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植物区系新资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室内鉴定,共发现广西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12种1变种,即滇越水龙骨、云南穗花杉、安顺润楠、三开瓢、毛花松下兰、秀丽兔儿风、杯药草、长梗吊石苣苔、三苞蛛毛苣苔、唇萼苣苔、流苏蜘蛛抱蛋、宽叶线柱兰、长距美冠兰,其中杯药草属和唇萼苣苔属为广西分布新记录属,云南穗花杉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列出了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近年来在该地区发现了多个蛛毛苣苔属植物的新种。微花蛛毛苣苔于2001年在越南北部喀斯特地区首次采集到标本,直到2018年才被发表出来,由于发表时仅基于一号花发育未成熟的标本,所以该物种的诸多形态特征仍不清楚。作者开展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植物多样性调查时,在我国云南东南部发现了微花蛛毛苣苔,并采集到花发育成熟的植株,对其进行了解剖观察和测量,现对该物种进行补充描述,并提供墨线图和野外生态照片以资辨认。微花蛛毛苣苔与腺花蛛毛苣苔在光滑无毛而反折的花萼以及被腺毛的花冠等形态上最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微花蛛毛苣苔的叶上面幼时被褐色蛛丝状绵毛,后变近无毛,花序顶生,花冠长9~12 mm,蒴果直,不旋扭,长1.2~2.8 cm。微花蛛毛苣苔在滇东南的发现,说明中国南部喀斯特地区和越南北部喀斯特地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植物区系地理单元。  相似文献   

3.
洪欣  汪秀平  温放 《广西植物》2020,40(10):1417-1422
该文报道了产自中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的线柱苣苔属(Rhynchotechum Blume)中国分布新记录——小花线柱苣苔(R. parviflorum Blume)。该新记录种常生长在林中溪流附近的崖壁以及次生林下阴湿生境中,主要辨别特征为叶基本对生,花萼裂片被绢毛,花梗被黄褐色绒毛,花冠筒较小,子房具短柔毛,果无毛至微柔毛。印度学者于2020年记载为印度新分布,而原始文献中记录的凭证标本采集点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故对原文记述的产地信息提出质疑。同时,在前人的研究中部分馆藏的线柱苣苔属植物标本被认定为该新记录种,在此一并提出该新记录种在中国的分布地理信息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4.
漏斗苣苔属(Raphiocarpus Chun)是分布于中国至中南半岛一带的小属,主要产于中国华南西南抵越南北部至中部,但之前中越两国共有分布的该属物种仅有3个种。大苞漏斗苣苔[Raphiocarpus begoniifolius (Lévl.) Burtt]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的特有种,仅分布在中国的广西西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尚未见有在越南的相关研究报道。该文首次报道了越南植物区系中大苞漏斗苣苔的国家级分布新记录,使得中越两国共有分布的该属物种上升到了4个种,并着重讨论了大苞漏斗苣苔与其近缘种长筒漏斗苣苔[Raphiocarpus macrosiphon (Hance) Burtt]的区别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越南所分布的漏斗苣苔属植物检索表。根据中越两国的各自与联合野外考察工作对该种的濒危现状进行了讨论,为中越两国开展该种乃至该属植物的保育提供了直接证据。凭证标本保存于越南生物资源与生态研究所标本馆(HN)中。  相似文献   

5.
王雨芊  刘强  吴训锋  李金龙  王博轶  潘博 《广西植物》2020,40(11):1623-1627
孟连苞叶兰(Brachycorythis menglianensis)自2001年发表以来,再也没有被发现和记录过。由于能够用于分类学参考的仅为模式标本和依据标本绘制的素描图,加之原始文献的描述不够细致,以致于Henrik Æ Pedersen将其作为长叶苞叶兰(B. henryi)的异名处理。时隔十五年后,我们在该种的模式产地进行野外兰科植物考察时,有幸重新发现了该种。通过对其新鲜带花植株的详细比对之后,发现孟连苞叶兰与长叶苞叶兰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如孟连苞叶兰叶片卵圆形,叶片大小(2.5- 4.7 × 1.7-2.3 cm)、唇瓣密被疣状突起且先端缺刻或2裂等特征,明显有别于长叶苞叶兰。因此,在该研究中支持孟连苞叶兰的分类学地位,同时对该种的形态特征、生境以及生存现状等信息进行了增补。  相似文献   

6.
2017年,印度学者Joe等基于采自中国藏东南地区的植物标本,发表了合萼吊石苣苔的一新变种Lysionotus gamosepalus W. T. Wang var.biflorus A. Joe, Hareesh&M. Sabu,并且认为该新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分特征包括叶缘稍具锯齿、每个腋生花序仅有2朵花、花冠被毛、具2枚卷曲的退化雄蕊。然而,近年来,笔者基于查阅大量标本和野外考察工作,认为所谓变种的形态特征是在合萼吊石苣苔(Lysionotus gamosepalus W. T. Wang)的变异范围之内,加之分布区完全重叠,生长环境类似,物候期一致,不宜作为变种等级处理。故在此将该变种处理为合萼吊石苣苔的异名。  相似文献   

7.
以绢毛苣属(Soroseris)植物肉菊(S.umbrella(Franch.)Lipsch)、绢毛苣(S.glomerata(Decne.)Stebbins)、羽裂绢毛苣(S.hirsuta(Anth.)Shih)和金沙绢毛菊(S.gillii(S.Moore)Stebbins)4个种的8个居群为材料,采用WPB和Galbraith's buffer两种裂解液分别处理样品,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NA含量,并使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确定其细胞倍性。结果显示:两种裂解液中,最适于绢毛苣属植物DNA含量测定的裂解液为WPB;4个物种中,羽裂绢毛苣的基因组最小;细胞倍性水平对1Cx-值的影响较小。此外,本研究发现可采用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代替难以获取的植物幼嫩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8.
半蒴苣苔(Hemiboea subcapitata),为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该种形态变异幅度大,曾包括多个变种; 分布范围广,在多种类型的生境基质上皆有分布。该研究的材料包括典型半蒴苣苔和与之近缘且曾被归为其变种的翅茎半蒴苣苔(H. pterocaulis),以及新发现的与两者形态上分别最相近的另两种变异类型,对其关键形态、微形态的多样性进行了描述和比较; 结合查阅标本、文献资料以及长期的野外追踪调查,统计分析了半蒴苣苔不同类型间的地理和生境分布; 通过DNA证据,初步重建各物种及变异类型间的系统发育和单倍型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通过茎、叶、花和开花物候等多性状组合能够区分半蒴苣苔复合群各类型。(2)半蒴苣苔复合群四类型间在叶表皮细胞形状和气孔分布等方面无区别,而在表皮毛的有无、复表皮层数、维管束数量和排布存上存在差别,或有助于分类。(3)典型半蒴苣苔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至南部,向南延伸至越南北部,在石灰岩、丹霞等生境基质上皆有分布; 翅茎半蒴苣苔仅分布于广西桂林市小部分区域的喀斯特山石灰岩基质上; 另两种变异类型分布更为狭域,仅分布于桂林市永福县一个或相邻的数个喀斯特山石灰岩基质上。(4)DNA单倍型网络图分析表明,半蒴苣苔复合群四类型各自独享单倍型; 重建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表明,金钟山居群与翅茎半蒴苣苔聚为一支,两者亲缘关系最近但相互之间不成单系,金钟山居群是否为独立物种还需更多证据加以检验; 半蒴苣苔与永福半蒴苣苔两者间互为单系,支持两者为独立物种  相似文献   

9.
NGUYEN Khang Sinh  温放 《广西植物》2018,38(11):1422-1427
漏斗苣苔属(Raphiocarpus Chun)是分布于中国至中南半岛一带的小属,主要产于中国华南西南抵越南北部至中部,但之前中越两国共有分布的该属物种仅有3个种。大苞漏斗苣苔[Raphiocarpus begoniifolius(Lévl.)Burtt]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的特有种,仅分布在中国的广西西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尚未见有在越南的相关研究报道。该文首次报道了越南植物区系中大苞漏斗苣苔的国家级分布新记录,使得中越两国共有分布的该属物种上升到了4个种,并着重讨论了大苞漏斗苣苔与其近缘种长筒漏斗苣苔[Raphiocarpus macrosiphon(Hance)Burtt]的区别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越南所分布的漏斗苣苔属植物检索表。根据中越两国的各自与联合野外考察工作对该种的濒危现状进行了讨论,为中越两国开展该种乃至该属植物的保育提供了直接证据。凭证标本保存于越南生物资源与生态研究所标本馆(HN)中。  相似文献   

10.
李晓静  易冉  史志远  李家美 《广西植物》2020,40(10):1514-1519
该文报道了中国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分布新记录种,即亮花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fulgens Wall. exR. Br.),同时描述了该新记录种的分类学特征,并提供了该新记录种的引证标本和图片。此外,还比较了该新记录种与束花芒毛苣苔(A. hookeri C. B. Clarke)的花粉形态特征,发现二者花粉形态及纹饰存在显著差异。凭证标本保存在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HEAC)中。  相似文献   

11.
越南苦苣苔科植物四新记录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4个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在越南的分布新记录,其中1种为半蒴苣苔属(Hemiboea)的红苞半蒴苣苔(H.rubribracteata),2种为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的文采报春苣苔(P.wentsaii)和疏花报春苣苔(P.laxi flora),还有1种为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的桂黔吊石苣苔(L.aesch ynanthoides)。文中列出了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广东产轴鳞蕨属(叉蕨科)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馆藏标本的研究,确认广东产3种轴鳞蕨属植物:异鳞轴鳞蕨Dryopsis heterolaena、泡鳞轴鳞蕨D·mariformis和阔鳞轴鳞蕨D·maximowicziana,其中泡鳞轴鳞蕨和阔鳞轴鳞蕨为广东新记录的蕨类。澄清广东不产顶果轴鳞蕨D·apiciflora,最近出版的《广东植物志》第七卷记载的顶囊肋毛蕨Ctenitis apiciflora(即顶果轴鳞蕨D·apiciflora) ,系异鳞轴鳞蕨的错误鉴定。文中列有分种检索表、种的文献引证、标本引证、生境与分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基于馆藏标本的研究, 确认广东产3 种轴鳞蕨属植物: 异鳞轴鳞蕨Dryopsis heterolaena、泡鳞轴鳞蕨D. mariformis 和阔鳞轴鳞蕨D. maximowicziana , 其中泡鳞轴鳞蕨和阔鳞轴鳞蕨为广东新记录的蕨类。澄清广东不产顶果轴鳞蕨D. apiciflora , 最近出版的《广东植物志》第七卷记载的顶囊肋毛蕨Ctenitis apiciflora ( 即顶果轴鳞蕨D. apiciflora) , 系异鳞轴鳞蕨的错误鉴定。文中列有分种检索表、种的文献引证、标本引证、生境与分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对于以表面色泽与化学成分为根据从红脐鳞种内分出褐脐鳞作为另一独立种的综合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该研究是以干标本及活菌培养的形态学、化学及分子数据为基础进行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褐脐鳞作为独立种级单位的存在,而被作为红脐鳞种下的化学型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考察和标本研究,将Gastrochilus fuscopuntuatus和Oberonia pumila分别处理为Gastrochilus pseudodistichus和Oberonia insularis的异名;将Gastrochilus somai处理为一个独立的种;并报道了中国兰科4个新记录种:毛唇石豆兰Bulbophyllum gyrochilum、独龙石斛Dendrobium praecintum、高山阔蕊兰Peristylus superanthus和狭瓣大苞兰Sunipia angustipetala。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考察和标本研究,将Gastrochilus fuscopuntuatus和Oberonia pumila分别处理为Gastrochilus pseudodistichus和Oberonia insularis的异名;将Gastrochilus somai处理为一个独立的种;并报道了中国兰科4个新记录种:毛唇石豆兰Bulbophyllum gyrochilum、独龙石斛Dendrobium praecintum、高山阔蕊兰Peristylus superanthus和狭瓣大苞兰Sunipia angustipetala。  相似文献   

17.
菊科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菊科6个属的一些新分类群和新分布,包含1个新组、3个新种、3个新变种、1个新名称、1个新组合和5个种的新记录。这些新分类群是黄鹌菜属蓝舌组、振铎黄鹌菜、蓝花黄鹌菜、青海乳苣、黄苞垂头菊、尼泊尔橐吾和半裂橐吾。  相似文献   

18.
熊安东  赵志礼  嘎务 《广西植物》2015,35(4):468-470
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不仅是乌头属植物地理分布的频度中心、多样性中心,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分化中心,而且是特有类群的分布中心。作为该亚区特有物种之一的江孜乌头(Aconitum ludlowii Exell),是Arthur Wallis Exell于1926年根据采自我国西藏江孜的标本发表的新种。其繁殖器官特征及地理分布特点均与原始文献记载(狭域种)不尽一致。为此,对其做分类学修订。该研究应用经典植物分类学方法,进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与鉴定,查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的相关标本并进行形态学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该物种不同标本心皮从无毛、近无毛至被毛,呈现一连续过渡情况。因此,考虑将心皮被毛一类不作为新分类群处理,只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做如下修订:心皮5,无毛或上部被毛,西藏拉萨、山南地区、那曲地区及日喀则地区均有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为国产乌头属植物的整理以及江孜乌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物种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灵长类中的长臂猿仅有一属Hylobates 4个亚属,其中Nomascus亚属曾被认为仅有一个种即黑冠长臂猿Hylobates (Nomascus) concoler,且分化有6个亚种,Hylobates concolor concolor;H.concolorsiki; H. concolor lu; H. concolor hainanus;H. concolor leucogenys;和H. concolor gabriellae。 Dao Van Tien (1983)发现concolor和leucogenys在越南北部为同域分布,认为可能系两个种。马世来和王应祥(1986)也发现它们在中国云南南部也有同域分布现象,且在阴茎骨形态和另外一些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从而正式提出它们确系两个有效种,并描记了黑冠长臂猿H. concolor的两个新亚种:H. c. jingdongensis (分布于中国云南中部景东无量山区),H. c. furvogaster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南部澜沧江以西)。本文进一步查对了欧、亚和北美各主要博物馆中所保存的长臂猿标本。经分析比较,对Nomascus亚属的长臂猿进行了重新整理如下: 1.进一步比较了黑冠长臂猿H. concolor和白颊长臂猿H. leucogenys在毛色、头骨、牙齿和阴茎骨等特征上的差异,证实它们为两个独立的种是正确的。 2.根据阴茎骨、毛被、牙齿以及杂种核型的形态特征,认为H. gabrielloe应作为本亚属的第3个独立种,siki 为它的地理亚种即:H. gabriellae sike。 3.在H. c  相似文献   

20.
云南十种苦苣苔科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首次报道了产于云南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2族7属10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其中,1)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 2种:显苞芒毛苣苔A.bracteatus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黄杨叶芒毛苣苔A.buxifolius2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不同,金平居群为2n=32,可能为二倍体,屏边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2n=64,可能为四倍体。2)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 1种:吊石苣苔L.pauciflorus为2n=32。3)珊瑚苣苔属Corallodiscus 1种:石胆草 C.flabellatus的染色体数目为2n=40。4)唇柱苣苔属Chirita3种:圆叶唇柱苣苔Ch.dielsii,大叶唇柱苣苔Ch.macrophylla和美丽唇柱苣苔Ch.speciosa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5)半蒴苣苔属Hemiboea 1种:贵州半蒴苣苔H.cavaleriei为2n=32。6)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 1种:黄马铃苣苔O.aurea为2n=34;7)石蝴蝶属Petrocosmea1种:髯毛胡蝶P.barbata为2n=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