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物学研究》2012,(5):522
该团队自2000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对秦岭川金丝猴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以下重要成果:1)经过对秦岭川金丝猴种群的分布和数量的系统调查,结合对400年来中国金丝猴群分布变迁的分析,揭示了秦岭成为它们最后的避难所,并且仍受到生境破碎化的威胁。2)对秦岭川金  相似文献   

2.
川金丝猴(Rhinopitheeus 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科学研究和物种保护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陕西秦岭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北界。图片显示了野生秦岭川金丝猴的社会单元——一雄多雌家庭单元,在此基础上聚合成群。多年的研究得出川金丝猴是具有多重社会结构水平的灵长类物种。  相似文献   

3.
秦岭川金丝猴下地活动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是以树栖为主的灵长类动物。近年来,人类在秦岭地区的森林砍伐对金丝猴的行为生态产生一定影响,我们就此问题对行进中的金丝猴下地行为和森林植被类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以探讨森林砍伐是否为导致川金丝猴下地?..  相似文献   

4.
开展不同地区的灵长类种群研究,是进一步进行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类、行为和认知等比较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秦岭陕西省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内大坪峪的川金丝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随机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收集猴群的种群结构数据收集。结果显示秦岭南坡的猴群基本社会结构组成和秦岭北坡基本一致,但秦岭南坡佛坪的川金丝猴种群显著小于秦岭北坡周至的川金丝猴种群(Z=-2.741,P0.01),且经常发生分群和合群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秦岭南坡的大坪峪栖息地破碎化。  相似文献   

5.
温带地区分布的灵长类动物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容易受到食物不足的胁迫。川金丝猴就是分布于温带区域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因此在不同的季节,食物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缘,该地区的研究对川金丝猴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和栖息环境 的植被调查,来探讨食物的分布和丰富程度对川金丝猴的影响。在神农架川金丝猴分布的核心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按照海拔梯度设置88个样方,基于优势树种和数据分析,我们把川金丝猴的栖息地划分为12 个类型。阔叶林的食源植物种类要高于针阔混交林;而低海拔的类型中提供食源植物的种类要高于高海拔类型。尽管川金丝猴的食谱范围很广,但是它喜食的食物种类分布极不均匀,而且在其不同类型的栖息地内,食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季节的变化和食源植物的分布不均衡都会影响川金丝猴的取食行为和时间分配。我们建议借助人为改造森林结构,增加食源植物的数量,进而达到保护和扩大川金丝猴种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程亮  王晓卫  赵海涛  任轶  李保国 《生态学报》2016,36(23):7724-7731
小种群的保护已成为保护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鉴于小种群极易灭绝的特性,寻找制约小种群存活的关键因子,形成快速拯救的措施,是目前对于小种群进行保护十分迫切的任务。根据秦岭大坪峪地区2个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种群连续5a的观察数据,参照群体大小、配偶体制、迁移扩散、环境容纳量、死亡率、灾害的发生频率等种群参数,并结合川金丝猴其他种群的研究结果,利用旋涡模型(Vortex 10.0),对猴群未来100a内的数量动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个体迁移的情况下,大坪峪种群种群100a间灭绝概率为95.8%和93%;当存在个体迁移和扩散的情况,灭绝概率为2%和0.4%。因此种群间个体迁移是秦岭大坪峪川金丝猴种群数量动态的限制因子。鉴于此,增加川金丝猴大坪峪种群间的个体交流,能够保证本群川金丝猴长期生存所需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增加秦岭川金丝猴各种群间的个体交流,建立群间的生境走廊对这一世界性濒危物种的长期存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roxellanae)是我国的珍稀动物,由于其生性胆怯、体质娇弱,在动物园的环境和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活有一定困难。北京动物园自1986年开始对川金丝猴的繁殖生物学进行研究.1991年5月20日第一只人工饲养下的川金丝猴子二代(雄性)顺利出  相似文献   

8.
秦岭川金丝猴对高海拔栖息地的某些生理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也是海拔分布最高(4 167m)的灵长类,从生理生态学角度研究金丝猴怎样适应高寒山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依据十几年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已发表的相关资料,从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生殖几个方面探讨了金丝猴的指名亚种——川金丝猴对秦岭高海拔栖息地的适应及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川金丝猴食土行为的首次报道(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鹏  李保国 《兽类学报》2013,33(3):282-285
2001年10月至2008年3月,我们在对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长期观察研究中发现3例成年雌性舔食泥质岩上粘土的行为。川金丝猴的食土行为均发生在深秋季节,所有食土雌性均处于怀孕期。我们初步推测川金丝猴的食土行为主要是为了补充矿物质。本文首次呈现川金丝猴食土行为的研究证据,对于进一步理解川金丝猴的食性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也为不同生活类型灵长类食土行为的比较分析提供支撑信息。  相似文献   

10.
川金丝猴社会行为节目及其动作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区分和定义川金丝猴各项社会行为节目及其动作模式是研究川金丝猴社会行为的重要基础。本文的目的是按照现代习性学的基本观点,探讨川金丝猴在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物种典型行为以及它们的固定动作模式。数据收集时间为1988~2005 年,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随意取样法,对川金丝猴笼养条件下的繁殖群、半笼养条件下的繁殖群和全雄群、以及其自然栖息地神农架林区的野生猴群进行观察,总计观察约3 000 h。初步确定了川金丝猴54 项物种典型行为节目及其动作模式,其中45 项是群内个体之间用以进行社会交往的社会行为节目,包括8 种在其他灵长类物种中目前还没有报道或比较少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