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盐碱土壤中AM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我国盐碱土壤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 菌的种属构成、生态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AM 菌种属构成不同,其种属组成、分布与土壤类型、碱化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盐渍化砂土、壤土和粘土中,Glomus 属的真菌数量最多,Acaulospora 属次之,而Glomus 属中的G.mosseae 则是分布最为广泛的菌种.随土壤碱化度的增加,Glomus mosseae 出现频率随之相对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中AM 菌种和属的种类就越多.AM 菌的种属组成因不同寄主植物而异,其中豆科植物根围中AM 菌分布的种属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中AM真菌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0年3月-2001年2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中5种优势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碱蓬(Suaeda glauca),獐毛(Aeluropus littralis var.sinensis) 和刺儿菜(Cirsium setosum)根围内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进行了长期定点调查,结果表明,AM真菌在这5种植物根围土壤内都有分布,但多样性较低,尤其在冬季,AM真菌种的丰度和孢子密度分别在夏季降低了18.0%和61.6%,不同深度土层中AM真菌的分布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农田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AM真菌是农业生态系中一类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它在农田土壤中的发生和分布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深入了解我国北方农田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规律,于2000年在河北、山东的农田土壤中采集有代表性的土样127个。通过进一步扩繁、纯化,从中分离出AM真菌5属22种,鉴定了20个种,包括一个国内新记录种沾屑球囊霉(Glomus spurcum)。分析AM真菌的多样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农田土壤中以球囊霉属(Glomus)的频度最高,其次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优势种类为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土壤速效磷含量、pH状况主要对孢子密度产生影响,对种群分布影响不大。宿主植物类型对AM真菌的侵染状况和多样性影响较大;比较玉米(Zea mays)、甘薯(Ipomoea batatas)根区AM真菌的种群组成后发现两者有所不同,但优势种一致. 相似文献
4.
接种AM菌对西部黄土区采煤沉陷地柠条生长和土壤的修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煤沉陷区柠条为宿主植物,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简称AM菌)对柠条生长和根际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8月份接种AM菌比不接菌柠条的株高、冠幅和地径显著增加了29.11%,29.83%和14.81%,9月份接菌区柠条的根长、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151.0%,34.2%,116.0%和129.3%。接种AM菌增强柠条的抗逆性,接菌区的柠条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13.4%和111.1%。8月份接种AM菌改善了土壤的生物理化性质,接菌区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比对照区分别增加7.06g/kg,140.0 mg/kg,1.82 mg/kg和16.72mg/kg,接种AM菌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真菌、放线菌、细菌数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总之,接种AM菌促进采煤沉陷区柠条的生长和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5.
荒漠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根围AM真菌分布与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2007年10月在油蒿(Artemisia ordosica)集中分布区选取4个典型样地,分别从0~10cm、10~20cm、20~30cm、30~40cm和40~50cm土层采集根围土样,分离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并测定了3种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在各样地0~50cm土层中油蒿根系AM真菌菌丝定殖率均很高,有典型的泡囊与丛枝结构.菌丝定殖率与泡囊定殖率呈显著正相关,但菌丝、泡囊和丛枝定殖率与AM真菌孢子密度和土壤酶活性之间都无相关性;孢子密度在不同样地及采样深度间差异明显,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氮含量都呈一定正相关关系.孢子密度与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与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受到土壤pH的显著影响.孢子密度的峰值出现在0~10cm表层土,并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酶活性在土壤垂直剖面显示与孢子密度同样的规律.不同样地间AM真菌分布及油蒿根系定殖率的差异表明,油蒿与AM真菌之间有良好共生性,对维护荒漠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山东省不同植被区内野生植物根围AM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AM菌是土壤习居菌 ,生态适应性强 ,可发生在各种生态环境。寄主范围也十分广泛 ,除少量植物如莎草科、苋科、灯心草科、藜科、石竹科等 2 0余科植物不能或不易形成AM外 ,大多数植物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都能被菌根菌侵染。当前人们十分重视对野生植物上AM菌的调查[3 ,4 ,1 0 ,1 1 ,1 4 ]。研究发现 ,野生植物上可能有比栽培作物更多的AM菌种类[1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丰富 ,开发和利用野生寄主植物上的AM菌潜力巨大。由于AM菌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同 ,或进化过程中的历史原因 ,造成了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8.
长春净月潭地区土壤跳虫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土壤动物直接参与土壤形成,它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配合,对植物凋落物的分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壤跳虫是土壤动物中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关于它的生态分布,目前国内报道不多。东北师范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合作,对长春净月潭地区的土壤跳虫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9.
10.
九华山土壤甲虫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88年4月-1992年12月先后8次对九华山4种生境的土壤甲虫进行调查,共获标本417头,隶属33科。其中幼虫15科,成虫28科64种(属)。平均密度705头/m^3。不同生境土壤甲虫群落组成的差异较大,仅分布于一种生境的种属多。共有的少。群落组成的丰富度(S),均匀度(E)和香农指数值(H)均以灌丛草甸和混交林内高,黄山松林和马尾松林低,优势度指数值(C)正好相反。组成和数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黄山地区松树林外生菌根菌资源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2003年,对黄山地区松树林下外生菌根菌资源及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鉴定出外生菌根菌43种,隶属于10科17属.其中马尾松林下有43种、黄山松林下有12种.马尾松幼林下的外生菌根菌种类单一,彩色豆马勃、硬皮马勃类为优势菌种;马尾松成熟林下外生菌根菌种类丰富,其优势种类为红菇科、鹅膏菌科、牛肝菌科和鸡油菌科的一些种类.并分析了树种植被对外生菌根菌分布的影响,菌根真菌的分布与温度、湿度及土壤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AM真菌和镰刀菌对西瓜根系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和西瓜枯萎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对西瓜根系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2-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的西瓜根系中4种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先接种G.versiforme,后接种F.oxysporum f.sp.niveum处理的4种酶的活性均高于只接种F.oxysporum f.sp.niveum的处理,且酶的活性峰值出现较早,表明接种G.versiforme能预先诱导这4种酶的产生,提高其活性,从而提高西瓜对F.oxysporum f.sp.niveum侵染的抗性,接种G.versiforme的感枯萎病西瓜品种“郑杂5号”酶的增加幅度大于抗病品种“京欣1号”的接种处理,说明G.versiforme对提高感病西瓜品种酶活性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细枝岩黄耆Hedysarum scoparium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AM)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定殖特征及其生态地理分布,充分理解菌根共生体在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中的功能,本研究连续3年采集我国西北荒漠带不同样地细枝岩黄耆0-30cm土层土壤样品和根样,不同样地细枝岩黄耆均能被AM和DSE侵染,形成AM典型结构菌丝、泡囊和丛枝,DSE典型结构深色有隔菌丝和微菌核。细枝岩黄耆根系AM真菌定殖高于DSE定殖,但极端干旱条件下DSE定殖优于AM真菌定殖。AM真菌定殖率不同年际间表现为2016年最高,同一年份不同样地,除乌海、沙坡头样地,菌丝定殖率自东向西呈降低趋势。DSE真菌定殖率,在同一样地不同年份:乌海样地2016年定殖率显著高于2015年和2017年,在同一年份不同样地:2015年沙坡头样地DSE菌丝定殖率、总定殖率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而2016、2017年鄂尔多斯样地最高。NMDS分析结果显示,AM和DSE真菌定殖不同年际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AM真菌定殖率与DSE定殖率显著正相关;土壤温度与AM定殖显著负相关;有机碳、速效磷、磷酸酶、湿度与AM定殖显著正相关;DSE菌丝定殖率、定殖强度仅与酸性磷酸酶正相关。本研究比较分析西北荒漠带不同样地AM和DSE定殖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有助于充分理解菌根共生体在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中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AM真菌分布及其对近自然恢复的生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载过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导致大部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呈现持续退化态势。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致使地上植物群落逐渐发生更替,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发生改变。本文旨在探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分布特征、对近自然恢复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中已报道4目14属61种AM真菌,约占已知AM真菌物种的20%。高寒草地禾本科植物根围AM真菌物种丰度最高,而莎草科植物根围AM真菌孢子密度最高。3种高寒草地植被类型中,高寒草原AM真菌丰度最高(33种),山地灌丛草原次之(32种),高寒草甸最低(22种)。高寒草原以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和闪亮和平囊霉Pacispora scintillans为优势种,山地灌丛草原以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为优势种,高寒草甸以光壁无梗囊霉A. laevis、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claroideum和闪亮和平囊霉P. scintillans为优势种。高寒草地土著AM真菌与植物构建的菌根网络可以通过调节营养元素吸收、分配,促进植物建植和生长;但是毒杂草入侵可以改变土著AM真菌物种多样性和菌根网络,限制本地植被的实际生态位扩张。退化高寒草地中,AM真菌群落具有高的环境适应性和恢复力,其不仅调控地上植物群落建植和多样性,同时AM真菌建植也增加了代谢产物-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产生,进而协同改善地下土壤微生态系统,为退化高寒草地早期植被恢复塑造土壤生境。因此,AM真菌在退化高寒草地近自然恢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红壤中VA菌根真菌(球囊霉目)的种类和生态分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报道了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上的红壤中的4属13种VA菌根真菌:1.细齿无梗囊霉Acaulospora denticulata Sieverding&Toro;2.丽孢无梗囊霉Acaulospora elegans Trappe&Gerdemann:3?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 Gerdemann&Trappe:4.巨大巨孢囊霉Giaspora giantea (Ni 相似文献
16.
西藏大团囊菌属及其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西藏分布的大力3个种与1个变种;Elaphomycesgranulatusvar.granulatus,E.granulatus var.asperulus,E.tuberculatus和E.muricatus,讨论了种间和种内的一些特征分化或变异。其中,E.tuberculatus被确认为新种。这些种类均生于林下土中,与冷杉、云杉、栎属树种共生形成外生菌根其垂直分布海拔高度可达3600m 相似文献
17.
18.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和西瓜枯萎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niveum对西瓜根系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的西瓜根系中4种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先接种G. versiforme,后接种F. oxysporum f.sp. niveum处理的4种酶的活性均高于只接种F. oxysporum f.sp. niveum 的处理,且酶的活性峰值出现较早。表明接种G. versiforme 能预先诱导这4种酶的产生,提高其活性,从而提高西瓜对F. oxysporum f.sp. niveum侵染的抗性。接种G. versiforme的感枯萎病西瓜品种“郑杂5号”酶的增加幅度大于抗病品种“京欣1号”的接种处理,说明G. versiforme对提高感病西瓜品种酶活性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接种AM真菌对玉米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陕单16号幼苗为材料,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含盐量(0、0.5、1.0、1.5和2.0 NaCl g/kg)土壤接种AM真菌(Glomus mosseae)对玉米幼苗生物量、盐害级数,以及叶片中电解质透出率、丙二醛、O·2-、H2O2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接种AM真菌增加了玉米植株生物量,降低了玉米的盐害级数;菌根植株叶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高于非菌根植株,而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则为非菌根植株高于菌根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在NaCl浓度为0、0.5和1.0 g/kg时为非菌根植株高于菌根植株,而在NaCl浓度为1.5和2.0 g/kg时则为菌根植株高于非菌根植株;菌根植株叶片中电解质透出率、丙二醛、O·2-和H2O2的含量低于非菌根植株.可见,AM真菌的侵染提高了玉米的耐盐性,缓解了由盐胁迫引起的过氧化胁迫对玉米植株的伤害,但这一缓解作用并不只是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来实现的,可能还存在一些非酶促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