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大头茶气候生态类型的多元分析及SDA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量分类(CA) 和排序(PCA、COA) 方法分析了四川大头茶7 个地理种群23 个性状特征,并用判别分析(SDA) 检验分类排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不同地理种群可划为3 个气候生态类型:云南文山型即Ⅰ型、广西型即Ⅱ型、四川型即Ⅲ型;同时据其判别分析之判别轴图可知,没有位点被错划.通过比较地理气候因子对各类型的贡献率,得知光照对3 类生态类型的形成分化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缙云山四川大头茶种群繁殖适应性的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缙云山3种含有四川大头茶种群的不同群落调查测定,研究四川大头茶种群年龄结构,繁殖分配,编制静态生命表的基础上,研编了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力表,生殖表。对诸生殖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剖析了构成四川大头茶繁殖对策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群在常绿阔叶林中的繁殖寿命最长,适合度最大;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值(Vx),现时生殖值(bx),剩余生殖值(RRV),累积剩余生殖值(SRRV)以及整个生活史的总生殖值(TRV)是时间的函数,并受环境制约,诸指标综合反映了遗传特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对四川大头茶特定年龄个体繁殖能力影响的方式和强度,反映了四川大头茶种群繁殖动态规律;存活率lx与bx的负相关关系,SRRV与bx的负相关关系以及生命期望与生殖投资策略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反映了较大的生殖投入与较大的死亡概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缙云山大头茶(Gordoniaacuminata)种群的生殖年龄、生殖年龄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大头茶种群的Armin、Armax、和Apc值分别为10a、88a、34a和78a,但随群落结构复杂性程度的增加其生殖年龄逐渐递增。缙云山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年龄结构和兴文地区的相似,均为增长型,但前者生殖年龄结构较后者复杂,且前者之生殖年龄结构在不同生境(甚至同一群落的不同海拔样地)中呈现不同类型。影响大头茶种群生殖年龄和生殖年龄结构的主要因子是群落生境类型、幼株积累生物总量的能力、群落透光度、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和坡向等。  相似文献   

4.
苏智先  钟章成 《生态学报》1996,16(5):517-524
系统地研究了缙云山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年龄、生殖年龄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大头茶种群的Armin、Armax、A↑-r和Apc值分别为10a、88a、34a和78a,但随群落结构复杂性程度的增加其生殖年龄逐渐递增。缙云山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年龄结构和兴文地区的相似,均为增长型,但前者生殖年龄结构较后者复杂,且前者之生殖年龄结构在不同生境(甚至同一群落的不同海拔样地)中呈现不同类型。影响大头茶种群  相似文献   

5.
缙云山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a)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道林  苏杰  刘玉成   《广西植物》1999,19(4):315-322
基于四川缙云山森林群落演替系列群落取样, 采用Levins 生态位宽度、Feinsing 和Spears相似性比例生态位宽度及Levins 生态位重叠、Petraitis 生态位重叠等计测公式, 对大头茶( Gor donia acuminata) 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及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大头茶种群生态位宽度在演替系列群落中由小到大再减小, 它与缙云山森林群落其它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特定重叠主要表现在同针叶林中的川灰木( Symplocos setchunensis)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种群上; 反之, 其它优势乔木种群在大头茶种群上的生态位特定重叠在大头茶纯林中表现较显著; 从总体上, 所选15 个优势种群在各类群落中均不表现出显著的生态位普遍重叠。反映了大头茶种群在缙云山森林群落演替中的先锋拓殖作用, 亦为其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种群之一, 但它更重要的是一森林群落演替过渡类型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6.
在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系列中,对四川大头茶乔木种群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群不同生殖阶段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各异。同一生殖周期内,蕾花果期之RA值在不同演替系列中分别为:常绿阔叶林43.03%、40.79%和41.45%;针阔混交林4.13%、5.62%和35.51%;四川大头茶纯林9.32%、9.12%和31.63%。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周期长达14个月之久,在整个生殖周期中,RA值呈现“高→低→渐高→高”的动态变化规律。根据RA值的大小与其生殖年龄的关系,缙云山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期分为4个时期。虽然稳定生殖期的RA值相对稳定,但随其群落演替系列不同而异。种群密度与其RA值显著相关,密度过大和过小其RA值较低。光和土壤是影响其种群生物量RA的重要因子,光照强度与RA显著正相关,土壤厚度与RA具负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苏智先  钟章成 《生态学报》1998,18(4):379-385
在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系列中,对四川大头茶乔木种群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群不同生殖阶段的生物量生殖配置格局各异,同一生殖周期内,蕾花果期之RA值在不同演替系列分别为:常绿阔叶林43.03%,40.79T和41.45%,针阔混交林4.13%,5.62%和35.51%,四川大头茶纯林9.32%,9.12%和31.63%,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周  相似文献   

8.
 在对缙云山3种含有四川大头茶种群的不同群落调查测定,研究四川大头茶种群年龄结构,繁殖分配,编制静态生命表的基础上,研编了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力表,生殖表。对诸生殖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剖析了构成四川大头茶繁殖对策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群在常绿阔叶林中的繁殖寿命最长,适合度最大;四川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值(Vx),现时生殖值(bx),剩余生殖值(RRV),累积剩余生殖值(SRRV)以及整个生活史的总生殖值(TRV)是时间的函数,并受环境制约,诸指标综合反映了遗传特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对四川大头茶特定年龄个体繁殖能力影响的方式和强度,反映了四川大头茶种群繁殖动态规律;存活率lx与bx的负相关关系,SRRV与bx的负相关关系以及生命期望与生殖投资策略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反映了较大的生殖投入与较大的死亡概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四川大头茶繁殖分配及其环境适应性的关联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四川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群落类型中四川大头茶的繁殖分配(RA),并将植物种群的繁殖提高到种群适应对策的高度来分析,探索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灰色动态模型研究四川大头茶繁殖分配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的RA随群落类型、年龄而发生变化,其每年繁殖分配所占比例为13.6%~20.0%,不同群落类型中四川大头茶RA大小顺序为大头茶纯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关联度分析指出,10个环境生态因子中对四川大头茶繁殖分配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群落土壤pH值、群落内的热状况和肥、水条件。繁殖分配与环境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灰色关联时间动态模型方程为dy/dt+0.42y=0.07x1–4.26x2–6.38x3+15.54x4–7.46x5+4.72x6+1.97x7–0.66x8+0.57x9–0.20x10  相似文献   

10.
四川大头茶黄酮类化合物的聚酰胺薄膜层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大头茶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常绿乔木,其次生代谢特征随地理分布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运用聚酰胺薄膜层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来自云南文山老君山、四川丹棱、四川兴文、四川缙云山、广西阳朔三岔河、广西阳朔三盘、广西贺县姑婆山的四川大头茶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四川大头茶其黄酮类化合物的类型有很大的差异。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差异,可以把四川大头茶划分为中纬度、中海拔分布;低纬度、中海拔分布;低纬度、高海拔分布3种地理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11.
四川大头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金则新   《广西植物》1996,16(3):233-238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数据,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参数、扩散型指数、Cassie指标、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和聚块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四川大头茶种群在不同群落中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不同群落中,其空间格局均为集群分布,但集群程度有所差异.此外,还分大小级对四川大头茶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从幼苗到乔木,其集群程度从大到小。  相似文献   

12.
四川大头茶的分枝率和顶芽动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四川大头茶植株的枝和顶芽为基本构件单元,对不同年龄级成熟植株的分枝率和枯芽数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成株任一种分枝率在种群内不同龄级植析间以及在同一植株内不同发育位置的主枝间无显著变化;而同一主枝内各类型分枝率并非按相同的几何及数增减,即枝内各类分枝率间具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曾波  钟章成  张小萍 《生态学报》2001,21(8):1251-1255
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a)是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在缙云山的很多群落类型中均有分布。对缙云山四川大头茶的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四川大头茶生殖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缙云山四川大头茶的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不受植株年龄大小的影响,但与植株所处的群落类型有很大关系。常绿阔叶中四川大头茶的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四川大头茶纯林中次之,针阔混交林中四川大头茶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四川大头茶花蕾产量和果实产量随植株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但座果率与植株年龄大小无关。对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花蕾产量、果实产量和座果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花蕾产量不具有相关关系,与果实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与座果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证实了与受精作用无关的生殖产量特征不受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影响,而与受精作用有关的生殖产量特征将受花粉游脯氨酸含量影响的研究假设。由于与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座果率具有和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一样的群落间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a)是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对缙云山3种不同群落中四川大头茶的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果实的种子产量进行了研究,发现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每果种子产量在同一群落中的不同龄级四川大头茶个体间没有差异,但在不同群落间表现差异,常绿阔叶林中的四川大头茶个体具有最高的花粉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每果种子产量,四川大头茶纯林中的次之,针阔混交林中的最低。分析发  相似文献   

15.
邱杨  张金屯 《生态学报》2000,20(2):199-206
首次在DCCA排序的基础上使用排序轴分类法(OAC),将其发展为一个新的典范分类方法,并应用这种方法对山西关帝山八水沟的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共划分出5类,效果较好。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表明,环境与群落结构因子在不同群落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表明DCCA排序轴分类法能较好地反映群落与环境的变异。因为DCCA排序轴分类同时结合了植被因子与环境因子,所以它能较好地表达植物群落的环境梯度和结构梯度,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四川大头萘6个分布地,7个地理种群种子大小变异特征、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特征。结果表明,种子大小地理变异,南方种群种子变异较大,北方种上对较小,云南文山的种子最大最重,广西阳塑最轻最小,且最重约为最轻的2~3倍,不同种群种子萌发率也存在差异。南方种子差异较大,北方种子差异较小,大种子普遍有较高萌发率。种子太小小对苗生长速率、苗高、生物量(鲜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松嫩草原羊草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等位酶技术,综合分析了松嫩原理11个羊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指标,深入剖析了灰绿型和黄绿型两种叶色类型羊草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两类种群在等位基因频率、非平衡位点和A、P、He及固定指数F上明显不同,两类种群间有极明显的遗传分化。黄绿型种群的A、P、He皆低于灰绿型;黄绿型F<0,灰绿型F>0,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DIA-1、PGM、SKD和ACP等位点上;两类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发生在ADH、DIA-2和PGM等位点上。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甘南玛曲植物群落的多元分析与环境解释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王孝安 《生态学报》1997,17(1):61-65
应用无偏对应分析(DCA)及二岐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玛曲178个植物群落样方资料进行了多斐邓和数量分类,并应用植物群落的排序值与环境参数的多元回归分析出各群类型的定量环境解释,探讨了该区植物群的基本类型生态梯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玛曲的植物群落类型及基分布主要取惟地热量和湿度,并可通过环境参数地数字表达式定量地确定。  相似文献   

19.
四川大头茶在不同群落中的遗传分化及适合度成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四川大头茶在 3个群落中的遗传分化和适合度成分。 12个引物的 RAPD分析表明 ,仅有 10 %左右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于种群间。四川大头茶纯林结实率 (31.86 % )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 (2 2 .5 3% )和常绿阔叶林 (2 4 .5 2 % )。每果种子数和每果种子均重各种群间差异均显著 ,每果种子数和每果种子均重分别为常绿阔叶林 (2 9.5 0 ,0 .0 15 4 g) ,四川大头茶纯林 (2 8.39,0 .0 172 g) ,针阔混交林 (2 7.4 4 ,0 .0 195 g) ,表明二者间存在着负耦联关系 (trade off)。而以 R =∑lxbx表示的适合度却以常绿阔叶林最大  相似文献   

20.
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判断个体所属类型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中国东北样带(NECT)作为研究平台,利用判别分析鉴别植物光合功能型。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植物光合测定系统LCA4便携式光合仪和CID-203便携式嘿面积仪在野外所测定的植物生理生态参,选取51个来自C3功能群的植物种和15个来自C4功能群的植物种构建判别模型,进行光合碳同化途径的判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