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皮素-1 mRNA反义寡核苷酸预防大鼠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n L  Yuan WJ  Chu XL  Xu H  Li L  Ren AJ 《生理学报》1999,51(5):533-540
本实验夹闭雄性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造成急性心肌缺血,观察LAD闭塞后1h内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LAD夹闭前2h,静脉注射本室设计的人内皮素-1mRNA反义寡核苷酸(AS-ODN)以阻断ET-1mRNA表达,观察AS-ODN对血浆ET-1浓度和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左室支的急性心肌梗塞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比较了结扎兔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组)和左室支(LVA组)两种方法建立的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结果发现1:ECG标测,三天内不同时间LVA组∑△ST升高毫伏数均高于LAD组(P<0.01或P<0.05);2:N-BT染色,LVA组心肌梗塞占心室重的百分率为17.3%±0.56%,而LAD组为8.2%±2.42%,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证实了LVA组心梗面积较LAD组大且相对稳定。采用增强(Gd-DTPA)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发现LVA组急性心梗范围在三天内基本稳定。作者认为,兔急性心梗模型采用结扎LVA优于结扎LAD。  相似文献   

3.
兔盲肠结扎穿孔早期肺动脉压增高中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万梅凌亦凌1黄善生1张君岚郝荣利(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石家庄050017;1河北省基础医学研究所)本实验旨在观察家兔盲肠结扎穿孔(cecalligationandpuncture,C...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的方法,研究心肌梗死大鼠血浆中肌钙蛋白T(cTn-T)的动态变化。方法大鼠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建立稳定的心肌梗死模型;分别在结扎后31 h、48 h、69 h、168 h检测cTn-T含量和计算心肌梗死重量指数。结果成功制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并对常规技术进行改进,降低动物死亡率。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31 h、48 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cTn-T含量差异极显著(P〈0.001);各时间点心肌梗死重量指数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1)。cTn-T值与梗死重量指数呈显著性正相关(r=0.90,P〈0.01)。结论结合大鼠心肌梗死程度进一步佐证了模型制备较成功。cTn-T表现出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在31 h最接近达峰时间,有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价值,也可作为判断AMI时心肌梗死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模型,术后一周开始应用人参与电针治疗2周,大鼠的室颤阈(VFT)明显升高。证明人参与电针均可有效防治心梗后期实验性心律失常。通过受体药理分析发现:人参与电针均明显降低缺血性心肌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颤的敏感性。人参与电针防治心梗后期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系通过对β受体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开胸结扎冠状动脉与闭胸明胶海绵栓塞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动物模型的特点。方法分别经开胸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主干及闭胸冠脉栓塞的方法阻断冠脉血流;采用单级肢体导联和胸导联方式,在阻断前后监测心电图波形变化;造模72h后取心肌组织行病理切片染色。结果经心电图和病理验证,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制备犬心梗模型,开胸冠脉结扎犬死亡率较高,而冠脉栓塞成活率高。结论相较开胸冠脉结扎法,闭胸栓塞法制备心梗模型对动物损伤小,成活率高,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适用于Lans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大鼠心肌梗死的动物模型,为评价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变化提供基础。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SD)大鼠16只,结扎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1/3处,在结扎前后通过MPA多导生理记录仪连续描记心电图;4周后再次开胸进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测定左室心功能和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另选仅开关胸后存活的10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结果造模成功率为62.50%(10/16);心电图动态监测在冠脉结扎后出现ST-T抬高的融合波,30min后可见病理性Q波;4周后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系统检测显示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等容相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dp/dtmax)等指标较对照组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峰值(LVEDP)则反之;病理组织切片可见结扎区域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坏死心肌被纤维组织取代。结论通过结扎左冠脉前降支的方法,4周后能够形成稳定的适用于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的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该模型能应用于干细胞移植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兔急性心梗再灌注模型中通过硬膜外给予吗啡,探讨其对兔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取开胸结扎LAD(left anterior descending,左前降支)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结扎冠状动脉LAD 30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4 h。新西兰兔22只随机分成2组:①硬膜外吗啡组:经硬膜外注入吗啡(0.25 mg/kg,配成0.5 mL溶液);②对照组:经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0.5 mL。缺血再灌注后逐层关胸,4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缺血再灌注后4周,两组LVEDD和LVESD均明显增大,但以对照组为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LVEF和LVFS,在缺血再灌注后4周硬膜外吗啡组分别降低了9.36%和8.24%,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3.53%和12.18%,对照组比硬膜外组更显著(P<0.05),左室心功能硬膜外吗啡组好于对照组(LVEF:69.73%vs.62.99%;LVFS:31.39%vs.26.59%;LVEDD:14.35 vs.16.96;LVESD:9.52 vs.1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吗啡能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功能,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结扎小型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及进行血流评价的方法。方法小型猪20头全麻下开胸暴露心脏,预阻断LAD(第二对角支)15min,后予结扎,术中心电图动态监测,术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学监测以确定模型建立情况,冠状动脉造影以及^13N-NH3 PET心肌血流测定评价手术后血流改变。结果20头小型猪中有16头存活4周,成活率80%,开胸手术中1头因麻醉意外死亡,3头死于术后呼吸不畅。结扎后心电图呈动态变化,24h后血清心肌酶谱(CK,CK—MB,cTnI)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LAD血流中断,TIMI分级为0级,^13N—NH3 PET检查显示手术后缺损面积百分比(27.0±5.0)较手术前(4.0±3.2)有显著性差异,证实心梗模型建立成功。结论本实验中开胸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血流评价方法可用于手术前后冠脉血流和心肌血流的比较以及对心肌梗死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心导管介入方法封堵冠状动脉制备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方法选择雄性新西兰兔,先行冠状动脉造影,利用导引钢丝将微导管置于左前降支远端,将高分子栓塞剂与碘油混合配制成封闭胶,经微导管注入血管,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术前、术中和术后l周记录心电图变化。实验终点切取心肌组织标本分别行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造模动物20只,存活16只。冠脉造影显示封闭胶持续滞留于左前降支远端,提示血管完全堵塞。心电图提示存在动态变化,ST段抬高,病理性Q波逐渐形成。心脏大体观测提示左心室前侧壁呈灰白色为梗死区。E染色提示梗死区局部纤维组织增生、疤痕形成、钙盐沉积,缺血区肌束变性、炎症细胞浸润,符合典型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NBT染色后测定梗死面积为28.32%±5.2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缺血区CD34阳性面积和血管新生密度明显高于梗死区及正常组织区(P〈0.05)。结论通过心导管介入方法制备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成功,避免了开胸损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更符合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梗死后蛋白表达变化谱,以进一步了解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重塑产生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利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2-DE)分离心肌总蛋白,采用PDQuest7.3.1软件比较分析,获得差异表达蛋白总体变化趋势。进一步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技术(Western-blotting)检测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e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在心肌梗死后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2-DE结果表明:以假结扎组为对照,梗死3天组有27个蛋白显著上调,18个蛋白显著下调,7个蛋白表达明显差异(ratio〉5)。进一步研究发现梗死区心肌组织bFGF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心肌梗死后蛋白表达变化趋势的探讨为心室重塑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兔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新方法。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25只),假手术组(15只)。缺血再灌注组采用"二线二结"法结扎心脏左前降支30 min,然后恢复心肌灌注3h;假手术组仅将线从左前降支周围心肌中穿过,但并不结扎。实验中连续描记心电图。两组分别于结扎(穿线)前和再灌注(穿线)后1 h从股静脉取血1 mL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实验结束时取心肌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心电图存在ST-T的动态演变,再灌注1 h后血清肌钙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术前(0.47±0.35 vs.0.33±0.31,P=0.002)。两种染色方法均证明存在心肌坏死。结论"二线二结"法能够既方便又成功地建立兔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旨在研究一种新的CO2激光心肌打孔方法改善急性心肌缺血。8只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获得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在缺血区随机分为A、B二区,A区不打孔作为自身空白对照,B区在心脏跳动情况下被激光打孔,在打孔时将滤波片放在光关节臂和心脏表面之间。结果:(1)心外膜电图,∑ST,打孔后30分钟,A、B二区差值具有显著意义(P<0.020);NST,打孔后20分钟,A、B二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2)病理学,冰冻切片H.E染色,激光孔没有碳化层,水肿层仅为50um,激光孔和周围血管相通,血管内可见血液的各种有形成份。实验表明,在形成急性心肌缺血情况下及时采用这种新的心肌打孔方法进行打孔能再造一套有效的血液供应系统,明显改善缺血程度,缩小缺血范围。  相似文献   

14.
邓青秀  彭成 《四川动物》2011,30(2):296-300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中医药治疗心衰采用的动物模型主要有疾病动物模型和病症结合动物模型.常用的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为缩窄腹主动脉法、结扎冠状动脉法、快速心室起搏法、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法、阿霉素法和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法;常用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为心阳虚衰症急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心气虚症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肾阳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大鼠自主呼吸情况下,快捷、简便地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方法 180~220gSD大鼠60只,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隙切开皮层作荷包缝合,逐层钝性分离肌肉,挤出心脏,快速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后,送回心脏同时挤压胸廓,拉紧荷包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记录结扎前、结扎后3h心电图;结扎3h后取出心脏,冰冻切片TTC染色。结果 50只大鼠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模型成功率为83.33%。心电图显示结扎冠脉后出现R波峰降低,ST段拱背抬高及ST-T融合,TTC染色后左心室出现明显灰白色梗死区。结论本方法可在大鼠自主呼吸情况下,较短的时间内以简便的手术、较小的创伤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脑利钠肽后处理对兔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 只兔随机分为3 组,每组10 只,左冠状动脉的左 室支缺血30 分钟,再灌注120 分钟。AMI(急性心肌梗死)组:再灌注期间静脉滴注生理盐水;BNP(脑利钠肽)组:再灌注期间静脉 滴注rhBNP(重组人脑利钠肽);BNP+GLY(脑利钠肽+格列苯脲)组:再灌注期间静脉滴注rhBNP,同时舌下静脉注射GLY 。连续 监测心电变化,统计再灌注120 min 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的发生率。心肌再灌注120 min 后,分别测定SOD(超氧化 物歧化酶)、MDA(丙二醛)、cTnI(肌钙蛋白I)、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各组随机抽取2 只兔,分别于再灌注1 小时和2 小时末 取心尖组织,HE 染色。结果:(1)再灌注心律失常:BNP 组与AMI组比较,VT 和VF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均为P<0.01);BNP+GLY 组与BNP 组比较,VT 和VF 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均为P<0.01)。(2)SOD、MDA、cTnI 和CK-MB 水平:BNP 组与AMI 组比较, MDA、cTnI 和CK-MB 均明显降低(均为P<0.01),而SOD 明显升高(P<0.01);BNP+GLY 组与BNP 组比较,MDA、cTnI 和 CK-MB 均明显升高(分别为P<0.01,P<0.05和P<0.01),而SOD明显降低(P<0.01)。(3)心肌HE 染色:AMI组和BNP+GLY 组心 肌损伤明显,BNP 组心肌损伤轻微。结论:脑利钠肽后处理对兔急性心肌梗死(缺血- 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KATP 通道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动物模型的制作模拟新生儿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研究其脑组织病理变化,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的研究以及进一步有效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40只7d新生昆明小鼠分四组,分别为正常组(A组)、单侧颈总动脉结扎组(B组)、单侧颈总动脉结扎+缺氧组(C组)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组(D组)。单侧颈总动脉结扎组(B组)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单侧颈总动脉结扎+缺氧组(C组)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将其置于20℃的恒温50mL密闭容器中,分不同的时间将其取出;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组(D组)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各组术后均送回母鼠身边继续母乳喂养,三天后再作病理检测。结果:行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加缺氧60min时,小鼠结扎侧皮质及海马区出现病理改变,随着缺氧时间延长(90rain、100min、120min)病变范围逐渐扩大,病理改变越明显。结论:本实验显示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同时缺氧一定时间可以导致小鼠脑组织损伤,脑细胞发生病理改变,且皮层及海马区域的神经细胞对缺氧缺血最为敏感,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皂荚皂苷对麻醉犬心肌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皂荚皂苷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本文采用麻醉开胸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产生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犬冠状动脉血流量(CABF)和心外膜电图(EECG),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显示皂荚皂苷24 mg/kg1、2 mg/kg6、mg/kg三个给药剂量组经十二指肠给药后,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程度,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中AST、CK、LDH活性,并可增加血清中SOD活性及降低血清中MDA含量。表明皂荚皂苷对结扎犬冠脉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小鼠的心肌梗死模型,提高动物存活率,并使用心脏超声进行无创心功能评价。方法昆明雄性小鼠20只,气管插管后由左侧第4肋间进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在模型建立的前1 d和术后1 d、1周分别使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收缩末直径、舒张末直径、缩短分数和射血分数,并于术后第8天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建立过程中早期死亡率10%(2/20),术后1周内死亡率15%(3/20),经过超声评价,造模成功率为75%(15/20)。小鼠心功能明显下降,射血分数由手术前的(92.1±3.45)%下降到术后1周的(49.8±14.20)%,缩短分数由手术前的(61.4±2.85)%下降到(26.1±9.01)%;心室明显扩大,左室收缩末直径由(13.9±1.98)μm扩大到(36.5±7.37)μm,舒张末直径由(35.9±3.12)μm扩大到(48.9±6.05)μm。病理学检查见明显瘢痕形成。结论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了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可以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这一模型。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DNA甲基化编码重编程与心肌细胞焦亡、铁死亡的关联性。方法:2019年12月到2021月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115例作为心衰组,同期选择在本院体检的非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群11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心脏DNA甲基化编码重编程、心肌细胞焦亡、铁死亡指标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的心脏DNA甲基化编码重编程指标-miR-92a、miR-130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衰组的Caspase-1蛋白、Caspase-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衰组的铁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230例入选者中,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缺血性心力衰竭与miR-92a、miR-130a、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半胱氨酸蛋白酶4(Caspase-4)、铁调素存在正向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92a、miR-130a、Caspase-1、Caspase-4、铁调素为导致缺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随有心脏DNA甲基化编码重编程与心肌细胞焦亡、铁死亡,后三者与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存在关联性,也是导致缺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