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研究》2016,21(3)
作者在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鉴定标本时, 发现一西藏新记录属——黧豆属(Mucuna Adans.), 所鉴定标本是多褶果黧豆Mucuna hainanensis ssp.multilamellata Wilmot-Dear, 为一中国新记录亚种, 现特予报道。  相似文献   

2.
朱相云 《植物研究》2001,21(3):344-345
作者在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鉴定标本时, 发现一西藏新记录属--黧豆属(Mucuna Adans.), 所鉴定标本是多褶果黧豆Mucuna hainanensis ssp.multilamellata Wilmot-Dear, 为一中国新记录亚种, 现特予报道。  相似文献   

3.
4.
山黧豆属(又名香豌豆属)(Lathyrus Linn.)全世界共约140种,已做过染色体计数者72种。我国约16种,大部分产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区。近年来皖南农学院朱玉简等同志在安徽宣城发现一新种,命名为安徽山黧豆(Lathyrus anhuiensis Y.J.Zhu et R.X.Meng)。鉴于该新种分布区非常局限,个体数也不多,为了及时掌握其细胞学情况,特通过该院叶如欣同志取得部分种子进行了染色体的计数和核型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该文报道了中国广西豆科(Fabaceae)植物新分布记录属,即镰瓣豆属[Dysolobium (Benth.) Prain],同时描述了该属的分类学特征,并提供了镰瓣豆[D. grande (Benth.) Prain]的引证标本、地理信息和图片。  相似文献   

6.
7.
家山黧豆及其毒素ODAP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山黧豆作为人类的食物及动物的饲料,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长期以来,因其营养丰富,具有耐旱、耐寒等优良生产性状,广受世界各地的青睐。特别是在大旱年份,在其它粮食作物绝收的情况下,仍有较好的收成,因此,被视为干旱及半干旱地区首选的优良作物。但由于其含有毒素β-ODAP,使山黧豆的种植受到限制。近年来,由于人类对肉质品的量与质的多元化的需求,家山黧豆这一潜在的、丰产的、高营养的豆科作物,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从家山黧豆在植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营养学、山黧豆中毒、毒理学、毒素ODAP、ODAP的分析方法、ODAP的生物合成途径、养殖业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有关山黧豆毒素ODAP的生物合成途径的前体物和合成程序已经证实,但其关键合成酶尚未分离与鉴定,因而无法克隆相应基因和利用反义RNA技术以控制其生物合成。研究表明,利用相应的抑制剂控制ODAP生物合成前体物可降低ODAP的积累量。山黧豆中ODAP含量与其抗逆性之间密切相关,这与其能有效地清除山黧豆中·OH自由基有关,外源ODAP处理获同样效果。此外,因ODAP既是含氮化合物,又是游离氨基酸,极易溶于水,可在逆境胁迫下与脯氨酸和多胺一样大量而迅速地积累,推测它也可能作为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和防脱水剂,并在氮代谢和能量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对今后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山黧豆及其神经毒素(ODAP)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黧豆具有耐寒、耐旱等优良生产性状,且营养丰富,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仍能维持较高的产量,因此它是半干旱地区的潜在粮食作物。但长期食用山黧豆会引起中毒,这是由于山黧豆中含有的神经毒素(ODAP)所致,因此筛选无毒品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山黧豆神经毒素(ODAP)的生物合成毒素异构化等方面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林生山黧豆(Lathyrussylvestris)是一种耐干旱抗贫瘠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游离氨基酸,特别是含有一些非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如2,4-二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和高丝氨酸。国外文献报道的均是各种逆境条件下生长的林生山黧豆,本文则是大田生长的林生山黧豆,种子从美国引进。数年的栽培试验,表明它能适应我国北方气候。但其体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特点如何,尚不清楚。为此我们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聚酰胺薄膜层析荧光定量法,结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其体内的游离特殊非蛋白质氨基酸和常规氨基酸。样品采自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  相似文献   

11.
报道浙江蕨类植物2种新记录,即假耳羽短肠蕨Diplazium okudairai Makino、大盖铁角蕨Asplenium bullatum Wall.ex Mett.。凭证标本存于景宁畲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2种堇菜属植物在浙江的分布新记录,分别是福建堇菜(Viola kosanensis Hayata)和亮毛堇菜(Vio-la lucens W.Becker).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6月28日,笔者与宁波市镇海区农林局工作人员在镇海区兴丰村渔塘(121°37′45″N,29°58′24″E)救助大型鸟类1只,经鉴定为红脚鲣鸟(Sula sula),通过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2011)和\"浙江鸟类名录更新\"(Chen et al.2012),确认为浙江首次发现。该鸟为红脚鲣鸟亚成近成鸟,初级飞羽和覆羽呈暗褐  相似文献   

14.
浙江兰科新记录属——对叶兰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浙江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考察中,发现了浙江兰科Orchidaceae新地理分布属、种--对叶兰属Listera R. Br.日本对叶兰Listera japonica,引证标本存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提交的天目山姬小蜂科的报告基础上,本文再次对浙江该科昆虫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根据从天目山采集的标本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馆藏标本。研究了分属于姬小蜂科4个亚科的20属35种。文中提供了亚科,属及物种的检索表,同时还提供了关键性状的扫描电镜照片,每个物种均附有最新的寄主记录和分布记录。根据现有材料,对浙江姬小蜂科昆虫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象山县的山茶科Theaceae厚皮香属Ternstroemia日本厚皮香T. japonica (Thunb.) Thunb.,描述其主要形态特征、生境。该种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凭证标本存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中国浙江省种子植物区系1新记录科,含1新记录属和2新记录种,即霉草科(Triuridaceae)喜荫草属(Sciaphila),大柱霉草(Sciaphila secundiflora Thwait.ex Benth.)和多枝霉草(S.ramosa Fukuyama et Suzuki)。凭证标本存放于浙江自然博物馆标本室(ZM)。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浙江省发现的2种兰科植物新记录,分别是采集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划岩山的瘤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japonicum(Makino)Makino]与绿花斑叶兰[Goodyera viridiflora(Bl.)Lindley ex D.Dietrich].凭证标本保存于杭州师范大学标本馆(HTC).  相似文献   

19.
在整理采自浙江樟科标本时,发现了中国的1个分布新记录毛叶油乌药(Lindera praecox f.pubescens)。本变型与原变型的区别在于叶片中脉在上面疏被短柔毛,在下面与侧脉均密被短柔毛。  相似文献   

20.
谢文远  陈锋  陈征海 《广西植物》2021,41(8):1391-1400
该文报道了在浙江葡萄属(Vitis L.)分类研究中的新发现:(1)描述了开化葡萄(V. kaihuaica Z.H. Chen,F. Chen et W. Y. Xie)、秀丽葡萄(V. amoena Z. H. Chen,F. Chen et W. Y. Xie) 2新种和腺枝龙泉葡萄(V. longquanensis var. glandulosa Z. H. Chen,F. Chen et W. Y. Xie) 1新变种;(2)将V. adenoclada Hand.-Mazz.作为毛葡萄(V. heyneana Roem. et Schult.)的变种处理,即腺枝毛葡萄[V. heyneana Roem. et Schult. var. adenoclada (Hand.-Mazz.) Z. H. Chen,F. Chen et W. Y. Xie];(3)报道了蓝果刺葡萄[V. davidii(Roman. Du Caill.) F9ex var. cyanocarpa (Gagnep.) Sarg.]在浙江的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