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理卫生》教材在讲视觉的形成时,提到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本文仅就晶状体曲度的调节机理谈一点看法。人的正常眼能看清远处(指6米以外)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甚至到10厘米以内)的物体,这是由于晶状体是调节眼球视觉焦距的屈光体。晶状体位于瞳孔的后方,玻璃体的前方,外面包有一层透明被膜,称晶状体囊。晶状体无色透明(无  相似文献   

2.
材料以细输血胶管围成圈状表示晶状体矢状切面,细绳一段作睫状小带.较硬的纸片折叠成锯齿状,后面缝以松紧带表示睫状体. 制作如下图.在薄板上先画好角膜,将表示晶状体的胶圈一端以图钉固定,圈内染上与胶带一样的  相似文献   

3.
大鼠眼球和泪腺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组织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及其受体CNTFRα在大鼠眼球、泪腺上的分布情况.方法取雄性SD大鼠两侧眼球和泪腺,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检测眼球、泪腺中CNTF和CNTFRα的免疫阳性反应.结果 CNTF和CNTFRα的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在眼球和泪腺的组织定位基本相同,包括角膜上皮细胞、固有层神经纤维、角膜细胞、内皮细胞,虹膜上皮细胞,睫状体上皮细胞,晶状体上皮,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苗勒细胞、节细胞层细胞,球结膜上皮细胞,泪腺腺细胞及导管上皮.结论 CNTF及其受体选择性地分布于眼球和泪腺的一些细胞中,且多数细胞与房水和泪液的产生和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江豚(Neomeris phocaenoides)眼折光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角膜、前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进行了解剖学和光学参数的测量.对江豚简约眼的各项光学参数进行了计算.根据解剖学测量和简约眼的计算结果对江豚眼的折射状态作了估计.结果表明,江豚眼角膜的曲率较小其折光能力较弱,而其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却较强,在眼的折光系统中起着主要作用.江豚眼的折射误差(refractive error)为-25.1D,,说明江豚为高度近视眼,只有当物体靠得很近时,江豚的视觉才起作用.文章把江豚眼折光系统的实验结果与某些陆生哺乳动物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讨论了水生哺乳动物与陆生哺乳动物眼折光系统的某些差别.  相似文献   

5.
花背蟾蜍角膜早期形态发生中胶原合成的放射自显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伯森  孙颖 《动物学报》1990,36(1):52-57
本实验以~3H-脯氨酸为标记物,用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花背蟾蜍眼的早期发育中胶原的合成、分布以及对角膜早期形态发生的作用。结果表明,角膜上皮从开始形成即合成胶原,并在角膜上皮基底面聚积。在角膜开始透明时,角膜上皮、内角膜和晶状体的胶原合成速率都明显增加,提示与角膜分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扬子鳄视觉器官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孝兵  王朝林 《动物学报》1993,39(3):244-250
本文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的组织学,同时测量了其眼球的一些光学参数.扬子鳄眼球呈扁圆球形,角膜径与球径的比值为1:1.44;晶状体与角膜的比值为1:1.40。角膜内具鲍氏膜;虹膜内的括约肌、睫状体内的睫状肌均属横纹肌,视细胞椭圆体内线粒体嵴突与线粒体长轴相平行,这与报道的其它鳄类不同。虹膜内未见扩瞳肌纤维,角膜缘缺巩膜小骨片,晶状体环垫薄,因而其视觉调节能力仍然很弱。视网膜中视细胞由视杆细胞、单锥细胞、双锥细胞组成,其中以视杆细胞占多数。视细胞与神经节细胞核比值平均为2.5:1,表明扬子鳄的组织结构与其弱光视觉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详细观察和描述了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眼的发生和发育变化过程,并分别对各发育时期视网膜的厚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非洲爪蟾眼的发牛开始于眼原基的形成,进而形成视泡;晶状体的发生是在视杯外壁增厚的同时诱导覆盖其上的胚胎外胚层内层增厚,形成预定晶状体板;在视网膜和晶状体共同诱导下,预定角膜上皮变为透明的角膜.在视杯出现之前,预定RPE的厚度由厚变薄,NR层不断地增厚直至结构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放射自显影追踪注射入胚胎的~(35)S-硫酸盐的方法,研究了花背蟾蜍早期形态发生时眼的各部分组织和细胞外基质中的硫酸糖胺聚糖(Sulfated Glycosaminoglycans简称:硫酸GAG)的合成,并分析了其在眼形态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眼早期形态发生时,合成的硫酸GAG主要是硫酸软骨素。2.眼各部分组织中在即将分化时硫酸GAG合成率增高,分化开始后逐渐下降到原基形成时的水平。3.在晶状体被诱导时,在视杯和晶状体相互贴近的组织及两者间的细胞外基质中硫酸GAG的合成率明显增加,提示这是晶状体诱导的重要因素。4.角膜上皮形成时即向角膜上皮下层和细胞外基质分泌硫酸GAG;角膜上皮透明时,合成更多的硫酸角质素。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Na~(75)_2SeO_3皮下注射诱发大鼠产生白内障后,观察~(75)Se在房水及晶状体中的分布。发现注射后4小时内,~(75)Se迅速进入眼内,产生白内障的大鼠晶状体中~(75)Se较多,而注射后未产生白内障的大鼠透明晶状体中~(75)Se进入很少。经三氯醋酸处理后,~(75)Se主要在沉淀部分,经巯基乙醇处理后,~(75)Se转移到上清液中,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可见~(75)Se与α、β_H、β_L、γ晶体蛋白都结合。这提示~(75)Se可能是与晶体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残基的巯基相连,从而使蛋白质交联起来,导致晶状体中高分子量蛋白质的形成,引起光线的散射,而表现为白内障。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眼的发生过程, 结果显示: 胭脂鱼眼的发育经历了眼原基形成期、眼囊形成期、视杯形成期、晶体板形成期、晶体囊形成期、角膜原基形成期、角膜上皮形成期、视网膜细胞增殖期、晶状体成熟期、眼色素形成期以及眼成型期等11个时期。视网膜发育最早, 起始于眼原基的形成, 直至眼成型期分化完成, 形成了厚度不一的8层细胞, 由内向外依次为神经纤维层、神经细胞层、内网层、内核层、外网层、外核层、视杆视锥层和色素上皮层, 且发育历时最长, 约264h。晶状体的发育在视网膜之后, 始于晶体板的形成, 于出膜前期成熟, 发育历时最短, 约74h。角膜发育最晚, 始于角膜原基的形成, 出膜1 d分化为透明的成熟角膜, 发育历时约96h。出膜4 d仔鱼眼色素沉积明显, 视网膜各层分化明显, 晶状体内部完全纤维化, 眼的形态结构基本发育完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人成熟型白内障晶状体的超徽结构和元素分析。作者使用附有能谱仪的JSM-35C扫描电镜对晶状体纤维细胞的巯、磷、钙进行微区分析。结果表明,硫的谱峰很高,磷和钙的谱峰则很低。此外,线扫描分析证明,沿扫描线硫在晶状体纤维细胞内的分布比较均一。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纤维细胞外形不规则,球-和-凹的连接不易看到。在不同区域的晶状体纤维细胞出现大量破坏及球体的形成。而最明显的改变是在品状体局部纤维细胞的扁平面形成无数刺状突起,这些突起具有不同的大小和形态,分布也不均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5mW/cm2的S波段高功率微波(high-power microwave,HPM)对动物眼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我国高功率微波安全防护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S波段HPM模拟源以远场平面波(平均功率5mW/cm2)分三种不同的峰值功率(G1、G2、G3组)进行单次照射,并在照后7个时间点,通过眼底镜、裂隙灯观察、视网膜电图测定、组织病理学等方法研究HPM对动物的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眼重要部位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HPM照射后角膜表面平滑无异常,未见混浊、粗糙等病理现象发生;晶状体在观察期内无肉眼可见的晶状体混浊,实质和晶状体后囊和玻璃体无异常;照射后即刻动物眼底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稍有扩张充血,并于1天~3天后恢复正常表现;病理染色显示G1和G2组照后1天视网膜内外节排列稍有紊乱,照后3天~7天内恢复;G3组稍重,可见外核层细胞排列松散,于照后7天~14天后亦恢复正常;视网膜电图显示与照前相比,三组在照后1天的视网膜电图都有所降低,但3天后恢复正常,直至照后28天无明显改变。结论:5mW/cm2的S波段HPM单次照射对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等部位不能造成损伤,视网膜在照后有轻微病理变化,但很快可以恢复。大鼠眼视功能在照后可出现暂时但可逆性的下降。此剂量范围的HPM照射对眼组织结构和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9例(147只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植入人工晶状体CANON STAARAQ-110NV型53眼、AMO S140NB型43眼、Pharmacia Ceeon 911型32眼、Alcon Acrysof型20眼。对术后视力、术前术后角膜散光、术后前房反应、人工晶状体位置、手术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0.5眼数分别为94.3%、93.0%、90.6%、90.0%;术后6个月,AQ-110NV型和S140NB型、CeeOn 911型和Alcon Actysof型间角膜平均散光度数无显著差异,AQ-110NV型和S140NB型与Ceeon 911型和Alcon Acrysof型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前房反应轻微;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后囊混浊、人工晶状体破损,发生率分别为6.1%、4.1%、10.9%、3.9%;未发现人工晶体状体明显移位者。结论:各种材料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在临床上的应用都是有效的,推注式人工晶状体(AQ-110NV、S140NB型)植入术无须扩大切口,容易掌握,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人体眼球的晶状体,实质上是焦距可变化的凸透镜.介绍一种以水为介质焦距可变化的凸透镜的制作过程及使用方法,利用这种变焦水透镜替代人眼球模型中的焦距不可变化的晶状体,进而直观地演示人眼成像的特点、人眼在观察远近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化的动态过程、假性近视眼的生理原因及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5.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是目前最热门的白内障手术之一。即在计算机系统引导下利用飞秒激光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的制作,晶状体核裂解和晶状体前囊膜的切开,明显降低了传统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并发症,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目前仍然处于临床应用初级阶段,其昂贵的价格是影响其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原因,手术安全性及远期屈光效果仍然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就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角膜上皮层位于角膜表面,外邻泪膜,内与角膜前弹力层相连。角膜上皮细胞代谢所需营养及氧分主要通过泪膜、房水和角膜缘毛细血管运送。正常的角膜上皮细胞代谢是维持角膜上皮细胞正常增殖与分化状态的关键。角膜上皮细胞代谢异常可导致上皮损伤或变性,是多种角膜疾病的病理基础。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角膜上皮细胞代谢相关的组织结构、营养来源、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HPM长期辐照的眼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功率微波(HPM)在不同平均功率和不同重复频率条件下长期多次照射对眼组织结构的生物效应,为我国HPM安全防护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HPM效应模拟源远场平面波(峰值功率密度50W/cm^2)分3个不同平均功率水平,每天6min持续照射1个月,并在照后5个时间点通过眼底镜、裂隙灯观察、组织病理学方法等研究HPM长期照射对动物眼重要部位结构的生物效应。结果:HPM照射后眼角膜、晶状体、眼底等组织结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其中角膜病变依剂量不同可分别于照后2月到照后6月恢复正常,而晶状体病变在观察期内(照后6月)仍未见恢复,照射后动物眼底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稍有扩张充血,但未见瘢痕、裂隙、出血等表现。结论:实验所用剂量范围内的HPM重复照射可以对动物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部位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效应,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在实验的观察期内,角膜和眼底依照射剂量不同可分别于照后不同期间恢复正常,但晶状体混浊在观察期末仍未见恢复,能否发展成微波白内障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9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使用玻璃体切割术+晶状体切除术,观察组使用玻璃体切割术+超声乳化吸除术。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泪液白介素(IL)-2、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泪液分泌试验(SIt)的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泪液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L显著低于对照组,BUT、SI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囊膜浑浊、虹膜新生血管、角膜水肿、干眼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术后视力恢复,改善泪液分泌,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蛋白质印迹转移技术分析了正常及硒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及房水中蛋白质的性质。结果表明,晶状体中的脲溶性蛋白质可被抗α及抗γ晶体蛋白血清识别,提示α及γ晶体蛋白均为脲溶性蛋白质的主要成份。患白内障时房水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且主要被抗γ血清识别,而被抗α血清识别的成份很少,表明在大鼠硒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有较多低分子量蛋白质漏出到房水中,且其主要成份为γ晶体蛋白。此外,我们还发现正常及硒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膜蛋白质与抗α及抗γ血清起反应的程度及分布有所不同,提示晶状体细胞膜与晶体蛋白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既往研究显示,时域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都可以用来测量前房细胞.近年来,商用的扫频OCT也运用于临床.对于这3类OCT,哪种测量房水细胞更准确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使用这3类OCT对离体房水细胞进行了测量并进行了对比.首先抽取人体外周血,将其稀释为8种不同浓度,并将其装入薄膜塑料袋内,模拟前房细胞,使用这3类OCT对每个样品进行扫描.对于Visante AS-OCT和RTVue XR Avanti OCT,可以轻易从背景噪点中分辨出房水细胞;但对于Casia SS-1000 OCT,难以区分背景噪点和房水细胞.使用Visante AS-OCT的高分辨率角膜横断面扫描、RTVue XR Avanti OCT的角膜线扫和3D角膜扫描模式所测得的样品血细胞密度和实际血细胞浓度高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P)分别为0.991,0.989和0.993).RTVue XR Avanti OCT的角膜线扫和3D角膜扫描模式所测得的矫正细胞密度均显著高于Visante AS-OCT((10.46±2.87)个/mm~2,(11.01±2.47)个/mm~2vs.(1.55±1.75)个/mm~2)(P0.01).本研究显示,频域RTVue XR Avanti OCT在测量离体房水细胞上,优于另外2种O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