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区系是南北和东西区系成分的交汇,也是旱生、中生和湿生植物聚集的地区,生长着比较丰富的植物种类,有种子植物3224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78种,分别隶属于43科66属,国家一类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类保护植物10种,国家三类保护植物15种。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在属一级水平上以北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东亚成分为主,种一级水平上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另外,在分析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致濒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区系是南北和东西区系成分的交汇 ,也是旱生、中生和湿生植物聚集的地区 ,生长着比较丰富的植物种类 ,有种子植物 32 2 4种 ,其中珍稀濒危植物 78种 ,分别隶属于 4 3科 6 6属 ,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2种 ,国家二类保护植物 10种 ,国家三类保护植物 15种 .地理成分分析表明 ,在属一级水平上以北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东亚成分为主 ,种一级水平上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 .另外 ,在分析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致濒机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四川珍稀植物逸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10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正式公布了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388种(包括变种),在这些种类中,四川分布有82种,列为一级保护的5种,二级36种,三级41种。在全国被列为一级的8种重点保护植物中,四川有珙桐、水杉、银杉、秃杉和桫楞5种,不仅数量居全国各省第一,而且,珙桐和水杉都是在四川首先发现的。  相似文献   

4.
黄果悬钩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在国外作为一种重要的浆果类果树已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悬钩子属植物虽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但绝大部分目前仍处于野生状态。选择和保护其中一些优良的种类和类型加以开发利用,可以为我国人民提供一种高营养、高抗性的新型果品,并且对我国“第三代果树”的开发利用具有直接地促进作用。黄果悬钩子(Rubus xanthocarpus Eureau et Franch)是悬钩子属中一种珍贵的草本性野生果树。  相似文献   

5.
经调查粤东地区有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2 7种 (含栽培种 ) ,分属于 2 4科 2 6属 ,占广东境内分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 4 5 .8% ,占全国分布的 6 .9%。其中蕨类植物 1种 ,裸子植物 6种 ,被子植物 2 0种 ;确定为濒危植物的有 5种 ,稀有的 4种 ,渐危的 18种 ;被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的 1种 ,二级重点保护的 7种 ,三级重点保护的 19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 2种 (含栽培种 ) ,分属于 2 0科 2 0属 ,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 8.3%。其中蕨类植物 5种 ,裸子植物 6种 ,被子植物 11种 ;被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的 6种 ,二级重点保护的 16种。其国家保护植物资源具有种类丰富、古老性强、中国特有现象突出等特点。对其名录特点和利用价值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小檗属(Berheris)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与保护杨柏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植物资源室植物化学组,沈阳110015)小檗科小檗属植物全世界约有500种,我国约200种,各省均有分布。西南、西藏、西北等地区种类较多,东北地区也有一定储量。经研究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冷杉属(Abies Mill.)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国家,也是研究冷杉属植物分布成因与规律的关键地区。本文通过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和相关文献三种途径收集我国冷杉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数据,结合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冷杉属植物的潜在分布,并使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做生境适宜性分析,评估我国各地区对冷杉属植物的保护能力。结果显示:(1)四川西南部、云南北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我国冷杉属植物分布的热点地区;(2)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冷杉属植物的适宜生境面积将明显减少;(3)适宜生境在未来有向北迁移的趋势;(4)就各地区保护能力而言,在当前气候情景下,云南省的保护能力最高,在未来,我国西部地区的保护能力呈上升趋势,中部和东部地区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可为冷杉属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国产姜科植物的染色体计数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忠毅  陈升振  黄少甫   《广西植物》1982,(3):153-157
<正> 姜科植物是热带、亚热带的特有植物,全世界约有50属1,500种,根据已报道的文献初步统计,国外已进行染色体计数的种类约有20属150种;而占世界姜科植物的半数以上的属和90%的种未作细胞学研究。我国姜科植物种类丰富,约占世界姜科植物的~1/10(150种),但其中~2/8的种类未有染色体资料,这些种类虽为我国所特有,亦缺乏细胞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取线路调查法,对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数、习性、分布特征及濒危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共有珍稀濒危植物67种,隶属31科40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13种,被子植物28科37属5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25科32属48种,单子叶植物有3科5属5种。景天科(Crassulaceae)的红景天属(Rhodiola Linn.)和麻黄科(Ephedraceae)的麻黄属(Ephedra Tourn ex Linn.)种类均较多(10种以上)。从习性看,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种类较丰富(分别为31和26种),乔木、寄生植物和一年生草本种类依次有7、2和1种。从垂直分布看,该区域珍稀濒危植物的海拔分布范围为1 500~5 600 m,种数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从水平分布看,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叶城县为中心向北或向东,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渐少;集中分布区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叶城县西南山区海拔2 000~4 500 m的中山带、亚高山带和高山带。在这些珍稀濒危植物中,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2013版)收录的种类仅小斑叶兰[Goodyera repens(L.)R.Br.]1种;属于《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的种类有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Maxim.)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属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种类有46种,包括极危种2种、濒危种5种、易危种8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收录的种类有裸果木和昆仑方枝柏(Sabina centrasiatica Kom.);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种类有43种,其中,新疆Ⅰ级、Ⅱ级和Ⅲ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有31、10和2种。总体上看,塔里木盆地西南山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由于生境和气候恶劣,加之部分种类的种群规模减小并具有间断分布的特点,这些种类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增加保护强度、优先保护受威胁种类及注重孑遗种的科学研究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0.
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山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区内有野生维管植物179科565属1039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9种,其他珍稀濒危的种类7种。由此可见,南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野生维管植物及珍稀保护植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野生维管植物资源种类繁多,蕴藏量较大,而且不少种类具有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价值,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苏铁类植物含2科10属, 是现存种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之一,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苏铁属(Cycas)是唯一在中国有自然分布的苏铁类植物, 约20种, 多数种类为中国特有。中国的苏铁属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 大部分种类为狭域分布的类群, 其生存繁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均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基于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野外调查, 本文对中国苏铁属植物的研究和保护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介绍了中国苏铁属植物分类研究、地理分布; 阐述了中国苏铁植物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及相应的保护措施, 提出了保护方案的制定应遵循遗传学特征等科学依据。文中总结了我国苏铁植物保护科研工作中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 (1)苏铁植物基础科学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2)苏铁植物生境破坏较为严重, (3)人为盗采贩卖依然猖獗而苏铁植物园林园艺育种事业却举步不前, (4)苏铁自身生物学特性导致繁殖困难, (5)迁地保护难以保证苏铁种质“纯洁性”等, 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以期为我国苏铁属植物的研究、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壮族文化多样性与植物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互动共存状况,采用资料查阅、访谈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桂西壮族不同方面的文化习俗与植物资源利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西壮族在地域文化、色彩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方面均与植物关系密切。用植物命名的自然村有108个,涉及79属88种植物且多数种类具有经济用途;染色植物有17科21属22种,其中茜草科(Rubi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和菊科(Asteraceae)种类相对较多;常见的食用野菜有13科31种,以菊科种类最多(12种),唇形科(Lamiaceae)和伞形科(Apiaceae)种类也占一定比例,且食用部位和食用方法多样。民歌中涉及的植物有260多种,多数种类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其中包括野菜植物24种、野果植物11种、染料植物7种以及部分药用植物。研究结果显示:壮族文化中的地域文化、色彩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植物崇拜和乡规民俗等对当地的植物资源保护有重要作用,但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花属种质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贵州省西北部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的杜鹃花属植物为重点调查对象,记录该区域内杜鹃花属植物种类及具体分布信息。结果表明: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共有6个亚属、4个组、11个亚组的33种杜鹃花属植物(包括亚种和变种)。这些种类分布于海拔1 300~1 800 m之间,其水平分布呈现集中连片分布,个别种类呈现不均匀分布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对33种杜鹃花的的生境类型和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最后,针对目前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主要种类的种群结构老化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杜鹃花属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植物是生命的源泉,保护植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本世纪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持续利用植物资源的规划,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和人类自身活动及自然因素的影响,使许多植物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有的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甚至已经绝灭。为此,国家环保部门会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组织全国各有关部门的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审议,确定了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4年10月9日,国务院环保委员会在《中国环境报》上公布了这个名录。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认真调整和补充,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87年第一季度在各地新华书店发行。《名录》中所列植物是从我国自然生长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选择确定的,共有389种。其中蕨类植物13种,裸子植物71种,被子植物305种,划为濒危(即临危)类别的121种,稀有类别的110种,渐危(受威胁)类别的158种。按重点保护级别分,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的8种,二级重点保护的160种,三级重点保护的221种,其保护级别尚需国家审批后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规定,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中国特有,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濒危、渐危或稀有的种类;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濒危或渐危的种类;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科研或经济上有较重要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的种类。濒危的种类,系指处在灭绝危险中的植物,这些植物比较稀少,地理分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对它的生长和繁殖不利的因素继续发生,它就很难生存下去。渐危的种类,系指目前虽然还未处于濒危状态的非单属种植物,但在其分布区内由于生境条件的变化,已经看出有走向衰落的迹象。稀有的种类,系指我国特有的单种科、单种属和少数种属代表植物,其分布区比较狭窄,生态环境比较独特,或分布范围虽广但比较零星的植物种类,目前虽没有处于渐危或濒危状态,但由于分布上的局限性,只要不利生境因素出现,很容易变成渐危或濒危的状态。为了便于使用,《名录》以受威胁类别、植物科属和分省三种方式排列,每种植物列有中名、拉丁名,隶属科名以及保护级别和分布。凡分布狭窄或分布于某省不足三个县的种类均在省名后括以县名或山名。这里只按保护级别和受威胁类别刊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山野果林种子植物组成及资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天山野果林种子植物共计60科237属435种,种类组成趋向于集中在少数科内,区系优势现象相当明显,反映出野果林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与区系的过渡性。在这些植物种类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种、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9种;林区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统计结果表明:野生果树40种、食用植物30种、饲用植物以种、蜜源植物111种、观赏植物132种、香料植物如种、药用植物131种。文中对各类资源植物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就野果林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之坤  张长芹   《广西植物》2006,26(1):49-55,68
滇西北玉龙雪山地处报春花属的现代形成与分布中心,有非常丰富的报春花种类。根据作者2003~2004年对玉龙雪山报春花属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和资料整理,表明该地区有报春花40种(包括亚种与变种),占我国产报春花属植物总数的12%及云南产报春花属植物总数的29%;同时研究了该属植物在玉龙雪山的分布规律及其资源的生境类型并介绍了主要种类的生物学性状及观赏价值(包括花、叶及其开花期);而且对玉龙雪山报春花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贵州德江楠杆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首次调查植物种类达2 000余种,查阅药用植物文献资料记载,鉴定有药用植物1 079种,隶属于201科603属。其中,真菌类植物19科23属35种,苔藓类14科14属16种,石松和蕨类植物19科42属88种,裸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121科426属792种,单子叶植物21科87属134种,草本多达587种,木本多达438种。对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组成、丰富度与周边地区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的兰科植物。据调查,保护区有兰科植物43属、134种,约占云南省135属、780种的31.9%和17.2%,是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类最多的科。兰科植物在保护区的各个生态类型中均有出现。保护区134种兰科植物以附生兰占优势,占67.16%(90种);其次,地生兰占31.34%(42种),腐生兰为1.50%(2种)。保护区兰科植物起源于新、旧世界的热带和温带,热带属占70.0%(28),温带属占27.5%(11)。鉴于兰科植物重要的保护价值,应加强保护区兰科植物的保护。首先应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应加强社区经济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实施社区共管以及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广东佛山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广东省佛山市维管植物概况。据调查统计,佛山共有维管植物239科832属1813种。其中蕨类植物40科63属96种,裸子植物13科28属41种,被子植物278科979属1676种。在佛山市野生植物中,药用植物421种、食用植物100种、芳香植物24种、油脂植物61种、纤维植物61种、淀粉植物8种、树脂植物1种、鞣料植物30种、色素植物8种、材用植物90种、观赏植物123种。佛山市有野生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列入珍稀濒危和红色名录的种类有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等20种。结合佛山市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对佛山市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秦岭南坡中段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秦岭南坡中段有种子植物152科,815属,2184种,对该地区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共有裸子植物5科,15属,30种,单子叶植物23科,169属,390种;双子叶植物124科,631属,1764种。(2)属的地理分布类型种类多,有15个分布类型及19个变型,其中温带成分占64.17%,具一定的优势。但同时表现亚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点。(3)本地区植物古老、残遗、原始成分多,反映了该地区植物区系古老的性质。(4)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41属。国家级保护植物32种,分析结果认为本地区是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