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本实验在14只麻醉开胸狗身上观察了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冠脉侧支血流量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关系。动物均分为两组:Ⅰ组,在不控制血压的情况下,观察心肌缺血早期单位压力差下冠脉侧支血管流量(CVC)的变化;Ⅱ组,在保持主动脉血压不变的条件下,根据 Wyatt 等公式计算流经缺血区末梢血管的有效侧支血流量(ECF)。实验结果表明,阻断冠脉血流30min时,低切变率下全血比粘度已明显增高,随后继续增加,60min 时Ⅰ、Ⅱ两组分别较对照值增高19.0%和11.4%(均为P<0.01)。血液粘度增高时,CVC 仅轻度降低(p>0.05),但 ECF却随着血液粘度的增高而逐渐明显降低,缺血60min 时较对照值降低12.1±2.6%(P<0.01)。血液粘度变化与 ECF 变化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796,p<002)。上述结果提示,心肌缺血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虽然对冠脉侧支血管的血流阻力影响较小,但却使流经缺血区末梢血管的有效侧支血流量明显减少而加重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
3.
4.
C型利钠利尿肽对犬冠脉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型利钠利尿肽(CN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由内皮细胞分泌的利钠利尿肽,本研究采用冠脉内给药方法对比观察了CNP、心房利钠尿肽(ANP)对犬正常及心肌缺血后冠脉循环的作用,并应用常规离体血管灌流的方法测定了离体冠脉对CNP、ANP的舒张反应。结果显示:(1)对正常犬,CNP、ANP均可降低平均动脉压(MAP)、远端小冠脉压和大、小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而不影响心率;(2)心肌缺血后,CNP的上述作用依然存在,但ANP降低MAP的作用基本消失。(3)离体心外膜冠状动脉对CNP、ANP均呈剂量依赖性舒张反应。结果提示CNP、ANP均可舒张冠状动脉而改善冠脉循环,并可能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14只麻醉开胸犬,分析了阻断冠脉后缺血心肌局部静脉血液中血小板功能变化与体液因素改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心肌缺血时,血小板聚集率(PAgR)明显增大,并伴有TXB_2含量增高、TXB,/6-酮-PGF_(1a)比值增大和血小板计数(PC)减少。此外,随缺血时间延长,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计数(EC)增高,而白细胞计数(NC)、Po_2和pH降低。缺血60min时,将红细胞聚集率与有关参数的百分变化率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在PAgR与TXB_2、NC和Po_2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887,P<0.01;r=0.757,P<0.05;r=0.758,P<0.05),另外在EC和6-酮-PGF_(1a)之间也有正相关关系(r=0.856,P<0.01)。这些结果提示,阻断冠脉后发生的前列腺素、血液粘度、红、白细胞以及缺氧和酸中毒等异常变化,均具有一定的致血小板功能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PA)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alpha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相关性,以期为治疗冠心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 2012 年8 月到2014 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8 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CC 良好40 例、不良48 例),均采集 外周血测定EPC 数量、体外生成血管能力,并用ELISA 法检测其血浆SDF-1alpha 水平,采用直线相关和Pearson 检验分析CCC良好 与不良者各指标间及与CCC 分级的相关性;将所有入选病例随机分为6 组,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分别加入不同的培养 液,培养7 天后体外测定EPCs 数量以及生成血管的能力,并通过ELISA 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VEGF 的蛋白水平。结果:CCC 不 良组EPCs 数量、体外生成血管能力及SDF-1-alpha水平均明显低于CCC 良好组(P<0.05)。体外生成血管能力、循环EPCs 数量以及 SDF-1alpha水平均与CCC分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r =0.72、0.67、0.79,均P<0.05);循环EPCs 数量、SDF-1alpha水平以及体外生成血 管能力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r =0.78、0.62,均P<0.05)。与PBS、SDF-1alpha+ AMD3100 及SDF-1alpha+ KI8751 干预物质比较,SDF-1琢 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明显提高EPCs 数量、增强其体外生成血管的能力及VEGF水平(P<0.05)。结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稳定型 心绞痛患者循环EPCs及SDF-1琢与CCC 形成有关,VEGF可能参与该过程。  相似文献   

7.
用长度计和多导仪记录狗左心室胸面近心外膜层心肌的长度,长度变化速率(dL/dt),压力-长度环和心肌作功量等项指标,从心肌运动功能的角度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降低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后5s 左右,-dP/dt-max 降到最低值时,LVEDP 和心肌舒张末期长度相应增加,此时非缺血区心肌(n=8)收缩增强,作功量增加,长度曲线、dL/dt 曲线和压力-长度环的时相关系正常;而缺血区心肌(n=16)收缩功能减弱,并出现射血晚期和舒张早期的反向异常运动(由缩短转为延长),故长度曲线反向膨出,压力-长度环由正常的逆钟向环变为“8”字形顺钟向环,心肌作功降低并转为负功;(2)阻断 LAD 后,在-dP/dt-max 降低并达到最低值时,-dP/dt-max 瞬间的心肌缩短速率(dL/dt)也逐渐降低并转为负值(-dL/dt),此时长度曲线和压力-长度环尚无可见的变化。随后,-dL/dt 增大,并且在时间上不再对应而是逐渐趋前于-dP/dt-max 瞬间。说明缺血心肌的反常运动首先发生在等容舒张相对应-dP/dt-max的瞬间,随后才扩展到射血晚期,这一现象可以为缺血早期心室舒张功能损伤、-dP/dt-max下降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丹心Ⅲ号和丹心Ⅴ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了丹心Ⅲ号和丹心Ⅴ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丹心Ⅲ号和丹心Ⅴ号在体外均可显著抑制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1.605mg/ml,2.589mg/ml,8.416mg/ml和6.606mg/ml;在体内可抑制连续给药10d大鼠血小板对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丹心Ⅲ号和丹心Ⅴ号对血小板聚集功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在14只麻醉开胸狗心脏上观察了氟碳乳剂与右旋糖酐稀释血液对心肌耗氧量与供应缺血心肌氧量关系的影响。以左室压力-时间指数(SPTI)作为心肌耗氧量的指标,根据冠脉有效侧支血流量(ECF)、PaO_2和 Hb 浓度计算供应缺血心肌的氧量。实验结果表明,低分子右旋糖酐稀释血液后,SPTI 暂时性轻度增加(稀释后30min 时较对照增加7.1±2.7%,P<0.05,稀释后60min 时增加2.8±1.2%,P>0.05),ECF 明显增多(稀释后30min 时较对照增加58.5±6.1%,P<0.01),缺血区边缘心肌氧供需关系未发生明显变化。氟碳乳剂稀释血液后,SPTI 的变化规律与右旋糖酐稀释后相同(稀释后30min 和60min 时分别较对照增加2.5±0.7%和1.9±0.8%)ECF 和 PaO_2升高(稀释后30min 时分别较对照增加53.9±6.7%和93±8.9%),供应缺血心肌的氧量显著增加,缺血区边缘心肌氧供需矛盾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有无侧枝循环的冠心病患者冠脉内缺血(CAI)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并与反映冠脉缺血强度的量化指标-缺血积分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CAI后早期炎性反应与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以及侧支循环的作用与意义.73例冠心病患者(Ⅰ),分为CAI组(IA)47例,单纯造影组(IB)26例,CAI组再分为有侧支循环组(IAa)16例,无侧支循环组(IAb)31例.参照Leaman冠脉积分系统,对CAI球囊阻断引起的冠脉缺血强度进行量化;检测正常对照组(Ⅱ)与冠心病组CAI手术前后的IL-6、TNF-α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冠脉缺血性刺激前IL-6和TNF-α分别为9.601±1.789 pg.mL-1和27.014±1.970 pg.mL-1,在缺血刺激后4 h分别为26.998±1.890 pg.mL-1和79.052±1.555 pg.mL-1,呈显著性差异;有侧支循环组人均总缺血积分与人均最大缺血积分(分别为156.80±24.01与788.70±11.99),显著低于无侧支循环组(分别为341.78±30.58与1111.00±25.31).IL-6、TNF-α是反映冠脉缺血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缺血积分可作为反映CAI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的量化指标,侧支循环可减轻冠脉缺血后早期炎症反应,对冠脉缺血有重要代偿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髓质在急性心肌缺血时血液流变学变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观察了阻断冠脉血流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分析了肾上腺髓质活动增强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液流变学变化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阻断冠脉血流40min时全血粘度已显著增加,血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逐渐升高。阻断冠脉血流前切断双侧内脏大神经可消除心肌缺血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而切断内脏大神经后输注肾上腺素又可使心肌缺血时全血粘度、血细胞压积等各项指标出现明显异常。上述结果提示,阻断冠脉血流后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液流变学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犬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需氧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士良  骆秉铨 《生理学报》1989,41(3):272-277
本文在实验性开胸犬上,用一个微米缩窄器定量造成冠脉左旋支三种狭窄程度,并测量了血液动力学、血气和冠状窦pH、乳酸值。 冠脉轻度狭窄时,左旋支每分血流量(CBF)未下降;而乳酸值增加。临界狭窄时,CBF轻度下降,心肌耗氧量(MVO_2)随之下降而乳酸值增加。重度狭窄时,CBF、MVO_2、心肌供氧/耗氧比值和冠状窦pH值均下降;而氧提取率和乳酸值增加。冠脉狭窄大于75%后,狭窄程度与心肌供氧有明显相关(r=-0.92);而与心肌耗氧呈弱相关(r=-0.58)。  相似文献   

13.
兔心肌局部缺血和缺氧时的电活动与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兔在体心脏上对比观察了阻断冠脉血流(心肌缺血)和阻断冠脉血流后用缺氧液体灌流(心肌缺氧)时心肌电活动与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如下:(1)心肌缺血时引起 MAP 振幅(MAPA)与双极心外膜下电图振幅(BEGA)的降低(P<0.01)以及 MAP 复极达50%的时程(MAPD_(50))与功能不应期(FRP)的缩短(P<0.01);(2)心肌缺氧时只引起 MAPD_(50)和 FRP的缩短(P值分别小于0.01和0.05),而未引起 MAPA 和 BEGA 的明显变化;(3)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心肌缺血10分钟时,多数线粒体内出现不定形的致密小体,核染色质明显周边化,而心肌缺氧10分钟时,仅在少数线粒体内出现致密体,核染色质分散,有的呈现早期周边化。上述结果提示,在心肌缺血早期,缺氧是造成不应期缩短的主要原因,而代谢产物和 K~ 的蓄积则可能是引起传导阻抑的重要因素,并有加强缺氧所致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犬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LFU)的变化,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偏振法测定了20只实验性AMI早期犬的心肌细胞LFU。结果表明,AMI早期心肌细胞LFU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其降低程度与心肌缺血时间长短和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有关。LFU在冠状动脉(CA)结扎后1min时即出现降低,与心外膜电图S—T段弓背向上损伤性改变同时发生,而明显早于外周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和谷草转氨酶(AST)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后者在CA结扎后240min出现变化。因此,LFU可作为AMI早期反映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及其程度的一种敏感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中学寒  贺妙湘 《生理学报》1990,42(4):307-315
在狗的心脏上装入微超声探头和高精度微压力传感器,手术后两星期,在清醒状态下给予左冠状动脉旋支阻断三分钟。在复灌注过程中,观察到血液动力学指标与收缩期心室壁厚度(WT)迅速恢复正常;但在 dWT/dt—WT 环形图上出现舒张早期异常相,其形状与缺血过程不同。低氧和急遽冠状动脉过度充盈可以产生此种异常图形。我们推测,心肌缺血可能促使一些产物的形成,复灌注时它使冠脉过度舒张,冠脉灌注增加,从而造成舒张早期急遽充盈而形成了此种异常的形图。  相似文献   

16.
以在体家兔的心脏为对象,应用浮置微电极技术研究了急性缺血早期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变化及迷走神经的保护作用。 冠状动脉的一个分支阻断后 1—5min,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振幅(APA)和 0相最大上升速率(dv/dt)_(max)均减小(P<0.01)。动作电位时程APD_(30)、APD_(50)和APD_(90)均缩短(P<0.01)。反映 2相平台时程的 APD_(30)和 APD_(50)缩短较总时程 APD_(90)的缩短更明显。 在自然心率的条件下,左颈迷走神经电刺激,可使急性缺血的心肌电位的变化有所恢复:RP、APA、(dv/dt)_(max)均增加,APD_(30)、APD_(50)、APD_(90)延长(P_均<0.01)。刺激迷走神经时缺血的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有所恢复,对防止缺血早期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在35只兔心脏上观察了α和β受体阻断剂对心肌缺血早期MET变化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α受体阻断剂抗心律失常效应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β与α受体阻断剂对MET 的影响明显不同。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可使正常心脏与缺血心脏的MET同等程度的升高,而对阻断冠脉后 MET的降低无改善作用。与此相反,α受体阻断剂哌唑嗪对正常心脏的MET 无明显影响,但可使阻断冠脉血流后 MET降低的百分率明显减轻,此效应与血压变化和扩血管作用无直接关系。上述结果提示,β受体阻断剂可通过提高正常和缺血心脏MET 的绝对值发挥抗心律失常效应,而α受体阻断剂则有特异性的提高缺血心肌MET 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