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涛  曹雅忠 《昆虫学报》1997,40(-1):203-209
昆虫通过飞翔从一个生境迁移到另一个新的生境,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而随气流远距离季节性迁飞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是昆虫与环境在进化过程中的统一。对于迁飞的个体,“从A迁飞到B,并在B获得生境”是随机事件,但对于迁飞的群体则存在统计规律。迁飞昆虫以被动的随气流散布方式,获得对环境的主动适应。  相似文献   

2.
昆虫迁飞的行为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昆虫迁飞行为的特点 昆虫的飞翔可以分为一般飞翔(trivial flight)、迁飞(migratory flight)及散飞(dispersal flight),后二类行为的区分只是有无方向性的问题,它们都是比较长距离的飞行,一般飞翔是在当地的飞翔,也缺少方向性,例如,菜粉蝶在菜田中飞翔产卵,方向不一定,飞翔也有时停一下,但是这不是随机的行为,因为它是对许多刺激的积极反应(如食物、产卵地点等)。迁飞及散飞的第一个特点就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昆虫飞翔时贮藏物和水分消耗的速度,对飞翔持续时间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显然,对于长距离迁飞的昆虫更具有意义,本项工作的目的即在于探索飞蝗飞翔时的代谢强度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便对东亚飞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飞翔能力有进一步的了解。 前人对于昆虫飞翔时贮藏物和水分消耗问题曾作过一些研究,如Sotavalta(1954)对蜜蜂和几种双翅目昆虫飞翔时贮藏物的消耗进行过测定,Hocking(1953)记述了十余种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飞翔时糖类和水分的消耗速度;Williams et al.(1943)、Chadwick(1947),Wigglesworth(1949)、Sotavalta & Laulajainen(1961)测定过蝇类飞翔时贮藏物的消耗;Beall(1948)及Fulton & Romney(1940)分别观察过自然迁飞的蝴蝶和叶蝉  相似文献   

4.
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Rott.)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在我国的远距离迁移为害已被标放回收所证实“’。为了进一步明确其迁飞能力及有关规律,作者在室内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小地老虎飞翔生物学特性[1]。本文系飞翔活动观测的一部分。1材料与方法供试成虫主要来自室内饲养的二、三代幼虫,部分来自田间蛹Z幼虫以天然饲料饲养,成虫以5%蜜液饲养;饲养条件为22±20℃室温、60%~80%多相对湿度,光照为L13:D11小时。选择个体健壮、大小均匀的成虫,利用昆虫自由飞翔记录装置和昆虫吊飞装置(flightmill)等设备[3],分别观测自由飞翔和人为…  相似文献   

5.
昆虫迁飞轨迹的数值模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目前应用的迁飞轨迹模型都是大气扩散模型,其时空分辨率难以满足昆虫迁飞轨迹分析的要求,且均未考虑迁飞昆虫自身的行为反应。本文通过将昆虫迁飞行为参数化,并选用一维TKE模式,以国家气象局的常规气象资料为基础,以E-ε闭合求其数值解,模拟出边界层内任意迁飞高度上的风温要素值,从而建立起以边界层气象学和昆虫迁飞行为生态学为基础的昆虫迁飞轨迹分析的数值模型,为昆虫迁飞行为研究和迁飞性害虫的异地预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并以国内粘虫、草地螟和小地老虎的标放回收试验结果,进行了个例分析和检验。  相似文献   

6.
迁飞昆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青  张志涛 《昆虫知识》1999,36(4):239-243
昆虫迁飞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是为了减少竞争、躲避周围的不良环境或逃避天敌等而离开原来的生境,为了开拓新的资源而到达另一个生境的一种行为,它使该虫种得以繁衍。许多典型的迁飞昆虫都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因此研究昆虫迁飞对掌握其灾变规律,提高人类控制害虫为害的能力有重大实践意义。本文拟从昆虫迁飞特点、影响迁飞昆虫的环境因子以及迁飞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昆虫迁飞进行较系统的综述。1昆虫迁飞特点迁飞过去认为是主动地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是较大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昆虫定向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月波  翟保平 《昆虫知识》2010,47(6):1055-1065
许多昆虫具有定向运动的行为。对部分社会性昆虫和迁飞性昆虫定向行为的大量研究已经初步阐明太阳、地磁场、天体、风及地面标志物等都可能成为昆虫返巢和迁飞定向的线索。社会性昆虫具有对不同定向线索进行整合而实现精确导航的能力。日间迁飞性昆虫利用时间补偿太阳罗盘进行定向的机制亦已明确,但夜间迁飞昆虫的定向机制尚需深入研究。迁飞性害虫定向机制的明确将有助于判断害虫迁飞路径及降落区域,为迁飞害虫的准确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昆虫的定向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迁飞过程中昆虫的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国内外对昆虫迁飞的雷达观测结果,综述了迁飞过程中昆虫的成层、定向和集聚行为及其生态学意义。昆虫在迁飞过程中不完全是被动地随风飘流,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了自己的运行轨迹。它们选择在气温最高、风力最大和风向最适的高度成层,并通过定向进一步修饰位移方位,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气动力到达新的栖息地。同时,不同尺度的大气辐合过程使得迁飞昆虫集聚成足以在某种条件下引起局地爆发的高密度种群,而地面大发生种群形成与否取决于大气辐合的发生频率、强度和寿命,以及集聚起来的昆虫是否降落,在何时何地降落,是否还会再迁出等。阐明昆虫在迁飞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机制是迁飞性害虫测报和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昆虫迁飞的调控基础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幸福  罗礼智 《生态学报》2008,28(6):2835-2835~2842
昆虫迁飞是在长期适应多变的环境过程中进化形成的一种行为对策,也是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繁多,以及迁飞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昆虫迁飞行为的发生不仅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本身生理因素的调控.目前,国内外对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生理因素、行为学以及种群遗传学方面的调控机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昆虫迁飞行为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国内外主要昆虫迁飞调控机制概述的基础上,对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迁飞调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淡色库蚊的飞翔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忠 《昆虫学报》1984,(4):472-475
用声音传递倩息是昆虫种内通讯的一种方式。自声学技术引进以来,研究昆虫鸣声的特点和行为效应已有较快的进展。不同类型的昆虫发声方式不同,双翅目昆虫是靠翅的振动来发声的。根据文献记载,不同蚊种飞翔声的基音频率不同,同种蚊虫雌雄两性飞翔声的基音频率也有明显的差别。最近,Belton等(1979)对加拿大西部13种雌蚊的飞翔声作了比较,并对尖音库蚊C.pipiens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但没有分沂该种雄蚊飞翔声的频谱特性。此外,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尖音库蚊,埃及伊蚊等许多种类雌蚊的飞翔声能引诱雄蚊(Clements,1963;Wishart,1959)。而雄蚊飞翔声能否对雌蚊发生作用,至今尚属疑问。  相似文献   

11.
昆虫的迁飞导致害虫区域性大规模爆发,给农业带来极大的灾难。研究昆虫的飞行能力将为明确迁飞性昆虫的迁飞规律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综述分析了昆虫飞行能力的研究方法及应用范围,详细阐述了影响昆虫飞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如自身个体间差异、环境、食物胁迫、振翅频率、生殖等及飞行对昆虫的影响,并就昆虫飞行能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虫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迁飞昆虫中有许多是农业害虫,其远距离迁飞是导致虫害异地暴发的重要原因.昆虫雷达是观测昆虫迁飞最有效的工具,在迁飞昆虫的监测和预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昆虫雷达不能准确获取昆虫的各项生物学参数,因此无法实现昆虫种类的精确识别.随着雷达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昆虫雷达获得较为准确的昆虫生物学参数成为可能,为基于昆虫雷达实现迁飞昆虫个体种类辨识提供了依据.本文综述了从雷达回波中提取多频和极化散射参量,然后基于不同的电磁散射反演昆虫生物学参数的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基于不同方法的昆虫体重、体长、体宽和振翅频率的反演精度.最后基于生物学参数,采用5种机器学习算法以高精度实现了 23种迁飞昆虫的种类辨识,并分析了昆虫生物学参数的测量误差对迁飞昆虫种类辨识精度的影响,初步验证了利用雷达实现高精度迁飞昆虫种类辨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对鳞翅目蛾类 2科 42种和蝶类 7科 31种昆虫的翅形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无论是蛾类还是蝶类 ,迁飞昆虫前翅形状均具有区别于非迁飞昆虫的共同特征 ,即前翅相对窄长 ,前缘较平直 ;然而与不同的翅振模式相适应 ,蛾类与蝶类迁飞昆虫的翅形特征又有所不同 :蛾类迁飞昆虫翅外侧较宽阔 ;蝶类迁飞昆虫翅外侧较窄小。  相似文献   

14.
迁飞昆虫标记释放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远距离迁飞昆虫的研究工作,普遍引起重视。我国粘虫Leucaniaseparata Walker、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的迁飞规律研究进展已众所周知,各省区的地方规律都在深入研究中。为了验证昆虫的迁飞特性和迁飞途径,研究中广泛开展了越冬调查、虫源性质分析、雌虫生殖系统解剖,以及飞机航捕。海面捕捉、高山网捕等项工作,研究结果相继有专题文章论述了。在探索昆虫迁飞的特性和迁飞途径过程中,都把标记释放回收有色昆虫作为迁飞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昆虫远距离迁飞特性是物种本身的一种适  相似文献   

15.
迁飞是昆虫长期适应资源与环境的季节性变化所形成的一种行为策略.迁飞昆虫不仅通过迁飞逃避不良环境,也因其极高的繁殖力确保种群在新的生境中实现快速增长甚至暴发成灾,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影响甚大.本文首先基于部分迁飞概念,描述了迁飞型和居留型个体在形态、行为、生理上的差异,重点介绍了迁飞与生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诱导迁飞的外界环境因子,最后综述了昆虫迁飞行为调控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感受不良环境信号到决定迁飞,从起飞、飞行、降落到决定继续迁飞或终止迁飞,这一系列过程受昆虫内分泌、表观等诸多因素的调控,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雷达可以远距离、 大范围、 快速地探测迁飞昆虫, 这极大促进了人类对昆虫迁飞行为的认识。垂直监测昆虫雷达技术是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监测高空迁飞昆虫种群的新工具。与传统的扫描雷达相比,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可以获得目标的位移速度、 位移方向、 定向、 体型大小和形状等参数, 因此, 对目标的识别能力更为精确。此外, 垂直监测昆虫雷达实现了在微机控制下的自动运行, 这使得应用昆虫雷达开展迁飞昆虫的日常监测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的发展和应用, 介绍了设计原理和回波参数的解算方法, 讨论了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案, 最后并对其在未来昆虫雷达网络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昆虫的迁飞     
<正> 一、引言 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已证实迁飞是昆虫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生物学特性,是指某种有翅昆虫在一定的季节里,在生长发育的某个特定阶段,成群或分散地,有规律的从一个发生地飞到另一个地区的适应性现象。 迁飞在昆虫生物学、生理学及生态学方面都表现出特殊性,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同时,在害虫测报工作中也有重要意义。 我国解放初期,曾对东亚飞蝗的迁飞及基础理论进行了许多研究。六十年代初期,曾对粘虫的迁飞规律作过一些工作。近年来,正在开展粘虫、褐稻虱和稻纵卷叶螟等三大害虫的科研工作。此外,对小地老虎、棉铃虫、七星瓢虫、叶蝉、草地螟、蚜虫、金龟子、金刚钻等亦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渤海及黄海海面迁飞昆虫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1年(4—6月, 8—10月)作者等在渤海及黄海海区进行了海面迁飞昆虫的观察研究工作, 两海区所获得昆虫中, 已鉴定种类共计53种, 隶属于7目22科。渤海海区30种, 黄海海区34种;其中两海区皆采到的计12种。所获昆虫中, 很多种类系我国重要经济害虫, 如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 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Schiff.),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 棉小造桥虫 Anomis flava Fabricius, 稻苞虫Parn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 麦二贫蚜Toxoptera graminium(Rondani), 麦长管蚜 Macrosiphum granarium(Kirby), 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 甘薯天蛾 Herse convolvuli L., 豆天蛾 Clanis bilineata Walker等。同时, 亦有少量的吸血类人畜害虫, 如淡色库蚊 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uillett, 灰虻Tabanus griseus Krober等。还应指出, 在上述两海区同期获得粘虫天敌——粘虫缺须寄蝇Cuphocera varia Fabricius, 且均为雌性。 两海区观察结果表明, 海面迁飞昆虫种类因季节不同而异, 大体可分为早春、春季、夏季和秋季种类。迁飞盛期至少有较明显的两个峰态(5月下旬—6月上旬和9月中、下旬)。粘虫在海面上迁飞有2—3个盛期, 芒种节前后北飞, 中秋节前后南迁的现象。粘虫在海面迁飞盛时为2—4时与18时。 所观察及获得的昆虫因种类不同, 距岸的远近不等, 最远者达300公里(稻苞虫)。距岸200公里以外海面上空采到12种, 100—200公里间海面上空采到7种, 40—100公里间者9种, 余则在近海采到。如果从它们被发现的位置距岸远近来推断其飞翔能力时在距岸30公里以内所获得的种类, 它们的飞翔能力可能是不强的。 迁飞昆虫在海面上空的出现与天气状况及风向等有一定的关系:多系非晴天的天气状况, 且以阴雾天出现迁飞的机率为大;粘虫等的迁飞出现与风向关系因季节不同有所差异(春、夏季多偏南风, 秋季则多偏北风), 风力多在6级以下, 并以3—4级时出现迁飞较多。在海面观察到的飞迁昆虫的飞翔高度约在2—20米范围。  相似文献   

19.
昆虫迁飞行为的参数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雷达昆虫学研究和其他方法得到的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一套昆虫迁飞行为参数化方案。即:起飞时间以日出日 晨昏朦影时 基准,降落时间依目标昆虫的迁飞牧场考具体取值;运行高度取边界层顶与目标昆虫飞行低温阈限所在高度之间的气流层。在运行方向取风向值并以目标昆虫的定中以修饰,运行速度与目标昆虫自身行速度的矢量和。这套方案可作为昆虫迁飞数值模拟的基础,为迁飞性害虫异地预测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 。  相似文献   

20.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激素刺激,基因调控,蛋白调节的一个主动的程序化死亡过程,对生物体特定组织功能的发生、发展、衰老及退化等具有重要作用。而昆虫飞行肌细胞凋亡对昆虫迁飞行为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迁飞性昆虫能否选择更适宜的寄主植物和生活条件,进而影响到对农作物的危害地域和严重程度。本文在近年来昆虫细胞凋亡的研究基础上,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综述了调控昆虫飞行肌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昆虫飞行肌细胞凋亡发生与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