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γ-射线及大肠杆菌诱导蓖麻蚕产生抗菌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戴祝英  吴冬秀 《昆虫学报》1989,32(3):271-277
1.用γ-射线辐照和用大肠杆菌处理蓖麻蚕五龄幼虫和蚕蛹均能诱导血淋巴产生抗菌物质,两种诱导源诱导所得活性物质的抗菌活性相似.2.研究了五龄幼虫期和蛹期诱导产生抗菌物质的动力学,发现五龄幼虫在饷食后第2—4天诱导活力最高,产生抗菌物质的持续时间亦较长;蛹期则从化蛹当天至第4天之间诱导活力较高,并可持续15天左右,高峰期一般在诱导后2天至4天之间.3.对诱导后的蓖麻蚕血淋巴进行了电泳测活和葡聚糖凝胶初步分离,发现不论幼虫期或蛹期至少可得三个活性组分,其中既有类似于P5的大分子抗菌物质,也有类似于P9A和P9B的抗菌多肽;并首次发现一种分子量约70000—75000道尔顿的新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2.
野桑蚕、蓖麻蚕及家蚕基因组的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家蚕Bombyx mori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为探针,对野桑蚕B.mandarina、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和家蚕B.mori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野桑蚕、蓖麻蚕基因组中存在着家蚕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的同源序列,而在中日野桑蚕以及蓖麻蚕品种间存在着限制性酶切位点差异;丝胶基因1在中国野桑蚕基因组的EcoRⅠ酶切图谱较日本野桑蚕与家蚕更为一致,表明家蚕与中国野桑蚕亲缘关系更近。此外,在野桑蚕基因组中发现了家蚕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的同源序列,并且在家蚕品种间以及中日野桑蚕之间也存在着多态性。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绢丝昆虫在适应生存环境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组发生了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3.
中蜂抗菌物质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学新  陈卫良 《昆虫知识》1999,36(4):215-218
本文报道了用大肠杆菌注射处理中蜂Apis cerana Fabricius后,用含菌培养基平板测活法,就中蜂抗菌物质的产生规律及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诱导源均可诱导中蜂产生抗菌物质,但诱导的抗菌物质的抗菌活性则有一定的差异。用大肠杆菌重复诱导则使中蜂的成活率和抗菌物质的抗菌活性有很大提高。注射大肠杆菌后冲蜂抗菌物持产生高峰在48小时左右。诱导后产生的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性,对大肠杆菌A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巨大芽孢杆菌 Bacillus megatherium、黑腐菌 Xanthomonas campestris 等均有抑菌作用,而对真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未发现抑菌作用。中蜂麻醉方法以冷冻法最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针刺损伤诱导的家蝇三龄幼虫免疫血淋巴对动、植物病原菌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同时,未经诱导的家蝇幼虫也具有抗菌活性。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外源诱导能增强原有抗菌物质的表达量,并能激活新的蛋白产生。家蝇免疫血淋巴中的抗菌物质具热稳定性和耐冷冻贮藏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家蝇血淋巴的提取及抗菌物质的诱导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相似文献   

6.
新疆家蚕抗菌肽抗菌作用的超微结构观察及抗菌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基因工程表达的新疆家蚕(Bombyx mori)抗菌肽(cecropin-XJ)的抗菌机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抗菌肽的抑菌动力学,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抗菌肽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后的超微结构,对抗菌肽抗菌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抗菌肽抑菌作用比较明显,抗菌肽的活性与作用时间有关。抗菌肽可能是通过"桶-板"模式渗透细胞膜,从而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使细胞膜形成许多孔道,增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的通透性,造成细胞内的原生质扩散,并从孔道向胞外渗漏,影响了细菌的代谢系统,从而起到抑菌、杀菌作用。抗菌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内容物大量渗漏而死亡,死亡细胞的细胞壁保持完整,表明细胞膜是抗菌肽作用的主要靶位点。  相似文献   

7.
以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Boisduval为材料,全面比较了雌雄蓖麻蚕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细胞学角度证明了雌蚕减数分裂染色体完全连锁,而雄蚕发生连锁交换;详细观察了雌蚕减数分裂I双线期过程中性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发现其存在着自身配对的过程,进而对其起源进化假说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可能来源于一对同源常染色体片段的易位融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乙醛酸排除昆虫中比较高的游离半胱氨酸的干扰,用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方法测定了蓖麻蚕、家蚕中还原谷胱甘肽的含量及其组织分布,观察到脂肪体、后部丝腺、中肠等均含有非常丰富的谷胱甘肽(GSH),说明谷胱甘肽在昆虫氨基酸的代谢调节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蓖麻蚕和家蚕中,GSH含量及分布有所区别。五龄中期注射S-正丁基高半胱氨酸亚砜亚胺(BSO)引起家蚕脂肪体GSH含量明显降低,提示蚕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受RSO强烈抑制;五龄后期,可能由于合成酶活力及GSH周转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未观察到GSH含量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不同诱导源对诱导柞蚕蛹血淋巴中抗菌活力的动力学变化。各种化学试剂包括生理盐水都能诱导产生抗菌物质。在不引起死亡的刺激量下,刺激量愈大,诱导的抗菌活力愈高。不同金属络合剂所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组份可有很大区别。如二氮杂菲使P_(9E)及P_(9A)的组份比例增高,而EDTA则可提高P_(9B)及P_(9D)组份的比例。P_(9E)和P_(9A),P_(9D)和P_(9B)的产生分别有对应关系,讨论了是否由两个不同基因所控制。 大肠杆菌诱导后的柞蚕蛹,除在血淋巴中测得抗菌活力,在雌雄的生殖腺内含物中也能测得。摘除生殖腺后虽然在血淋巴中仍能诱导出抗菌物质,但应答较慢,活力也较小,也可能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同样的刺激量容易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0.
蓖麻蚕不同组织脂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工作为蚕类同工酶研究中的一部分,研究了蓖麻蚕五龄幼虫不同组织器官酯酶的分布情况,试图逐渐建立酶谱化。目的在于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家蚕的DNA对蓖麻蚕的诱变作用(陈元霖等,1981),以期供体、受体与转化体之间几种酶谱的异同,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蚕类DNA诱导遗传性变异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A "lactase solution" was prepared from Escherichia coli. The mechanism of its action has been studied and changes in the rate of hydrolysi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investigated. The hydrolysis of lactose by the enzyme approximates the course of reaction of the integrated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One molecule of enzyme combines with one molecule of substrate. E. coli lactase is readily inactivated at pH 5.0, and its optimal activity at 36°C. is reached between pH 7.0 and pH 7.5.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its action was found to be 46°C. when determinations were carried out after an incubation period of 30 minutes. Its inactivation by heat follows the course of a first order reaction, and the critical thermal increment between the temperatures of 45°C. and 53°C. was calculated to be 56,400 calories per mol. The enzyme is activated by potassium cyanide, sodium sulfide, and cysteine, and irreversibly inactivated by mercuric chloride, silver nitrate, and iodine. After inactivation with copper sulfate partial reactivation is possible, while the slight inhibition brought about by hydrogen peroxide is completely reversible. The possibl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groups of E. coli lactase as compared with other enzymes has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粘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临床肾盂肾炎病人尿标本中分离的大肠杆菌132和136的粘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受试菌的P血型阳性红细胞血凝试验阳性,能够与人的尿道上皮细胞粘附。利用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P菌毛粘附基因群抗血清进行免疫学检测,两株菌的全菌ELISA结果阳性,免疫电镜证实该抗血清能与受试菌株的菌毛特异性结合。提取临床分离株的菌毛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测定,仅有一条蛋白带显色,其分子量为16.6kd。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的粘附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大肠杆菌的重要特征,上述结果表明本文报告的两株大肠杆菌为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人工诱导的大肠杆菌L型从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以及耐药性R质粒传递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L型菌从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化反应等方面与原型菌有较大差别;原型大肠杆菌和相应的L型菌接合试验均阳性,但后者接合频率较前者明显低;将L型菌经膀胱和尾静脉感染小鼠,引起实验鼠脏器的间质性炎症,通过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证明,L型菌可直接引起脏器感染,并非只有返祖后才能致病。  相似文献   

14.
丽珠肠乐与肝泰乐对照治疗慢性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用丽珠肠乐与肝泰乐对照治疗慢性肝炎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用肝泰乐,肌苷片,复合维生素B。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12例。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内毒素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用藻类细胞作为受体进行DNA转化研究工作是分子遗传学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在以藻类为材料的研究中,Shestakov和Knyen(1970)首先在组囊藻(Anacystis nidulans)中进行了DNA的转化实验。Herdman和Carr(1971)应用DNA/RNA复合物也在组囊藻中进行了转化重组合研究。Herdman(1973)在进行蓝藻转化实验中观察到伴随转化时发生的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中国茴香属的比较研究及分类处理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昌发  何兴金  贾敬芬  李存勇  冯陪章 《植物研究》2001,21(3):350-355,T001
从细胞学、孢粉学、形态学角度,并辅以解剖学和胚胎学方法,对茴香属Foeniculum Miller植物球茎茴香F.vulgare subsp.copillaceum var.azoricum(Miller)Thellung与茴香F.vulgare Miller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孢粉学特征差异表现在花粉粒类型、球状、大小、萌发孔、纹饰等方面;细胞学特征差异表现在核型不对称系数、染色体组成、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值等方面;形态学特征差异包括基部茎、基部叶叶鞘及果实主棱的圆钝等方面;解剖学上发现数量性状差异;胚胎学方面则表现在珠被上。就上述对应特征而言,茴香均表现出比球茎茴香更为进化的特性。据此,支持Miller(1768)将球茎茴香均作为等级的处理意见,而不支持将球茎茴香视为茴香变种,以及为茴香异名的观点,并恢复其名称为Foeniculum azoricum Miller。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产聚-4-羟基T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组大肠杆菌E.coli XL-1 Blue(pKSSE5.3)携带Ralstonia eutropha H16的PHA聚合酶基因(phaC)和Clostridium kluyveri的4-羟基丁酸:CoA转移酶基因(orfZ),可以利用葡萄糖和4-羧基丁酸为碳源合成均聚的聚4-羧基丁酸[P(4HB)]。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后,进行了补料分批培养。结果表明,经68h左右培养,E.coli XL-1 Blue(pKSSE5.3)的发酵液中菌体干重达13g/L,P(4HB)的密度达5g/L,P(4HB)百分含量为36%。从收获的冻干细胞中提纯得到40g均聚的P(4HB),为进一步分析检测P(4HB)生物、理化、加工特性及其应用价值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