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提高培养基的pH和磷酸盐浓度解决了衣藻在硝酸盐培养基上生长不良的问题。用完全合成培养基代替土壤提取液培养基。用钼酸钠和氯化钙代替钼酸铵和硝酸钙,消除了培养基中影响硝酸还原酶(NR)诱导的因素。用单藻落繁殖的保种方法保持了NR的诱导特性。在酶反应后用乙酸锌和甲硫吩嗪处理,去除了反应过剩的NADH和衣藻粗提取液中的某些物质对亚硝酸显色反应的抑制,建立了满意的NR活力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2.
木文以水稻4个杂交组合一代及其相应的亲本为材料,观察了杂交一代及其亲本的硝酸还原酶活 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硝酸还原酶活力高低与其亲本硝酸还原酶活力高低有密切相关。 即,亲本酶活力低与高或中与95的杂交一代酶活力同高亲,而中与中或低与中的杂交一代酶活力i于双 亲,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单胞绿藻和高等植物一样通过硝酸还原酶(NAD(P)H-NR,EC 1,6.6.2)和亚硝酸还原酶(EC 1.7.7.1)同化硝酸盐(Florencio和Vega1982)。一般来说,硝酸盐是诱导NR活力所必需的。在某些情况下,6-RA等激素、NO_2~-、氯霉素、低pH、某些有机酸和含氮化合物和氮饥饿也  相似文献   

4.
衣藻属(Chlamydomonas)是常见的淡水绿藻。在生长季节里,衣藻常在营养特别是氮、磷较丰富的坑塘中有时长成纯群,但在池水或缓流中则常与其他藻类等混生,不易采集。在非生长季很难找到它们。这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几年来,我们对衣藻的藻种保存、扩大培养进行观察试验,总结出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谷氨酸废液培养莱茵衣藻的产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一般培养基中添加尿素、谷氨酸、葡萄糖等有机物,考察了菜茵衣藻混合营养培养的产氢效果。结果表明,含尿素混合营养培养菜茵衣藻产氢是含铵氮的培养基培养的6倍,无硫含尿素的混合营养培养具有最佳的产氢效果,是有硫含铵氮的培养基的10倍。谷氨酸及葡萄糖的添加对其生长和产氢也有促进作用,对菜茵衣藻生长和产氢促进作用的尿素的最佳添加量为0.25g/L,谷氨酸的最佳添加量为0.7g/L,葡萄糖的添加量为0.2g/L。  相似文献   

6.
同步化培养后莱茵衣藻生物量和总RN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莱茵衣藻经光/暗同步化培养后的细胞生长和总RNA的变化规律。本研究检测了16h光/8h暗同步化培养后莱茵衣藻的生物量和总RN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同步化培养结束后的前28h,莱茵衣藻的生物量呈现有节律的阶梯增长;在同步化培养结束后的28~48h,这种阶梯式增长方式逐步消失。在同步化培养结束后的前24h,总RNA含量呈现有节律的峰-谷-峰变化;在同步化培养结束后的24~48h,这种变化幅度逐步减小,节律周期也逐步缩短。对比同步化培养后莱茵衣藻生物量和总RNA含量的变化可以得出,同步化培养后莱茵衣藻的同步化节律仍然可以维持一定时间;但随着连续光培养时间的延长,这种节律逐步消失,通过测定生物量和总RNA含量的变化可以跟踪同步化培养后莱茵衣藻的同步化变化。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hos.  TK  张玉臻 《应用微生物》1989,(2):14-17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团藻目衣藻科拟衣藻属一新种。此种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一浇园粪缸中采得,在分离室内单种培养过程中,对其形态学和生活史进行了研究。营养细胞具有多个盘状色素体,与拟衣藻属已知的种类有明显的差别。经培养观察,作者发现除细胞分裂、无性生殖外,还有同宗异配式有性生殖,在生活史各阶段该藻中绿体中均未见蛋白核,因此,拟衣藻作为分类单元是一个有效的属。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莱茵衣藻849及其转基因衣藻lba进行光照强度、细胞浓度和培养基中硫酸盐含量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了两个藻种的最佳产氢条件,同时对转基因藻和849产氢培养条件下的光合放氧速率和pH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25 ℃下,莱茵衣藻849和转基因衣藻lba的最佳产氢条件都为光照强度 60μmol/(m2·s),细胞浓度为叶绿素含量12.5μg/ml,培养基中硫酸盐含量0μmol/L。莱茵衣藻849和转基因衣藻lba的最高氢气产量分别达到了349μl/mg chlorophyll 和634μl/mg chlorophyll。在产氢条件下,转基因藻lba的净光合放氧速率比849低。结果为利用豆血红蛋白特性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莱茵衣藻产氢量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刘维仲  王洁茹  胡勇 《植物学报》2015,50(3):363-371
单细胞衣藻(Chlamydomonas)是光合作用和植物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模式系统, 同步化培养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必要手段。该研究探索了连续光照转暗培养联合细胞周期阻断剂实现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细胞高水平同步化的新方法, 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同步化程度进行了精确的分析。结果表明, 连续光照转暗培养或联合S期阻断剂可以使衣藻细胞同步化到G1期或G1/S期边界; 连续光照转暗培养联合M期阻断剂或者在“加入-释放”S期阻断剂后再加入M期阻断剂可以使衣藻细胞同步化到M期, 同步化水平可达80%。具体的同步化培养步骤要根据研究对象(特别是某些衣藻突变株系)的特性和研究目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水稻4个杂交组合一代及其相应的亲本为材料,观察了杂交一代及其亲本的硝酸还原酶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硝酸还原酶活力高低与其亲本硝酸还原酶活力高低有密切相关。即,亲本酶活力低与高或中与高的杂交一代酶活力同高亲,而中与中或低与中的杂交一代酶活力高于双亲,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2.
磺胺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组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测定”是植物生理学矿质营养一章中必做的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植物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EC.1.6.6.1)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技术方法,进一步了解NR在植物氮素同化过程中的作用(白宝璋和汤学军1993;李合生等2001;郝建军等2007)。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感到,按照几种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中介绍的方法(白宝璋和汤学军1993;李合生等2001;  相似文献   

13.
经紫外诱变氯酸钾筛选,得到一个低硝酸还原酶(NADH:硝酸氧化还原酶.EC1.6.6.1.,以下简写为NR)活力的细胞株。其主要特征:NR活力低,约为正常型的1/5;对氯酸钾具有较强的抗性;不适合在单纯以硝酸盐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能在以(NH_4)_2SO_4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蛋白电泳表明,此细胞株与正常型有不同的蛋白带。这些特征在没有选择压力的培养基上培养二年后,仍保持不变,说明此细胞株是一个遗传型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14.
无土栽培的绿叶蔬菜长势好,生长快,与它在氮素代谢作用中的硝酸还原酶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对无土蔬菜的叶片,进行了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以土栽蔬菜为对照.结果表明,无土栽培蔬菜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取样前,材料要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以提高酶的活性,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有利试验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曼陀罗单倍体细胞,在无水层情况下,经紫外线诱变,在氯酸盐培养基上筛选得到一株缺少硝酸还原酶活力的突变细胞株。经3年培养证明突变性状稳定。对它进行生理生化分析,看到它核内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减少。结合蛋白与细胞分裂素结合后能够促进核内 RNA 聚合酶活力,加速基因转绿。在正常细胞中,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硝酸还原酶诱导活力,而在这些缺少核内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的突变细胞中,外源细胞分裂素对酶活力的诱导没有作用。从而猜测,在突变细胞中,由于激素不能充分与结合蛋白结合,降低了细胞中转绿的总水平,可能是硝酸还原酶活力提不高的原因。本文还讨论了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调控基因表达上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衣藻CrMinD基因的网上克隆及其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菌细胞正常分裂时,在其中部形成介导细胞分裂的环状复合物结构。该环状复合物至少由10多种蛋白组成。其中,FtsZ蛋白最早在细胞中部组装成环状结构Z环,其他分裂相关蛋白再先后与Z环相结合,行使其分裂功能。Fts蛋白为原核细胞骨架蛋白,与真核生物的微管蛋白具有共同的进化祖先。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共有三个潜在的细胞分裂位点,一在中部,另外两个分部在两极。正常情况下仅有中部的分裂位点得到应用。FtsZ环正确定位于细胞中部的潜在分裂位点与MinD蛋白密切相关。当minD基因突变时FtsZ蛋白则在细胞两极组装成Z环,最终导致细胞分裂异常,产生不含基因组的小细胞(Mincell)。    相似文献   

17.
漆酶测定过程中缓冲体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缓冲体系的三项指标——缓冲液成分、pH值和缓冲液浓度对白腐菌胞外漆酶活力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α=0.01时,缓冲体系的三项指标对白腐菌漆酶测定均有极显著影响;正交实验中获得的最高酶活测定值(14400-14976U,pH4.0,0.4mol/LNa2HPO4-柠檬酸缓7中液中),是最低测定值(176-592U,pH4.8,0.8mol/L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中)的25~80倍。并考虑因素间交互作用,将分析所得最佳的缓冲体系“pH4.0,0.4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缓冲液”,与正交实验中表现最佳的“pH4.0,0.4mol/L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进行重复实验比较,灵芝菌株胞外漆酶测定的最适缓冲体系为“pH4.0,0、4mol/L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这为研究白腐菌漆酶酶活提供了较好的测定体系。  相似文献   

18.
同一时期的大豆品种长农5号植株中硝态氮含量是,主茎大于叶柄大于叶片,前二者中硝态氮含量随着生育进程逐渐减少,生育前期由基部向上逐渐增加,鼓粒期以后各节位间无明显变化。营养生长期间,叶片中硝态氮含量较高,不同生殖生长期间或同一时期的不同节位变化不明显。硝酸还原酶活力是成熟叶片中低,幼嫩叶片中高,且随着生育进程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野生型莱茵衣藻及其不同突变株的抗NaCl能力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莱茵衣藻的2种野生型CC-124、CC-125和15个不同突变株对NaCl抗性的结果表明,野生型品系CC-124和CC-125对NaCl的抗性达到260 mmo1·L-1,其中叶绿素b缺失的cbn1-48mt 和cbn1-48mt-基因突变株品系对NaCl最为敏感(即对100mmo1·L-1以上浓度的NaC1表现敏感).用紫外线照射诱变法,对野生型品系CC-124进行诱导,初步筛选出对150mmol·L-1NaCl敏感的突变株6个,对350mmol·L-1NaCl有抗性的突变株2个.  相似文献   

20.
降低细胞内的氧气含量是提高莱茵衣藻产氢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首次尝试将豆血红蛋白基因lba转入衣藻叶绿体中表达,利用豆血红蛋白具有与氧可逆结合的特性,期望降低转基因衣藻细胞内的氧气含量,达到提高衣藻产氢效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lba成功转入到衣藻叶绿体中,且对其生长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为下一步调控Lba在衣藻叶绿体中表达活性和提高衣藻产氢效率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