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学学报》1989,8(3):292-292
1989年2月,该县农民在西牛角峪村采石中,发现少量的动物化石。它们埋藏于石灰岩裂隙的红色粘土中,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鉴定为哺乳动物化石的肢  相似文献   

2.
消息与动态     
《人类学学报》1990,9(1):96-97
河北昌黎新发现的旧石器 1989年春夏,笔者在河北省昌黎县城北杏树园柳峪山村的王家坟(亦称东辅上)的一个拉砂取土场发现了一些旧石器。该地点处于二级台地前缘,其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19°9′10″,北纬39°44′20″。海拔高度约为45米。表层为灰黄色砂质土,中有角砾凸镜体,从中发现细石器。上部是发红色的砂质粘土和粗砂细砾层;下部为黄灰色砂和砂质粘土层,旧石器就出自于这部分地层中,其地质年代暂定为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3.
马宁 《人类学学报》2008,27(4):335-335
2008年9月21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纪念贾兰坡院士百年诞辰会议在山西省太原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西博物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文博系统等80余家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学报》1989,8(1):99-100
日本第四纪学会1988年大会于8月19—21日在仙台市举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祁国琴应邀出席。他们除参加由大会组织的宫城县江合川流域的地质旅行外,还与东道国、苏联、南朝鲜和香港的同行就“东亚更新世中期至晚期人类及其环境”专题开展热烈讨论。 此外,黄慰文还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和由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接待,于8月14日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学报》1989,8(4):383-383
这次会议是由美国缅因大学的最早美洲人研究中心主办的,由1989年5月24日开到28日。地点在缅因州的奥罗诺(Orono)的缅因大学校园内。 会议内容主要有38篇科研报告,包括拉丁美洲各国和北美的学者们报告的近年各国的考古发现,如智利南端蒙特凡尔德(Monte Verde)遗址的可能早达距今33000年的石器,墨西哥中北部的兰乔拉阿玛玻拉(Rancho La Amapola)的37694±1963年前的火堆,33000+2701-1800年前的刮削器等。还有我国、苏联和朝鲜、日本的学者报告的各该国对远古人类的研究以及一些新技术等。 会议的最后一天对古环境古气候、考古资源管理、科研资金来源等专题进行了事先组织的有准备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的软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的软锤技术林圣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软锤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打制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西方,从阿舍利文化开始,软锤技术即已逐渐得到较普遍的使用,而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中,是否广泛使用过软锤...  相似文献   

7.
消息与动态     
冯兴无 《人类学学报》2005,24(2):136-136
200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水北调文物考古队在丹江水库淹没区开展了第二次旧石器、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这次工作是1994年调查工作的补充和延伸。1994年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受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委托,成立南水北调文物考古队,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水库淹没区开始进行有关旧石器、  相似文献   

8.
消息与动态     
《人类学学报》1988,7(2):189-190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定于今年10月16日至22日在维滕堡(Wittenberg)举办“人类进化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国际会议,民主德国科学 院院士、大会主席赫尔曼(J.Herrmann)来信邀请我国吴汝康教授参加会议并报告论文。  相似文献   

9.
消息与动态     
《人类学学报》2002,21(2):0
南非著名古人类学家托比亚斯来访托比亚斯 (PhillipVallentineTobias)先生是南非Witwatersrand大学终身教授、国际著名古人类学家、南非皇家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他曾与利基夫妇进行长期合作 ,研究东非发现的人类化石 ,并建立了人属能人种 ,对南方古猿作为最早人类的认识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领导下发现的 33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小脚”(Lit tleFoot)的骨架 ,是 2 0世纪末古人类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托比亚斯先生非常关注中国古人类学的发展。 1994就…  相似文献   

10.
消息与动态     
《人类学学报》1988,7(1):95-96
从1985年起,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人类起源研究所、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与东非坦桑尼亚的国家博物馆和古物部订立了十年合同,组成联合发掘队,在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进行发掘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旧石器时代手斧的特点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12,31(2):97-112
手斧的存在与否及其意义是我国史前考古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存中存在着手斧这一类器物,但它们在形态、技术、组合关系、丰度上与旧大陆西侧有很大区别; 大多数手斧与手镐应属同质异型, 是中国乃至东南亚砾石石器文化中居于从属地位的特定成员, 是更新世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先民开发利用植物根茎食材的大型挖掘工具。他们在渊源上有本土砾石文化的根基, 可能受到小规模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体现着"本土起源+外来影响"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国的手斧存在着材料的不完备性和研究的肤浅性, 体现在绝大多数标本的地层和时代归属不明, 研究多停留在对少数"典型标本"主观定性的层面, 缺乏全面客观的材料分析和详实的观测、统计数据, 很多争论缘于缺乏共同遵循的类型学标准, 陷入表层的术语纷争。未来的研究必须加强地层、年代和形态、技术分析的基础性工作,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信息和数据, 并从理论层面深入揭示手斧这类遗存所蕴含的先民生存与演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浩 《人类学学报》2011,30(3):274-274
2011年4月30日至5月5日,"第二届世界早、中更新世两面器工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落成的韩国全谷里史前博物馆顺利举行。这是国际旧石器考古学界的一次盛会,来自十余个国家的近五十名代表齐聚一堂,交流与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行七人参加了本届会议。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学报》1989,8(2):194-196
尼安德特人现今一般被认为是智人种(Homo sapiens)的一个亚种,而最近以色列的拉克(Yoel Rak)教授提出尼人可能是与现代人的祖先平行发展的一个单独的种。 尼人在大约10万至3万年前生活于欧洲和中东,其解剖特征在东欧得到最大的发展。如厚重的骨骼,倾斜的前额,粗壮的眉脊,无颏的颌骨等是其与智人相区别的主要性状。 拉克等近年来在以色列占领区卡梅尔山(Mt.Carmel)的基巴拉(Kebara)洞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具近乎完整的尼人骨架,但头部只保存有下颌骨和一个上第三臼齿,其年代测定为距今6万年。尼人的骨盆过去发现的只有少数破片,而基  相似文献   

14.
正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上,首届"杨钟健科学传播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王原研究员、北京自然博物馆李建军研究员、光明日报记者齐芳等三人,因在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相关领域的科学传播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获此殊荣。杨钟健先生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者,为学科的科学研究、科学教育、科学传播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古脊椎动物学和古人类学知识的传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学报》2006,25(4):263-266
我们以沉痛的心情向各位同仁、吴汝康先生的生前同事、好友和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吴汝康先生的人士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古人类学家、解剖学家、新中国人类古生物学的奠基人吴汝康先生,因  相似文献   

16.
李传夔 《人类学学报》1990,9(4):290-293
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至今已60年了。它的发现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60年的后继工作,我们的事业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为促进古人类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织了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以纪念这一伟大的发现。我首先代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向来自亚洲、美洲、欧洲的同行、向在座的学术界前辈,向各位领导及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回顾一下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发展的梗概,以便探讨我们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