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海桑  池敏杰 《植物研究》2010,30(6):660-663
通过调查,对Swietenia mahagoni的后选模式、S.macrophylla的主模式与中国分类学文献(如《植物分类学报》、《广州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云南植物志》、《广东植物志》、《中国植物志》和《中国高等植物》)的S.mahagoni作比较,证实中国分类学文献将S.mahagoni和S.macrophylla相混,上述分类学文献中的S.mahagon是S.macrophylla King。桃花心木(S.mahagoni(L.)Jacq.)的羽状复叶及小叶较短,小叶长度绝不超过10 cm,果卵球形,长度绝不超过15 cm;而大叶桃花心木(S.macrophylla King)的羽状复叶及小叶较长,总有一部分小叶的长度超过10 cm,果长卵球形,长12~22 cm。  相似文献   

2.
王琳  刘彤  韩志全  刘华峰  陈正霞  罗宁 《生态学报》2014,34(23):6797-6806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70个固定样地中采集了87种植物种子,通过测量种子百粒重,分析了种子大小在不同分类群中的变异规律,并调查了样地中不同类型种子总数目的空间格局。结果发现: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种子大小可分为:A(0.1—1 mg)、B(1—10 mg)、C(10—100 mg)、D(100—1000 mg)、E(1000—5000 mg)5种类型。拥有不同类型物种数量差异较大,其中D型种子物种最多,含41种占总物种数目的 47.1%,其次C型种子30种占总物种数目的 34.5%,E型种子占总物种数的13.8%,B型种子总物种数的3.5%,A型种子占总物种数的1.1%。沙漠植物中中等种子大小物种占多数,与以色列特拉维夫以北的Poleg自然保护区地中海沿岸沙漠地区相似。由于本地属、种为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所以认为本沙漠种子大小主要受系统演化影响。2)科间种子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百粒重最大科是蓼科(29315 mg)、最小的是列当科(0.3 mg)。藜科,菊科,紫草科的属间种子大小差异显著。3)生活型间种子大小差异显著,种子大小从大到小排序为:灌木类短命植物多年生草本短命植物半灌木1年生草本。4)种子大小与物种相对分布频度相关性不显著,但将相对分布频度小于1.4%的环境特化物种去除后,种子大小与物种相对分布频度呈指数型极显著负相关。5)B型、C型、D型三类种子在样地中的总数目随海拔、经度和降水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随纬度的增加而极显著降低,E型种子则与之相反。表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未来随着降水的增加,B型、C型、D型种子的植物优势性逐渐增加,而E型种子的灌木类等物种优势性逐渐减少,注意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3.
菘蓝和欧洲菘蓝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和我国引种的欧洲 菘蓝 (I. tinctoria L.) 的细胞学、孢粉学的观察、同功酶、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以及吲哚甙的 含量测定发现: (1)菘蓝是一个形态上有较大变异的种,其茎生叶的基部有箭形、圆形的不同 类型,果实的形状、大小也不一致。 (2)我国引种的欧洲菘蓝仅见其有毛类型,没有发现无毛 类型。《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秦岭植物志》和《东北草本植物志》等分类学著作对本种的特征 描述有误,可能是将菘蓝的茎生叶基部箭形类型误认为本种所致。 (3)十字花科大青叶和板 兰根的主要植物来源是菘蓝,《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7年版)的有关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的植物来源项下,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拉丁学名应为I.indigotica Fort。(4)菘蓝鲜叶中吲哚甙的含量明显高于欧洲菘蓝,作为药用质量较优。(5)菘蓝的染色体数为2n=14系本文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inn.)和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f.)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0,核型类型均为1B,核型公式分别为菩提树2n=2x=30=24m(2SAT)+6sm,小叶榕2n=2x=30=28m(2SAT)+2sm.比较发现,两种植物的核型相似,亲缘关系相近,二者中小叶榕的不对称系数较小(58.16%),为较原始的类型.两者的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植物种类丰富,仅研究得比较清楚的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但是不包括藻类植物、菌物和地衣)就多达35784种,为公认的北半球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也名列前茅,特别是具有丰富的特有类群。《中国植物志》(1959—2004)和英文版《中国植物志》(Flora of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8):806
翅果能够依靠风力进行传播, 可能是被子植物快速散布和物种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狭义的翅果是指果皮延伸成翅且不开裂的干果; 广义的翅果则包括果皮、花被片或苞片形成果翅的所有果实。根据果翅形态及其生长方式的不同, 广义的翅果可分为单侧翅果、周位翅果(圆翅果与蝶翅果)、棱翅果、披针翅果、翼状萼翅果、叶状苞翅果6种类型, 其空中运动方式有自旋式(单侧翅果、翼状萼翅果)、波浪式(周位翅果、叶状苞翅果)、翻滚自旋式(周位翅果)、直升机式(披针翅果、翼状萼翅果)和滚筒式(棱翅果)。棱翅果与圆翅果在被子植物基部类群樟目就有发生, 并同时出现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 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翅果类型。翅果的演化过程呈现出果翅数量增加、果翅偏向单侧和果翅负荷(果实质量与果翅面积之比)降低的趋势, 以利于适应较小的风并增加传播距离。果翅除了促进果实与种子的风力传播外, 还具有物理防御、调节种子萌发和促进二次传播等作用。泛热带分布的金虎尾科有着极其丰富的翅果类型, 与其多次跨洋长距离扩散密切相关, 可以作为研究翅果适应与演化的一个模式类群。结合生态和演化-发育生物学方法, 研究不同类型翅果在适应风力传播方面的差异、萼片或苞片发育成翅的分子与遗传机制、翅果不同类型的演化历史及其对被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等是今后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翅果能够依靠风力进行传播, 可能是被子植物快速散布和物种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狭义的翅果是指果皮延伸成翅且不开裂的干果; 广义的翅果则包括果皮、花被片或苞片形成果翅的所有果实。根据果翅形态及其生长方式的不同, 广义的翅果可分为单侧翅果、周位翅果(圆翅果与蝶翅果)、棱翅果、披针翅果、翼状萼翅果、叶状苞翅果6种类型, 其空中运动方式有自旋式(单侧翅果、翼状萼翅果)、波浪式(周位翅果、叶状苞翅果)、翻滚自旋式(周位翅果)、直升机式(披针翅果、翼状萼翅果)和滚筒式(棱翅果)。棱翅果与圆翅果在被子植物基部类群樟目就有发生, 并同时出现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 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翅果类型。翅果的演化过程呈现出果翅数量增加、果翅偏向单侧和果翅负荷(果实质量与果翅面积之比)降低的趋势, 以利于适应较小的风并增加传播距离。果翅除了促进果实与种子的风力传播外, 还具有物理防御、调节种子萌发和促进二次传播等作用。泛热带分布的金虎尾科有着极其丰富的翅果类型, 与其多次跨洋长距离扩散密切相关, 可以作为研究翅果适应与演化的一个模式类群。结合生态和演化-发育生物学方法, 研究不同类型翅果在适应风力传播方面的差异、萼片或苞片发育成翅的分子与遗传机制、翅果不同类型的演化历史及其对被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等是今后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霸王果翅及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霸王果翅对其种子萌发及果翅浸提液对霸王、红砂与无芒隐子草3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果翅可完全抑制霸王种子的萌发.具有完整果翅的霸王种子萌发率为0;剥去果翅后霸王种子萌发率最高达91%;果翅刺破后其发芽率为4O%;而将种子与剥离后的果翅一起培养,其发芽率为88%.(2)果翅浸提液在低浓度条件下(0.025 g/Ml)对3种供试种子的萌发率均无显著影响.但高浓度浸提液(>0.025 g/Ml)则均显著降低种子萌发率;不同浓度浸提液均显著降低3种种子的萌发速率,对其胚根生长亦存在显著抑制作用;但对胚芽生长的影响则表现为低浓度(0.025 g/Ml)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具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霸王果翅可引起种子休眠,其浸提液中的萌发抑制物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文冠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ge.)是我国北部地区的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木本油料植物。它又名木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自治区),文官果(辽宁),文灯果(内蒙古自治区),崖木瓜(陕西),龙瓜(甘肃)等,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文冠果属。 (一)形态特征文冠果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最高可达8米;枝干常丛生,树皮灰褐色,斑裂,嫩枝紫褐色,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9枚,具短柄或无柄,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5厘米,宽7—10毫米,顶端尖锐,基部楔形,边缘具锐锯齿。花杂性,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端, 省下辖区划分复杂而繁多, 植被可分为3大区域: 寒温带针叶林区域、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温带草原区域。本名录主要参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东北植物志》《东北植物检索表》《黑龙江省植物志》《黑龙江省树木志》《东北植物分布图集》《东北草本植物志》等著作、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和来自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东北林业大学植物标本室(NEFI)、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NEAU)、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生物标本馆(IFP)的标本资料以及最近发表的文献资料。由于“无分布”比“有分布”的信息相对较难确定, 我们在整理数据时, 轻易不删除重要著作中已经有收录的物种, 除非有较可信的证据, 这可能使得本数据集的物种数量稍偏多。本名录中物种分布精确到县级, 共收录黑龙江省野生维管植物132科651属2,276种(亚种、变种), 有凭证标本的本土植物2,122种(亚种、变种), 广泛入侵的44种, 无凭证标本但是有较可靠资料的154种。其中石松类2科6属17种, 蕨类植物16科34属81种, 裸子植物3科6属20种, 被子植物111科605属2,158种。收录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2科25属39种。黑龙江野生维管植物中, 菊科(67属258种)、禾本科(61属187种)、莎草科(14属174种)、毛茛科(18属124种)和蔷薇科(24属112种)所含种数较多。统计发现, 黑龙江省物种县域分布差异较大, 131个县级行政单位中, 物种数超过1,000的约占1/6, 且县级分布数据严重不均衡。本名录中, 省级名录的可信度相对较高, 县级分布数据质量还需要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青钱柳多糖对人胃癌MGC_803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青钱柳多糖(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jk,PCP)对人胃癌MGC_803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PCP对MGC_803细胞生长的影响;Annexin法检测PCP对MGC_803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PCP在50、100、200、400 μg/mL浓度条件下,均可极显著性抑制人胃癌MGC_803细胞生长(P<0.01),抑制率可达65.07%,细胞凋亡率可达25,44%.说明青钱柳多糖具有抑制人胃癌MGC_803细胞生长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2.
The leaflet architecture of Cyclocarya cf.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from the Hunchun Formation (Middle Eocene) shows similarity to that of modern C.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and the specimen is the oldest fossil record in Europe and Asia. The distributions of C. cf. paliurus and other fossil records,such as Glyptostrobus, Metasequoia, Nyssa, and Liquidambar, in Hunchun flora show that it would have been a warmer-temperature to subtropical climate in Hunchun District during the Eocene period.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和标本考证,发现《中国植物志》第77卷第2分册和《Flora of China》第20~21卷中均误将黑穗橐吾(Ligularia melanothyrsa Hand.-Mazz.)鉴定为植夫橐吾(L. fangiana Hand.-Mazz.),而真正的植夫橐吾应处理为川鄂橐吾[L. wilsoniana (Hemsl.) Greenm.]的异名。  相似文献   

14.
The leaflet architecture of Cyclocarya cf.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from the Hunchun Formation (Middle Eocene) shows similarity to that of modem C.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and the specimen is the oldest fossil record in Europe and Asia. The distributions of C. cf. paliurus and other fossil records, such as Glyptostrobus, Metasequoia, Nyssa, and Liquidambar, in Hunchun flora show that it would have been a warmer-temperature to subtropical climate in Hunchun District during the Eocene period.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胡桃科( Juglandaceae)植物约7属27种1变种,南方和北方均有分布[1];该科植物通常为落叶或半常绿乔木或小乔木,大部分种类具有药用、材用和食用等价值,其中,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 Batal.) Iljinsk.﹞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叶的多糖复合物可增强糖尿病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力[2-3];胡桃( Juglans regia Linn.)和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 Wangenh.) K. Koch﹞为重要的干果和油料作物,前者也是重要的硬木产品,果皮可用于制造活性炭[4];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是优良的家具用材,其树皮富含纤维[5]。随胡桃科应用价值的不断挖掘,人们对胡桃科植物潜在资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triterpenoid, cyclocarioside K, together with fifteen known compounds, including seven triterpenoids (28), five flavonoids (913), three phenolic derivatives (1416), was obtained from the leaves of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 (Juglandaceae).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two-dimensional NMR experiments (HSQC DEPT and HMBC). The chemotaxonomic relationships were also discussed. As a result, 3, 4-secodammarane triterpenoids and kaempferol glycosides may represent phytochemical fingerprints for C. paliurus, and C. paliurus has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species of Juglandaceae.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对Livistona speciosa的等模式、L.saribus的等新模式与中国分类学文献中(如《海南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福建植物志》、《云南植物志》)的L.speciosa、L.saribus作比较,证实中国分类学文献将L.saribus、L.speciosa相混,中国分类学文献中的L.saribus、L.speciosa均为L.speciosa Kurz。美丽蒲葵L.spe-ciosa的叶的裂片先端浅裂、坚挺,果倒卵形、椭圆形至卵形,长度多于2.5cm,直径多于2cm;大叶蒲葵L.sari-bus(Lour.)Merr.ex A.Chev.的叶的裂片先端深裂、下垂,果球形至近球形,直径少于1.8cm。增补了L.sari-bus的等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hypoglycaemic activity of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C. paliurus) in ICR mice by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g.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C. paliurus extract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animals were given sucrose.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observed follow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glucose.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chronological change in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in genetically hyperglycemic obese KK-Ay mic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when C. paliurus extract is administered daily for three weeks. An in vitro study showed that C. paliurus inhibits alpha-glucosidase, a disaccharide-degrading enzyme in the small intestinal mucosa,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the absorption of glucose into the blood and a subsequent lowering of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蕨类植物志中两色鳞毛蕨学名的纠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色鳞毛蕨(Dryopteris bissetiana (Baker) C. Chr.)在中国是比较常见和熟知的一种蕨类植物。《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中采用的是一不合法的学名。在此给予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