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Epstein-Barr病毒(EBV)DNA聚合酶为抗原,建立了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的鼻咽癌诊断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RSET-DNA聚合酶及其亚克隆pRSET-A1和pRSET-A2,在BL21(DE3)中表达的产物,经Western-blot检测其抗原性并用于检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病人血清中的抗体.在NPC病人血清中存在抗EB病毒DNA聚合酶的IgG抗体,并证明DNA聚合酶的抗原性主要集中于后2/3片段(A2)上.Western-bolt检测A2/IgG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100%.对46份NPC病人血清和46份非NPC头颈癌症病人血清,用ELISA检测A2/IgA,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93%.初步建立了ELISA检测NPC病人血清中A2/IgG抗体的方法,获得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figren's syndrome,pSS)患者外周血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EBV D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EBV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特异性IgM、IgG抗体以及EBV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IgG抗体.结果:pSS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EBV DNA拷贝数分别为26.76±36.00 copiesd/μg DNA和7.41±12.02 copies/μg DNA,统计学分析表明pSS患者组EBV拷贝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r=3.603,P<0.01).患者组血清VCA-IgM和EA-IgG阳性率分别为20.69%(6/29)和62.07%(18/29),正常对照组则均为2.27(1/44),两两比较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患者组血清VCA-IgM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EA-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组(P<0.01).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存在EBV的激活感染,EBV激活感染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潜伏EBV的激活与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EB病毒抗体VCA-IgM、VCA-IgG、EA-IgG、EBNA-1-IgG及EBV-DNA载量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中的诊断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70例传单患儿和25例健康儿童血清中EBV四种抗体及PCR荧光定量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载量。结果传单患儿组EBV-DNA的阳性率为87.14%(61/70),对照组阳性率为8.00%(2/25),传单组与对照组EBV-DNA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抗体检测中,传单组的VCA-IgM阳性率最高,达91.43%(64/70),对照组VCA-IgM全部阴性。传单组EB病毒VCA-IgM和EBV-DN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7.1%。结论 EBV抗体和EBV-DNA载量检测对儿童传单的诊断有极高的价值,尤其是VCA-IgM抗体和EB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儿童传单的临床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多重PCR同时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人巨细胞病毒(CMV)、人乳头瘤病毒(HPV)、沙眼衣原体(CT),参照文献报道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三对能扩增370bp、450bp、510bp基因片段的引物,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了优化。0.1fgHPV-DNA、CMV-DNA、CT-DNA即可被检出,得到了与设计片段相同的产物,且不扩增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解尿支原体等病原的核酸。对395例标本进行检查,各病原体的检出率分别是:HPV19.2%、CMV14.9%、CT5.1%。其中混合感染42例。PCR同时检测CMV、HPV、CT经济、快速、敏感、特异,可用于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用巨细胞病毒(CMV,AD_(169)株)感染的人胚肺细胞(HL)制备CMV抗原片。在这种抗原片上进行的间接免疫酶组化法(IPA)初步应用于CMV的快速诊断,并与补体结合试验(CFT)和免疫荧光技术(IFA)进行了比较。检测103份血清中抗CMV IgG抗体和18例双份血清中抗CMV IgG和IgM抗体的结果表明,本方法是特异的,其结果与CFT和IFA的结果一致。这种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可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在巨细胞病毒(CMV)的研究中常需对病毒定量。CMV需低滴度传代,否则会产生没有感染性的缺损病毒颗粒;CMV的抗原性受其感染量的影响;检测CMV中和抗体或纯化病毒都需具备病毒空斑定量基础。另外,制备高感染滴度的无细胞病毒(游离病毒)是对CMV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本文建立了CMV微量板法中性红斑定量技术并比较了几种制备无细胞CMV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巨细胞病毒(CMV)DNA及其即刻早期抗原(IE)、巨细胞病毒pp65和pp67抗体对肾移植受者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肾移植术受者术后3个月外周血是否出现CMV抗原,将71例患者分为CMV感染组(56例)和CMV未感染组(15例),肾移植术受者手术前和术后第1个月每周检查1次,第2、3个月每2周检查1次外周血巨细胞病毒pp65和巨细胞病毒pp67、即刻早期抗原(immediate early antigen,IE),巨细胞病毒DNA和IgM、IgG,共8次;以监测与分析评价肾移植术受者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肾移植术前71例肾移植受者PP65、PP67、IE、CMV DNA均为阴性;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组的pp65、pp67、IE、CMV DNA阳性率分别为67.8%(38/56)、66.1%(37/56)、64.2%(36/56)和48.2%(27/56),CMV未感染组4项指标值分别为0%、0%、13.3%(2/15)、和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组(56例)和CMV未感染组(15例)CMV IgG均为阳性,而IgM阳性率在CMV感染组仅为3.5%(2/56),在CMV未感染组为0%,IgM表达率在CMV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期内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术后CMV pp65,pp67,CMV DNA和IE指标出现阳性的例数及阳性出现的具体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别(P均0.01),而IgM和IgG则均无显著性差别(P均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CMV DNA,IE,pp65和pp67抗原检测阳性与其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检测CMV DNA、IE、pp65和pp67抗原可能更早更准确反映器官移植术后CMV活动性感染。而CMV IgG和IgM不能作为肾移植后患者CMV感染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病毒感染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尤其是具有潜伏感染能力的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这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与宿主蛋白互作,导致宿主细胞在其表面表达一些特异性的感染或潜伏标志蛋白,可以成为CAR-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 CAR-T)的靶点,为难治性病毒性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胃粘膜损伤中EB病毒感染与P53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应用PCR技术对166例胃粘膜损伤标本的EBV DNA进行检测,其中66例应用银染PCR-SSCP分析技术检测了p53 exon5~8突变情况,10例应用直接法原位PCR技术检测了EBV在组织中的感染情况.结果166例标本中EBV感染率为30.1%;EBV在细胞中感染大体呈弥散型,主要存在于细胞核.66例标本中p53基因突变率为54.5%.对比分析,EBV阳性标本中p53基因突变率为75%(21/28),EBV阴性标本中p53基因突变率为39.5%(15/38).结果表明,EBV对胃粘膜组织细胞具有易感性,p53基因突变在胃粘膜病变中是一个常发事件,EB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对癌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用EB病毒(EBV)感染B淋巴细胞,建立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B-LCL).然后,用含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 ,HTNV) S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感染B-LCL,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核衣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B淋巴细胞经EBV感染4周左右,可形成永生化B-LCL.成功转化后的B-LCL,体积增大,且增殖的淋巴细胞积聚成团.汉滩病毒S基因在B-LCL中能有效表达核衣壳蛋白.含S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感染的B-LCL可用作HTNV核衣壳蛋白特异性CTL活性研究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1.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用EB病毒(EBV)感染B淋巴细胞,建立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B—LCL)。然后,用含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S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感染B—LCL,应用问接免疫荧光检测核衣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B淋巴细胞经EBV感染4周左右,可形成永生化B—LCL。成功转化后的B—LCL,体积增大,且增殖的淋巴细胞积聚成团。汉滩病毒S基因在B—LCL中能有效表达核衣壳蛋白。含S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感染的B—LCL可用作HTNV核衣壳蛋白特异性CTL活性研究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2.
巨细胞病毒检测与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细胞病毒(CMV)多引起潜伏感染,而且其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的,因此,建立早期快速、灵敏特异、可靠的检测和鉴定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细胞培养、病毒抗原血症的检测、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和病毒核酸的检测四个方面就近年来CMV的检测和鉴定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3.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172 kb大小的线性双链DNA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EBV编码的微小RNAs (miRNAs)可以调节病毒和宿主细胞基因的表达,并且在癌症发生发展中起着多种作用.本文综述了EBV编码的miRNAs (EBV-encoded miRNA,EBV miRNAs)在病毒感染和肿瘤发生、侵袭转移、抗凋亡、信号通路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于EBV相关肿瘤诊断标志物的潜在意义. EB病毒编码的miRNAs也可能成为进一步研究EBV相关肿瘤治疗的一个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14.
建立同时检测人多瘤病毒(BKV)和巨细胞病毒(CMV)载量的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FQ-PCR),并探讨其在肾移植术后感染监测中的应用。选择BKV和CMV核酸保守性序列作为靶基因,PCR扩增靶片段与质粒pcD-NA3.1(+)连接。通过测序技术对进行克隆筛选。提取质粒并采用10倍梯度稀释(5×103~107拷贝/mL)作为BKV和CMV核酸序列的标准品,并评价其灵敏度;采用对比正常人DNA、BKV阳性质控和CMV阳性质控评价其特异性;通过对标准品DNA分别进行批内和批间各20次重复实验,以其循环阈值(Ct)的变异系数(CV)评价其精密度。对480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样本,进行FQ-PCR检测BKV和CMV DNA拷贝数,检测FK506血药浓度,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重组质粒经测序检测显示含有靶BKV和CMV核酸序列。所建立的FQ-PCR方法,其最低检测下限均为5.0×103拷贝/mL的DNA标准品。正常人DNA的BKV和CMV拷贝数检测为阴性,而阳性对照能够发现荧光值显著变化,证实为针对靶DNA的特异性扩增;重复性检测显示批内差异分别为3.44%(BKV)和2.23%(CMV),批间差异分别为4.98%(BKV)和3.76%(CMV)。肾移植患者CMV感染的阳性率为27.08%(130/480),明显高于BKV的阳性率(13.33%,64/480,P<0.05),并且感染程度与免疫抑制剂FK506用量呈正相关。建立的同时检测BKV和CMV两种病毒载量的FQ-PCR方法具有快速、重复性好、灵敏的优点,可为临床监测肾移植术后病毒感染提供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5.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多种人类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相关,包括单核细胞增多症、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等,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仍是研究的热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确定了EBV侵入宿主细胞时的部分关键蛋白以及不同的模式。病毒包膜糖蛋白gp350/220(EBV glycoprotein 350/220)与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R2(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2)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病毒糖蛋白如gp42(EBV glycoprotein 42)、gB(EBV glycoprotein B)、gH(EBV glycoprotein H)和gL(EBV glycoprotein L)的相互作用,使得EBV能够有效侵入B淋巴细胞。由于绝大多数上皮细胞缺少CR2受体,病毒侵入上皮细胞的机制要比侵入B淋巴细胞复杂得多。主要有三种EBV进入上皮细胞的模式:①EBV通过感染的B淋巴细胞或郎罕氏细胞直接接触上皮细胞,"转移感染"进入上皮细胞;②EBV利用自身的相关蛋白与宿主相应的受体蛋白相结合后,通过膜的融合或内吞作用,感染上皮细胞;③感染EBV的上皮细胞经基底膜将病毒颗粒传递给邻近的细胞。本篇综述将介绍近年来在EBV进入B淋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H3N2亚型猪流行性感冒病毒(SIV)引起机体免疫抑制的机制.用SIV分离株体外感染猪肺巨噬细胞(PAM),发现SIV可在PAM中进行生产性复制.感染后96 h,病毒的血凝效价达到64.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感染细胞的DNA呈"梯样"图谱;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在感染后24 h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DNA峰,72 h凋亡细胞达25%.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感染细胞的形态发生特征性改变,如细胞皱缩、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胞质内出现大量空泡、细胞核染色体发生浓缩等.结果提示,SIV可在体外诱导PAM凋亡,推测PAM凋亡可能是SIV引起机体免疫抑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人巨细胞病毒(CMV)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病原之一。高CMV抗体效价的免疫球蛋白G(IgG)制剂,为临床医生在预防和治疗用药上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选择。而CMV免疫球蛋白标准品对于制品的CMV抗体效价测定以及高效价血浆的筛选都至关重要。该标准品对于器官移植/输血安全测试,以及临床诊断都是不可或缺。本综述提供了一种人巨细胞病毒IgG标准品制剂方法以及目前研究进展的概述。此外,本文还关注应用于不同领域的不同CMV IgG抗体效价单位。故本文为人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的开发,人巨细胞病毒IgG抗体诊断试剂的标准化,以及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外泌体(exosome)是由机体多种细胞释放的一种纳米级膜性小囊泡,包含母细胞来源的蛋白质、脂质以及核酸等物质,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双链DNA疱疹病毒。研究证实EBV感染的细胞分泌外泌体,其携带有EBV编码的功能性蛋白和核酸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且这些生物活性分子在EB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EBV感染相关外泌体中蛋白和核酸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人B淋巴细胞膜上带有Epstein-Barr(EB)病毒受体,用EB病毒转化人B淋巴细胞是获得人源性单克隆抗体的重要方法之一。最近David等报道,先用EB病毒转化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患者的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转化了的B淋巴细胞和人骨髓瘤细胞WL-L_2-727融合,获得迄今为止分泌抗体滴度最高的人—人杂交瘤312A和914,能稳定分泌抗体达12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研究》2015,(3):224-228
表达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即刻早期蛋白(IE-1)的DNA疫苗能抵抗巨细胞病毒的感染。β防御素2型(BD2)能激活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探讨小鼠BD2(m BD2)增强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IE-1 DNA疫苗的佐剂效果。将表达IE-1的质粒(p IE-1)与表达m BD2的质粒(p BD2)混合免疫小鼠,2周后用致死量的同源MCMV攻击小鼠。通过检测发现,混合免疫p IE-1和p BD2的小鼠与单独免疫IE-1相比,血清中IE-1特异性抗体含量升高,脾脏CD8+T细胞所分泌的IFN-γ水平上升,小鼠体重丢失明显下降,病毒攻击后小鼠存活率也有所提高。这些结果表明,BD2可以作为一种分子佐剂增强IE-1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