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余厚军 《生物学通报》2006,41(11):34-35
1教学目的1.1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探索各种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从而加深对光合作用过程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动态关系的理解。1.2通过探索性实验的设计和完成,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1.3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研究性学习 ,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设计方案 ,经过自主性的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 ,从而掌握科学的研究探索过程 ,养成自主探究、自我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积累、丰富直接经验和增长知识的活动过程 ,也称探究性学习。新教材编排已经把研究性学习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 :在生物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 ,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研究性学习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1 研究性学习的类型根据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 ,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研…  相似文献   

3.
尝试生物学科的探究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香华 《生物学通报》2002,37(11):50-51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而以能力立意 ,联系生产实际 ,关注社会热点 ,考察学生能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落实“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1 在实验中落实探究性学习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或验证某一理论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高考实验考查重点是生物科学的综合能力 ,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在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多媒体的大容量和动画效果进行探究式实验复习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方法、创新能力、解析试题能力。1 复习教学思想以代谢与调节有关知识为基础 ,以知识发现过程、实验探究过程、实验创新设计、实验习题评析为主题。运用探究式实验复习方法 ,充分发挥多媒体动画优势。通过观察动画、质疑、思考、探究、创新设计、解题 ,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实验探究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解题…  相似文献   

5.
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1)通过认识经典实验,认识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大致历程;2)了解经典实验的方法及结论;3)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动力等。1.2能力目标1)通过课外探究和课堂讨论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思考、分析科学家的实验,推理、概括、总结出结论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在生物学教学中离不开生物学实验。而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多于探索性实验 ,定性实验多于定量实验 ,要求学生设计的实验过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生物》试验教材在编写上加大了探究实验教学的力度 ,注意了科学发现过程的教学 ,试图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其中实验十“植物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就是其中一例。因这部分内容参考资料比较少 ,也缺乏现成的经验 ,所以教学过程很难把握。我们在教学中 ,紧紧依靠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进行了大胆尝试 ,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7.
刘继松 《生命世界》2008,(12):87-87
探究性实验即是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陛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从生物实验探究过程中激发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运用科学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运用科学、公正、积极的评价模式,重视学生动手探究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动物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包括增加课堂科研专题讨论,建设开放式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带着研究小课题进行教学实习等。结果表明:这种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科研相长,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物课堂要实施探究性学习,应先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入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把握住教材,围绕教材目标,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探究性学习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究性学习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1 教学目的1)探究根具有向地和向水生长的特性 ,知道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2 )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的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 ,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探究方法。2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设计探究实验 ,理解根系在土壤里的分布特点。3 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 课前准备1)课前 3周动员学生按实验十的要求进行探究实践活动。2 )鼓励学生创新实验材料、用具及方法等 ,并认真观察和记录 ,以备课上展示、自评和互评。3)教师准备探…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的利用”的教学构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均为实验内容.“微生物的利用”是其中的一个教学单元,本单元包含3个微生物实验。按照新课标对本模块的要求,实验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收集整理数据、写出报告和讨论交流。实验课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载体。在“微生物的利用”教学单元中,就如何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充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谈谈自己的教学构思。  相似文献   

13.
邰丽娟 《生命世界》2009,(2):101-102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扩散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品质和科研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设计新情境,提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问题,以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下探究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节课进行“蚂蚁的觅食行为”探究实验 ,通过“自主设计→探究实施→表达交流”等 ,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 ,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 ,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精神。1 教学过程1.1 课前准备 各小组学生收集相关蚂蚁知识的资料 ,增加对蚂蚁的感性认识。观察寻找教学楼周边蚂蚁活动出没的地点 ,能知道“蚁穴”所在地则更好。1.2 各小组学生自主实验设计 由学生参考教材的要求 ,提出自己想探究的关于蚂蚁觅食的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情境,以情境为课堂背景,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高效新型教学法。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如果教学者能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融入情境教学法,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生物探究实践能力和生物知识水平,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从实验背景、科学方法等方面对“测交实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背景可以较好地让学生从发展的角度认识科学的本质:演绎推理的学习及训练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形成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有利于达到以上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张海银 《生物学通报》2003,38(10):33-34
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 ,增加了多个探究性学习课题 ,这些课题重视培养自主性研究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利用这些教学素材 ,非常值得探讨。现着重讨论探究性实验设计教学中的 2个问题。1 如何引导做出实验假说根据科学事实提出问题和假说 ,这是科学研究的起始步骤。从现行教材提供的材料看 ,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课题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引导性探究和发现。一般情况下 ,学生做出的假说无对错之分。这一原则旨在鼓励大胆做出假说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但作为教师必须明白 ,学生做出的假说又有好坏之分 ,这主要表现为 :一个好的假说总是和做出假…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本校2015级、2016级及2017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在基础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并试行了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及开放性科研性实验。通过改革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高了他们交流合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高等教育办学加强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及实践,引导学生重走理论发现的道路,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归纳能力,加强了实验内容与生产实践的关联,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手段,提升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