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是治疗肿瘤的理想方案。凋亡通路中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控制细胞的生死存亡。其中有多类抗凋亡因子,致使肿瘤细胞对凋亡信号耐受,使得凋亡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受限。临床前体外细胞及裸鼠研究发现,单独靶向这些死亡受体或抗凋亡因子的药物或与传统化疗联合可以有效引起肿瘤细胞凋亡,但临床II期实验没有明显治疗效果。本综述总结分析多种抗凋亡因子产生的耐受机制以及靶向药物的研究现状,提出同时靶向死亡受体、c-FLIP及IAP是治疗肿瘤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
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是治疗肿瘤的理想方案。凋亡通路中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控制细胞的生死存亡。其中有多类抗凋亡因子,致使肿瘤细胞对凋亡信号耐受,使得凋亡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受限。临床前体外细胞及裸鼠研究发现,单独靶向这些死亡受体或抗凋亡因子的药物或与传统化疗联合可以有效引起肿瘤细胞凋亡,但临床II期实验没有明显治疗效果。本综述总结分析多种抗凋亡因子产生的耐受机制以及靶向药物的研究现状,提出同时靶向死亡受体、c-FLIP及IAP是治疗肿瘤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3.
代梅  郭建辉 《生命科学》2009,(3):412-41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rbB)家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实体肿瘤中存在EGFR家族受体过表达或异常激活。靶向EGFR家族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领域,并且成功地应用于临床。靶向EGFR家族的抗肿瘤药物可以分为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两大类。单克隆抗体与受体胞外区结合阻止配体.受体的结合或者阻止配体结合引起的受体活化;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则结合于胞内激酶区,抑制激酶自磷酸化和下游信号通路激活。  相似文献   

4.
P2X受体是一类离子型配体门控通道,分为7个不同的亚型(P2X1~7)。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urinergic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7 receptor, P2X7R)是ATP门控的,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属于嘌呤受体P2X家族。P2X7受体广泛表达于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和免疫系统。在胞外ATP作用下,P2X7受体偶联多种胞内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因子的释放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发现,P2X7受体与诸多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慢性疼痛、情绪障碍和癌症等。P2X7受体异常表达会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增加疾病的易感性与病变程度。现就P2X7受体的生物学特征、P2X7受体与疾病的关系及其特异性阻断剂和激动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全新小分子配体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靶向分子的筛选一直是肿瘤治疗和早期诊断的研究热点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在很多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是一个理想的药物输送靶点 . 选择了 EGFR 表面不同于表皮生长因子 (EGF) 结合位点的一个凹陷部位作为计算机模拟筛选的结合位点,然后使用 DOCK 软件包对 DTP-Plated 有机小分子数据库进行了两遍筛选,最后选择了 7 个有机小分子作为可能的靶向分子 . BIAcore 体外结合实验对所选择的小分子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小分子 NSC51186 能特异地与 EGFR 结合 . 小分子 NSC51186 和 EGFR 之间的动力学常数也得到进一步的测定 . 新的靶向分子和药物、纳米粒子或者基因载体相连,将有可能用于靶向于 EGFR 的肿瘤治疗和诊断 .  相似文献   

6.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抑制剂是一类靶向 DNA 修复缺陷癌细胞的新型药物。早期研究表明 PARP 抑制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药物治疗后出现的耐药机制尚未完全揭露。因此,有必要寻找更多的靶向药物与PARP 抑制剂联用,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本文基于379种小分子化合物和PARP抑制剂尼拉帕尼(Niraparib)的联合用药筛选,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存活实验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筛选潜在的具有协同PARP抑制剂杀伤卵巢癌细胞的药物。结果表明,其中有8种小分子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联合用药效果,包括2种已经报道的与PARP抑制剂具有联用效果的小分子化合物STF-118804和Disulfiram。我们从中选取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 A (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A,TrKA)的抑制剂GW441756,进行了多种肿瘤细胞的验证以及初步机制的探究。Niraparib和TrKA抑制剂的联合用药显著增加肿瘤细胞对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P<0.05)。从机制上分析,联合用药组细胞内γH2AX foci的数目显著增加(P<0.05),说明TrKA抑制剂阻碍损伤后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能力;同时,联合用药显著降低细胞内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标志物RAD51 foci(P<0.05)的形成,说明TrKA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的HRR效率阻碍细胞的DNA损伤修复。本研究的结果提示,TrKA抑制剂可以作为一种与PARP抑制剂联用杀伤卵巢癌细胞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可以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针对此靶点的靶向药物主要有单克隆抗体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EGFR靶向药物机制及其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进行综述,讨论二者联合应用的前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病理性疼痛主要包括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炎症痛、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恶性肿瘤及治疗引起的癌症痛三大类。病理性疼痛对常规的镇痛药物反应不理想,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对病理性疼痛更有效和更特异的治疗手段。P2X7受体作为离子通道型嘌呤能受体,在炎症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症痛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靶向P2X7受体的新药物将为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该文综述了P2X7受体在三类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拉帕替尼(lapatinib)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可逆性EGFR和HER2双受体阻断剂。临床研究表明对HER2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是有效的。近年来关于拉帕替尼在其他肿瘤的研究越来越多,拉帕替尼有望成为一种潜在、多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对拉帕替尼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聂爱华 《生命科学》2010,(10):1053-1068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多种细胞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靶向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已经成为新药发现的重要策略,但发现能阻断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药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如此,近年来人们还是发现了许多能调控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小分子。该文主要总结了在病毒进入、细胞凋亡通路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药物成瘾及其导致的神经毒性、神经精神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正常生活。而临 床上现有的相关治疗药物往往会导致锥体外系反应等副作用,且用药后治疗不够彻底,疾病易复发,因此,开发新靶点及新型有效、安 全的相关治疗药物,迫在眉睫。Sigma-1 受体是一种受体型分子伴侣,参与多种神经传导系统的调节,可与多种精神类药物结合,有望 成为神经系统调节药物的重要靶点。研究发现,有些小分子配体对 Sigma-1 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在药物成瘾、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显示出较好疗效。对 Sigma-1 受体的药理学作用以及相关小分子配体药物的研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G蛋白偶联受体(GPCR)长期以来是最重要的药物靶点家族,小分子药物层出不穷.然而受研发难度的限制,针对GPCR的抗体或大分子类药物屈指可数.我们利用选择性靶向K阿片受体(KOR)且无法激活下游信号的单克隆抗体连接强啡肽(Dynorphin)基因、HEK 293F系统进行表达,纯化获得KOR强啡肽单抗融合蛋白,我们将此...  相似文献   

13.
孕烷X 受体(PXR)是一类配体依赖性的核受体亚家族,可感受外源物质,被多种药物激活。PXR 可转录调控多种与药物代谢 相关的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体的表达,参与药物代谢调控。PXR 转录活性的变化可改变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继而诱发潜在药物不 良反应,与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药物治疗密切相关,并有潜力成为防治药物介导的肝损伤和逆转化疗药物耐药的新型药物靶标。 综述了目前已发现的PXR 翻译后修饰及其对PXR 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有独特的靶向抗肿瘤作用,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已发挥重要作用,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根据其分子的大小可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分为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和小分子化合物类,我们简要综述了这2类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P2X受体是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近年来,本实验室侧重研究重金属、质子、酒精等对P2X2和P2X4受体的调制。研究发现不同的因素对同一种受体介导的ATP-激活电流有不同的调制作用,如增强效应、抑制效应或者两种效应兼有,而且同一种因素对这两种受体的调制效应也不相同。因此,我们推测P2X受体上存在不同的结合位点,本文主要阐述P2X2和P2X4受体不同的调制位点。  相似文献   

16.
在ATP门控离子通道P2X受体家族中,P2X7受体由于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其他(P2X1-P2X6)受体的显著差别而备受关注.P2X7受体是由3个同源亚基组成的多聚体,其C端为P2X受体家族中最长的,与其他已知蛋白没有同源性.P2X7受体具有独特的双功能性,被ATP激活后形成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允许钾、钠、钙等阳离子跨膜流动,而对二价阳离子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选择性,在低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及ATP的持续刺激下,激活的P2X7受体能形成大的孔通道.P2X7受体广泛分布在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骨组织等多种组织器官中,通过信号转导参与细胞增殖、蛋白合成和细胞凋亡等事件.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发现,P2X7受体参与神经突触传递等生理过程,并在神经性退变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多种假说支持它与少突胶质细胞的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同源蛋白HER2,HER3,HER4是调控细胞生长与分化的重要酪氨酸激酶受体.这些受体的突变或过表达将会引起激酶活性的失调,并导致包括肺癌与乳腺癌在内的各种癌症.因此,这些受体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靶点.虽然目前对于EGFR激酶突变所引起的激酶活性失调及其致癌机制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由EGFR或HER2过表达所引发的跨膜信号变化,相应的分子结构,以及由此导致的癌症发生与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则均不甚明了,在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靶向性药物或治疗窗口.本文将对EGFR家族受体的分子结构、跨膜信号传导机制,以及EGFR靶向药物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可以通过调节血管生成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因此,发现和开发靶向血管生成因子药物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天然产物因其结构多样、毒副作用低及作用机制独特等优势已然成为开发抗肿瘤药物的主要来源。本文归纳阐述了近年来靶向血管生成因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发现和开发靶向肿瘤血管生成的天然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彬  卢向阳  于烨  田云 《生命科学》2015,(2):203-207
嘌呤能受体P2X4是三磷酸腺苷(ATP)-门控的阳离子通道,对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生命活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二次跨膜的三聚体通道P2X4受体的三维空间组成是由胞外结构域、跨膜域及胞内N-、C-端组成。ATP的三磷酸基团能被位于亚基界面的ATP结合口袋的带正电氨基酸特异性识别,嘌呤环则被疏水氨基酸和部分氨基酸的主链氧所识别。P2X4受体激活后,胞外阳离子更多是通过侧窗路径进入细胞内。就P2X4受体的空间结构、配体的识别、离子通透途径及门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肺癌EGFR突变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敏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郭燕  陈正堂 《生命的化学》2006,26(5):443-44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近年来在临床中使用的一类新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然而并非所有的NSCLC患者对TKI敏感。近期研究发现,在NSCLC治疗过程中,EGFR突变与TKI临床敏感性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肺癌EGFR突变状况可以预测TKI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