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成千上万名从事AIDS疫苗研究的科学家都遇到了麻烦,原因是他们研究中使用的同一来源HIV病毒株库的病毒株已被另一株HIV所污染,这些被污染的病毒株已没有科研价值,这一不幸事件将造成很大损失,推迟了AIDS疫苗在猩猩及人体上实验的时间。事故的起因是由新建HIV病毒库引起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Larry Arthur教授欲用一种新的HIV株(MN)去取代另一HIV株(IIIB),在建立了MN库后,用这种HIV病毒株接  相似文献   

2.
DrugDiscoveryToday2003年8卷16期730页报道:基于近年来有关RNA干涉(RNAi)研究的新发展,将有望利用RNAi来消灭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或艾滋病毒。例如,在利用转染干细胞的研究中,Banerea等(2003)利用慢性病毒(包括猿猴免疫缺陷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载体转导的小干涉RNA(siRNA),在SCIDhu小鼠的来自CD34 祖先细胞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抑制了HIV1。认为siRNA可在这些遭受病毒侵犯的细胞中持久地抑制HIV的复制。这些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http://welcome.colostate.edu/)和霍普城癌症中心(http://www.cityofhope.org/)的…  相似文献   

3.
HIV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怪病毒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亚属,有互型和11型2种。1983年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L.M0ntngnier首次证实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并分离到了病毒一HIV-1。1986年L.Montagnier研究组的F.Clavel等人又分离到了另1种HIV,即HIV一人HIV-1与HIV-2又都有许多亚型。科学家们最近研究发现HIV-1和HIV-2起源于非洲,大约在本世纪础到50年代传染给人类,并在流行传播过程中变异为各种亚型。HIV-1致病力强,是引起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病原;HIV-2毒力较…  相似文献   

4.
<正> 序言 AIDS系人免疫缺陷性病毒(HIV)所致。其诊断常采用HIV分离、逆转录酶活性测定和抗HIV抗体测定等三种方法。虽然抗体测定法是有用的,但在血清阳转之前,病毒或者抗原也许存在于抗体缺乏者体内,所以,抗体应答并非直接反映抗原物质。近来,HIV抗原试剂盒已有改进,使其能测定感染者在血清阳转之前血清中的抗原及HIV携带者的抗原物质。要了解HIV携带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监测病毒及其抗原物质是有利的。然而,重  相似文献   

5.
某些致命性病毒病不断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除艾滋病病毒 (HIV)和埃博拉病毒 (Ebolavirus)之外 ,还有一些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 (HPV)、侵犯脑干的肠病毒以不同方式侵染人体引发病症导致死亡。其中HPV是一种无药可救的性病病毒 ,继艾滋病之后又出现“世纪绝症”。在美国 ,该病毒曾迅速蔓延 ,不论男女都有可能感染HPV ,女性染病后甚至可引发子宫颈癌。此病是通过皮肤直接传染而引发的病症 ,对它暂时仍无法根治 ,有的易扩散和引起癌症 ,美国每年有数万名妇女因子宫颈癌而丧命 ,比艾滋病的死亡率还要高。这类致病性病毒如何防治 ,已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6.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人类病毒学研究所的Rober'tGdll。最近研究了人体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两种神秘物质。首先,让一组患血友病的病人反复的暴露在含HIV的血液物下,由于一种免疫系统蛋白质的水平提高了,因此抗病毒感染。第二,在孕妇的尿中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可能抗HIV和卡波西肉瘤(与艾兹病有关的癌症)感染。正如前面所推测的,它不是人戎毛促性腺激素(hCG)。在!980-1985年科学家试验了128个血友病病人,使他们反复接触HW因子Vlll。结果只有3个感染了HIV。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被感染的人逐渐增加,到1985年有114人被感染,…  相似文献   

7.
获得了人血清中的HIV1—HIV2及金丝桃蒽酮素诱导的该病毒光敏损伤的Raman光谱. 其中突出的谱线指定为病毒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 RNA, 蛋白质和类脂. HIV1—HIV2的Raman光谱受控于组分碳水化合物的Raman散射. 它的碳水化合物中D-甘露糖和N-乙酰基葡萄糖的谱线非常明显, 并且D-甘露糖的异头Cl位存在着β构型, 结合的病毒RNA双螺旋呈A型构象. 病毒RNA的骨架磷酸基团、核糖和碱基(包括碱基之间氢键)的谱线完整、清晰, 病毒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β-折叠、β-回折和无规卷曲, 它的侧链丰富、多彩, 有色氨酸、苯丙氨酸和“埋藏的”酪氨酸, 有稳定的具有扭曲-扭曲-扭曲构象的二硫键和具有扭曲、反式二种构象的碳硫键, 还有巯基、离子化和非离子化的羧基等. 病毒的脂双层分子可能处于有序的液晶相或凝胶相. 金丝桃蒽酮素诱导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1—HIV2)的光敏损伤, 使该病毒的各个组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有序的A型RNA变为无序, 它的垂直的碱基-碱基相互作用被破坏, 并有碱基之间氢键的断裂. 此外, 核糖和4个碱基的一些基团有明显的损伤. 与此同时, 病毒蛋白质的有序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减少, 无规卷曲增加, 反式C—S键有较强的损伤. 埋藏在蛋白质三维结构中的酪氨酸虽然有损伤, 但仍是“埋藏的”. 属于病毒包膜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 包括D-甘露糖和N-乙酰基葡萄糖的一些基团有一些变化. 病毒类脂中亲水的胆碱C—N基团也有损伤, 它可能是金丝桃蒽酮素与类脂的结合地点, 然而该脂双层可能仍处于有序的液晶相或凝胶相. 因此, 在本实验条件下, 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1—HIV2的空间结构有一些损伤, 这些损伤可能会阻断病毒的传染, 遏制它的发育和繁殖. 激光Raman光谱从分子水平提供了HIV1—HIV2的空间结构光敏损伤的某些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硒与艾滋病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与癌症、动脉硬化、心脏病的关系已为人们所熟悉.近年来硒在艾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具有渐进性硒衰竭的症状,而病毒及T细胞有可能具有编码硒蛋白的功能,其中一种病毒编码的硒蛋白可能对HIV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在体外,硒对HIV-1的复制具有调节作用.这些为硒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潜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精液源性病毒增强因子(Semen-derived enhancer of viral infection,SEVI)是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phosphatase,PAP)位于PAP248-286的多肽片段,可增强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感染性。SEVI促进HIV感染的作用机制包括:①富含阳离子氨基酸残基的SEVI能通过静电作用降低HIV病毒颗粒与靶细胞之间的静电排斥;②SEVI在人体液中呈无序状态,利于病毒与靶细胞膜相互作用;③SEVI直接捕获HIV颗粒,提高病毒在靶细胞表面沉降速度,促进病毒与靶细胞的吸附和融合。目前已发现能抑制SEVI活性的物质包括:绿茶来源的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氨基喹啉类小分子化合物Surfen、ThT类似物BTA-EG6等,能通过阻断HIV与SEVI结合或阻止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降低SEVI的病毒感染增强作用。研究SEVI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对防治HIV感染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非洲,人们发现,约有85%的患有艾滋病的孕妇,在分娩后并没有将病毒传给婴儿,逃脱了最容易患病的母婴传播渠道。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人不易受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母乳免疫细胞(T细胞)识别,并有效捕获了HIV蛋白(指病毒外壳蛋白),这对保护孩子免受HIV感染或传染极为有利;二是母乳含有丰富的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直接喂养起抗病毒、抗癌作用,保护孩子健康成长,不发生恶性病症。乳铁蛋白是由约70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8kD的单体糖蛋白,不仅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而且在机体外分泌物…  相似文献   

11.
科研快讯     
正Nature:最新研究或帮助改善HIV疗法的开发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抵御HIV/AIDS及以反转录病毒为基础的癌症的新型治疗方法,文章中,研究者采用了一种利用固化分子X射线技术的实验性步骤进行研究,他们揭示了一种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促癌反转录病毒如何集合多种蛋白(整合酶)拷贝从而形成小型分子,这种小型分子就会将RSV的遗传物质插入到宿主细胞中,最后制造大量的反转录病毒。  相似文献   

12.
经历第1代和第2代疫苗失败磨难后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领域,终于在漫漫征途中看到了一线曙光。第1、2代联合疫苗在泰国开展RV144Ⅲ期临床试验,首次显示预防HIV感染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更为广谱的中和抗体及其晶体结构的获得、抗体基因的直接导入产生的免疫保护、嵌合型T细胞表位疫苗和复制型病毒载体疫苗的推进,为产生较RV144保护效果更好的疫苗提供了技术和策略支持。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中国HIV疫苗联盟在合作攻关中推进创新性HIV疫苗的研究。全球和地区层面的科技合作,为中国HIV疫苗研究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3.
爱滋病毒与免疫系统及疫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发现引发爱滋病(acguireil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有2种:HIV1型和HIV2型。科学家们在1984年首先发现了HIV1,这就是我们常指在非洲中部的国家、美国、欧洲、澳洲、亚洲等地引发爱滋病的病毒。后来,又在非洲西部的爱滋病人的血液中发现了HIV2。现在,HIV2已蔓延到了以上提到的国家和地区。HIV1和HIV2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在HIV血检中,这两种HIV的抗体都要查),其不同之处是,HIVZ比HIVI所引起的病程要缓慢一些,引起的临床症状也略为…  相似文献   

14.
准确测定HIV 1的前病毒载量和病毒载量的技术 ,在感染者预后和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艾滋病的其它研究方面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定量的HIV 1DNA和RNA为标准外参照 ,利用SYBRGreen荧光染料和GeneAmp5 70 0SequenceDetectionSystem (5 70 0系统 ) ,建立了测定HIV 1的前病毒载量和病毒载量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以病毒感染细胞和培养上清为材料 ,测定了三种化合物 (AZT ,GL和WT)对细胞内的前病毒载量和培养上清中的病毒载量的抑制活性 ,并与合胞体形成抑制方法测定化合物抗病毒活性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病毒载量、前病毒载量和合胞体形成计算出的三种化合物的治疗指数均依次变小 ,提出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前病毒载量 ,会在评价药物在体内外根除或减少存在于CD4休止或记忆T淋巴细胞中的HIV 1前病毒方面有特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准确测定HIV-1的前病毒载量和病毒载量的技术,在感染者预后和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艾滋病的其它研究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定量的HIV-1 DNA和RNA为标准外参照,利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和GeneAmp5700Sequence Detection System(5700系统),建立了测定HIV-1的前病毒载量和病毒载量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以病毒感染细胞和培养上清上材料,测定了三种化合物(AZT,GL和WT)对细胞内的前病毒载量和培养上清中的病毒载量的抑制活性,并与合胞体形成抑制方法测定化合物抗病毒活性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病毒载量、前病毒载量和合胞体形成计算出的三种化合物的治疗指数均依次变小,提出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测定前病毒载量,会在评价药物在体内外根除或减少存在于CD4休止或记忆T淋巴细胞中的HIV-1前病毒方面有特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GBV-C(GB Virus C)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现的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Pegivirus属,全基因组长约9.4 kb,编码约2 900个氨基酸序列.早期认为,该病毒与肝炎有关,但随后的研究发现,该病毒对人类无致病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GBV-C与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共感染情况下可抑制HIV的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延缓HIV 患者疾病进程.进一步研究GBV-C与HIV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可能会为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治疗提供新思路. 本文就GBV-C与HIV-1相互作用的两种主要类型--间接和直接的作用以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树鼩免疫细胞体外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 ,这严重阻碍了HIV 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 ,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 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 ,为了探讨树是否可以感染HIV 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 5种HIV 1病毒株 ,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的淋巴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 ;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 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检测。用RT 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 ,用PCR法未能发现树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 ,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 1的树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 ;而感染HIV 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 1,可能的原因是树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 1受体 (CD4)和辅助受体 (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卫生检疫局送检了一例HIV - 1和HIV - 2抗体检测均呈阳性的双重感染样品 ,对其感染的HIV前病毒的 gag和env基因区进行了序列分析 ,首次阐明我国发现的HIV双重感染样品的HIV部分基因特征。从HIV感染者淋巴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中提取前病毒DNA ,分别使用HIV 1和HIV 2特异性引物用套式PCR扩增HIV 1和HIV 2的部分基因区。PCR产物不经克隆直接测序 ,经GenBank检索并使用GCG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其中感染的HIV 2毒株中gag基因区与德国株HI2PEI2KR相似 ,基因离散率仅为8 1% ,env基因C2 -V3区与来自几内亚比绍的HIV 2U0 5 35 8株最近 ,离散率为 13 0 4% ,在其 gp36区发现与HIV 2U0 5 35 8基因离散率为 10 6 3% ,两个毒株均属HIV 2中的A亚型。而其HIV 1型毒株在 gag和env区都与从尼日利亚分离的H92NG0 83株相似 ,属HIV 1的G亚型。本文首次对我国发现的HIV 2型毒株进行了主要基因区的序列分析 ,表明在非洲较常见的HIV 2A亚型和HIV 1G亚型毒株 ,已随援外劳工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在HIV感染者之间观察到的疾病进展率差异当中,大约三分之一的差异是由HIV遗传差异和患者遗传差异一起导致的。这些发现提示着患者遗传差异通过触发HIV病毒基因组发生突变而影响疾病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期刊上。HIV感染者经历着不同的疾病进展率。在具有更高病毒载量的HIV感染者体内,HIV进展得更快。HIV病毒载量指的是在一名感染者的血液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基本病毒感染模型,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免疫项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模型.该模型有一个病毒清除平衡点和一个持续带毒平衡点.证明如果病毒感染的基本再生数R1,则病毒清除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该结果说明若一个HIV感染者其R1,则即使被感染大量的HIV最终仍然能自愈.基于该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抗HIV感染治疗模型.本文定理暗指若抗HIV感染治疗时,患者的R1则迟早患者体内的HIV可以清除.反之数值的仿真模拟表明患者R1时,患者体内的HIV不能被彻底清除.患者的依从性是抗HIV感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