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枸杞属(茄科)一新种和一新变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宁夏茄科枸杞属一新种小叶黄果枸杞和一新变种密枝枸杞。小叶黄果枸杞与宁夏枸杞相接近,但前者枝条成"之"字形曲折,叶片较小,条形、条状披针形、条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花1~2朵与叶一起簇生于短枝顶端,花萼杯状或筒状,常2浅裂,裂片边缘无毛;花冠筒部与冠檐近等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花丝连同花冠无毛或在基部仅被稀疏短柔毛,浆果扁球形或椭圆球形,常为淡黄色,近透明,长6~10mm,直径6~8mm,种子5~8枚而与后者明显不同。在外部形态上,小叶黄果枸杞与新疆枸杞和土库曼枸杞也比较接近,但新疆枸杞和土库曼枸杞的枝条不成"之"字形曲折,花常2~3朵或更多与叶一起簇生于短枝顶端,花冠筒部长约为檐部裂片长的2倍,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近中部,浆果红色。尤其是土库曼枸杞的花萼为宽钟形,常4~5裂,花冠裂片边缘有短而稀疏的缘毛而明显有异于小叶黄果枸杞。宁夏枸杞的变种密枝枸杞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前者植株分枝多而密,叶片小,狭长椭圆形、倒披针形或匙形,长1~1.8cm,宽1.5~2.5mm;雄蕊着生于花冠喉部,长短不等,其中两枚较短,其余3枚较长,花丝连同花冠无毛或在基部仅被稀疏短柔毛;浆果卵球形或椭圆形,长5~8mm,直径3~6mm,淡紫色,近透明,多汁,味甜,种子2~4粒。  相似文献   

2.
清水河枸杞,宁夏茄科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宁夏茄科枸杞属一新种,清水河枸杞。此新种与黑果枸杞相接近,但其枝条直伸,不成"之"字形曲折,花1~4朵簇生,花萼钟形或筒状钟形,花萼裂片边缘无毛,花冠筒部与冠檐近等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花丝连同花冠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浆果扁圆球形,顶端常微凹,深红褐色;种子1~4枚而与后者不同。  相似文献   

3.
我国枸杞属植物有七种三变种,其中多数种分布于西北和华北,只有枸杞(Lyciumchinensis Mill.)一种遍及南北各省(区)。生产栽培种主要是宁夏枸杞(L.barbarum L.),其成熟干燥的果实为中药枸杞子正品。  相似文献   

4.
白花映山红(新变种)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var. albifiorum R.L.Liu, var. nov. A type differt corollis albis, intus viridimaculatis; filamentis et stylis omnibus albis; stylis basi versus complanato-strigosis albis. Jiangxi: Jinggang Mountain Mt. alt. 250 m, in shrubbery, April 10, 1992, Wang Xiaoling 9202(type, flower), 9203, both are conserved in Herbarium of Jinggang Mountain Nature Reservation. 与原种(Rh. simsii Planch.)的区别在于花冠、花丝、花柱均为白色,花冠内的斑点绿色;花柱基部被白  相似文献   

5.
两种枸杞植物花药培养单倍体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枸杞属(Lycium)约有100种,为落叶或常绿灌木,我国分布较广者为枸杞(L.chinenseMill.)和宁夏枸杞(L.barbarum L.)两种。关于枸杞属植物的花药培养,波兰学者Zenkteler曾对分布于东南欧的滨藜叶枸杞(L.halimifo-lium Mill.)诱导出了花粉植株。本文简要报道我们1979—1980年对宁夏枸杞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中国贵州杜鹃属一新种——百纳杜鹃(Rhododendron bainaense Xiang Chen&Cheng H.Yang)。百纳杜鹃与红棕杜鹃(R.rubiginosum Franch.)相似,但本种的叶为长圆形至卵形,叶背鳞片大小近似、琥珀色、凹陷,花冠较小、白色带浅粉色且不具斑点,花丝基部近无毛或仅部分被微柔毛,花药淡褐色。目前该新种的资源量十分稀少,野外调查仅发现1个种群含3株,应该给予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云南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即光喉石蝴蝶(Petrocosmea glabristoma Z.J.QiuY.Z.Wang),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比较以及分子系统学证实。该新种在形态上和大理石蝴蝶(P.forrestii Craib)以及东川石蝴蝶(P.mairei Lévl.)相似,但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花冠内面,尤其在喉部,光滑无毛,花丝显著较短明显区别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中国安息香科一新记录种:中缅安息香(Styrax buchananii W. W. Sm.),并提供特征描述及凭证标本照片。该种与近缘种的区别特征为,幼枝密被黄褐色星状毛,花冠覆瓦状,花丝明显较花药短,且上部弯曲。  相似文献   

9.
中国贵州杜鹃属两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中国贵州杜鹃属植物2新种--枇杷叶杜鹃(Rhododendron eriobotryoides Xiang Chen & Jia Y.Huang)和金波杜鹃(R.jinboense Xiang Chen & X.Chen).枇杷叶杜鹃与皱叶杜鹃(R.denudatum)相似,但本种叶背毛被较薄而稀疏,花丝基部密被微柔毛,花柱通体被腺体.金波杜鹃与短脉杜鹃(R.brevinerve)相似,但前者的叶长圆状椭圆形,叶片上卷呈U形,花序具较多花,花冠较长,花丝基部密被微柔毛,子房密被绒毛.目前,仅发现2新种各有1个含数株的种群,资源量十分稀少,依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均属于极危物种(CR),需要加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0.
谭沛祥 《植物研究》1982,2(1):89-104
本种与云锦杜鹃(Rh.tortunei Lindl.)近似,但叶较大和较长,长倒披针形或伸长的长圆形,顶端短尖,花萼裂片5枚,颇明显,花冠呈歪斜的钟状,一面臌起,紫色,裂片5,皱褶,花丝和花柱基部被微柔毛。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产于内蒙古的腺鳞草属(龙胆科)一新种——红纹腺鳞草Anagallidium rubrostriatum Y. Z. Zhao, Z. Y. Zhu &; L. Q. Zhao。 该种因花4基数,花瓣中下部具2个腺窝,外侧中央具角状突起,花丝基部背面两侧具流苏状长柔毛而与A. dichotomum (L.) Griseb.相似,但因花冠橙黄色,具红色脉纹,叶质厚,多皱,边缘稍成皱波状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杏属一新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描述了中国杏属一新种,华仁杏(Armeniaca cathayanaD.L.Fu,B.R.Li et J.H.Li,sp.nov.)。该新种与杏(Armeniaca vulgarisLam.)和山杏(A.sibirica(L.)Lam.)相似,但又有其独特特征,主要区别如下:叶两面疏被短柔毛,边缘具单锯齿和重锯齿,基部全缘;叶柄无腺体;单花或2~3朵花簇生;子房密被白色长柔毛;果核三角状卵球形,腹缝线具5~7条锐纵棱,背缝线具1条浅纵沟;种子大,两侧压扁,种仁质脆,无苦味。该新种由傅大立于2008年7月11日在河北省涿鹿县发现并采集,模式标本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CAF),标本号:No.2008071101。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枸杞种质资源主要形态学性状调查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之间关系,本项目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宁夏保存的31份中国枸杞以及1份美国枸杞、1份韩国枸杞种质资源主要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枸杞资源形态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枸杞叶片形状、枝条硬度和颜色、花器、果实颜色等性状的演化,尤其是果实的颜色有由黑色→红色→黄色演变、叶片形状由披针→条状披针→条状演变的趋势较为明显;宁夏黄果枸杞与中宁黑果枸杞的遗传距离较远,与宁夏枸杞栽培种宁杞1号、宁杞2号遗传距离较近,再次证明宁夏黄果枸杞是宁夏枸杞的1个变种;枸杞株高、冠幅、地径、自然株型、叶片形状、枝条硬度、叶面状态、果实颜色、花的形状等在枸杞遗传性状中起支配作用,可作为枸杞新品种选育的参考指标;中国枸杞种质资源可以分为10类群,与7种3变种植物学分类结果相似;计算出了各个遗传类群之间、33份枸杞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14.
通过标本检查,发现越南产毛茛科沙巴银莲花(Anemone chapaensis Gagnep.)与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拟卵叶银莲花(A.howellii J.F.JeffreyW.W.Smith)属于同一种植物,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  相似文献   

15.
宁夏野生枸杞(Lycium barbarum L.)苦味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学分类、常规杂交、PCR-SSR分子标记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MS(HRMS)]等方法,围绕宁夏野生苦味枸杞的苦味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苦味枸杞花丝、花柱的长度、种子大小和颜色等方面与其他中国枸杞种质资源存在较大差异,其花蕾中的雄蕊花丝、雌蕊花柱呈弓曲状,多数情况下其浆果簇状着生。PCR-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宁夏野生苦味枸杞DNA扩增出了栽培枸杞品种宁杞1、2、3、4、5、7号等所没有的条带;在111~147 bp之间,扩增出了略高于中国枸杞其他种质资源的条带,其分子量高于中国枸杞其他种质资源相应的DNA的分子量,遗传差异明显。以宁杞7号作母本与宁夏野生苦味枸杞杂交,所得到的F_1成熟浆果出现苦味、甜味分离个数比例接近1∶1。宁杞7号作母本与野生半苦味枸杞杂交的F_1浆果苦、甜味的分离个数比例为1∶4。其反交F_1浆果均为苦味。野生苦味枸杞苦味基因可能是杂合的。苦味性状可能受多个显性加性基因控制,并与细胞核、质遗传物质互作有关。而甜味性状可能受隐性基因控制。初步判定,苦味物质是具有二氢槲皮素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白毛算盘子(叶下珠科)在中国无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华  郭永杰  李玉玲  姚纲 《广西植物》2022,42(10):1645-1651
长期以来,白毛算盘子(Glochidion arborescens Blume)被认为广布于中国云南西部至南部地区。该研究基于多年野外考察及标本查阅工作发现,由于白毛算盘子在中国的分布实为标本错误鉴定所致,相关错误鉴定的标本绝大部分属于绒毛算盘子[G.heyneanum(Wight&Arn.) Wight],少部分属于里白算盘子(G.acuminatum var.acuminatum Müll. Arg.)、毛果算盘子(G.eriocarpum Champ. ex Benth.)、艾胶算盘子[G.lancolarium(Roxb.) Voigt]或厚叶算盘子[G.zeylanicum var.tomentosum(Dalzell) Trimen]等物种,故在此将白毛算盘子在中国的分布予以排除。另外,对白毛算盘子进行了后选模式指定,并提供了白毛算盘子与相关混淆种的物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宁夏枸杞果实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生长模式、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淀粉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宁夏枸杞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的代谢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宁夏枸杞果实发育呈双S"曲线,果实主要以积累己糖为主.(2)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果实发育初期处于下降的趋势,在花后19d开始上升,果实转色后又逐渐下降;蔗糖合成酶(SS)活性总体表现为SS分解方向的活性大于SS合成方向的活性,说明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SS的活性主要以分解方向的为主;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随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但在果实成熟后期有所下降,且AI和NI活性高于合成酶类的活性,较高的转化酶类活性促进了果实内部己糖的积累.(3)在枸杞果实生长发育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与AI和N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它酶不具有相关性.说明AI和NI在宁夏枸杞果实的糖代谢中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实验室前期对枸杞(Lycium barbarum L.)花发育过程转录组测序结果推测,枸杞Squamosa启动子结合蛋白(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SPL)转录因子可能在枸杞花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该研究以宁夏特色植物资源枸杞为材料,采用RACE方法克隆LbSPL...  相似文献   

19.
薄荷属一新变型——白花薄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龙  郭新弧   《广西植物》1989,9(4):301-301
本变型同原种(Mentha haplocalyx Briq.)不同在于:茎长可达150cm以上;花冠白色,内面密被腺点,喉部以下毛不明显;雄蕊短,不外伸;雌蕊不育;易与后者区别。 安徽:芜湖,海拔30m,潮湿地,1987年10月26日,刘晓龙870550(模式标本,存安徽省芜湖中医学校标本室)。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中国杜鹃花科(Ericaceae)一新记录种:腺苞树萝卜[Agapetes nana (Griff.) Hook. f.]。该种以花萼筒基部具有一圈具柄的腺毛组成的副萼状总苞,花冠筒裂至2/3,裂片反卷而与同属其他种类明显区别。该种原仅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现首次在中国发现其分布。同时,提供了本种的描述和彩色图片,并首次报道成熟的花部形态,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