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蛴螬类地下害虫,主要危害麦类、玉米、豆类等大田作物,以及薯类、花生等经济作物。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和江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gebleri是华北及江南地区的主要蛴螬类害虫。近年来,传统分类学、杂交实验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都证明,3种鳃金龟是同一个物种的不同地理种群,这些研究成果使东北大黑鳃金龟从一个区域性害虫转变成为分布范围从东北到长江流域的广布害虫。本文综合介绍了东北大黑鳃金龟(包括华北大黑鳃金龟、江南大黑鳃金龟)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包括分类学、发生规律、防治措施,以及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并对东北大黑鳃金龟的综合治理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于COⅠ基因对三种大黑鳃金龟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将江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gebleri Faldermann分别与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进行了杂交试验,得到了F1代成虫,自交得到了F2代,表明F1代的雌雄虫具有正常的生殖力,3种金龟子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对这3种大黑鳃金龟的COⅠ基因进行了扩增与测序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江南大黑、华北大黑和东北大黑3种鳃金龟的遗传距离相近,分类地差别不显著,与外类群的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在遗传距离和分类地位上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江南大黑鳃金龟、东北大黑鳃金龟和华北大黑鳃金龟应为同一个物种的不同地理类群。  相似文献   

3.
几种主要蛴螬(金龟子)的测报办法及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花生蛴螬的综合防治研究中,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Motschulsky(以下简称暗黑)、华北大黑鳃金龟H.oblita(Faldermann)(以下简称大黑)、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以下  相似文献   

4.
板形感器(placodea sensilla)和腔锥形感器(coeloconica sensilla)是金龟子类害虫最重要的两种嗅感器.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棕色鳃金龟Holotrichia titanis Reitter和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的雌雄成虫触角的板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四种金龟成虫触角的板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形态既有相似性,但也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较高的形态多样性,如铜绿丽金龟板形感器表面特化形成龟纹、华北大黑鳃金龟的梭形腔锥形感器等.研究结果丰富了四种金龟的比较形态学理论,也为金龟子的系统分类学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蛴螬是为害作物幼苗的重要地下害虫。研究蛴螬的生活习性,饲养技术很重要。 我们对华北大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oblita、阔胸犀金龟 Pentodon patruelis等采用分段饲养与系统饲养相结合、室内饲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小黄鳃金龟Metabolus flavescens Brenske和福婆鳃金龟Brahmina faldermanni Kraatz有不同的寄主范围.本研究采用溶剂提取法收集寄主植物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柿树Diospyros kaki L.f.、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Rupr.)Maxim、榆树Ulmus pumila L.、芙蓉葵Hibiscus moscheutos L.、丁香Syzygiumr aromaticum(L.)Merrill&Perry和非寄主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等7种植物叶片粗提物,分别测定4种金龟甲雄、雌虫对这些植物粗提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4种金龟对共同寄主植物金银木和榆树粗提物均有较强的EAG反应;华北大黑鳃金龟雄虫对寄主植物粗提物的EAG反应均弱于雌虫;小黄鳃金龟雌虫对芙蓉葵粗提物的EAG反应强于雄虫;而另外两种金龟雄、雌虫对同种植物粗提物的EAG反应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说明金龟甲的EAG反应大小与田间发生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7.
金龟子对新建果园威胁极大,发芽阶段以黑绒金龟Maladera(Serica)orientalis Morschulsky和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 Fald.(Phyl-loperth pubicollis Waterhouse)为害最重,次之为早期出现的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res和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ta Fald.。常将芽叶食光造成全园毁灭,刚定植的树更为  相似文献   

8.
四个齿爪鳃金龟类群分类地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应用RAPD技术对齿爪鳃金龟属(Holotrichia)的四个类群进行了分类地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华北大黑鳃金龟的登种群与南京种群间为0.346,登种群与东北大黑锶金龟间为0.375,南京种群与东北大黑鳃金龟间为0.359,矮臂锶金龟与登种群,南京种群和东北大黑鳃金龟间分别为0.552,0.545和0.534。对RAPD指纹图谱进行UPGMA聚类分析,系统发育树将以上四个类群分为了差异显的两大类,综合各项研究指标,东北大黑鳃金龟与华北大黑鳃金龟之间的差异为种群水平的变化,东北大黑鳃金龟与华北大黑鳃金龟属同种昆虫,按照动物命名法规,东北大黑鳃金龟应为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9.
光谱和性别对几种金龟子趋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不同波长的LED新型绿色光源对几种金龟子雌雄性的趋光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棕色鳃金龟Holotrichia titanis Reitter、铅灰鳃金龟H.plumbeaHope、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的趋光反应率分别为68%、84%、90%,显著高于暗黑鳃金龟H.parallela Motschulsky和大黑鳃金龟H.oblita Hope;棕色鳃金龟和铅灰鳃金龟趋光谱较广;主峰为405nm和465nm的单色光对所有试虫均有较强的诱集力。雌性大黑鳃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趋光性强于雄虫;但雌雄差异对棕色鳃金龟、铅灰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的趋光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沈阳花生田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的发生数量,明确幼虫的取食为害水平,本研究采用诱虫灯对花生田内栖息的东北大黑鳃金龟害虫开展了多年的监测,并将诱集到的成虫带回室内饲养观察,研究其卵的发育和幼虫取食量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大黑鳃金龟每年均有两个上灯活动高峰,不同年度间金龟的始现期存在差异,上灯虫量在不同年度间呈多寡交替的特征;降雨对东北大黑鳃金龟的上灯活动产生较大影响,雨天金龟基本不上灯。东北大黑鳃金龟3龄幼虫期长达329.8±1.80 d,其取食量随取食时间的增加符合正态分布,食物利用率(ECI)达1.32%±0.339%,幼虫3龄末期体重达到最大,但化蛹后随最后一次蜕皮又损失部分体重。东北大黑鳃金龟是沈阳花生田的重要害虫,以3龄幼虫取食幼苗造成的危害损失最大。金龟出土活动与环境温度和降雨发生均有密切关系。利用诱虫灯在6-7月集中诱杀金龟,可有效地减轻下一年蛴螬的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11.
采用RAPD技术和杂交方法对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1888)和华北大黑鳃金龟(H.oblita(Faldermann1935)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作者应用40条引物,采用UPDGA法对华北大黑的南京和文登种群。东北大黑的沈阳种群。以及其外群矮臀鳃金龟(H.ernesti Reitter)进行了RAPD分析。所建立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东北大黑具有与华北大黑两个地理种群相同的分类地位。同时,作者对两种金龟甲进行了正反交的杂交试验。试验共得到21头正交F1代成虫,3头反交F1代成虫,F1代生活正常,采用东北大黑与F1代回交的方法研究F1代的可育性,2001年6月10日的检查结果显示,四个处理均得到大量回交杂种一龄幼虫和少量二龄幼虫,F1代的雌雄虫均具有正常的生殖力。以上结果表明;两种金龟的次异名。为无效名。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沿岸主要蛴螬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2—1976年间,在渤海湾沿岸62个县(区)内查出植食性蛴螬36种,其中分布广、为害重的优势种是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阔胸犀金龟、暗黑鳃金龟、黑绒鳃金龟等。通过系统饲养和田间调查明确:华北大黑鳃金龟、阔胸犀金龟为两年一代,成、幼虫相间越冬: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为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此外还对上述四虫的一些重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对生活史研究,总结了“双春单秋看趋势,虫量降水定程度”的华北大黑鳃金龟发生量预测法,对于防治该虫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蛴螬为害日益严重。为了探讨菜地蛴螬的防治方法,我们曾作了些调查与防治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菜地蛴螬种类及其发生特点 据调查,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ablita  相似文献   

14.
我大队位于滹沱河西南的南山脚下,是一个土壤类型较复杂的地方,适于各种蛴螬繁殖为害。根据成虫诱杀和大田调查,有华北大黑鳃金龟、黑绒金龟、阔胸犀金龟、铜绿丽金龟、四纹丽金龟、黄褐丽金龟等6种。其中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是华北大黑鳃金龟,现将我们的初步观察和防治对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以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和矮臀鳃金龟(H.ernesti Reitter)为供试材料,对DNA模板、Mg2+、dNTPs浓度、淬火和循环内延伸时间及循环数进行优化.提出了金龟甲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即25 μL体系中含DNA模板1.2 ng·μL-1、Mg2+ 2. 5 mmol·L-1、dNTPs 0. 25 mmol·L-1;并确定最适淬火时间为40 s,循环内延伸时间为2 min;最佳循环数为40.  相似文献   

16.
朝鲜黑金龟(虫甲)(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与黑金龟(虫甲)(Holotrichia sp.),成虫俗名苍术、苍虫、瞎碰,在河南各地分布甚广。幼虫叫蛴螬,杂食性,为害期长,无论春、夏、秋播各种粮食作物,都严重遭害,特别是在幼苗时期,常  相似文献   

17.
五种鳃金龟幼虫描述(鞘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胸突鳃金龟Hoplosternus japonicus Harold,坦狭肋鳃金龟Holotrichia tonkinensis Moser,白云鳃金龟替代亚种Polyphylla alba vicaria Semenov,大皱鳃金龟Trematodes grandis Semenov和二色希鳃金龟Hilyotrogus bicoloreus(Heyden)5种幼虫首次进行了形态描述,绘制了特征图,并编制了幼虫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暗黑鳃金龟H.parallela Motschulsky、铅灰齿爪鳃金龟H.plumbea Hope、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棕色鳃金龟H.titanis Reitter、拟毛黄鳃金龟H.formosana Moser、小黄鳃金龟Metabolus flavescens Brenske7种常见植食性金龟子的雌雄腹部末端进行显微观察,建立了一种体外无损伤快速准确鉴别常见植食性金龟子雌雄的方法,即轻掰金龟子腹部末端,雌虫可见两片分离的第九腹板退化而成的瓣状褐色骨片,雄虫则无或呈倒"V"字型阳基侧突粘连骨片。该方法对实验所用的鳃金龟、丽金龟2亚科7种金龟子均适用,具有较大的广谱性,且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简便迅速、易于掌握,准确率高。此结果对金龟子田间预测预报以及性信息素的分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6  相似文献   

19.
皱鳃金龟属Trematodes Faldermann是鳃金龟科(Melolonthidae)中比较特殊的一属,以其后翅十分退化,不能飞翔只会爬行为特征。本属迄今已记有三个种:黑皱鳃金龟T.tenebrioides(Pallas)、爬皱鳃金龟T.potanini Sem.和大皱鳃金龟T.grandis Sem.。它们主要分布在土质沙性、相当瘠薄的地点。其中黑皱鳃金龟与爬皱鳃金龟分布较广,为我国  相似文献   

20.
王冰  尹姣  李克斌  曹雅忠 《昆虫学报》2013,56(10):1127-1134
昆虫错综复杂的嗅觉系统在昆虫寻找寄主、 交配、 产卵以及逃避行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昆虫嗅觉感受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揭开昆虫感受和识别环境中的气味物质并引起相关行为反应的秘密。为了更多地了解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 嗅觉相关蛋白互作机制, 本实验利用DUALhunter Starter Kits酵母双杂交筛选试剂盒, 构建了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结合蛋白OBP2诱饵载体, 筛选了华北大黑鳃金龟触角酵母双杂交系统均一化的cDNA文库。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以及GenBank中Blast比对分析, 以OBP2为诱饵鉴定出6个阳性互作物。我们推测其中的一种较强的阳性互作物凝固酶原可能是华北大黑鳃金龟在嗅觉识别过程中的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