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1):2201-2204
<正>《国际心脏病杂志》:血压波动是脑卒中发生的"元凶"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余金明团队通过大样本研究,发现血压变异性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相关研究已发表于《国际心脏病杂志》。血压变异性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既往对血压波动与脑卒中的相关研究多侧重于对血压的短期监测,监测对象较少,观察时间较短,结果偶然性较大,无法真实反应现实中的高血压人群血压波动情况及其对卒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通过单笔心电图机叠加记录ECG、心音图和颈动脉图后测得。对83例患者进行了STI均值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左室造影的相关研究。患者除陈旧性心肌梗塞及室壁瘤外,根据冠状动脉(CA)狭窄程度而分组。STI随CA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增加而显著异常,提示心功能随心肌缺血程度加重而进行性恶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降低也支持这一点。CA狭窄程度、范围与射血前时间/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呈正相关。在决定左室功能的异常方面,PEP/LVET和LVEF的临床意义完全相同。提示STI在评价冠心病心功能上是有用的。排除影响STI的某些因素后,PEP/LVET≥0.38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左心功能减退的标志。但轻度CA狭窄患者的STI可正常,这可能与静息时尚有足够的CA贮备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植物叶片的大小、形状、破碎化程度、测定时间及保存时间是影响植物水势测定的主要因素,但相关研究开展较少。本研究以成熟度相同,羽状复叶较多的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为实验材料,利用WP4C露点水势仪监测叶片水势的日变化动态。结果显示,叶片水势测定最合理的时间段为9:00-13:00;测定叶片在4℃冰箱中保存不同时间后的水势变化值,确定4℃条件下保存1 h内为测定叶片水势的最佳保存时间;比较了不同形状、大小以及不同破碎化程度的叶片对水势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叶片的大小、形状和破碎化程度对水势均有一定影响。因此,实际操作中应使用完整的单个叶片覆盖样品室以准确测定叶片水势。在优化测定条件后,利用该方法测定的水势值具有准确率高、重复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万灵  王灵 《蛇志》2015,(2):116-117,135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早期集束化治疗对病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1月资料完整的70例五步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就诊时间、清洗伤口时间、伤口切开时间、使用抗蛇毒血清时间、使用激素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肢体肿胀程度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就诊时间、清洗伤口时间、伤口切开时间、使用抗蛇毒血清时间、使用激素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肢体肿胀程度及住院时间明显相关(均P0.001)。以各指标中位数为截点进行危险分层,大于中位数组的病情严重程度、肢体肿胀程度重于小于中位数组,大于中位数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小于中位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毒蛇咬伤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在短时间内完成集束化治疗可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及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退化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片红树林严重退化现象, 对退化红树林开展群落特征调查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观测研究, 以揭示其退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1)红树林退化与林木高度和胸径无显著相关, 但随退化程度加深, 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和单位面积呼吸根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并达到极显著相关; (2)团水虱主要分布在离地面高度0-30 cm的树干根茎处, 尤其在10-20 cm处分布最多, 其密度达2.94 个•cm2, 钻孔面积所占面积达23.93 %, 并且与每株红树退化程度达到极显著相关; (3)红树林群落微地形变化导致了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的变化, 其中淹水深度变化与红树林退化无显著相关, 但淹水时间变化(表现在形成积水)则与其退化呈显著正相关, 较长的淹水(积水)时间加剧了红树林退化, 退化特征值(%)与积水时间(min)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死亡率=0.4138x+42.66(R=0.817, p<0.01), Y退化率= 0.5195x+13.943(R=0.639, p<0.05)。  相似文献   

6.
地塞米松诱发的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方法:对大鼠进行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腹腔注射,观察不同时间各组大鼠糖代谢相关变化。结果:大鼠空腹葡萄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程度呈地塞米松给药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后两者改变先于前者改变。结论:一定剂量的地塞米松空腹注射将诱发大鼠胰岛素抵抗,这种模型简便、可靠,可用于相关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日本三角涡虫摄食行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光强度、温度变化、食物种类、饥饿程度以及破坏耳突对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涡虫摄食行为的影响。弱光和低温最利于涡虫摄食;4种人工饲料中,涡虫偏爱食熟的鸡蛋蛋黄;在一定范围内,饥饿时间长短与摄食强度呈正相关;破坏耳突后涡虫的摄食能力基本消失,“脑”对涡虫摄食是否有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间寄主的营养状况是影响寄生蜂繁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对中间寄主进行处理以抑制其发育,保证其有充足的营养满足子代寄生蜂发育所需。本文研究了在0℃和2℃条件下中间寄主黄粉虫蛹体内营养物质蛋白质、总糖、海藻糖、糖原含量等随处理时间的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表皮硬化程度以及肿腿蜂的寄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寄生蜂寄生率与中间寄主体内营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变化,与表皮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变化。推荐2℃作为中间寄主处理的适宜温度,处理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Schrad)抗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转基因西瓜植株WMV—Ⅰ病毒感染后的抗病性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无论在温室还是在田间试验,转基因植株均可以推迟发病时间,减轻发病程度,表现出对相关病毒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非损伤性取样,如从粪便中获取DNA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在珍稀野生动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DNA质量与后续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粪便暴露时间的长短。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新鲜程度粪便样品的DNA质量和微卫星基因分型效果探讨大熊猫粪便野外暴露时间对分子实验的影响。研究表明,暴露时间越短,粪便DNA降解程度越低,所提取的DNA质量也较高。同时粪便DNA的降解程度与季节和暴露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春、秋季14 d以内、夏季7 d以内、冬季21 d以内的粪便样品提取的DNA质量较好,微卫星能成功分型;另外,野外卧穴口的粪便样品DNA保存时间相对较长。本研究对野外大熊猫粪便采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庆  任俊 《生理学报》1997,49(4):407-413
本文用膜片箝技术研究了孕烯酮硫酸醌对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膜48pS延迟整流型钾通道开放概率和平均开放时间的影响。在加入PS后40s,即可观察到IK通道的开放概率增大,平均开放时间延长,表明PS加强IK通道的活动。在浓度为300-100μmol/L的范围内,其增大程度与PS的浓度呈正相关,但PS不影响通道的电流幅度。  相似文献   

12.
细胞质膜在罗非鱼和叉尾斗鱼低温驯化过程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6):1150-1159
研究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指标,比如死亡温度、累计温度处理时间和存活率曲线,检测并比较了吉富罗非鱼和叉尾斗鱼的低温耐受能力,然后系统地检测了在两种鱼中,低温对一系列与细胞膜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包括细胞膜流动性、内吞作用和膜蛋白Na+, K+ -ATPase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叉尾斗鱼比吉富罗非鱼有着明显优良的耐寒力。两种鱼内与细胞膜相关的生理指标都对温度敏感,但是具体的敏感程度却在耐寒种(叉尾斗鱼)和不耐寒种(吉富罗非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具体每个物种内部,与细胞膜相关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是一致的。所有这些种间差异性和种内一致性都使得细胞膜流动性在物种耐寒过程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结果揭示细胞质膜,尤其是质膜流动性可能在这两种鱼对低温适应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芳香族化合物适当时间适当浓度添加到培养基中,可提高真菌漆酶活性,有助于增强其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效率。为了增强斑玉蕈漆酶活性,本文研究了8种芳香族化合物对其酶活的影响及其与菌丝生物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无诱导物条件下,斑玉蕈漆酶活性和菌丝生物量相关系数r为0.9956,说明它们呈正相关,但是整个培养过程漆酶活性相对较低;供试的芳香族化合物对漆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其中添加0.1mmol/L的愈创木酚对斑玉蕈漆酶活性诱导作用最大,达到3倍以上,同时提高了斑玉蕈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生物量;而随着添加时间的延长,部分化合物对漆酶活性和菌丝生物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可能因为化合物对菌丝毒性的延长导致菌丝生长变慢或死亡;进一步研究发现,斑玉蕈3个漆酶同工酶基因lcc2lcc3lcc4在诱导剂愈创木酚的影响下转录水平都不同程度地上调。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漆酶活性可以提高斑玉蕈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量,暗示可能通过提高漆酶活性的方法,提高斑玉蕈的培养基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谷子不育系及其相应可育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子2个品种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材料,对其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昭盟A花药的外部形态及花粉母细胞的发育过程与昭盟B相似,能形成外观正常的三核花粉,但其花药不能开裂散粉。石炮A表现出了败育时间和方式的多样性,且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在花药长度上有显著差异。此外,两种不育系的维管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良。不良程度与药囊退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比较全面的介绍我国生物制药研究的进展,讨论我国在生物制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展望。通过大量调研相关文献资料,对近几年我国在生物制药研究上的成果进行总结。综合利用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研发新技术是我国的生物制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receptor,EGFR)在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探讨EGFR能否作为判断晚期声门上喉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性指标。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8年4月共52例晚期(Ⅲ期、Ⅳ期)声门上型喉鳞癌患者手术后切除的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GFR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生存率及术后放疗对预后的影响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在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组织中存在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物质呈棕黄色,表达率为76.92%(40/52),其中过表达率为44.23%。EGFR的表达与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无关,与浸润程度(P=0.005),淋巴结转移数目(P=0.018),TNM分期(P=0.003),病理分化程度(P=0.011)有关。单因素分析得出EGFR表达程度、T、N分期以及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T、N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肿瘤浸润程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N分期)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EGFR的阴性表达组与阳性表达组的3年、5年生存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GFR在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证实了EGFR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对晚期喉癌的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但EGFR尚不能作为晚期声门上型喉鳞癌行手术及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对无复发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瓜蚜种群空间结构和分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对2008年宁夏环香山地区压砂西甜瓜瓜蚜种群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基于不同模型的普通Kriging插值法模拟了瓜蚜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瓜蚜数量在不同发生时期(初发期、盛发期和盛末期)均显示出明显不同的空间结构,其半变异函数均为指数型或高斯型,田间种群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分布,不同时期的聚集程度(1-变异程度)均大于45%,空间相关范围在10.37~29.11 km,空间变异主要受空间自相关影响;空间分布模拟较好地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直观地模拟不同时期瓜蚜种群的动态变化,易于确定瓜蚜的发生范围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8.
水稻花期高温胁迫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水稻花期高温引起的不育危害,具有发生可预测性低、作用局限于特定部位、致害程度严重等特点.本文就水稻花期高温不育问题,在发生时间、致害温度、品种反应差异、作用机制、鉴定方法以及抗性性状遗传等方面作了综述.并结合在日本的相关研究及对中国江汉平原杂交中稻花期高温危害发生的气候条件、品种差异等的初步分析,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和主要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比以前更加详细地测量蛋白折叠,从而揭示出这种折叠过程比之前所知的更加复杂。这些结果提示着在此之前,对科学界而言,蛋白折叠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这是因为这种折叠过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而且蛋白结构发生如此小的变化以至于常规的方法不能够检测出来。相关研  相似文献   

20.
林下生物量影响因素:幼龄林树种特性比丰富度更重要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正相关关系已被广泛报道,其主要来源于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然而,该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更复杂的环境,例如具有不同垂直层次的森林。举例而言,已有研究表明上层乔木树种丰富度与林下生产力降低有关。树种丰富度是否会通过增加(由于生境异质性)或降低(通过增强竞争)资源的可利用性进而影响林下生产力,以及林下生产力是否受树种特性的影响更大,这些影响机制都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此外,研究还表明,丰富度-生产力关系随着环境背景的变化而改变。本研究利用可以操控树种丰富度的实验林场研究了这些不同垂直层位里的时间和环境动态。在中国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China)研究计划的框架下,我们在3年时间里沿树种丰富度梯度反复采集林下生物量样本,研究了不同环境处理中树种丰富度、树种特性和时间对林下生物量的影响。尽管我们发现乔木层特性对林下生物量有显著和一致的影响,但是树种丰富度对后者却不具有这种影响。另外,在森林结构层之间,可能并不存在单一的、具有普遍性的上层乔木树种丰富度与林下生产力的相关关系,并且与上层乔木相关的环境因素(如透光率)对林下生产力的贡献程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总体而言,我们的结果表明,在研究森林结构层之间的关系时应将时间动态变化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