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海和渤海多毛类环节动物锥头虫科和异毛虫科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整理1957年中苏海洋生物考察队及1957—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考察队在黄渤海沿岸采集的多毛类环节动物管栖亚纲(Sedentaria)标本时,我们发现了稀少的锥头虫科(Orbiniidae)和异毛虫科(Paraonidae)的代表,到现在为止这两个科在我国还没有人报导过。在锥头虫科中有3个新种和两个新亚种;异毛虫科一个新亚种,现记述于后。 新种完模标本保存在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有重复标本包括副模标本保存在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多毛类(Polychaeta)稚齿虫科(Spionidae)腹钩虫属(Scolelepis)的全叶亚属(Nerinides)迄今在国外已报告者共有7种,其中分布在太平洋西岸的仅有两种,产地为日本北海道和朝鲜济州岛,在我国沿岸尚未发现过。1961年12月南京大学生物学系陈义教授寄给我们一批多毛类标本,是该系1961年从舟山群岛采到的,鉴定结果共为14种,内有一新种隶于腹钩虫属全叶亚属,新种定名为球角腹钩虫Scolelepis(Nerinides)glo-bosa,其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西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海南岛的东南。这一地区的动物区系,解放以前并未进行过系统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多毛类环节动物迄今还没有见到任何报告。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考察队在西沙群岛采到大批动物标本,在多毛类环节动物中,有一个很大而且非常完整的标本,经详细研究确定为海女虫科(Amphinomidae)背肛虫属(Notopygos  相似文献   

4.
污损性管栖多毛类生态特点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涛  张慧  李韵秋  曹文浩  胡碧茹 《生态学报》2014,34(21):6049-6057
污损性管栖多毛类属环节动物门,主要由龙介虫科(Serpulidae)、螺旋虫科(Spirorbidae)、缨鳃虫科(Sabellidae)和蛰龙介科(Terebllidae)4科55种组成,以华美盘管虫(Hydroides elegans)、内刺盘管虫(H.ezoensis)、龙介虫(Serpula vermicularis)和克氏无襟毛虫(Pomatoleios kraussii)等种类为优势种,通常成批的附着在物体表面,严重影响人工设施的安全和性能。污损性管栖多毛类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并与深度有关。今后工作应进一步开展管栖多毛类基础生物学研究,探讨外来种的入侵及影响,丰富和发展生态和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黄海多毛类环节动物的研究Ⅲ.沙蚕科的增补,共描述4种,其中两种是新种,新种中的一种又是我们建立的新属——拟突齿沙蚕属Paraleonnates的唯一代表;另外两种在黄海是首次记录。截至目前为止,黄海沙蚕科已经报告的种和亚种共有20个。  相似文献   

6.
微康奇虫(Microconchids)是一种形态上貌似现代海洋多毛类螺旋虫的后生动物,其化石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记录相对常见。其主要保存形式包括具有实体的钙质管状壳体、印模和铸模三种。早期研究者将此类化石部分归为多毛类的螺旋虫或者小型腹足类。随着近年来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发现此类化石在介壳微细构造上与多毛类或腹足类明显不同,微康奇虫具原生方解石壳体及平行纤维状至层状显微结构,而多毛类或腹足类原生为方解石或文石壳体,后生成岩阶段转变为方解石壳体后呈颗粒状粗晶结构。因此,微康奇虫类动物可能被重新划归帚虫动物门(Phoronida)。目前的化石记录表明,微康奇虫动物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并一直延续至侏罗纪,之后的微康奇虫才被形态相似的多毛类螺旋虫所取代,后者一直延续至今,在现代海洋中极为常见。微康奇虫类动物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地质突变时期,特别是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异常丰富。最新研究表明,大灭绝之后,微康奇虫占据了早三叠世海洋中几乎所有的生态空间,常常在双壳类化石的介壳表面、微生物岩的菌藻丛中、或者直接在硬底表面,甚至泥质软海底之上固着。它们广泛分布于泥质滨岸带、砂质浅海、碳酸盐台地的微生物岩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杨忠岐 《昆虫分类学报》1991,13(3):222-222,230
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的锥腹金小蜂属(Solenura)为小蜂总科中一类很珍奇和稀有的巨型寄生蜂,寄生蛀干害虫的幼虫,一般很难采到。在世界上仅分布于非洲、东洋区的热带地区。我国台湾也有分布的记载(Masi,1926),但在我国大陆还未见报道。作者自1989年以来,先后在地处古北区的陕西关中发现并采到了本属的一个种——丽锥腹金小蜂[Solenura ania(Walker)]。这个种体长达20mm  相似文献   

8.
短鳃蹄毛虫Pseudopolydora paucibranchiata(Okuda)是1937年奧田四郎(Shiro Okuda)根据在日本广岛尾道采到的标本定为新种。1954年Reish报道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也有分布,1957年我们在黄海的烟台和青岛首次发现。 美国和日本的学者于60年代在洛杉矶长滩港和濑户内海以短鳃蹄毛虫作为有机质污水的半污染带指示生物,做了很多工作。1963—1964年我们在青岛栈桥附近青岛湾,  相似文献   

9.
茶毛虫的简单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名称和分布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E.cons-persa Butl.)属鳞翅目、毒蛾科,为我国首要的茶树害虫。我国各茶区农民通俗的称此虫为:“茶摆头”、“毛毛虫”、“毛辣虫”(浙江)、“吊丝虫”(福建)、“毛火虫”(湖南、贵州)、“绵虫”(湖南、贵州、安徽祁门)、“细毛虫”(台湾、广东)、“摇头虫”(湖南、贵州)、“刺毛狗子”(台湾)、“毒毛虫”(贵州、福建、湖南)、“刺角虫”(广东)、“江西子”(贵州)、“毛虫”(皖南)、“痒辣子”(安徽六安)、“茶辣子”(皖南、福建)。在这些俗名中,茶农往往也广义地包括了为害茶树的其他多种毒蛾幼虫,甚至鳞翅目其他有毛幼虫。至目前为止,已发现为害茶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模式标本产地)产的帚状蜈蚣藻(Grateloupia fastigiata Li et Ding)进行了重新鉴定,结果表明:①藻体为深紫红色,高9-26 cm,基部呈圆柱状,1-2回不规则羽状分枝,皮层厚度为85-160 μm,由8-11层细胞构成;助细胞生殖枝丛为典型的Grateloupia型,果胞枝生殖枝丛主枝由6个细胞组成,辅助细胞生殖枝丛主枝由5个细胞组成(6cpb-5auxb型),与亚洲蜈蚣藻(G.asiatica Kawaguchi et Wang)一致。②基于rbcL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本研究的10个帚状蜈蚣藻样本与青岛产的亚洲蜈蚣藻之间无碱基差异,形成独立的进化支,与大连石槽、石庙子产的亚洲蜈蚣藻的碱基差异均为1 bp(0.08%),与日本、韩国产的亚洲蜈蚣藻的碱基差异分别为2 bp(0.16%)、3 bp(0.24%),均属于种内差异,与Grateloupia clade I中蜈蚣藻属内其他种的碱基差异为18(1.47%)-76 bp(6.19%),均属于种间差异。通过形态观察和rbcL基因序列分析,认为帚状蜈蚣藻与亚洲蜈蚣藻为同一种,将帚状蜈蚣藻作为亚洲蜈蚣藻的异名。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二种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测定水体的浮游原生动物种类组成、生物量,采用原位测定法研究水体原生动物的种群增长和生产量。结果表明:加菌组出现原生动物13种,总密度87.3×103ind.L-1,总生物量502.9mg.m-3,生物量较大的种类有阔口游仆虫(Euplotes eurystoma)、叶鞭虫(Phyllomitussp.)、旋回侠盗虫(Strobilidium gyrans)、尖毛虫(Oxytrichasp.)等;加藻组出现原生动物9种,总密度60.8×103ind.L-1,总生物量70.3mg.m-3,生物量较大的种类有尖毛虫、旋回侠盗虫、叶鞭虫等。加菌组种群增长率较高的种类有拟急游虫(Strombidinopsissp.)0.0578、弹跳虫(Halteriasp.)0.0493、周毛虫(Cyclidium litomesum)0.0405、太阳虫(Actinophryssp.)0.0383、中缢虫(Mesodimiumsp.)0.0373;加藻组种群率增长较高的种类有匕口虫(Lacrymariasp.)0.0153、旋回侠盗虫0.0144、急游虫(Strombidiumsp.)0.0117、叶...  相似文献   

12.
凡纳对虾淡化养殖虾池微型浮游生物群落及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 0 0 2年 8月 15~ 10月 8日 ,对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凡纳对虾淡化养殖虾池进行调查 ,虾池平均养殖面积为 0 .37±0 .11hm2 ,水深 136± 8cm,虾苗放养密度 131± 37× 10 4尾 / hm2 ;调查期间虾池水温 2 4 .3~ 33.6℃ ,p H值 7.1~ 9.6 ,早期养殖盐度 2‰~ 3‰ ,中后期为 0 ,透明度中后期稳定在 2 0 cm左右。鉴定浮游植物 4 8属 96种 ,其中绿藻 4 5种 ,硅藻和裸藻各 9种 ,隐藻 2种 ,甲藻 4种。优势种有 10种 ,多为蓝藻 ,如螺旋藻 (Spirulina sp.)、弯形尖头藻 (Raphidiopsis curvata)、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假鱼腥藻 (Pseudoanabaena sp.)、针状蓝纤维藻 (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s)及水华微囊藻 (Microcystisaeruginosa)等 ,优势种的优势度突出。常见种有 30种 ,主要是绿藻、硅藻、隐藻 ,少见种有 5 7种。优势种和常见种多为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或耐污性的种类。虾池原生动物有 2 9种 ,其中肉足虫 3种 ,纤毛虫 2 6种 ,优势种为毛板壳虫 (Colepshirtus)、卵形前管虫 (Prorodon ovum)和旋急游虫 (Strombidium spiralis) ,主要是以藻类为食的 A类群 ,常见种有膜袋虫 (Cyclidium sp.)、小单环栉毛虫 (Didinium balbianitnanum)、瓶口虫 (L agynophrya acuminate)、圆筒状拟铃壳虫 (Tintinnopsis c  相似文献   

13.
箒虫动物(Phoronida)生活在海洋中,种类很少。这一门动物迄今仅发现两属(Phoronis和Phoronopsis)15种。我国至目前为止,仍未见有记载。 1961年2月18日和1962年2月8日,作者在厦门鼓浪屿潮间带低潮区进行采集时,曾发现了一种箒虫(Phoronis)。1963年3月28日,张炳西同志也在鼓浪屿采到一个标本。最近查阅文献,始确定以前所采到的标本均为澳大利亚箒虫(Phoronis australis Haswell),这是我国首次记录。 我们所采到的标本,最大的体长达93毫米,躯干部最大的直径为5毫米。体不分节而极细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月和3—11月,作者在重庆市四面山进行了蚋类调查,发现下列8种为四川新纪录。1.林真蚋Simulium (Eusimulium) silvestre Rubzov,1956 幼虫和蛹孳生在山间小河及溪流中草茎叶及树枝、树叶上。3—5月水温10—17℃时采获。2.黄毛真蚋Simulium(E.)aureohirtum Brunetti,1911 孳生在山间小河及溪流中的草茎叶、树枝、树叶上。8月,水温20—23℃采到少量(1次采到2—10头,下同)幼虫和蛹。  相似文献   

15.
深圳河口泥滩三种多毛类的数量季节变化及污染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立哲  厉红梅  刘俊杰  林鹏 《生态学报》2001,21(10):1648-1653
在深圳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估研究中,将1995年7月至1998年月在3个断面获得的3种多毛类的数量进行分析,得出深圳河口泥滩A断面和RB断面的小头虫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冬季数量较其他季节高,秋季数量较其他季节低,ET断面的小头虫数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RB断面寡鳃齿吻沙蚕数量随时间推移有增加的趋势,与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是相似的,寡鳃齿吻沙蚕和独毛虫的水平分布明显受盐度限制,盐度较低的ET断面寡鳃齿吻沙蚕数量较盐度较高的A断面和RB断面的低,独毛虫没有分布到ET断面,A断面的独毛虫在养猪场废水注入时大量繁殖,文中探讨了溶解氧和有机质含量与3种小个体多毛类数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整理我国首次(1984—1985)南极洲和南大洋考察中采集的多毛类标本时,发现了节节虫科Maldanidae的索节虫属Lumbriclymene和毛鳃虫科Trichobranchidae的毛鳃虫属Trichobranchus 两个新种.值得提出的是这两个属均为稀见属,前者截至目前只发现5种;后者现在仅有6种.现将两个新种描述如下。正模标本保存在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模标本保存在杭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模拟增温下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生长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温度升高对门源草原毛虫幼虫发育历期、生长发育速率、体重及存活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增温0—1.26℃内,随着增温幅度变大,1龄幼虫越冬后开始活动期和蛹期提前,整个幼虫的发育历期缩短;增温可以提高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相对生长速度,使其发育高峰期提前到5月份;随着增温幅度变大,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体重有减轻的趋势;0—1.26℃的温度升高导致门源草原毛虫幼虫存活率增提高,但是增温过高(1.98℃)也会导致其存活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8.
胶州湾多毛类环节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98-2004年春、夏、秋、冬四季对胶州湾进行大面站综合调查监测的底栖生物多毛类资料,分析了多毛类优势种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多毛类优势种组成和优势地位出现一定的变化,但不倒翁虫(Sternaspisscutata)、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oligobranchia)和中蚓虫(Mediomastuscaliforniensis)在各季度月优势地位相对稳定;考察1998-2004年不同年份的多毛类优势种,发现不倒翁虫、寡鳃齿吻沙蚕在各个年份均居优势地位,变化较小,而其它的种类在不同的年份出现一定的变化,2003年和2004年索沙蚕(Lumbrinerislatreilli)优势度居首位,而在其它年度则没有成为优势种,这可能反映了近年来胶州湾生态环境出现了一定变化;通过考察主要优势种的分布和密度变化,可以发现这几个主要种都是广分布的小型种,在底质颗粒较细,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海域,不倒翁虫、中蚓虫、寡鳃齿吻沙蚕等数量较大;而在水流湍急、底质为砾石的7号和9号站,则很少分布,这也反映了底质对多毛类的分布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昆虫知识》2008,45(6)
一种称为Glyptapantele的寄生性黄蜂采用了同样残忍的策略,只不过它将幼虫植入毛虫而非蟑螂的体内。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黄蜂幼虫会使毛虫成为它们的保镖。幼虫从毛虫体内出现,粘在附近植物的身上,毛虫则在一边为它站岗放哨,对试图接近它们的任何物体展开攻击。研究这种奇特现象的科学家发现,一两只幼虫会躲在毛虫身后。黄蜂幼虫可能会分泌某种化学物质,用以控制可怜的毛虫的大脑,此时毛虫充其量只是行尸走肉,幼虫已将毛虫吃得只剩下一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2年5月东海赤潮原因种一东海原甲藻和亚历山大藻的单一藻种和两种藻混合情况下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对轮虫有致死作用,其48hLC50为1300cell·ml^-1.藻的各组分毒性比较研究表明,只有藻液和藻细胞具有这种毒害作用,藻在早期生长阶段的毒害作用较强,毒性大小与藻细胞活性相关.东海原甲藻在高密度(4×10^4、5×10^4、10×10^4cell·ml^-1)时对轮虫种群数量在第5d时开始有影响;东海原甲藻在低密度(1×10^4、2×10^4、3×10^4cell·ml^-1)时,轮虫能够以其为食并进行生长繁殖.两种藻混合情况下,东海原甲藻能够减轻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轮虫的毒害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此次赤潮对东海的微型浮游动物种群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