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微生态学家、中国微生态学创始人康白教授最近撰文明确提出“正常微生物群是一个新的人体生理学系统”。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新观点 ,这一新理论的出现将为微生态学和生理学增添新的内容 ,对未来医学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研究的层次、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所处的环境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功能、人体微生态系统的调控等问题加以论述 ,供大家参考。1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生理学是当代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内容 ,它是以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人体的健康状况不仅取决于自身的遗传因素,还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的作用密切相关。正常微生物群是人体生理性组成部分。人体携带与其自身细胞相当(1∶1)的微生物细胞,这些细胞参与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如消化、吸收、代谢、免疫、酶活性以及内分泌等,在微生态平衡时,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不可替代的生理保健作用[1]。  相似文献   

3.
正常微生物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人体自身细胞通过密切接触,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共生关系,并且已经成为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生理器官".我国微生态学专家康白教授曾提出[1]"人体内正常微生物群是人体的一个生理学系统",与机体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同样重要.是人体生理学中不可缺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新的生理系统.生理学教材应当增加一章正常微生物群.  相似文献   

4.
前言人体是一个和外界接触的场所,即微生物群体在人的鼻腔、咽喉、口腔、肠道、阴道和皮肤等处形成,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bacterial flora)。它是由与人体之间具有很深共生关系的定居菌群和共生关系较浅的栖居菌群构成。这些菌群相互之间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微生态调节作用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劳文艳  邱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14(5):310-310,F003
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常有微生物存在 ,其中一部分为长期寄居的微生物 ,在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是无害的 ,称为“正常菌群”。人体的肠道中其回肠下部至结肠 ,由于蠕动减慢 ,食物流速小 ,p H较高 ,Eh较低 ,致使微生物数量增大 ,也是厌氧菌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肠道中有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等 ,以双歧杆菌和类杆菌占绝对优势的菌构成了正常菌群 ,其中 ,双歧杆菌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性有益菌 ,在调节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从人体中分离到的双歧杆菌有 :婴儿…  相似文献   

6.
由大量微生物构成的复杂微生物群落栖息在人体的肠道内,这些微生物统称作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在人体的消化吸收、免疫、生物拮抗、抗肿瘤等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提示,肠道内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和人体的免疫系统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功能及建立免疫的稳态与肠道菌群的作用密不可分。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能阻止致病微生物入侵从而影响肠道免疫系统,同时还能影响全身免疫系统,在人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湿疹等皮肤病与皮肤微生物群的关系研究,在本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有所报道。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微生物群保持生态平衡,对人体无害,但在某些内、外因素影响下,皮肤微生物群的变化会引起湿疹等病变的产生,而湿疹等病变又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群的过度生长,使微生物群与机体之间,微生物群之间的动态平衡遭  相似文献   

8.
在新兴的微生态学研究中,对正常菌群、病毒群的研究较多,而对正常寄生虫群的研究较少。实际上人体动物体也存在正常寄生虫群,在此我们提出“正常原虫群”的问题加以讨论。象其它正常微生物群一样,人体动物体所寄生的原虫也有致病与非致病之分,  相似文献   

9.
健康人体内存在着多种正常菌群,它们与人体、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动态平衡.正常菌群的存在对人体是有益的,于是近年来产生了一种新的观念,选择一些正常菌群进行人工培养,然后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利用阴道微生物中的乳酸杆菌制剂对阴道菌群失调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调查及研究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既可研究了解它们与机体的相互关系及生理意义,又可研究探讨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以及菌群失调症等方面的病因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条件致病微生物及所谓“非病原性真菌”所引起的感染明显增多,以及某些真菌及真菌毒素与人类肿瘤病因关系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因此,对正常人体真菌丛的研究既有医学上的理论意义又有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定植可被定义为微生物在身体特定部位长久存在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导致健康宿主病变,不同于感染,因为后者是指微生物在体内长期停留而有引起病变的可能.胃肠道是人体细菌定植最多的地方,胃肠道的细菌定植是一复杂的有多因素决定的过程,其特征是环境、食物、微生物和宿主相关因素动态作用的结果。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最重要的生理性细菌,对宿主发挥生物屏障、营养、免疫、抗肿瘤和改善人体代谢等多种生理作用。但是双歧杆菌定植于肠黏膜上皮细胞上是它发挥上述生理作用的前提,故有关双歧杆菌定植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决定双歧杆菌能否在肠道中定植的条件有:一是双歧杆菌必须先与肠道细胞发生作用而粘附于肠道细胞上;二是粘附后的双歧杆菌进一步改变肠道环境而实现对肠道细胞的稳定粘附(定植)。  相似文献   

12.
人体微生态是人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群落,是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共生和病原微生物的总和,也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器官",它在维持人体健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生态与宿主间有着全面广泛的相互作用机制,微生态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作总结评述。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与生命健康专题序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婧  王军  邓子新 《生物工程学报》2021,37(11):3711-3716
人体微生物组是指人体内由微生物组成的共生生态群落,其动态平衡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微生物组被公认为可在人体中起调节免疫、代谢、消化吸收作用的重要“器官”,可与包括肺、肠道、阴道、大脑在内的多个器官产生联系,并逐步成为治疗癌症、冠心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疑难杂症的潜在靶点。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组测序与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从微生物组角度发现人体微生物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国际科研的热点与前沿。为了进一步促进人体微生物在生命健康领域的研究,《生物工程学报》特组织出版专题,重点阐述了人体微生物组的研究方法、人体微生物组与疾病以及干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推动微生物组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药物制剂质量检验中增设检测正常菌群指标的探讨佳木斯医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佳木斯154002霍继明佳木斯医学院药剂教研室于敏佳木斯医学院微生态室研究室杨景云一,人机体内栖居的大量正常微生物群对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正常微生物群(normalmie...  相似文献   

15.
双歧杆菌、乳杆菌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常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 ,这些菌群的平衡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道内正常菌群作为一个整体存在 ,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机体肠道内菌群失调则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为腹泻和感染等。而近年来 ,益生菌 (剂 ) (probiotics)作为一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的总称 ,它对腹泻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特殊的功效 ,已成为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 ,并在保健食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是目前开发应用最热门的两种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是机体有益的与人类健康又密不可分的重要生理菌群 ,二者对人健康和营养有…  相似文献   

16.
乳酸杆菌是人体的正常茵群,可作为安全的疫苗载体。其本身可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在维持正常茵群中起免疫调节作用。作为辅助微生物制剂,乳酸杆菌可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泌尿生殖道感染、先天性过敏症,甚至抗肿瘤,是一种有应用前途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人体皮肤上定植或附着着一些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但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皮肤屏障的防护作用,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对人体不能造成伤害。舰艇人员在长远航期间,受各种条件限制,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皮肤破损时,皮肤上的微生物就会侵入机体造成感染性皮肤病。为了有针对性做好长远航期间舰员的皮肤病防治工作。现将2018年某舰官兵执行远航任务7个月期间舰员感染性皮肤病情况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代谢活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定植于人体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无论从细胞还是基因数量上都远超人体,而90%以上的微生物是未培养的,这严重限制了对人体共生微生物功能的研究。因此,鉴定和分离未知或以前无法培养的微生物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各种技术的进步,可培养的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但仍存在不足。本文论述了利用基因组测序探索微生物“暗物质”的效果,以及分离培养未培养微生物和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综述了当前有效的微生物鉴定和培养技术,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基因组信息抗体工程等;阐述了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相互作用,揭示了人体微生物“暗物质”的潜力,对人体微生物“暗物质”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演替是指正常微生物群,在自然和人工因素影响下,在机体解剖部位的生态空间中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它可以分为初级演替、次级演替以及生理性演替。在人体呼吸道内,正常菌群无时不刻地进行着演替,这一过程使得呼吸系统微生态形成了动态平衡。呼吸道各类型演替过程对于临床疾病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呼吸系统微生态各类演替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人体肠道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共生着100多万亿个微生物菌群,约有1 000多种,是人体细胞的10倍。肠道微生物固有的微生物基因有300多万个,是人体基因的100多倍,这些微生物基因帮助人体微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又伴随着潜在的威胁。总结了肠道微生物菌群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开展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