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内营养现状及其在消化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胃肠内营养现状及其在消化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归纳、分析近年国外有关胃肠内营养及在消化疾病中应用的文献。结果:综述了有关不同胃肠内营养途径特点、置管方法、给饲方式以及营养配方选择的新观点,介绍了胃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蛋白丢失性肠病以及炎症性肠病等需要特殊营养支持的常见消化性疾病中的应用。结论:胃肠内营养是重症患者以及慢性肠道疾病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重要手段,在许多方面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匕较不同营养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并分析不同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肠外营养组(PN);肠内营养组(EN);肠外+肠内营养组(PN+EN),每组50例。仔细观察三组患者在住院接受营养治疗期间的情况,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淀粉酶和免疫指标,并且对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消化道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接受不同的营养支持后,(PN+EN)组患者的血淀粉酶、免疫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消化道不良反应等指标可见明显下降;与PN组和EN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对治疗其疾病非常重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肠外+肠内的营养支持更加安全有效,便于患者吸收,有助于保护肠道粘膜屏障,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非常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癌,其治疗方法包括胃肠减压,禁食,抗炎,抑酸,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使胰腺充分休息,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营养支持治疗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与研究,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已相当广泛,其效果各有利弊.本文将对急性胰腺炎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方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方案组)、B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方案组)和对照组(常规肠内营养方案组),各52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及ALB、TF、PA等营养指标。同时检测患者肠道菌群,判定3组患者肠道菌失调症发生率。治疗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并发症及不良预后。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患者CD+4细胞、CD+8细胞、CD+4/CD+8、NK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除CD+8细胞和NK细胞外,其余各细胞水平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各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IgA、IgG、IgM水平显著升高,且A组和B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3组患者治疗后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A、B组高于对照组,但A组和B组治疗后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7~10d后,A组患者菌群失调发生率为5.77%,低于B组(19.23%)和对照组(36.54%),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组患者出现1例胰腺及胰周感染,1例MODS,0例病死;B组出现1例胰腺及胰周感染,2例MODS,3例菌血症,1例腹腔感染,2例病死;对照组出现6例胰周胰腺感染,7例MODS,5例菌血症,3例腹腔感染,3例病死。A组和B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且A组预后优于B组(P0.05)。结论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均能显著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水平,且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在改善肠道菌群及预后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及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对2010年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9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组(TPN);普通肠内营养(GEN);生态营养组(EEN)(肠内营养加双歧杆菌管饲),每组33例。分别观察3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下降时间、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日的差异。结果 SAP发病7~10 d时GEN及EEN组较TPN组相比,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显著降低(χ2=11.943,P〈0.01)。平均住院日(t=5.496,P〈0.01)明显缩短。SAP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总发生率是36.7%,TPN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57.1%,GEN组肠道菌群发生率42.8%,EEN组肠道菌群发生率14.3%。结论生态营养组EEN较普通肠内营养组GEN和肠外营养组TPN能减少SAP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并能缩短其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疾病相关营养不良是住院病人一个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除去吞咽困难及消化道不健全,当患者摄入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时建议给予口服营养补充(ONS)。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口服营养补充在营养不良治疗中的重要有利作用,尤其对急性病、老年人及低营养状态的病人效果显著。口服营养补充符合人体生理特点,安全、经济、易于吸收且依从性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能量及营养元素的摄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ONS越来越多的在临床应用,但其应用时间,具体方法以及临床效果的评价还存在争议,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ONS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ONS的起源与发展,完善ONS的定义,准确评估其临床疗效,具体阐明ONS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为ONS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比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疾病营养知识,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50例,应用自制问卷对患儿家长的一般资料及营养知识进行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家长营养知识影响因素。结果:1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对基本营养知识回答的正确率介于30.7%-96.7%,对具体营养知识回答的正确率为2.0%-4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文化程度、患儿病程、居住地、发病情况以及首次就诊是否接受营养指导均是家长疾病营养知识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对疾病具体营养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影响因素对家长进行营养宣教。  相似文献   

8.
张秋芹  张巍巍  耿长新  王青 《生物磁学》2011,(14):2709-2712
目的:探讨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病因并对其预后进行BISAP(Beside Index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BISAP评分对其预后予初步评估。结果:发病病因:大量饮酒及暴饮暴食52例;高脂血症27例;药物12例;妊娠1例;十二指肠憩室1例;诱因不明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8例,5例由暴饮暴食、酗酒所致,2例为高脂血症,1例为十二指肠憩室引起;其中有6例BISAP评分≥3分。结论:明确病因对预防复发、降低胰腺炎并发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BISAP评分有利于重症胰腺炎风险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病因并对其预后进行BISAP(Beside Index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BISAP评分对其预后予初步评估.结果:发病病因:大量饮酒及暴饮暴食52例;高脂血症27例;药物12例;妊娠Ⅰ例;十二指肠憩室1例;诱因不明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8例,5例由暴饮暴食、酗酒所致,2例为高脂血症,1例为十二指肠憩室引起;其中有6例BISAP评分≥3分.结论:明确病因对预防复发、降低胰腺炎并发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BISAP评分有利于重症胰腺炎风险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儿高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免疫功能、微量元素和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脓毒症患儿,采用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筛查其营养风险,根据评分结果将营养风险患儿分为中低营养风险组与高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比较中低营养风险组与高营养风险组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含量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经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显示,151例脓毒症患儿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发生率为89.88%,其中存在中低营养风险110例(中低营养风险组)和高营养风险41例(高营养风险组)。高营养风险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及严重脓毒症占比高于中低营养风险组,白蛋白水平低于中低营养风险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升高、严重脓毒症是脓毒症患儿发生高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白蛋白升高是脓毒症患儿发生高营养风险的保护因素(P<0.05)。高营养风险组CD4+、CD4+/CD8+低于中低营养风险组,CD8+高于中低营养风险组(P<0.05)。两组Cu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营养风险组Fe、Zn含量低于中低营养风险组(P<0.05)。中低营养风险组好转74例、未愈32例、死亡4例,高营养风险组好转19例、未愈15例、死亡7例,高营养风险组疾病转归良好率低于中低营养风险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高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严重脓毒症、APACHE Ⅱ评分、白蛋白水平为高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且高营养风险导致患儿免疫功能下降,体内Fe、Zn含量降低,疾病转归情况较差,建议早期实施营养干预,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刘杰锋  何志国  陈澍  余铖  廖洁  何子超 《生物磁学》2013,(27):5279-5281,523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N),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及72小时的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分别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或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及72小时后,实验组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而对照组治疗24、48h后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能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共52例,发生率为60.47%。在单因素分析中,镇静剂使用、肠内营养实施时间、肠内营养治疗前血清中白蛋白水平、专业护理、添加膳食纤维、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密切相关(P<0.05或P<0.01),Logistics 多因素分析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对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具有显著影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因素较多,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添加膳食纤维和专业护理能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为保护性因素,临床及时认识和控制上述危险因素的发生和积极实施保护性因素对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民营养状况是健康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卫生保健和人口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全面梳理了2022年营养健康领域在科技布局、研究热点和产业方面的发展态势,分析发现,科技布局层面持续支持精准、个性化营养,重视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推动未来食品系统向可持续化发展;科学研究聚焦通过营养干预进行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营养健康与微生物组的关系,以及营养助力健康老龄化等;产业方面,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替代蛋白、营养保健品等市场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基于科技布局及研发趋势,本文进一步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宠物指人们精心饲养,以供玩赏愉悦的宠爱动物。目前犬类在我国宠物市场发展较为迅速,而且历史非常悠久,其他宠物的饲养规模、普及程度与犬类还相距较远。对国内犬临床疾病情况研究发现,近年来犬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升高,广大宠物医师对于此类疾病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大。本文主要从犬营养代谢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较为先进的诊断方法、后期治疗饲养,三个方面进行对犬营养代谢病进行探讨,希望对于宠物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和宠物营养的科学搭配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时间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最佳时机。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为肠外营养组予以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在入院3-5天内予以早期肠内营养,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在入院5天后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抽取所有患者入院时、入院后3天、7天、14天静脉血,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TNF-α、IL-6含量,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各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含量逐渐下降,B组和C组下降较A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B组予以肠内营养后下降较C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A组明显低(P<0.05),B组与C组比较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炎症反应,从而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在患者循环稳定条件下,越早予以肠内营养对患者的预后越有...  相似文献   

16.
儿童过敏性紫癜30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诱因:感染进食特殊食物、接种疫苗。②有消化道症状者中以腹痛为最常见。其中4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肠套叠、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细菌性痢疾。⑤有肾脏受累者挖例。其中12例同时存在消化道症状③预后:28例治愈好转,占93.33%,1例于2年后再次发病。结论:①HSP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一位。患者中可表现较多的肾外症状,较易发生肾功能损害,及时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胃镜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糖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18例)和肠外营养组(PN,14例).详细记录治疗期间的血糖波动,第4d、10d营养指标和淀粉酶等变化,并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波动较肠外营养组平稳(P<0.01).入院第4天EEN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和淀粉酶指标恢复明显高于PN组患者(P<0.01).并发症发生率EEN组少于P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胃镜鼻空肠置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较好方法,方便血糖调控,同时可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元的营养、支持、分化及突触可塑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合成中的前体分子产生相反的诱导神经元凋亡作用,并在中枢退行性疾病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前体蛋白在合成代谢、受体调控和功能上的"阴/阳"特性,并讨论其在疾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为进一步探索认识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病理意义、疾病治疗价值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组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相关性的多肽性因子,它们通过前体蛋白的切割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蛋白,为不同的神经细胞亚群提供营养支持,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认为神经营养因子的前体不具有生理功能,最近的研究则表明,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具有不同于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至少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前体大量存在于细胞外,它们通过与p75NTR和sortilin受体组成三聚体诱导神经细胞的凋亡.这一机制可能与神经发育时调节神经细胞的比例,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的死亡以及某些人类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此外,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还可能具有其他未知的新功能,对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功能的深入研究将使人们对神经系统的发生、发育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新药物、新疗法的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营养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NRS-2002营养筛查表筛查结果,选出可能存在营养风险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平均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干预方式,观察组采用个体化综合营养干预的方式,比较两种不同的营养方式对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营养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炎症水平方面,干预后两组患者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沉(ESR)较干预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室检测及营养代谢指标方面,干预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血清淀粉酶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清Ca2+水平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清淀粉酶降低和营养代谢指标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PACHE-Ⅱ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结局及并发症方面,干预后观察组腹痛腹胀减轻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营养干预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代谢状况和临床结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