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嵩草属Kobresia Willd.隶属于莎草科,全世界有64种5变种,中国有49种4变种,属下分为4个组。该属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至寒带,亚洲种类最多,主要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和横断山地区。上述两地共有总数的90%以上的种类。因此,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为嵩草属的分布中心。与嵩草属最近缘的属Schoenoxiphium只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和非洲东南部山地。两个属可能有共同的祖先,发生于冈瓦纳古陆。随着印度板块与非洲大陆分离并向北方漂移,嵩草属的祖先被带到欧亚大陆,在两个板块相遇处—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产生了现在的嵩草属。其后,喜马拉雅山脉进一步抬升,气候与环境发生巨变,嵩草属也进一步分化形成现在的规模。印度板块在早第三纪与欧亚大陆相连接,嵩草属可能就是此时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并开始分化,且沿北半球的山系向北扩散到欧洲和西伯利亚,又从欧洲到格陵兰再到加拿大东部,从西伯利亚通过白令海峡到阿拉斯加并沿落基山脉南下达到美国的科罗拉多,形成了嵩草属现今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
赖草属的地理分布及其起源散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赖草属(Leymus Hochst.)植物的地理分布及起源散布,通过野外调查、标本查阅和文献搜集,同时结合地史、气候及类群演化关系的综合分析,对其地理分布及起源散布进行了整理和研究。结果显示,赖草属植物有3组53种(含变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中国有3组40种(含变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以及西南地区,也是该属种类最为集中的区域;尤其是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地区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唐古特地区又是中国该属分布相对密集之地,有3组22种,并且其间不同等级、不同系统演化水平的类群均有分布,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同时,阿尔泰地区多汇集赖草属不同等级的原始类群和外类群,故该地区极有可能是该属的起源地,起源时间大约在第三纪渐新世。赖草属起源后,在渐新世末期青藏高原不断隆升、气候与环境发生巨变,其在中国境内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区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分化,主要通过两个阶段和三条路径扩散成现今的地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3.
鹅观草属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鹅观草属是禾本科小麦族中的最大的属,现知全世界有4组,20系,126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中国有4组,18系,79种,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华北和东北,是鹅观草属植物种类最为集中的区域,尤其高原东北部的唐古特地区又是我国鹅观草属分布相对密集之地,有3组,12系,30种,而且其间不同等级,不同演化水平的类群均有分布,该地可能就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同时,唐古特地区多汇聚有鹅观草属不同等级的原始类群和与原始类群有很缘的短柄草属植物,其中最原始的大柄鹅观草特产于该区,而该区缺乏的是高级的大颖组类群,故推测唐古特地区可能又是该属的起源地,起源时间大约在青藏高原明显增高,气候转凉的晚第三纪初的中新世,鹅观草属起源后,在中国境内地质活动比较剧烈的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分化,但只有少数适应性较强的类群大概以3条路径扩展到国外,并向东到在北美的巴芬岛,向西延伸到大西洋滨岸,向北进入寒冻的北极地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嵩草属植物地理分布模式和适应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嵩草属(Kobresia)植物分布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收集了嵩草属植物地理分布资料和气象台站气候数据, 应用ArcGIS软件及SPS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方法, 分析了嵩草属植物地理分布模式和适应的气候特征。结果显示: 嵩草属植物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 广泛分布13种, 间断分布10种, 分布海拔为1 400-5 000 m, 经度和纬度范围分别为81-112° E和23-46° N。嵩草属植物适应的气候要素平均值范围: 年生物学温度为4-19 ℃, 年平均气温为0-20 ℃,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7-28 ℃, 年平均最低气温为-6-16 ℃, 极端最高气温为25-40 ℃, 极端最低气温为-37.0-0.0 ℃, 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4-13 ℃和11-24 ℃, 1月和7月最高气温分别为-7-23 ℃和18-30 ℃, 1月和7月最低气温分别为-22-7 ℃和5-20 ℃, 春夏秋冬季气温分别为-4-19 ℃、9-23 ℃、6-21 ℃和-11-15 ℃, 温暖指数为23-159 ℃, 寒冷指数为-36-0 ℃, 年降水量为154-1 500 mm, 春夏秋冬降水量分别为19-135 mm、53-662 mm、48-545 mm和5-92 mm, Holdridge潜在蒸散量为261-1 100 mm, Thornthwaite潜在蒸发量为399-895 mm, 干燥度为167-786, 湿润指数为179-816, 4-10月日照时数为990-2 100 h。在热量要素平均值较低和中等、降水量与干燥湿润度平均值中等或辐射时数平均值较高范围下分布种数较多。嵩草属植物适应的气候要素极值, 年平均气温最小最大值范围为-6-21 ℃, 年平均最低气温最小值最高气温最大值范围为-12-28 ℃, 极端最低气温最小值最高气温最大值范围为-48-42 ℃, 最冷最热月气温范围为-32-33 ℃, 冬夏季最低最高气温范围为-20-25 ℃, 降水量最小最大值范围为15-1 800 mm, 干燥度最小最大值范围为7-890, 日照时数最小最大值范围为701-2 300 h。在热量要素极值较低、降水量及干燥度极值中等或日照时数极值较大范围下分布种数较多。说明嵩草属植物主要适应于低温亚湿润型和中温湿润型气候。  相似文献   

5.
二蕊嵩草新种图1 Kobresia bistaminata W. Zh. Di et M. J. Zhong sp. nov. Haec species K. beIlardii (All.) Degl. congruens, sed staminibus 2; stigmatibus 2 (raro 3)differt. Herba perennis.Rhizoma dense caespitosum. Culmus 10-30cm. altus gracilis obtusangulus laevis ad basin vaginis atrofuscis vel spa-  相似文献   

6.
贺兰山嵩草新种图1 Kobresia helanshanica W.Z.Di et M.J.Zhong, sp. nov. Species K. minshanicae Wang et Tang ex Y.C.Yang affinis, sed nuculis obovatis ca. 2.5mm. longis plano-convexis vel biconvexis non rostratis, stigmatis 2 differt. Herba perennis, 17-22cm, alta. Rhizoma breve lignosa. culmi dense caespitosi erecti obtuse triangulares ca. 1mm. diam..Folia linearia culmis breviora , 8-15cm. longa , 1-2.5 mm, lata plana , margine costaque scabra. Inflorescentia terminalis  相似文献   

7.
以礼草属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植物类群的地理分布与系统发育相统一的原理,本文讨论了以礼草属的分布中心、起源地、 起源时间和现代分布格局的形成。以礼草属全世界约26种、6变种,隶属于3个组,主要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伊朗也有分布。其中,中国的青藏高原汇聚了该属的大多数种类,且不同等级和演化水平的类群均集居于此,使其成为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而该属的原始类群、以及与原始类群很近缘的鹅观草属却分布在这一中心之外的天山地区,加之天山地区自新生代的晚第三纪再次抬升以来,具备了以礼草属发生和繁衍的自然条件,因而天山地区很可能就是该属的起源地,起源时间也可能在晚第三纪或第四纪初。以礼草属自天山起源后,扩散的途径大概有3条,其中西南向途径和东南向途径从东、西两侧侵入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得到极度发展,并随着高原的继续隆起,进一步衍生出最高级的类群短穗组,从而形成了以礼草属现今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8.
对嵩草属( Kobresia) 植物进行了初步的胚胎学研究。该属植物具假四合花粉(pseudomonad) ; 药室内壁在二核花粉时期开始螺旋状加厚, 花药表皮在花粉成熟时形成乳突; 成熟花粉具三细胞。胚珠为倒生型, 具厚珠心和双层珠被, 珠孔由内珠被构成, 珠柄的近基部向珠孔增生形成珠孔塞。胚囊的发育为蓼型, 四分体线形排列, 合点端大孢子发育成八核胚囊。受精后, 胚乳核先于受精卵进行分裂, 胚乳的发育为核型。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灯芯草变型。通过比较, 嵩草属植物大小孢子的发育、胚珠的结构、胚囊的发育、胚乳的发育和胚的发育与莎草科中其它类群一致。所以, 根据胚胎学资料, 嵩草属及其近缘属应保留在莎草科中,不该另立为嵩草科。  相似文献   

9.
青海嵩草属(莎草科)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修订了青海嵩草属植物的分类,确认了14种3亚种。通过对大量标本和文献的研究,澄清了《青海植物志》嵩草属中存在的分类学问题。门源嵩草、窄果嵩草、玉树嵩草和藏北嵩草等4种,分别归并在眠山嵩草、喜马拉雅嵩草、线叶嵩草和赤箭嵩草中;其中门源嵩草和玉树嵩草为新异名。青海产的嵩草和矮生嵩草,应该为二蕊嵩草和高原嵩草。短轴嵩草的学名更正为K.vidua。弧形嵩草在青海没有分布,文献中的记载可能为囊状嵩草的错误鉴定。此外,青海的嵩草属增加了2个类群,匍茎嵩草和夏河嵩草。  相似文献   

10.
耳草属(HedyotisL.)的起源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耳草属的系统学,古地理学和细胞染色体资料分析和推论,耳草属植物的起源地点在冈瓦纳古陆,很可能在古陆辽阔的东北部地区。耳草属植物的起源时间不应晚于侏罗纪,有可能在三叠纪就已经出现,并在侏罗纪得到广泛的传播,其迁移的路线有四条,即从起源中心向东经上耳其,伊朗进入东南亚地区,向东南通过古南大陆向印度板块和徜大利亚扩散,向北进入北美地区,向西南进入南美洲地区,随着冈瓦纳古陆的分离,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以及澳大利亚与古南大陆的分离,植物迁移与扩散的速度受到了制约,耳草属植物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在于传播途径的隔断和第四纪冰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世界分布的 5种粉虱蚜属AleurodaphisvanderGoot蚜虫为材料 ,研究了该属的地理分布特点 ,现代分布格局及可能的起源。同时 ,利用蚜虫与寄主植物协同进化的关系 ,并结合古地理和古生物等方面的资料 ,探讨了粉虱蚜属的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的可能原因。粉虱蚜属为典型的东洋区成分 ,但在中国大陆其分布向古北界有所渗透。根据该属蚜虫现代分布特点 ,推测中国的华中区是该属的现代分化中心。另外 ,推测形成该属现代分布格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各大陆之间的接合与分离  相似文献   

12.
倭竹属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倭竹属Shibataea Makino隶于禾本科之竹亚科,现已知有8种,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的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广东、台湾两省有少量栽培,日本产1种。苏联、西德、印尼等国所栽培的倭竹均系自我国或日本引入。我国浙-闽地区产8种,且都有野生发现,是本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倭竹属植物体型矮小,常植于庭院或公园中供观赏。近年来盆景艺术迅速发展,微型园林日益兴起,倭竹属植物体态优美,常绿,耐寒且易于栽培,为广大园林工作者所垂青。  相似文献   

13.
缘脊叶蝉亚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同翅目,叶蝉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缘脊叶蝉亚科的组成,族、属和种的地理分布,以及起源与扩散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缘脊叶蝉亚科由7族57属323种组成,只分布于旧世界(Old World).7个族在非洲区均有分布,古北区有4个族、东洋区3个族、澳洲区2个族.依种类分布情况对4大动物区的相似性分析表明,东洋区与古北区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澳洲区,与非洲区的相关性较小,这与地球演化历史是相吻合的.通过对各族地理分布及起源时间分析,它们的起源时间依次是:Drabescini、Paraboloponini、Selenocephalini、Ianeirini、Adamini、Dwightiini和Hypacostemmini.文中给出了各族的地理分布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蝠蛾属昆虫的种类和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大荣  李朝达 《昆虫学报》1996,39(4):413-422
中国分布的蝠蛾属Hepialus(鳞翅目:蝙蝠蛾科),是一类重要的资源昆虫,其幼虫被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是我国特产的名贵药材-冬虫夏草。在我国,已知蝠蛾36种,所有的种类均为古北种;其中33种是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种,是中国的特有类群,占已知种的91.7%;中亚地区种2个,占5.6%;欧亚地区分布种1个,占2.7%。我国的蝠蛾属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内的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区)的高寒草甸之中;零星分布于新疆、黑龙江、 内蒙古等省(区)的草原中;全部种类都营土壤内生活。在我国,95%的蝠蛾种类分布区域十分狭窄,常常是不同山脉就形成不同的种类,甚至是同一山脉不同坡向、不同海拔就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种类。该属昆虫在中国的分布中心是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系内,位于北纬27°-33°,东经95°~103°之间的区域中,占已知种的80%。蝠蛾垂直分布明显,分布下限在纬度偏南地区海拔约3000m,而偏北地区则约2500m; 分布上限为海拔5100m; 最适分布海拔在4000-4800m之间;最适分布土壤是高山草甸土。蝠蛾的生态地理分布主要受食物、植被、土壤结构、温湿度等生态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模拟增温效应对矮嵩草草甸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采用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效应对植被影响的方法。研究了矮蒿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的物候、群落结构和直生物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室内温、地表温度、土壤表层温度可分别提高1.47℃、1.54℃、1.00℃。组成植物群落的种群物候期可以提前和延迟,植物生长期延长,组成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的高度,盖度,重要值均有提高,种群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地上生物量发生变化,其中禾  相似文献   

16.
以盘鮈属鱼类作为内群,以巴马拟缨鱼作为外群。通过形态比较共筛选出85个稳定的特征,形成形态特征状态矩阵表。以PAUP4.0b软件,采用均权方式,在无序和有序状态下分别按Heuristic、Branch-and-Bound以及Bootstrap等3种方式计算和构树。每种方法计算均得到唯一的1棵树,最大简约树与严格一致树、Bootstrap值检测树呈现微小差异。但仅最大简约树体现了各种之间先后分化的次序以及各姐妹群之间的关系,所以选择最大简约树作为盘鮈鱼类的系统发育树。其结果显示,盘鮈具小吸盘的种类与具大吸盘的种类分别构成了A、B两支。B支又可分为C、D两支。其中,C支的种类以吻端形成1对明显珠星,甚至形成吻突而区别于同属中具大吸盘的其他种类。运用Component(2.0)软件计算,得到盘鮈属种类分布河流的唯一分支树,其结构基本与水系的地理分布成对应关系。盘鮈属鱼类祖先的形成时期应为第4纪中期之初或更早。古云贵高原是盘鮈属鱼类的起源、分布和分化中心。云贵高原面的抬升与河流的袭夺促成了盘鮈属鱼类的多次分化和扩散,由此形成了该属鱼类的现今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7.
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藨子属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国产茶藨子属的形态、分类和地理分布的研究,笔者支持把该属置于虎耳草科的观点,不赞成把它分离作为独立的科。另外,认为Rehder系统中所划分的4个亚属较合理,故予以采纳,但笔者对其中的亚属、组和系的划分、各分类类目的内容、系统排列的顺序等诸方面都作了较大修订。从系统发育的观点出发,对亚属的排列次序则和Rehder系统有很大不同,而对组和系的范围及其系统位置也作了较大改动。中国茶藨子属植物初步确定为59种30变种,隶属于4亚属10组15系(包括5新系)。依据对茶藨子属分布区的分析,首次提出了东亚区是茶藨子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东亚区中,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中的横断山脉地区和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西部是茶藨子属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19.
 此项研究工作于1986年5—9月植物生长季节内,在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用钴纸法测定了矮嵩草等10种植物的蒸腾强度、垂穗披碱草等3种植物的蒸腾日进程和不同植被覆盖地段的蒸腾—蒸发量,在测定时记录了气温、湿度等有关气象资料,以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矮嵩草等10种植物的蒸腾强度随植物种和所处的物候期而变化,植物生长早期蒸腾强度较低,进入生殖阶段,蒸腾强度明显提高。2.垂穗披碱草等3种植物蒸腾强度日进程呈明显的单峰型曲线,在中午或午后出现峰值,没有午休现象。这同气孔一直开着有关,是矮嵩草草甸植物蒸腾的特征之一。 3.不同植被覆盖地段的蒸腾—蒸发表明,有植被覆盖的地段的蒸腾—蒸发量较裸地的蒸发量为高。  相似文献   

20.
锦鸡儿属植物分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周道玮 《植物研究》1996,16(4):428-435
依据每个种的地理分布范围,确定了出六种分布类型,并编制了属的分布密度图。结合各类发布特点及其形态特征,认为东亚西南部为其起源中心,而中亚来其变异分化中心。起源第三纪中期的原始类群Ser.Caragana,在寒旱主要压力下分化适应,形成现代化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