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赤霉素100—300ppm11月下旬处理水涨龙眼,对花芽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但大小年间的反应存在差异,小年各处理间的花穗抽生率呈现出随浓度降低而提高的趋势,低浓度(100ppm)有明显的促花效应,而大年处理的花穗抽生率无明显差异。所有处理对花穗及夏、秋梢结果母枝的生长发育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喷施6-BA 200 mg/L+B9 2000 mg/L,跟踪测定其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内源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均出现积累,喷施6-BA+B9能明显提高内源多胺含量,特别是Put和Spd的含量。内源多胺与花芽分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生长调节剂对花芽分化的调控有可能通过多胺来实现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淡水经济微藻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 CH-1)为试验藻种,分别添加维生素B1(VB1)、B12(VB12)和维生素H(VH),每种维生素各分6个浓度梯度,测定了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密度、生物量、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分别添加维生素B1、B12和H均显著促进了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维生素B1、B12和H对雨生红球藻的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10mg·L-1、50μg·L-1和500μg·L-1。在维生素B1、B12和H各自的最佳浓度处理下,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密度、生物量、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4项指标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维生素B1处理分别提高了20.1%、14.6%、23.2%和21.3%;维生素B12处理分别提高了29.5%、30.0%、28.0%和24.4%;维生素H处理分别提高了17.1%、29.2%、21.8%和10.1%。在雨生红球藻规模化生产的游动细胞培养阶段,适当地添加维生素B1、B12和H均能够有效地提高藻细胞密度、生物量、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5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对香果树种质离体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果树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单因子实验法研究了5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下对香果树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香果树种质离体保存的最佳CCC、MH、B9、S3307和ABA浓度分别为4、4、2、1和4 mg/L;在9℃条件下,香果树种质离体保存的最佳CCC、MH、B9、S3307和ABA浓度分别为2、1、1、0.5和2 mg/L。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香果树种质离体保存的最佳CCC、MH、B9、S3307和ABA浓度分别为4、4、2、1和4 mg/L。与常温条件相比,低温条件下5种植物生长抑制剂的成活率更高,最佳浓度普遍降低。与光照培养比较,在黑暗条件下5种植物生长抑制剂的成活率也更高,但处理的最佳浓度相同。离体保存后的试管苗没有发生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5.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生物炭用量为0(B0)、1 kg·m-2(B1)、2 kg·m-2(B2)3个水平,氮肥用量为0(N0)、40 g·m-2(N1)、60 g·m-2(N2)3个水平, 即B0N0、B0N1、B0N2、B1N0、B1N1、B1N2、B2N0、B2N1和B2N2共9个处理,研究了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牡丹叶片的氮素积累、叶片氮素向籽粒转移、籽粒蛋白氮、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以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增加了牡丹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以及叶片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与B0N0处理相比,B1N1处理叶片氮素转移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27.6%和27.1%;B1N1和B2N1处理牡丹籽粒百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3.6%和16.4%,其中籽粒产量在B1N1、B1N2、B2N1和B2N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B2N1和B1N2处理牡丹籽粒蛋白氮和总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增加29.3%和36.2%.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增加了牡丹籽粒中总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其中,B2N1处理总脂肪酸含量较高, 比B0N0处理增加了17.4%.生物炭与氮肥配施能够增加牡丹叶片氮素积累量和叶片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增加籽粒产量,提高牡丹籽粒蛋白氮、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其中以生物炭1 kg·m-2与氮肥40 g·m-2配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生物炭和EM菌对黄河三角洲田菁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进行不同EM菌处理(不添加EM菌,EM-;添加EM菌,EM+)和不同水平生物炭处理(0,B0;0.5%,B1;1.5%,B2;3%,B3;生物炭质量/土壤质量),测定田菁生长指标、光合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生物炭和EM菌及其交互处理中,EM+B3处理效果最好,其中田菁株高、基径和总生物量比EM-B0分别显著增加69.5%、90.0%和141.1%。生物炭和EM菌显著改善田菁的光合作用,EM+B3处理田菁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比EM-B0分别提高93.8%、35.1%、43.4%、34.8%。生物炭和EM菌有效改善叶绿素荧光参数,EM+B3处理的潜在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比EM-B0分别显著提高25.8%、31.5%、37.2%和56.8%。田菁的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EM+处理下随着生物炭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在EM-处理下B3出现抑制现象。添加EM菌和3%生物炭(EM+B3)有助于提高田菁光合能力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拓宽叶片的光照生态幅,增强保水抗旱性能,促进田菁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对远志中测定黄曲霉毒素的2种柱后衍生化方法(碘衍生化和光化学衍生化)进行分析比较。样品经过免疫亲和柱净化,HPLC-柱后衍生化-荧光检测器检测;采用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荧光检测。柱后衍生化系统:(1)碘衍生化法,以甲醇-乙腈-水(25∶20∶55)为流动相;衍生溶液为0.05%碘溶液,流速为0.3 m L·min-1,衍生反应温度为70℃;(2)光化学衍生化法,以甲醇-乙腈-水(35∶15∶50)为流动相。碘衍生化方法中,黄曲霉毒素B2、G2在3.8~19 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B1在10.4~52 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G1在10.8~54 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光化学衍生化方法中,黄曲霉毒素B2、G2在1.9~45.6 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B1在5.2~124.8 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G1在5.4~129.6 pg范围...  相似文献   

8.
王爽  伏红伟  杨益众 《生态学杂志》2014,25(12):3593-3599
水稻条纹叶枯病为灰飞虱(SBPH)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前些年在长江流域尤其江苏地区暴发成灾.为探讨杀虫剂吡虫啉对水稻体内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的胁迫效应,本研究模拟大面积生产上的用药方式,在灰飞虱传毒48 h后对稻苗分别施药1、2、3和4次(以B1、B2、B3和B4表示),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痕(Western blotting, WB)等方法对稻苗中RSV NS3、CP、SP、NSvc4等4种基因的表达和CP、SP两种蛋白的含量进行分期检测.结果表明: 1)吡虫啉影响4种基因的表达,且其影响程度与施药强度及基因类型有关:有3个处理NS3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其中施药4次、接虫后16 d\[以(B4, 16 d)表示,下同\]的表达水平最高,达10.86,其他处理的NS3基因表达都明显受到抑制.几乎所有B2和B3处理都使CP、SP和NSvc4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其相对表达水平为0~0.74;而B1和B4的一半处理明显促进其上调,其中(B1, 16 d)和(B4, 16 d)SP基因的表达量最高,分别为258.89和730.54.2)吡虫啉对CP、SP基因和CP、SP蛋白表达模式的胁迫效应不同,如(B1, 19 d)CP基因几乎没有表达(0),但其相应的CP蛋白却明显上调(23.08)
.
  相似文献   

9.
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种群密度制约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郭水良  盛海燕 《植物研究》2002,22(2):236-240
本文调查了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种群密度对植株形态参数的影响。统计表明:北美车前营养生长期间,种群密度对形态参数的影响不大,在生殖生长期间,各形态参数受到种群密度较大的制约,单株叶数(Y1)、叶长(Y2)、叶宽(Y3)、鲜重(Y4)、根重(Y5)、花穗数(Y6)、花穗长(Y7)、花数(Y8)、花序重(Y9)和花穗重/营养体(Y10)与种群密度(X)存在如下关系:Y1=22.0428-2.3022lnX、Y2=21.4185+2.183lnX、Y3=4.9934-0.5048lnX、Y4=0.1567+699.574/X、Y5=7.7310X-0.7606、Y6=0.9019+318.886/X、Y7=2.4236+179.425/X、Y8=46.3069+6914.07/X、Y9=0.1382+15.9598/X和Y10=0.047+0.0002X。文章还比较了北美车前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在繁殖期的密度制约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施盐和磷对重要海防林树种台湾相思幼苗叶光合作用与养分特征的影响,该研究设置0%(B0)、0.2%(B1)、0.4%(B2)、0.6%(B3)、0.8%(B4)的NaCl溶液和0 (P0)、0.5 (P1)、1.5 (P2)g·kg-1 3个供磷水平的过磷酸钙磷肥,在此基础上设置盐磷6个耦合处理,测定幼苗光合作用和养分特征指标。结果表明:(1)盐胁迫显著抑制台湾相思幼苗的生长发育,盐含量越高影响程度越大;低盐施磷对台湾相思幼苗生长不利,中高盐施磷显著减缓盐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2)台湾相思幼苗光合作用受盐胁迫影响显著;中低盐施磷后气孔关闭程度上升会加剧盐胁迫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高盐适当施磷可显著提高台湾相思幼苗光合能力。(3)盐胁迫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且对光系统Ⅱ造成危害;低盐胁迫施磷对台湾相思幼苗叶绿素合成不利,高盐适当施磷可以提高叶绿素合成量、稳定细胞膜结构以及提高叶片潜在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生物炭对塿土水热特性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尚杰  耿增超  赵军  耿荣  赵映翠 《生态学杂志》2015,26(7):1969-1976
试验设生物炭用量为0 (B0)、20 (B20)、40 (B40)、60 (B60)、80 (B80) t·hm-2 5个处理,研究了施用果树树干、枝条生物炭2年后,对塿土容重、含水率、土壤温度和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0~30 cm土层,施炭处理与B0相比,土壤容重显著降低7.7%~10.9%;土壤含水率显著增加10.0%~13.4%;施用40~60 t·hm-2生物炭可以缓冲土壤的温度变化,提高土壤的保温性能;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WR0.25)显著增加30.3%;平均质量直径(MWD)在干筛、湿筛条件下分别显著增加15.2%和31.6%;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分别显著降低19.1%和17.5%.说明生物炭的施用明显改善了塿土的水热特性,提高了团聚体的含量和稳定性;其施用量为40~60 t·hm-2时综合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保水剂与有机肥配合施加对铁尾矿理化性质的影响,确定适宜尾矿改良的保水剂与有机肥最优配比,在迁安首钢所辖的铁尾矿区内,布设保水剂与有机肥2因素4水平的野外小区试验,并测定试验小区铁尾矿容重、孔隙度及持水量和pH、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等理化性质,分析有机肥和保水剂对尾矿改良的作用;同时在小区内播种紫苜蓿和紫穗槐两种植物,测其生物量,验证改良效果.保水剂水平为(L·m-3):0(B0)、10(B1)、50(B2)、100(B3);有机肥水平为(kg·m-2):0(N0)、2.25(N1)、11.24(N2)、22.49(N3).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处理对尾矿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主要体现在0~20 cm表层尾矿,各指标均在0~20 cm层与对照(CK)差异显著.有机肥对尾矿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优于保水剂.在0~20 cm层,保水剂单因素的所有处理尾矿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与CK无显著差异,而单独施加有机肥B0N2、B0N3处理的上述指标均与CK差异显著.保水剂与有机肥二者配合施加优于保水剂或有机肥单独添加的改良效果.0~20 cm层各项指标均在配施处理B3N3下达到最佳,且均与CK达到显著差异.综合考虑,B3N3可以作为尾矿改良的保水剂与有机肥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13.
覆膜与滴灌对河套灌区玉米花粒期叶片光合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作用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基础,栽培方式和土壤含水量变化显著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灌浆期和乳熟期是玉米花粒期2个重要阶段,是玉米籽粒形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河套灌区不同覆膜方式与滴灌水平对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灌浆期玉米叶片光合特征在不同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乳熟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半覆膜(B2)和全覆膜(Q2)滴灌水平2(350 mm)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半覆膜(B1)和全覆膜(Q1)滴灌水平1(200 mm),并且B1和Q1处理下灌浆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气孔导度等显著高于乳熟期.不同处理下灌浆期和乳熟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灌浆期的气孔导度以及乳熟期的水分利用效率等在日变化上存在着同步关系,均呈现出倒“U”型的日变化特征,而胞间CO2浓度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是影响玉米叶片光合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此外,B2和Q2处理下玉米产量显著高于B1和Q1处理(分别增加了29.3%和50.9%),但B1和Q1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与覆膜方式相比,滴灌水平对干旱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海涂土壤结构改良对水稻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添加生物炭和聚丙烯酰胺(PAM)改良海涂围垦区土壤结构对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开展测坑栽培试验.试验供试土壤分别设置3个水平生物炭(0%、2%、5%,分别表示为B1、B2和B3,占表层0~20 cm土重比)和PAM(0‰、0.4‰、1‰,分别表示为P1、P2和P3,占表层0~20 cm土重比)添加量处理.3年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适宜生物炭和PAM有利于改善水稻叶片荧光特性,而高浓度生物碳和PAM对其影响不明显,甚至出现抑制现象.各生育期水稻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均在B2P2组合处理下达到峰值.生物炭添加量处理间水稻叶片叶绿素量(SPAD值)无明显差异,而PAM添加量不同导致水稻叶片SPAD值差异显著,添加0.4‰PAM(P2)下水稻叶片SPAD值最高.添加生物炭和PAM改良盐渍土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在B2P2组合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7236 kg·hm-2;与对照组(B1P1)相比,产量提高了28.5%.添加生物炭和PAM改良海涂盐渍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水稻千粒重、每穴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而实现的.添加适量生物炭和PAM改良滩涂围垦区土壤结构有利于提高水稻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水氮组合对冬小麦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5—2017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肥城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供试材料为‘泰山28',在150(A1)、300(A2)、450(A3)、600 m3·hm-2(A4)4个灌水量和90(B1)、135(B2)、180(B3)、225 kg·hm-2(B4)4个施氮水平下,研究水氮组合对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水分消耗利用、光合特性、籽粒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A3B3条件下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成熟期籽粒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为最大,花前花后营养器官生产储藏干物质及氮素向籽粒的运输量最高,且与其他水氮组合处理差异显著。各氮素处理下,60~200 cm土层土壤耗水量均为A3>A4>A2>A1;A3B3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高于A3B4、A4B3和A4B4。A3B3处理显著提高了开花后7~28 d的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利于小麦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水氮组合效应显著影响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且A3B3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达到9400 kg·hm-2。综上,450 m3·hm-2和180 kg·hm-2的水氮组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并促进干物质和氮素向籽粒运输,与高水肥处理相比,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有利于增强小麦旗叶的光合能力,产生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增加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6.
PP333(Paclobutrazol)是一种强烈的生长延缓剂,已知对多种水果的成熟有关。本试验旨在探明PP333作采前处理对芒果釆后成熟特性、酶活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用印度勒克瑙北部平原园艺研究所试验农场的15年生Dashehari芒果嫁接树为试材,于1987年10月15日花芽分化期和1988年5月13日采前20天,用脚动喷雾器喷施浓度为250、500、1000、2000和3000mg/l的PP333至药液从植株滴下为止。每个处理均加入0.1%Teepol作为表面活性剂,对照树仅喷含0.1%Teepol的水溶液。试验采用随机  相似文献   

17.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预测,到2100年CO2浓度会出现430~480、580~720、720~1000和>1000μmol·mol-1 4种不同情景,而目前同时探究所有CO2情景下植物响应情况的研究很少。本试验利用开顶式气室分别探究自然大气浓度(约400μmol·mol-1)、550、750和1000μmol·mol-1 4个CO2水平在生长季内对一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熏气期间,550、750和1000μmol·mol-1浓度下木荷幼苗净光合速率分别平均提升32.7%、66.7%、82.7%,胞间CO2浓度分别平均增加60.3%、126.2%、223.9%,而高浓度CO2对净光合速率的提升作用随着熏气时间延长,可能受叶片氮含量减少等非...  相似文献   

18.
四季花金花茶(Camellia perpetua)为山茶属中唯一几乎全年开花的珍稀濒危植物。为探究其花芽分化进程及不同花发育时期和年生长周期叶片内源激素变化,该研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四季花金花茶花芽分化进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花发育时期叶片及年生长周期内有花芽和无花芽叶片的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四季花金花茶花芽分化顺序由外向内进行,分为6个时期,共历时35 d,从花芽分化至开花约2个月。(2)花芽形态分化期叶片ABA、GA3的含量及GA3/ABA、(IAA+GA3)/ZR的比值较高,IAA、ZR的含量及IAA/ABA、ZR/ABA的比值较低。(3)年生长周期内有花芽叶片ABA、IAA、ZR的含量整体上高于无花芽叶片;IAA/ZR及(IAA+GA3)/ZR的比值整体上低于无花芽叶片。综上表明,四季花金花茶花芽分化至开花时间较短;高水平的ABA、GA3及低水平的IAA、...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藏红花(Crocus sativus)胚性愈伤组织的繁殖系数与出芽率, 以建立藏红花离体快繁体系, 解决其资源短缺问题, 采用两步法, 用稀土调控其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与分化。结果表明, 在添加了0.25 mg·L–1 NAA、3 mg·L–1 6-BA和400 mg·L–1 CH的B5固体培养基中, 0.04 mmol·L–1 La3+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的效果最佳, 繁殖系数为12, 是不添加稀土处理组的1.48倍; 在添加了0.25 mg·L–1 NAA、3 mg·L–1 6-BA和400 mg·L–1 CH的1/2 B5固体培养基中, 0.06 mmol·L–1 Ce3+促进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效果最佳, 出芽率高达84.5%, 是不添加稀土处理组的1.81倍, 且高于国外报道的出芽率(40%)。初步解决了藏红花胚性愈伤组织生长慢和出芽率低等问题, 为建立高效稳定的藏红花离体快繁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阿维菌素B1a对土壤微生物和蚯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阿维菌素B1a浓度对种土壤微生物生长和呼吸强度的影响及对土壤中蚯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土壤中阿维菌素B1a浓度在83.3 mg·kg-1以上时对种土壤细菌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土壤真菌不表现抑制作用.高浓度阿维菌素B1a对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有抑制作用,并且在不同土壤其作用有差异.采用滤纸接触试验和人工土壤试验测定阿维菌素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接触毒性LD50为.63μg·cm-2,土壤法试验测定的LD50在处理后第7 d和第1 d分别为2.13和17.06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