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场位于武汉市郊,主要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养鱼。在利用污水的湖塘中,饵料资源以小型浮游生物为主。所以,我们采取“白鲢当家,花鲢作陪”的放养方针。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近年来,我场几个百亩湖塘亩产分别达800—1000斤。然而,污水湖塘里有很大数量的有机碎屑和腐植质,这部分饵料资源尚未被放养鱼类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滇池水体的净化效应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吴玉树  李森林 《生态学报》1988,8(4):347-353
利用天然湖塘、湖湾放养水生维管束植物以净化污染水体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本文在滇池北端的草海边利用天然濒湾、湖塘分别放养水葫芦、荇菜荇茭白、莲、满江红5种植物,了解其对富营养及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同时讨论在草海生态系统的水、植物、底泥三部分中,8种元素(N、P、Pb、Cd、Cr、Zn、Cu,Ni)的分布及迁移特征。结果:(1)得出5种植物在一定生长期间内对水和底泥中N、P及重金属的去除率以及对水体COD、浊度、pH值的改善情况;(2)计算了在5月份生长期时,几种植物对N、P及重金属的净化效率;(3)从水中N、P及重金属的分布、迁移特征,讨论了在水-底泥-植物之间元素含量的相互关系。为建立低投资、高效率、易管理的植物净化处理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人口密集,每天有大量污水排出。如能利用下水道排出的生活污水作为水源和肥料培养鱼池中的饵料生物,以供给养殖鱼类的需要,不但可以节约大量饲料和肥料,而且可使污水得到净化,有利城市卫生。因此,发展城市生活污水的养鱼是城郊养鱼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海洋保种是补充完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活史,实现陆海接力保种的重要举措,为探究近海围栏是海洋牧场中华鲟幼鱼的潜在饵料资源及承载能力,研究对浙江温州近海的白龙屿海洋牧场进行周年调查,评估了海洋牧场中底栖动物及中下层生物资源量,并通过放养中华鲟摄食生长状况和消化道内容物分析,获得了海洋牧场中中华鲟幼鱼可摄食饵料种类,同时估算了其最大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白龙屿海洋牧场周年共采集到共47种饵料生物隶属于5门8纲,其中底栖动物38种、中下层生物9种,依据历史记录均为中华鲟可摄食种类;根据消化道内容物实测分析,放养中华鲟能够在海洋牧场中自主摄食,验证其摄食了4门5纲共16种饵料生物,其食物组成按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小排列:甲壳纲(主要为虾蟹类)>腹足纲>鱼纲>瓣鳃纲>多毛纲,摄食偏好按摄食选择系数大小排列:甲壳纲>腹足纲>瓣鳃纲>多毛纲>鱼纲;估算结果表明海域面积650亩的白龙屿海洋牧场中适合中华鲟摄食的饵料资源最大年产量约为818.389 kg,仅靠这些天然饵料供给的情况下,可供69尾中华鲟幼鲟正常生长发育。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蝌蚪的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河北产中国林蛙蝌蚪的食性进行了系列的试验分析,是对其人工养殖不同发育阶段的饵料配方进行科学探索的一部分。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单一饵料对蝌蚪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同影响;蝌蚪不同发育时期对饵料趋向性不同;一定比例的人工合成饵料适宜蝌蚪期饲喂。  相似文献   

6.
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净化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平板鉴定法比较了5株芽孢杆菌的产蛋白酶、淀粉酶、细菌素能力。并以鳗鱼场的养殖污水作为培养基进一步试验,筛选到1株对养殖污水具有较强净化作用的菌株—芽孢杆菌FB123,接种有FB123菌株的被测试水中氨氮含量由空白的2.7 mg/L下降到0.72 mg/L,挥发性酸从10.9μg/mL上升到16.4μg/mL,乳酸菌数由4.9×104cfu/mL上升到1.21×106cfu/mL,对养殖污水的抑菌能力(以抑菌圈直径表示)则为1.3 cm。结果表明菌株FB123对养殖污水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在改善养殖水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曾伟才 《蛇志》2002,14(4):77-78
眼镜蛇 ,别名饭铲头 ,吹风蛇、万蛇、扁头风、白颈乌等。国内分布在安徽以南各省区 ,国外分布孟加拉、泰国、越南等国家。眼镜蛇适应能力强 ,生活在山林地带、平原、丘陵坟场、沟谷、石堆和阴暗处的杂物堆中 ,昼行性 ,喜在晴天活动 ,主要取食老鼠 ,是老鼠的天敌。  眼镜蛇全身是宝 ,蛇毒、蛇血、蛇胆、蛇皮都有广泛的用途。然而 ,目前我国野生资源有限 ,人类利用蛇类资源必须走驯养繁殖之路 ,变野生为家养 ,满足人们对蛇类资源的需求。  我场自 1 996年以来在室内模拟自然环境繁养眼镜蛇仔蛇 ,成活率逐年提高。现将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总结…  相似文献   

8.
放养食蚊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养食蚊鱼高书堂(湖北教育学院武汉430060)刘灼见,邓青(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430072)从研究食蚊鱼的性腺发育及性周期规律中,认识到食蚊鱼不仅对环境治理、保障人体健康,而且作为中学、大学生物学实验材料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全国较大范围内放养食...  相似文献   

9.
养鱼对武汉东湖生态系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养鱼是我国内陆水体中重要的人类经济活动之一,在大多数的中小型湖泊和水库,都放养着各种经济鱼类,以尽可能地利用水中的各类饵料生物资源.但是这种生产性养鱼活动势必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城市风景湖泊产生的影响更大,从而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0.
池塘底泥中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细菌在渔业水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分解者,又是许多鱼类直接或间接的饵料。所以,搞清池塘细菌状况将有助于充分认识细菌在池塘物质转化、鱼类饵料等多方面的功用,完善池塘营养结构研究的理论,并对在养殖生产中进行合理放养、科学管理、发挥细菌更大生态效能、提高产鱼潜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青藏高原五道梁多年冻土区,利用土钻对3 个典型热融湖塘不同区域表层沉积物进行取样, 并做了粒度分析、粒度参数计算和回归分析, 结合有关资料探讨了热融湖塘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 在沉积物分布类型上, 以湖心为圆心、半径15 m 的湖心区, 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度为4.46-5.37 Φ, 标准偏差为2.48-2.75, 粒度较细,属于粉砂质砂; 半径15-30 m 的湖滨区, 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度为2.69-3.34 Φ, 标准偏差为1.67-2.22, 粒度较粗, 属于砂质; 半径30 m 至天然地表的过渡区, 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度为3.22-3.44 Φ, 标准偏差为1.93-2.18, 粒度较粗, 属于砂质。不同区域沉积物粒度差异显著, 热融湖塘沉积物的粉砂和黏土含量分布为湖心区>湖滨区>过渡区, 而砂含量的分布特征则相反, 为过渡区>湖滨区>湖心区。热融湖塘沉积物这种粒度分布特征与冻融循环、水力搬运、风力侵蚀以及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是导致热融湖塘不同区域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产生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也是造成湖塘周边土壤发生粗砾化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2.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6(2):151-153
1974年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送给我场一批散鳞镜鲤、龙州镜鲤和兴国红鲤。1975和1976年并派出技术人员到我场协助进行鲤鱼品种间的杂交试验,两年共繁殖了杂交鲤苗7113,000多尾,经过饲养,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并把它誉为“丰鲤”。  相似文献   

13.
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池塘养殖半滑舌鳎消化道和池水、池塘底泥、颗粒饵料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证实,养殖池塘池水、底泥和饵料中的细菌种类多样性要远高于半滑舌鳎消化道中的细菌多样性,但消化道中的菌群结构与池水和池塘底泥中的细菌没有相关性,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颗粒饵料中菌群的影响。而半滑舌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细菌种类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优势菌群的组成并没有明显的结构差异,优势菌种的构成和相对数量比例非常相似,并且大部分的优势菌种在NCBI数据库中没有同源菌株。研究说明半滑舌鳎消化道菌群这一微生态系统的结构相对独立,在池塘养殖这一阶段几乎不受养殖环境中菌群的影响,而且定植肠道中的一些优势细菌种类可能具有宿主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6(2):132-134
斜颌鲴在我县桃园河水库已形成了一个自然种群,占该水库渔获物总重量的8%,有相当大的经济价值。1973年起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与桃园河水库管理处协作对斜颌鲴的生物学,人工繁殖技术和苗种培育进行了研究,了解到斜颌鲴以腐植质,有机碎屑及底生藻类为食,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的饵料资源。  相似文献   

15.
武昌东湖渔业增产试验及增产原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7月以来开展了“三结合”的东湖渔业增产试验。着重抓住天然饵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大水面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放养鱼类的防逃,凶猛鱼类的控制以及捕捞技术的改革这五项关键性增产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渔产量从试验前的36.5万斤稳步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并初步摸索出东湖渔业生产的一些规律。本文在总结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对反映我国淡水渔业传统的“水体合理放养”原理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1972年7月以来开展了“三结合”的东湖渔业增产试验。着重抓住天然饵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大水面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放养鱼类的防逃,凶猛鱼类的控制以及捕捞技术的改革这五项关键性增产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渔产量从试验前的36.5万斤稳步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并初步摸索出东湖渔业生产的一些规律。本文在总结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对反映我国淡水渔业传统的“水体合理放养”原理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四个湖泊鱼类与渔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长江中下游的牛山湖、东汤逊湖、龙感湖和黄湖作为研究地点,调查了这些湖泊鱼类区系组成、鱼种放养量、渔获物组成、渔产量和渔产值,现已查明牛山湖鱼类有64种,东汤逊湖53种,黄湖76种,龙感湖80种。这些湖泊的鱼类区系组成相似,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0.4%-65.6%。牛山湖主要放养草鱼,东汤逊湖主要放养鲢和鳙,黄湖除鱼类外重点放养河蟹。这三个湖泊年均鱼种放养量分别为9.5kg/hm2、36.8kg/hm2、8.1kg/hm2;年均鱼产量分别为128kg/hm2、126kg/hm2、88kg/hm2;年均每公顷渔产值分别为623元、680元、1202元。龙感湖为非放养型湖泊,年均鱼产量为64kg/hm2,其中鲫、红鳍原泊和小杂鱼占有较高的比例;年均每公顷渔产值183元。文中分析了各湖泊鱼产量构成特征,讨论了未来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合理利用鱼类资源,发展可持续渔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老江河故道四大家鱼天然资源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扼要介绍了老江河故道四大家鱼天然资源库的结构,并根据老江河故道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提出了四大家鱼的放养量应在重视种质质量的基础上,合理调控其放养结构和密度,此外文中还就保护和合理利用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以及维持老江河四大家鱼天然资源库健康运行的关键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饵料养殖黄喉拟水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维官  覃国森 《四川动物》2008,27(2):283-286
用5种不同的饵料(中华鳖配合饲料、蚯蚓、鲢鱼肉、福寿螺肉和河蚌肉)分别投喂黄喉拟水龟幼龟,结果表明,①投喂中华鳖配合饲料的黄喉拟水龟,其增重速度最快,平均日增重和蛋白质效率都最高,且耗料增重比最低,其后依次是: 蚯蚓>鲢鱼肉>福寿螺肉>河蚌肉.②投喂福寿螺肉的黄喉拟水龟,其饵料成本最低,其后依次是: 中华鳖配合饲料>蚯蚓>河蚌肉>鲢鱼肉.③中华鳖配合饲料是养殖黄喉拟水龟较好的饵料,但福寿螺、蚯蚓来源方便,也不失为养殖黄喉拟水龟的好饵料.  相似文献   

20.
浮游藻类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还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微量金属元素等营养成分,能为对虾幼体从蚤状期到糠虾期的生长发育提供较全面的营养保障。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人们在从事对虾人工产卵孵化育苗的试验工作中,遭受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大凡成功的例子,无不重视饵料的选择。经验告诉我们,藻类饵料是对虾幼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到七十年代,人们普遍采纳以藻类植物喂养对虾幼体这一生产模式,使对虾人工育苗成活率大幅度提高,从而推动了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目前,有几十种海洋浮游藻类被人们分离提纯,进行保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