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谷粒重量是构成产量的三要素之一, 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水稻大粒种质资源的现状, 同时对粒重基因遗传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粒重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目前定位的粒重数量性状位点至少达89个、精细定位1个粒重基因gw3.1和1个长粒基因Lk-4(t)以及克隆1个粒重基因GS3,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粒重在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绵阳0182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的优良种质,以它作为主要亲本之一,已育成4个小麦新品种,其中绵阳24号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绵阳92—330和西南335通过省级审定,绵阳30号结束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推荐国家审定,还有7个优良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和多点品比试验。育成品种已在生产上推广180.728万hm^2。该材料具有矮秆、抗倒抗病力强、大粒、籽粒白皮、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突出特点,是西南麦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  相似文献   

3.
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八五”国家稻种资源攻关研究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500余份来源广泛、类型丰富、具有各类特殊性状的优异稻种资源,进行综合农艺性状评价。结果表明,有一批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或作为育种亲本间接利用的优异种质,包括大穗型、大粒型、优质米和有色米品种、抗病虫性及抗逆性等类型,并重点简述65个优良品种或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以供利用。  相似文献   

4.
空间诱变水稻大粒型突变体的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粳稻农垦58经空间诱变产生的大粒型突变体进行大粒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和育种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籽型突变体的籽粒大小(以籽粒体积表示)表现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大粒型突变体谷粒细长,具馨香味,外观品质优,对粳稻的亲和性好,是一个罕见的优质米资源。以大粒型突变体为供体,高产、外观米质差的晚粳推广品种为受体,采用不饱和回交结合分离世代糙米外观品质鉴定的方法,将大粒型突变体的优质性状导入晚粳背景,选育出外观米质优的晚粳新品系。对采用不饱和回方法改良数量性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绵阳0182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的优良种质,以它作为主要亲本之一,已育成4个小麦新品种,其中绵阳24号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绵阳92-330和西南335通过省级审定,绵阳30号结束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推荐国家审定,还有7个优良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和多点品比试验。育成品种已在生产上推广180.728万 hm~2。该材料具有矮秆、抗倒抗病力强、大粒、籽粒白皮、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突出特点,是西南麦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中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  相似文献   

6.
在华南生态稻区鉴定评价2270份国际水稻品种资源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对华南优势致病菌系Ⅳ型菌的抗性,高抗(1级)500个占22.03%,抗(3级)617个占27.18%,中感(5级)355个占15.64%,感(7级)373个占16.43%,高感(9级)425个占18.72%;对华南强毒菌系Ⅴ型菌的抗性,高抗(1级)131个占8.23%,抗(3级)322个占20.23%,中感(5级)292个占18.34%,感(7级)422个占26.50%,高感(9级)425个占26.70%;对Ⅳ和Ⅴ型菌双抗的有411份,占25.82%。 筛选出BG1222、IRBB5、IRBB7、IRBB203等一批抗病兼有较好农艺性状的水稻品种资源抗性遗传分析,发现BG1222携带抗病新基因,并定位于第1染色体上;抗源创新利用,育成一批优质抗病新品系,其中利用IRBB5(xa5)育成华南首个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优质水稻新品种白香占。  相似文献   

7.
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0.8% NaCl溶液和国际水稻所水稻耐盐性9级评价方法对前人选留的38份水稻耐盐种质资源(用0.5%NaCl盐土筛选)进行了重复筛选,以期获得极端耐盐水稻种质资源.同时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水稻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盐溶液显著抑制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但品种间有较大差异;筛选出苗期极端耐盐品种6份,其中1级1份,2级4份,3级1份;极端耐盐水稻品种苗高的增长受高浓度盐溶液抑制,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盐溶液对极端耐盐水稻品种出叶速率的影响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8.
菊花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张莉俊  戴思兰 《植物学报》2009,44(5):526-535
菊花(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Ramat.)是花卉王国中的一朵奇葩。她起源于中国并被传遍世界。在1 600年的栽培历史中, 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园艺栽培技术, 经培育形成了近3万个品种, 其变异类型之丰富被称为园艺育种史上的奇迹,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50年来, 中国园艺学界利用形态学、细胞分类学、同工酶和分子标记技术结合数量分类学和分支分类学的方法, 对其野生近缘种和主要栽培类群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 为菊花育种积累了资料。但面对丰富的中国菊花种质资源, 对其数量和质量的研究仍显不足。特别是对传统品种研究不够, 制约了中国菊花产业化发展。对菊花品种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和保存并构建核心种质, 进而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 仍然是一项十分艰苦和重要的基础工作。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 对其主要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其形成机理, 对于菊花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菊花(Chrysanthemum × morifofium Ramat.)是花卉王国中的一朵奇葩。她起源于中国并被传遍世界。在1600年的栽培历史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园艺栽培技术,经培育形成了近3万个品种,其变异类型之丰富被称为园艺育种史上的奇迹,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50年来,中国园艺学界利用形态学、细胞分类学、同工酶和分子标记技术结合数量分类学和分支分类学的方法,对其野生近缘种和主要栽培类群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为菊花育种积累了资料。但面对丰富的中国菊花种质资源,对其数量和质量的研究仍显不足。特别是对传统品种研究不够,制约了中国菊花产业化发展。对菊花品种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和保存并构建核心种质,进而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仍然是一项十分艰苦和重要的基础工作。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其主要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了解其形成机理,对于菊花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氮高效水稻种质资源筛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在遮雨网室盆栽和不同施氮处理对1107份水稻种质资源不同生长时期的苗高、分蘖数和干物重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高分蘖期相对干物重与不同时期相对苗高和相对分蘖数呈极显正相关。不同时期相对苗高与相对分蘖数之间亦呈显或极显正相关。相对分蘖数、相对苗高和相对干物重在水稻种质资源中存在较大的变异,分蘖数可作为氮高效资源筛选的形态指标。通过比较5个时期苗高和分蘖数的相对生长量及最高分蘖期干物重的相对含量共11个指标,初步筛选出14份氮高效资源。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玉香油占"干种子,在褐飞虱爆发条件下,从M2代中首次获得农艺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褐飞虱水稻突变体PR955。遗传分析表明,PR955的抗褐飞虱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米质检测分析表明,PR955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达国家一等优质米标准,综合评定为二等优质米。  相似文献   

12.
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核桃种质资源的五处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20条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出252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8个,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6.7%。依据Shannon’s表型多样性指数,山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群体内变异占总变异的60.32%,居群间变异率为39.68%。五处天然居群中,岛石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为0.2800,临目居群最低,为0.1992。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914,居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188。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保证山核桃种质群体能够持续生存和发育,也为山核桃选优、品种改良及遗传育种工作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外引进水稻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福建省水稻稻瘟病重发区育种中可利用的新抗性资源,在福建省上杭县对156份外引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2年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并对Pi2、Pi9、Pi5、Pi54、Pikm、Pita、Pia和Pib等8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做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56份资源对苗瘟、叶瘟、穗颈瘟和综合抗性表现抗病的分别有10份、14份、29份和26份,且苗瘟抗性级别与叶瘟抗性级别(r=0.816,P<0.01)、苗瘟抗性级别与穗颈瘟抗性级别(r=0.347,P<0.01)、以及叶瘟抗性级别与穗颈瘟抗性级别(r=0.344,P<0.01),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子标记检测到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9、Pi2、Pi54、Pikm、Pi5、Pib、Pia和Pita的水稻资源分别有1、6、20、22、37、88、101和106份,其中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9和Pi2的水稻资源的抗性表现较好,表现抗病的超过60%,携带其他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水稻资源表现抗病的均在50%以下;水稻资源携带0~6个稻瘟病抗性基因,随着携带抗性基因数目增加,抗病率呈上升趋势,综合抗性等级呈下降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携带Pi9+Pi5+Pikm+Pia、Pi5+Pib+Pita+Pikm+Pia和Pi2+Pi54+Pib+Pita+Pikm+Pia等3个基因型的水稻资源,稻瘟病抗性较好。最后,筛选了8份稻瘟病抗性较好的材料,提供育种者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4.
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冰  张启翔 《植物研究》2008,28(3):315-320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蜡梅种质资源7个野生种群和2个栽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用11条引物,共扩增出124条谱带,其中110条多态带,多态位点占88.70%。用POPEGEN1.31版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种群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72 6,Shannon信息多态性指数为0.411 7,蜡梅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蜡梅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种群多态位点百分率在52.94%~90.00%之间,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43 4~0.378 2,Shannon信息多态性指数为0.232 2~0.546 6。神农架种群(SN)和保康种群(BK)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353 6,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大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用NTSYS2.01版软件对样品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9个种群并没有按地理距离进行聚类。种群间的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0.437 1,P=0.921 3)。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我国山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资源和开展选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内94份山药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SRAP标记并通过NTSYS2.10软件进行SHAN聚类分析、PROJECTION主成分分析;利用POPGENE软件估算遗传多样性参数。结果:从49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30对能产生稳定清晰可辨的扩增产物的引物,共扩增出754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16条,占总条带的81.7%。聚类结果表明:当遗传相似系数(GS)为0.822时,可将94份资源分为5类:第Ⅰ类20份、第Ⅱ类43份、第Ⅲ类7份、第Ⅳ类3份、第Ⅴ类21份。第Ⅰ、Ⅱ、Ⅲ、Ⅴ类分别为薯蓣、褐苞薯蓣、山薯和参薯。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与第二主成分可解释88.34%(82.10%和6.24%)的遗传总变异。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表明:比较5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值,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表现为Ⅰ>Ⅴ>Ⅲ>Ⅱ>Ⅳ,第Ⅰ类(薯蓣)遗传多样性水平高;山药遗传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51.88%,大部分差异存在于群体之间,群体间遗传分化高。结论:山药种质资源丰富且群体遗传分化高,有利于山药新品种的选育。SRAP标记可有效应用于山药种质资源的鉴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DNA指纹鉴定技术鉴别山药品种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杨属(PopulusL.)种质资源极其丰富,为了有效保存、合理利用杨属种质资源,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种质资源遗传学评价研究。该文在介绍杨树系统分类的基础上,概述了白杨派、青杨派和黑杨派等在生物学特性、抗性(耐盐、抗旱、抗冻及抗病虫)、适应性及DNA遗传多态性等方面的遗传学评价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杨树种质资源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种质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向日葵种质‘阜8321,的114份单株为材料,利用23对引物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23对引物扩增共获得57条带,其中24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42.11%.聚类分析显示114个个体间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相似系数为0.86~1.00,在遗传相似系数0.87附近,可将114份单株分为两个类群,第一类群包括4份样品,其余110个单株为第二类群.PopGen 3.2软件分析得出种质内个体间平均有效基因位点数、平均香农指数和位点预期杂合度分别为1.4682、0.4078和0.2606.说明该种质个体间SSR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异质型种质,在繁种更新中应注意维持其遗传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Bt水稻中crylAb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PCR、GUS染色和Western点杂交技术检测了Bt水稻杂交后代群体,在394株GUS阳性株中,有392株表达Bt蛋白,协同表达株率达99.49%。由此表明,在杂交后代中报告基因gus和目的基因crylAb紧密连锁遗传与表达。GUS组织染色和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Bt水稻中的crylAb基因呈单位点显性基因遗传,且在有性世代中能稳定传递,还发现,在BC1、BC1F2和粳粳交F2群体中crylAb基因呈单位点显性基因遗传,而在籼粳交F2群体中偏离3:1分离。  相似文献   

19.
水稻红米的遗传分析与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来源于倍加单倍体的红米水稻(rdh)与无色米水稻做正反交,结果表明:杂种F1种子颜色由其所着生的母体植株基因型决定.当rdh作母本时,所结下的F1种子全是红色,当蜀恢527,蜀恢168,蜀恢368三个具有无色颖果皮(简称无色米)水稻作母本时,所结下的F1种子全是无色的.而且不管母本有没有颜色,所产生的F2种子都是红色,F3代产生红色种子与无色种子的单株分离,而且红色种子的单株对无色种子的单株是3:1(1%水平达极显著),根据杂种F1、F2和F3代种子颜色和植株分离比例,rdh种子红色表现型是由单显性基因控制的,并受母性影响.组织学研究发现rdh颖果皮有3个基本的结构层:果皮、种皮和糊粉层.果皮是类黄酮色素累积的部位,红色色素就在果皮层累积.在未成熟的种子中,种皮是累积叶绿素的部位,在成熟种子中叶绿素消失.在未成熟的种子中,糊粉层白色.显微镜分析灌浆期的rdh种子不显红色,而显绿色,绿色来自于种皮,果皮无色透明.风干期的rdh种子显示:红色色素在果皮层累积,同期种皮的绿色清晰可见.rdh成熟种子红色色素急剧增加,同期绿色渐渐消失,最后肉眼观测不到.组织切片显示种子外皮中,果皮是最厚的一层,糊粉层次之,种皮最薄.果皮外层由4列较小的长方形细胞构成,里层由5~8列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种皮由3列薄壁细胞构成.糊粉层由5~8列椭圆形细胞构成.色素累积的发育时间实验显示红色的沉积是从种子风干期开始到完全成熟期为止.在蜀恢527无色种子中,绿色色素从受精后开始积累,到风干期达到最深;然后绿色开始变浅,成熟种子中没有绿色.比较而言,rdh种子在发育早期,从灌浆到风干期呈现的颜色与蜀恢527相同,均是绿色;但从风干期开始,较多的红色色素开始累积,到种子接近成熟,红色仍在加深,这时种皮的绿色还隐约可见;直到种子完全成熟,红色达到最深,同时绿色渐渐消失.  相似文献   

20.
Reciprocal crosses between red and achromatic rice revealed that the seed color of F1 was determined by its female parent. According to the seed color and plant segregation ratio of F1, F2, and F3 generations, the red phenotype of red double-haploid seed was determined by a dominant, monogene with maternal effect. Histological study showed that the red pigments accumulated in the pericarp layer only. The assay of developmental timing of pigment accumulation showed that the red color accumulated from desiccation stage to perfectly maturation stage of the s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