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玉珍 《蛇志》2016,(4):484-485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治疗女性不孕不育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A组80例和B组70例。两组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B组为8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25%,明显高于B组的8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女性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治疗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满意度、临床症状、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等的差别.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减少,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干预组患者在经过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轻(P<0.05).结论: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仅仅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对促进PCI术后病人的康复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5,(4)
目的研究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对急诊急性创伤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对120例急诊急性创伤患者进行干预,并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干预实施前后测评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结果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心理危机干预技术能促进急性创伤患者的身心康复,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阳性对照组(n=34),另设正常对照组(n=30),治疗组进行心理干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干预,30天后,计算患者的EORTC QLQ-C30积分并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一般情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及CD3+、CD4+、CD8+含量较干预前均有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及CD3+、CD4+、CD8+含量较阳性对照组干预后均有差异(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同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创伤性截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焦虑、抑郁程度,对32例创伤性截肢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程度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创伤性截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状态,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创伤性截肢患者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探讨适合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中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应用传统保肝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而干预组依照患者的一般资料,艾森克人格问卷测得的患者的个性特征,SCL-90测评的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内容包括相关知识教育、支持性心理护理、音乐心理护理以及睡眠心理护理.两组均治疗六个月,通过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探讨适合中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中青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特殊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其气质类型以抑郁质和胆汁质占多数,并且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患者其个性特征不同,其心理状态也不同.干预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按照患者的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制定,能够有效减轻抑郁、焦虑等症状,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干预对慢性肛周湿疹患者治疗效果、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选取122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精神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85.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0%(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SDS评分、DLQI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CD-RISC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精神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肛周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实施精神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l=36)和阳性对照组(n=34),另设正常对照组(n=30),治疗组进行心理干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干预,30天后,计算患者的EORTCQLQ—C30积分并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一般情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及CD3+、CD4+、CD8+含量较干预前均有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及CD3+、CD4+、CD8+含量较阳性对照组干预后均有差异(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同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影响.方法:1)实验分为干预组(实验组)和非干预组(对照).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3)对心理干预组进行随访,使用理性情绪化疗法、支持疗法、情绪宣泄法、康复指导及疾病意外应对指导进行干预.结果:1)为其1年心理干预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住院时间和住院频率.但对急性发作治疗期的治疗影响不显著.2)心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论:心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促进缓解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并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①测评方法:使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测表(SAS)调查,对32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入院后3天内(干预前)及常规血液透析后二周(干预后)按症状出现效率评分。②干预方法:提供环境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疏导,提供信息支持,指导自我护理。结果:经过心理干预,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得到改善,其心理干预之前SAS、SDS评分与心理干预后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调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变医患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从而明显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状态,减少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①测评方法使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测表(SAS)调查,对32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入院后3天内(干预前)及常规血液透析后二周(干预后)按症状出现效率评分.②干预方法提供环境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疏导,提供信息支持,指导自我护理.结果经过心理干预,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得到改善,其心理干预之前SAS、SDS评分与心理干预后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调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护能力,改变医患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从而明显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状态,减少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治疗中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肛肠科住院的6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般心理治疗、集体心理辅导等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SAS)、抑郁(SDS)量表,比较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人员对直肠癌患者应及早进行心理干预,缓解焦虑和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检查中发生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疏导对策。方法:根据Marks的4条诊断幽闭恐惧症的标准,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磁共振室检查的102例出现不同程度幽闭恐惧症且MRI检查无法顺利完成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查找检查失败发生的原因,并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检查环境、家属陪同检查、优化扫描时间、程序以及口服镇静药物等方法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检查中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02例发生幽闭恐惧症的患者通过心理疏导、改善检查环境、家属陪同检查、优化扫描时间、程序以及口服镇静药物等方法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第二次检查成功87例,第三次成功10例,5例患者放弃检查,有效率达95.1%,干预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脉搏、收缩压、舒张压等较干预前有明显的减轻;检查中不适症状:心悸、头晕、窒息感、压抑感等在干预后也明显减轻,各项指标的干预前后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护理可缓解MRI检查中幽闭恐惧症的不适症状,使多数患者顺利完成MRI检查。  相似文献   

14.
李丽梅 《蛇志》2017,(1):64-6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3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50例,根据围术期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QLQ-C30、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LQ-C30、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QLQ-C30、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共92例,均为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在入组时、入组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作为测评工具,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眶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3年02月我院共收治眶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分别在术前1日、术后1日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除了不接受心理干预外,其余护理措施同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值及生命体征指标(心率)进行测定。应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生命体征指标无明显差异,而术前1日和术后1日干预组焦虑值及生命体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眶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状态和恐惧情绪,并且能够稳定其生命体征,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促进术后恢复,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健冰 《蛇志》2015,(2):160-16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密切观察病情、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和SA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入院时与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SDS、SA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SDS、SAS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均P0.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或降低不良心理问题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我站2014年1月—2015年1月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110例妇女,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前SAS焦虑心理评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SAS焦虑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8.0%)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接受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妇女心理焦虑,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切实缓解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降低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术期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SDS及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血压、SDS及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肿瘤患者围术期焦虑及抑郁状况,有利于维持患者血压和心率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