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的解释能力。景观指数类型包括流域及欧式距离缓冲区土地利用百分比、水流路径缓冲区土地利用百分比、局部区域土地利用百分比和基于水流路径的反距离权重指数。基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根据调整R2(Square of the coefficient)来判断不同指数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水流路径的反距离权重指数对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的解释能力最好,其次为基于水流路径的缓冲区和局部区域的土地利用百分比指数,全流域及欧氏距离缓冲区内土地利用百分比解释能力最差。农田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最重要的景观类型,距离河流越近的农田对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的影响越大,因此流域及河岸带农田的控制和管理对于滦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生理科学会的安排,1982年11月4~8日在石家庄市召开全国病理生理学的心血管专题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包括一些非病理生理专业工作者)共91人。会议共分五个专题:(1)动脉粥样硬化;(2)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脏病;(3)休克;(4)微循环;(5)肺心病。收到学术论文105篇,会上宣  相似文献   

9.
安家媛 《化石》1991,(2):2-4
采集和狩猎是远古人类赖以生存的两项基本手段。据人类学家的研究,早期人类(至少是在南方古猿阶段)主要吃富含非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换言之人类初期是以采集植物为主,食物中少量的蛋白质是靠捕捉一些小型动物如鱼类、鸟类、啮齿类等。有时也可能靠分食那些刚刚死去动物的肉来获得。随着对动物习性的了解以及木器、石器、骨器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开始狩猎并逐渐地变换狩猎方式。改进狩猎工具,使得狩猎在远古人类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并对人类自身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2010年5月分4个季度对温州天河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取样调查,利用生物量、能量和Brey的经验公式计算了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平均值为(7.2264±0.8766) g·m-2,能量平均值为(44360±4373)J·m-2,年平均去灰生物量为(6.51±0.79)g(AFDW)·m-2,年平均生产力为(7.71±0.96)g(AFDW)·m-2·a-1和年平均P/B值为(1.18±0.07);其中以中潮带的次级生产力最高,高潮带次之,低潮带最低;随着潮间带季节变迁,生物量和能量在高潮带和低潮带上变化规律一致,而中潮带季节变化不一致.分析表明:季节和潮区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时空变异的2个最重要因素;由于这2个因素的单独和交互作用,使得温州天河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变化既有一定的规律,又呈现出变化程度不一致的复杂格局.  相似文献   

11.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和野驴(Equus hemionus)是许家窑遗址动物群中的优势属种。本文基于对这两种动物牙齿材料的测量与分析,确定了遗址中马科动物的死亡年龄,并对上、下文化层的死亡年龄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知古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与特点。通过与马科动物在自然生存状态下以及死于不同原因(如疾病或营养衰竭、食肉动物猎杀、现代人类狩猎等)的年龄结构对比,结果表明:古人类在许家窑文化早期(下文化层)可能通过捡拾自然死亡的动物尸体、与食肉类动物抢夺猎物、主动狩猎等多种方式获取马科动物,而在许家窑文化晚期(上文化层)可能以主动狩猎作为获取马科动物的主要方式。此外,古人类在遗址的早期就可能已经具有捕获整个马科动物居群中任意年龄个体的能力,并能做出最优化判断,有选择地去捕猎脂肪和肉量较高的壮年动物群体。  相似文献   

12.
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是一种有名的狩猎禽鸟。它除供食用外,也是动物园中常饲养的观赏动物之一。为了满足城乡人民对多种山味的要求,根据它的生活规律,有计划的开展狩猎业,就成为狩猎者的任务了。而总结动物的生态(特别是与狩猎有关的生态),提出科学的狩猎方法,便是当前有关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作者之一,家居四川东部陪陵县丛林乡山区。青年时,常以猎野禽为乐,故对于竹鸡的生态及狩猎,  相似文献   

13.
四年一次的国际孢粉学和古植物学联合大会(IPCXIII/IOPCIX2012)于今年8月23日到30日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环境世纪中的孢粉学和古植物学(Palyonlogy and Palaeobotany in the Century of the Environment)"。会议报告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大会主题报告、专题分会报告以及一般会场、公众会场、午餐研讨会和专题研讨会。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共514位会议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中国大陆参会代表有69人,主要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人数名列第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相似文献   

14.
陈思亮 《生态学报》1983,3(2):148-148
第三届国际系统及进化生物会议(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ystmatic and EvolutionaryBiology,英文缩写ICSEB)将于1985年7月4—11日在英国布赖顿市萨西克斯大学(Sussex niversity,Brighton)举行。前两届会议都在北美洲举行。上届会议是于198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这次ICSEB会议在性质上与大型专题学术会议有点不同。举行这种会议的目的是把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各个分异学科综合起来。如果成功的话,讨论会与分组会至少能达到在某种程度上打破惯例的界限。传粉生物学家必须同孢粉学家联系;古生物学家必须同生殖生物学家联系:遗传学家必须同进化学家(cla-  相似文献   

15.
1982年5月10—15日在荷兰Flevoland由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主持召开这次专题讨论会。这次会议分10个小组进行,各组主席和报告题目简介如下: 第1组主席P.Weisbeek 体外DNA复制(A.Kornberg)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熊类年龄构成、性比及繁殖情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熊类是重要的狩猎动物,肉、皮、骨、脂均可利用,熊掌和熊胆尤为名贵,因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国际上对于熊类生态学的研究日益深入。近二十年来多次举行国际熊类研究专题讨论会并出版了论文集。研究方向集中于熊类的群体生态,行为生态及种群的管理方面并正朝着集约管理和合理利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SVP)第72届年会于2012年10月17~20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Raleigh)顺利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此次年会由北卡罗来纳州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共同主办。年会旨在推介北卡罗来纳州三叠纪的古生物资源。会议设3场专题讨论会:"系统发育和比较古生物学:新的定量方法研究脊椎动物的宏观进化","美国阿帕拉契亚地区白垩纪动物  相似文献   

18.
动物考古学(Zooarchaeology)通过对人类各个历史时期考古遗址中发掘出的动物骨骼的鉴定与解释,了解古代居民居址附近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古人类狩猎的对象、对食物的选择以及家畜蓄养等情况,也采用动物学方法研究考古学相关问题.1976年,在法国举行的第九届史前学与原史学国际会议上,正式成立了国际动物考古学会(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Zooarchaeology).至此,其逐渐成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9.
发展狩猎事业的重大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方面。在动物生产中,除畜牧业、渔业、养蚕业和昆虫资源等以外,狩猎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1963年中央召开的农业科技会议上指出的:“要全面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不仅要大大发展植物生产,同时也要大大发展动物生产”。在动物生产中,只有把狩猎业也看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才能更全面和更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的全部生物资源,使其为农业、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狩猎业的经营利用对象是野生经济兽类、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大家知道,我国这类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其中不仅有一般的经济动物,还有许多珍贵稀有的特产种类。如果我们能将这项资源科学地经营管理起来,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合理利用,我国狩猎事业一定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目  相似文献   

20.
1984年5月14—18月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举行了这次学术讨论会,邀请43名学者向大会做专题报告,分七个方面进行。会议期间还进行六个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18篇);展出墙报五个方面(115篇论文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