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犀科化石的研究表明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地层中产出的犀类化石至少有两个种,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peii)和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nihowanensis),可能还存在过第三个种。由于标本保存状况不理想,暂时鉴定为梅氏犀相似种(Stephanorhinus cf. S. kirchbergensis)。虽然后者的形态大小与梅氏犀最接近,但和泥河湾披毛犀也有相似之处,因此也有可能是这两个种之一的种内变异类型。同样,产于下沙沟地点被德日进和皮维托鉴定为有疑问的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 (?))也可能是梅氏犀或泥河湾披毛犀的种内变异类型。迄今为止在广义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早更新世犀类有两个确定的种和两个不确定的种。出土裴氏板齿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山神庙咀、大黑沟及辛窑子沟;出土泥河湾披毛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大南沟、东谷坨、山神庙咀及辛窑子沟。有疑问的中国犀仅出现在下沙沟,梅氏犀相似种仅出现在辛窑子沟。  相似文献   

2.
周口店第一地点的犀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半个世纪以来,从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人’化石产地)发掘的八大类哺乳动物化石,目前仅其中的犀类与象类尚未正式研究发表。这个问题受到国内外古生物学者的关注。因为自1928年以来,犀类材料虽未发表,而许多关于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报道和论文,大都提到这里的化石动物群中有两种犀牛,主要的意见是梅氏犀与披毛犀。如所周知,梅氏犀是生活在温暖的间冰期的林栖犀牛,偶尔出现于草原但不栖息于气候严酷的草  相似文献   

3.
在河北省阳原县大黑沟中更新世和岑家湾附近石沟早更新世地层中分别发现了犀牛的下颌骨和股骨化石。其下颌联合部窄长、无下门齿、牙齿釉质层平滑而无褶皱、牙齿表面无垩质充填,股骨较披毛犀的长,故将其归入梅氏犀(Stephanorhinus kirchbergensis)。泥河湾盆地的化石是我国早期梅氏犀化石中材料最可靠,地点层位最明确的记录。山神庙咀和大黑沟出土的板齿犀牙齿及前脚骨化石,是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最好材料,尤其是大黑沟出土的板齿犀牙齿化石,是迄今在泥河湾盆地首次发现的完整材料;依据冠面结构和测量数据,该批材料可归入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 peii);裴氏板齿犀特征鲜明,是有效名称,我国早更新世的板齿犀均应归入该种。我国第四纪的板齿犀与高加索板齿犀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釉质层厚度较大但褶皱不够强烈、下颊齿的下后尖发育、颊齿冠面的前后径多数大于颊舌径、M3比M2小、M3后附尖欠发育,后脊与外脊已完全融合、上颊齿的齿脊更厚。此外,我国的板齿犀与西伯利亚板齿犀也有差异,后者的牙齿齿冠更高、无齿根、釉质层薄且褶皱强烈、上颊齿无后窝。最新地层研究表明,我国含板齿犀属的地层时代不晚于早更新世,且集中出现于下更新统。在晚新生代期间,犀牛在泥河湾盆地十分常见,先后出现过如下属种:大唇犀(Chilotherium sp.)(上新世)、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 peii)(早更新世)、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s)(早更新世)、梅氏犀Stephanorhinus kirchbergensis(早-中更新世)和真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中-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4.
辽阳安平化石哺乳动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批化石材料发现在辽阳安平南山一条裂隙堆积中。共有二十二个种属,其中有大量的梅氏犀化石,还有水鹿、杨氏虎、硕猕猴、韩氏刺猬等种属于更新世中期的代表化石。裂隙堆积的岩性主要是棕黄色和棕红色的亚粘土,其中含有丰富的小颗粒的钙质结核和少量的碎石。其底层是砾石层。这个动物群的发现,对研究辽宁东部地区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研究东北地区第四纪动物群的演化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宁夏中宁一板齿犀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宁夏野外队与宁夏区测队三分队的部分同志在宁夏中宁干河沟鹰崖采集到一些晚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化石产自一套夹有少量细砾的灰绿、黄色的砂岩层中。采集中有一个相当完整的板齿犀头骨,一枚可能属于三趾马的掌骨及一些碎骨片。板齿犀化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板齿犀头骨。  相似文献   

6.
罗泽Xun 《生物学通报》1993,28(6):10-11,7
若把化石兽类一并考虑在内,中国历史上已绝灭的兽类种类不少。如北京房山县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距今约69万年更新世中期,即发现诸如三趾马、剑齿虎和梅氏犀等兽类化石。然而,这些化石种类本文不作论述。现要介绍的是目前在动物园或其它园林中人上条件之下尚驯养,但在中国野生自然环境下已绝灭的种类。据确切的报道,中国已绝灭的兽类有麇鹿(四不  相似文献   

7.
1964年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赵国光等同志在滇西工作时,于丽江发现了相当多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中最多的是原始真犀类(主要是Prohyracodon)的牙齿;也有一些两栖犀和原始貘类的牙齿;此外,有少量的牙齿碎片表明,该地还有雷兽、石炭兽及爪兽等化石。  相似文献   

8.
河北兴隆县地处燕山中段,地质构造复杂,石灰岩广布,洞穴发育。当地在开采石灰岩时,经常发现洞穴堆积物中的脊椎动物化石。不久前笔者在某地炸出的一批化石中,拣选到一件残断的刻纹角器。初步研究证明,与角器伴生的哺乳类化石有最后鬣狗、梅氏犀和斑鹿等,因此这件角器的时代亦应为更新世晚期。有关专家认为,这一角器是由赤鹿的眉枝做成的。其表呈浅黄褐色,断面椭圆形,下宽上窄,残存总长13厘米;中部直径3.7厘米。角器似为一器物的柄部,大部分表面刻有纹饰。纹饰为阴刻,分成三个组合:中部(即眉枝的下侧)的刻纹由直线、斜线和连弧组成;内、外侧的  相似文献   

9.
泥河湾盆地是中国北方第四纪地层发育最为齐全的地区之一,多处哺乳动物化石产地及旧石器遗址中均有披毛犀化石产出(卫奇,1997),但报道产出的化石多数只是骨体碎片或零星的牙齿。1965年夏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太原工作站王择义、王向前和武文杰在泥河湾盆地河北省阳原县东城乡虎头梁一带进行旧石器调查时,从褐黄色含细砾砂质粘土层中采集到一些披毛犀化石,产出地点位于虎头梁旧石器遗址NE55°方向350m处,地层层位位于旧石器产出层位之下的泥河湾组上部,时代为早更新世末期。这些技毛犀化石是该…  相似文献   

10.
1973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考察队在桐柏县吴城盆地考察时,于龙王庙村附近李士沟组采集到一些哺乳类化石。同年九月,根据河南省地质12队提供的线索,我所的阎德发、范贵忠和该队韩世敬及河南省博物馆郭天锁等同志,又在同一盆地的月河公社五里墩组中采到一些标本。其中属于柯氏犀类的有两个属的三个种。这些化石的发现,增进了对柯氏犀类的了解,填补了由柯氏犀类向巨犀类进化的中间环节。同时,对李士沟组及其上覆五里墩组时代的确定也提供了依据。除柯氏犀类外,在吴城盆地还发现有两栖犀、(犭莫)等材料。  相似文献   

11.
1991年7月至9月,内蒙古博物馆和四子王旗文管所在四子王旗乌兰镇砖厂对发现的古生物化石露头进行了发掘,发现犀牛化石骨架二十多具。这些犀牛化石均属于第三纪中新世晚期的大唇犀。大唇犀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2.
在广东封开峒中岩发现的一枚人类右上第二前臼齿化石,其形态与现代人特征基本一致;同时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华南巨貘、中国犀等九种;时代为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九七九年八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张国铎和王长利两同志在宣威一带进行地质考察时,采集到一个近于完整的犀类牙齿化石。产化石地层是一套由紫红色砂岩、砾岩和夹a有泥岩夹层的含砾砂岩所组成的岩层,时代过去认为是早第三纪,但没有可靠的化石做依据。小巨犀化石的发现为确定地层时代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化石只有一颗左第三上臼齿,保存完好。从牙齿的大小、形状及结构等来看,宣威发现的这个化石与周明镇描述的云南路南小屯组中的小巨犀  相似文献   

14.
1958年9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新兴农场(当时为劳改农场)一个分队的服刑人员在农场附近寻找肥泥,有人提出挖掘当地人称为通天洞中的堆积土作肥料.服刑人员高举火把,把通天洞照得通亮,他们一连挖了几天,几乎把洞里的沉积土挖下三米深,挑出来放在地里作肥料.他们挖着挖着,在离洞口18米处偶然发现一个完整的人头骨化石(缺下颌骨).农场场长李殿得知后非常重视,即下令将化石装箱妥善保护,并向有关科研部门做了报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的李有恒老师等人正好在广西做调查,闻讯后立即前往查看,紧接着对通天洞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又发现了,人的四个胸椎、五个腰椎、骶骨、右髋骨和左右股骨各一段.同时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豪猪、东方剑齿象、熊、大熊猫、中国犀、巨貘、鹿、牛,等等.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昭通过山洞发现的一枚人类左下第二臼齿化石,其形态和尺寸与智人类型的下臼齿最为接近;同时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剑齿象、犀、獏等五种;时代可能为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巫山县迷宫洞是一处重要的晚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遗址, 其绝对年代为距今13150±190年。本文研究了这一遗址出土的犀牛化石, 材料包括头骨碎块、下颌、牙齿及数件头后骨骼。这些材料被鉴定为梅氏犀或称基什贝尔格犀(Stephanorhinus kirchbergensis), 是这个种已知时代最晚和分布最为靠南的记录。适合温带气候的S.kirchbergensis在中-晚更新世南下至长江流域, 可能是受到冰期寒冷气候的压迫所致。以迷宫洞和其他长江流域的S.kirchbergensis为基础, 通过对比, 认为我国南方、北方以及欧洲的S.kirchbergensis在颊齿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从而将这个种分为三个类型。另外, 本文还对我国南方更新世的犀牛种类, 特别是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 进行了全面地厘定。  相似文献   

17.
太原北郊新化石地点太原向阳店农具修造厂郭福厚同志在太原北郊北山头西沟中发现了一个化石地点。为了查明这一化石地点的情况,我奉派前往进行了工作。北山头西沟南距太原约18公里,在向阳店东北方向9公里、阳曲镇西北方向2.5公里的地方;东边紧傍阳兴河和北同蒲铁路。向阳店向西是汾河,向东是形成两个阶地的土状堆积。向阳、新城及太原市区所在地为第一阶地;东崖、北山头西沟所在地为第二阶地。第一阶地由黄砂土组成;第二阶  相似文献   

18.
太原古交工矿区旧石器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12月9日,山西省文管会、太原市文化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太原工作站,为了了解太原古交工矿区筑路工程中发现的古植物化石,分别派王建、李志、王择义等前往察看。在工作过程中,以半天时间,先后在东去太原市中心55公里的古交和古交迤东5公里的古交钢厂附近发现了两个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地点。  相似文献   

19.
记述了在山西省垣曲盆地发现的犀貘一新种———童氏犀貘 (Hyrachyustongisp .nov .)。它的发现揭示了在垣曲盆地有中中始新世地层存在的可能性。还对以往在中国境内发现的犀貘化石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北缘发现三趾马等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3年,甘肃省地质局区调队三分队于青海北部进行1:20万地质简测时,于花海子以东、大哈那腾河附近红崖子(行政上属甘肃阿克塞县)的红色地层中发现大唇犀等化石.次年5月,兰州大学和三分队部分同志于同一地区的两个地点再次作了发掘和调查,获得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但内容较为单调,经初步鉴定计有: Hippar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