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蚯蚓运动实验时,往往发现蛆蚓在玻璃板上不但能正常运动,而且运动得比在粗纸上还快。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实验中所用的普通玻璃板板面的光滑度不够。蚯蚓在这样的玻璃板上运动时,其刚毛仍然能固定和支撑身体,又由于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主要是摩擦力)比在粗纸上所受到的阻力要小,所以蚯蚓在玻璃板上的运动要比在粗纸上快。为了解决普通玻璃板板面光滑度不够的问题。为此对实验特作如下改进;实验观察时,先用清水将粗纸和玻璃板弄湿。使粗纸湿透、玻璃板板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然后再将蚯蚓分…  相似文献   

2.
蚯蚓运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9年义务教育3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1册(下)中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蚯蚓运动的描述,其大意是:蚯蚓在粗糙的纸上能够运动,是因为刚毛在运动中起支撑和固定身体的作用;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上不能运动,是因为玻璃板的表面光滑,刚...  相似文献   

3.
对"观察蚯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索和改进:将显微镜擦镜纸三折后平铺于大试管内壁,形成光滑和粗糙的对照条件,试管底部加1~2 mL清水创设缺氧的环境,促使蚯蚓向上运动。此改进实验操作方法简单,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解惑     
蛇到底有几种爬行方式?经常在野地里、草丛间穿梭走动的人,都知道要“打草惊蛇”,以免遭到了蛇的攻击。蛇一旦受到了惊扰,经常迅速钻进草丛之中。蛇没有脚,但是却能快速纵横于大自然之间。这是因为蛇是靠鳞片和身体的屈伸爬行的,在不同的环境下,蛇进化出了四种特殊的行走方法——蜿蜒爬行、直线爬行、收缩前进和侧绕行进。蜿蜒爬行是蛇最普遍的行动方法,常见于中小体型的蛇类行走于粗糙的地面。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左右两侧交替摆动,形成侧面的波浪状,  相似文献   

5.
用肥皂水泼在潮湿地面上,大小蚯蚓爬出土面。采集短小蚯蚓数条,用清水淘洗几次,放入高瓶中饥饿2—3天。使用时,加入少量清水和少许酒精,使呈半麻醉状态。这时候,将蚯蚓放入两块玻璃板中,用  相似文献   

6.
中学和中师生物教学大纲中都要求学生学会做“解剖蚯蚓”这一实验。通过实验,旨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蚯蚓的形态结构,了解蚯蚓的运动情况,实践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学会解剖小动物的一般技能。为了使学生能成功地进行这一分组实验,并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时间较充裕的情况下(如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有必要对课本上的实验指导作几点补充讲授,以适当扩大实验的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7.
按初中《动物学》课本对蚯蚓实验要求是先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状况,后用浸制标本进行解剖。这样安排的缺点是:(1)需要活和死蚯蚓各一条;(2)浸制标本的甲醛气味,会使一些学生头昏;(3)解剖的是死材料。如果改用酒精麻醉则只需一条活蚯蚓,避免了强烈刺激性气味,还能观察蚯蚓在麻醉状况下的一些生命现象:如在剪开蚯蚓体壁,观察内部器官的构造时,  相似文献   

8.
解剖蚯蚓实验的补充讲授刘孝华(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223300)初中和中师生物教学大纲都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和解剖蚯蚓。旨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蚯蚓的形态结构,了解蚯蚓的运动情况,印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学会解剖动物的一般技能。为了使学生能成功地进行这一分组实...  相似文献   

9.
蚯蚓的采集和储备当学习“蚯蚓”一课的时候,就需要对蚯蚓进行观察和实验。我们采集蚯蚓,应該在肥沃的菜园土壤里、粪堆下挖掘,將采集的蚯蚓放在結实的木箱子里,最好把木箱子放在房间里,溫度保持,4—8℃,但箱底須要撒一层粗砂,厚度达5—8厘米,在粗砂上面撒上一层肥沃而被篩过的上,在土上放一层枯萎的叶子,然后再放上土,这样一层一层的直到填满箱子为止,最后在上面再撒一层砂子,在填每一层的时候,就需要紧密一些,最后把蚯蚓直接放在砂子上面,它们自己就能钻入箱子里去,但剩在表面的蚯蚓就把它拿掉,在砂土上面时常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这  相似文献   

10.
“解剖蚯蚓”一课的教学体会栾礼成(湖北省宜昌县乐天溪中学443124)“解剖蚯蚓”是中学生第一次进行解剖实验,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如何上好“解剖蚯蚓”这第一节实验课?本文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1解剖之前的蚯蚓处...  相似文献   

11.
环节动物门一章主要以蚯蚓为例说明环节动物门的特征,按照常规先是在课堂上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器官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并通过环节动物之间的比较,总结出环节动物门的特征,然后进行解剖蚯蚓的实验。这一教学过程是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我们认为这是不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初中学生心理活动特点是对外界事物感兴趣,总想亲自动动手,探讨事物的本  相似文献   

12.
蚯蚓运动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蚯蚓运动行为的观察与研究安瑞永(河北教育学院生物学系050091)黄薇(石家庄市第六中学050051)蚯蚓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与土壤钻穴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其运动行为也很特殊。了解蚯蚓的运动行为,对环节动物的教学和实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出...  相似文献   

13.
生物科技活动一例--研究蚯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生物学通报》2003,38(9):56-57
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如何结合生物学教学和当地的自然实际 ,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 ,是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 ,我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以蚯蚓为例 ,浅谈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方法。1 活动目的蚯蚓是腐食性动物 ,主要以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因此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大量养殖蚯蚓 ,用来消除城市垃圾和工厂废渣。那么 ,蚯蚓怎样消除垃圾 ?怎样让蚯蚓消除更多的垃圾呢 ?围绕这一主题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索、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探索精神、思维能力和工作方法 ,增加了学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莫高窟优势病害昆虫仿爱夜蛾Apopestes spectrum (Esper)成虫在模拟壁画表面的运动行为,以揭示壁画损坏过程及其机理。【方法】本研究依据古代敦煌壁画制作工艺制作模拟壁画。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仿爱夜蛾成虫爬行足跗节的微观形态,定量分析了成虫翅面鳞粉量及其对壁画的污染程度,观测动物运动行为并系统记录了病害昆虫在90°模拟壁画表面的运动行为特征,分析了仿爱夜蛾成虫运动参数与模拟壁画表面粗糙度间的关系。【结果】仿爱夜蛾成虫主要依靠胸足的侧爪、中垫、掣爪片和微刺的协调作用在壁画表面黏附和爬行,在90°模拟壁画表面依然具有很强的爬行能力。仿爱夜蛾成虫通过调整步态实现在不同粗糙度表面的稳定爬行,壁画粗糙度决定了其是否需要扇动翅膀,以增大在垂直壁画表面稳定爬行的前进动力。【结论】仿爱夜蛾成虫爬行时的爪部接触冲击和拍翅行为均易造成壁画损坏,对于带有起甲、酥碱等病害的脆弱质壁画危害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改进初中生物学"观察蚯蚓的运动"实验教学设计,将单纯的观察实验拓展为科学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生物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构建生物学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6.
在解剖蚯蚓的实验中,对循环系统的观察过去多采用浸制标本进行。由于标本浸泡过久,组织结构变形,血管壁皱缩,血液凝固呈紫黑色,因而部分血管不易看清,特别是神经下血管往往更难以辨认。我们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曾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了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现介绍如下。材料的采集与处理实验前将活蚯蚓放入一个盛土的容器内培养2—3天。实验时,将培养过的蚯蚓放在5%的甲醛溶液中处理3—5分钟,使之麻醉,然后用清水洗净,置于蜡盘上进行解剖。由于处理时间较短,其内部构造还保  相似文献   

17.
轮藻假根中的平衡石在回转器水平回转时的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回转器重现了在TEXUS火箭抛物线飞行的微重力实验中轮藻假根内平衡石和假根基部方向的运动。在快速回转器上回转15min时,假根中的平衡石复合体中心离假根顶端的距离比在原来沿重力方向生长的假根中的距离增加了60%。细胞松弛素D的实验证实平衡石的这种运动是和肌动蛋白丝相关,而且在重力场中作用于平衡石的向基力也是肌动蛋白丝产生的。因此回转器和细胞松弛素D的实验证实了在地球上,平衡石的位置取决于作用方  相似文献   

18.
第五章蠕形动物目的:1.通过讲授蠕形动物的形态构造和生活方式,使学生了解它们对不同生活条件的适应。2.使学生了解蠕形动物和人类的关系。第二十三课时一、蚯蚓的生活方式目的:1.使学生了解蚯蚓的外部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和它的生活条件相适应的。2.使学生了解蚯蚓对土壤形成的作用。重点:1.蚯蚓的外部形态。2.通过蚯蚓在土壤中的生活,说明它对土壤形成的作用。3.蚯蚓的运动。  相似文献   

19.
苹果蠹蛾幼虫爬行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收集苹果和梨树上的蛀果模拟自然落果,研究了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脱果幼虫的爬行特性。结果发现,58.91%的幼虫钻出蛀果进行了爬行,而41.09%滞留于果堆内部;在进行爬行的幼虫中,50%的幼虫爬行距离在0~1m之间,95%的幼虫爬行距离在0~7m之间,这意味着在实际防治过程中,落果周围0到7m的范围都需要做防治处理,而0~1m的范围需要重点防治;幼虫在果堆放置后的0~25d持续脱果,表明当果园内有落果时需要马上及时清理;幼虫结茧的高度大部分在50cm以下,在实际防治过程中,树干缚带诱杀幼虫时应将诱集带设置在距地面0~0.5m的主干上,以保证落果幼虫也可以被诱集带捕获。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实验用蚯蚓的培养方法于实验前10~20天选择个体较大、去净泥土的蚯蚓若干条放入木桶或盆内,再将碎牛皮纸作饵料投入,润湿,置于光亮、通风处培养。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蚯蚓比用泥上培养的具有如下优点:体色纯净,内部器官清晰可见,极便于观察;由于蚯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