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斑马鱼胚胎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发育毒理学研究领域,并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在胚胎发育的致畸、致死原因中,以血管、心脏和神经发育的研究最为广泛。斑马鱼在血管、心脏和神经发育这几个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分析总结斑马鱼胚胎在血管、心脏和神经发育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病毒在神经通路示踪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通路示踪是神经解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发现和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病毒在神经通路示踪方面显示出了越来越强的优越性,应用也比以往更加广泛。本将对常用的几种神经通路示踪病毒:腺病毒(adenovirus)和单纯痘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在神经解剖学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碳纳米管是结构和性质新颖的一类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出发,阐述了近年来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作为神经细胞生长支架材料、神经电极和药物载体,分别在神经修复、神经检测及疾病治疗三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碳纳米管潜在的神经毒性及其解决方法,并就碳纳米管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分裂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对它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近年来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建立提供了对其进行研究的有力手段.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干细胞在脑中的起源、分布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大脑和脊髓中特定的神经元损伤或丢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AD)、帕金森症(PD)、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亨廷顿病(HD)和多发性硬化(MS),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近年来,PI3K/AKT信号路径作为一种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信号通路,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本文总结了PI3K/AKT信号通路在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在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癌症中的作用异同进行了讨论,进而展望未来相应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6.
成年神经干细胞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是近期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不仅国外相关文献蜂拥而现,国内也有不少初步的研究报道。关于神经干细胞的定义和基础背景知识,已经有多篇综述阐明,在此不再赘述。目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分为两大领域,即胚胎神经干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一项最近发表于《Oncotarget》期刊的新研究,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研究人员在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识别出特定神经细胞中的改变。由于这些神经细胞对气味识别很重要,因此新的发现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2型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嗅觉问题,同时可能开启新的研究领域,为对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发预防性疗法。众所周知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经常遭受神经退行性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的侵袭。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个早期症状是气味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生命科学领域,大脑如何工作一直是最具神秘性和最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了解认知与记忆的分子和神经基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探索神经障碍和精神紊乱的发病机理,并且为类脑人工智能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如今已经发展出各种神经技术来解决这个终极生物学问题,其中包括分子遗传学工具(比如GEVIs和viral trans-synaptic labelling vectors),来进行神经回路活性与神经解剖学成像。作为一个强有力的遗传学工具,从基因组编辑到基因表达控制,从细胞成像到分子追踪,CRISPR/Cas9系统已经在各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在该综述中,我们讨论了CRISPR/Cas9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与局限。最后,为研究认知与记忆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改进CRISPR/Cas9技术的潜在方向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解析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图谱是认识大脑功能的前提。发展追踪大脑神经环路结构的技术,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迫切需求。基于嗜神经病毒发展而来的跨突触追踪技术,是揭示大脑神经网络结构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发展十分迅速的领域。不同的嗜神经病毒类型或毒株,都有其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跨突触标记特性、改造方式。通过使用遗传重组改造的嗜神经病毒追踪神经环路,可以获得特定区域或特定类型神经元多级输出网络、输入网络及单级输入或输出网络。主要介绍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神经病毒及相关的辅助工具病毒特性,及嗜神经病毒介导的各种神经回路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量壳寡糖的生物学活性是最近的研究热点,诸多研究肯定了壳寡糖在抗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和高血糖及抗氧化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壳寡糖的抗肿瘤作用依赖于免疫刺激;抗氧化作用与其分子结构中的羟基和氨基有关;神经保护作用与抗氧化损伤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相关。另外,壳寡糖的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也暗示了其在药物研究和功能食品开发领域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壳寡糖在人类重大疾病防治领域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探索了壳寡糖生物活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神经精神药理学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在研究神经精神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候选靶标和治疗药物.近年来,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一些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如镇痛、脱毒、防复吸、抗抑郁、抗焦虑、抗阿尔茨海默病、抗帕金森氏病、抗晕动病、抗疲劳等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本文就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学工作者在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发现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单配制啮齿动物社会结构的神经生物学原理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Social bonding而获得。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如何利用单配制的草原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作为研究模型揭示pair bond形成的神经调控机制。我们进而探讨了单配制与多配制田鼠之间神经解剖学的差异以及神经化学物质的调节是怎样影响pair bond的。本篇综述还讨论了与pair bond形成有关的神经化学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pair bond形成过程中的两性差异。最后,我们预测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研究social bonding的神经调控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Jia R  Tai FD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4):375-378
发育过程中行为神经内分泌环境能够调节解剖和生理的长期变化,产生深远的行为效应,所以神经内分泌环境在幼体发育及其行为生理特征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垂体激素、类固醇激素及它们的受体在社会行为发育中的行为神经内分泌效应;指出该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希望能使人们重视人类发育过程中双亲行为和激素作用对儿童社会行为及其相关神经内分泌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神经通路在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领域研究日渐深入。NRG-1/ErbB4通路是神经调节素(NRG)与其ErbB受体组成的一条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神经系统发育等生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神经信号传导通路,前期研究发现该通路与神经发育异常疾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以及癌症等疾病密切相关。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CIRI后细胞凋亡与该通路以及Caspase-3、NF-κB、Bcl-2/Bax等因子的调控有关。本文综述NRG-1/ErbB4通路以及相关凋亡因子在CIRI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骨重塑是维持骨稳态(bone homeostasis)的重要过程,人们通常认为骨重塑主要接受内分泌激素调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参与骨稳态调节。虽然,大脑和骨骼组织之间已被证实存在明确的神经连接,但这些神经联系在大脑调节骨稳态中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关注骨与脑之间的神经联系,分别从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环路(neural circuit)、自主神经系统以及感觉神经系统对骨稳态的调控等方面介绍大脑调控骨代谢(bone metabolism)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环氧合酶在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元进行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o JP  Sun S  Li WW  Zhao H  Cai DF 《生理科学进展》2008,39(3):214-220
环氧合酶(COX)是非甾体抗炎药的主要作用靶点.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被发现至今,COX已被证实广泛参与炎性反应过程.小胶质细胞是介导"神经炎性反应"的主要细胞类型,过去十年中,COX通路参与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神经变性过程的机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该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予以论述,并以三大神经变性疾病,即阿尔采末病(AD)、帕金森病(P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为例,对COX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加以阐释,突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鸣禽鸟发声行为的激素调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性类固醇激素对鸣食发声行为及其神经回路的影响,从细胞回路水平,行为水平对性激素在幼年鸣食发声学习和成年鸣食鸣啭可塑性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论述,介绍了国内外在鸣禽发声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对深入开展动物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成像与脑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脑的奥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实现信息交互,并构成神经环路或神经网络。神经环路有局部的,也有跨脑区或长程的,甚至全脑尺度的。神经环路则是脑实现神经信息处理的基本单元。若干神经环路构成脑网络。脑网络研究已经成为脑功能与脑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灵长类动作理解的镜像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巍  汪寅  丁峻  张均华 《人类学学报》2008,27(3):264-273
灵长类动作理解(understanding of actions)的神经机制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的阐明对于揭示灵长类特有的一些高级认知行为的本质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就灵长类动物而言,个体对其同类做出动作的识别以及理解是其一切社会行为的基础,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其动作理解的神经机制还知之甚少。随着镜像神经元成为近年来国外认知神经科学与认知人类学研究的热点,人们通过神经生理学和脑成像等技术,陆续发现和证明了其在灵长类动作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灵长类动作理解的镜像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镜像神经元在灵长类动作理解过程中的一些新认识及其在该能力进化和发育等方面的作用,并对当前一些实验中遗留的问题与灵长类动作理解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脑内阿片受体PET成像及其在痛与镇痛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内阿片受体在痛与镇痛中的作用机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目前在体定量检测脑内相关分子参与神经信号转导的唯一途径。本文在简要回顾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肽的发现、生理功能及其脑内分布的基础上,对已应用或有望应用于人体的阿片受体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示踪剂及其在PET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对阿片成像结果所反映的神经机制进行解读。鉴于脑内阿片受体在介导痛与镇痛中的重要作用,文中着重就近年来有关痛与镇痛的脑内阿片受体PET成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