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由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证明家兔子宫内膜细胞的EGF受体Kd值为0.53nmol/L,每个细胞的最大结合容量为1.11×10~4结合位点。10~(-10)mol/L雌二醇处理24h,细胞的最大结合容量增至2.75×10~4结合位点数/细胞,而Kd值无明显变化,可是,当10~(-5)mol/L雌二醇处理24h,细胞的EGF受体结合率,DNA合成速度率均下降。G_0/G_1期细胞比值明显下降,而G_2+M期和S期细胞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3.
用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技术分析了兔子子宫内膜胞质液无配基ER和激素受体复合物。在低离子强度和高盐浓度条件下ER的沉降行为主要表现为8S和4S的分子。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受体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无配基ER在低离子强度介质中易聚合成比8S更大的分子。胞质液中E_2的存在有利于受体稳定,超离心后可用[~3H]E_2交换,DCC法测定,结果与传统的超离心法一致。  相似文献   

4.
用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技术分析了兔子子官内膜胞质液无配基ER和激素受体复合物。在低离子强度和高盐浓度条件下ER的沉降行为主要表现为8S和4S的分子。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受体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无配基ER在低离子强度介质中易聚合成比8S更大的分子。胞质液中E_2的存在有利于受体稳定,超离心后可用[~3H]E_2交换,DCC法测定,结果与传统的超离心法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雌激素作用存在于完整的和去卵巢兔胚泡着床过程中,本文用~3H—雌二醇交换法测定了早期妊娠 D_3、D_5、D_7子宫组织的雌二醇受体浓度,并与去卵巢后仅补充孕酮的 D_7子宫作比较。结果显示:在 D_3、D_5、D_7的子宫细胞浆和细胞核中都存在雌二醇受体。妊娠7天去卵巢兔的子宫细胞核中雌二醇受体量与妊娠7天卵巢完整的兔作比较,二者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去卵巢后子宫细胞核中雌激素受体浓度并未受影响,因此雌激素作用依然存在。关于胚泡是否有雌激素受体的问题,本工作在胚龄5、6、7天胚泡中未测得雌二醇受体。据此,胚泡着床时,雌激素的作用可能主要通过母体子宫组织而发挥其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表达。从两组人群中分别选取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组织40例,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ERβ表达。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ERβ-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将不同年龄、人流次数子宫内膜ERβ-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进行比较。实验组ERβ-mRNA表达量为0.6457±0.2957,对照组为0.9637±0.3621,实验组ERβ-mRNA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9,P〈0.001)。实验组ERβ蛋白质表达量为347.37±30.35,对照组为445.21±45.67,实验组ERβ蛋白质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01)。两组人群不同年龄、人流次数ERβ表达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ERβmRNA及蛋白质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低于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其可能与月经量减少有关。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子宫内膜ERβ的表达与年龄、人流次数无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不连续HAP层析法解离兔子宫内膜染色质蛋白,共分离出四个主要组分:(1)疏松结合的非组蛋白组分(0.25M NaCl解离的),(2)组蛋白组分(2M NaCl解离的),(3)紧密结合的非组蛋白组分(2M NaCl/5M尿素解离的)和(4)很紧密结合的非组蛋白组分(5M尿素/4M盐酸胍解离的)。在离体条件下使部分纯化的雌二醇受体复合物(RE)与兔子宫内膜染色质结合,然后进行羟磷灰石层析,用四种溶剂解离四种染色质蛋白组分,此时RE也随同被解离下来,后者与染色质蛋白第1、2、3和4组分结合的相对结合量分别为0.33±0.10,0.10±0.03,0.32±0.03和0.21±0.05,表明RE主要与非组蛋白组分结合,占86%。当己烯雌酚受体复合物存在时,RE与染色质蛋白的结合受到抑制。又初步比较了雌三醇和雌二醇受体复合物与染色质蛋白的结合量,观察到雌三醇受体复合物的结合量小得多,这种现象符合于雌三醇作为一种较弱的雌激素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受体β基因敲除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雌激素受体β基因敲除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受体β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平台。方法用外科手术方法对16只β基因敲除小鼠进行自体子宫移植,术后14d、21d取病灶组织进行光镜观察分析。结果建模成功率达95.8%,可形成明显囊肿,内含囊液,囊肿内壁有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生长。结论应用本方法可建立稳定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转基因小鼠模型,便于研究雌激素受体β亚型及其相关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亲和层析技术,使兔子宫内膜染色质蛋白偶联于琼脂糖Sepharose 4B,并证明分离的兔子宫内膜染色质蛋白组分C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高亲和力的结合作用。先分离纯化的核,然后用2M NaCl提取染色质蛋白,并对25mM磷酸缓冲液透析,得到可溶的组分A和不溶的组分B,后者再用0.1NHCl抽提,得到酸可溶的组分C。将各组分偶联于琼脂糖凝胶,测定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的结合量。结果表明组分C的结合活力最大,故本文主要对它的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固定化组分C的主要结合特性是:(1)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高亲和力的结合作用,其解离常数K_d=2.20×10~(-9)M,(2)其结合活力对离子浓度是敏感的,当增加离子浓度时则减弱,(3)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的结合作用能被过量的R·DES复合物有效地抑制,(4)对25℃温育活化的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较大的结合量,(5)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即失去结合活力,但不受DNase I和RNase的影响,提示在其结合作用中没有核酸参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亲和层析技术,使兔子宫内膜染色质蛋白偶联于琼脂糖Sepharose 4B,并证明分离的兔子宫内膜染色质蛋白组分C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高亲和力的结合作用。先分离纯化的核,然后用2MNaCl提取染色质蛋白,并对25mM磷酸缓冲液透析,得到可溶的组分A和不溶的组分B,后者再用0.1NHCl抽提,得到酸可溶的组分C。将各组分偶联于琼脂糖凝胶,测定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的结合量。结果表明组分C的结合活力最大,故本文主要对它的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固定化组分C的主要结合特性是:(1) 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高亲和力的结合作用,其解离常数K_d=2.20×10~(-9)M,(2) 其结合活力对离子浓度是敏感的,当增加离子浓度时则减弱,(3) 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的结合作用能被过量的R·DES复合物有效地抑制,(4) 对25℃温育活化的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较大的结合量,(5) 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即失去结合活力,但不受DNase Ⅰ和RNase的影响,提示在其结合作用中没有核酸参与。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选择120名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患者为试验组,120名子宫内膜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ERα基因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ERα表达。结果显示,P基因型频率试验组为47.1%,对照组为30.0%,OR值:2.076。试验组X基因型频率为20.8%,对照组为30.4%,OR值:0.602。Pvu II和Xba 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试验组ERα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比对照组降低(P0.05)。由此得出,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有关,P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X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ERα在子宫内膜中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中的表达低于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症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江西地区15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为实验组,100例子宫内膜正常妇女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ERα基因Xba Ⅰ和PvuⅡ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ERα表达.结果:(1)X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与子宫内膜增生程度具有相关性P<0.01,不典型增生组中XX型频率是正常组的4倍.随着子宫内膜增生程度的增加,P等位基因频率减少,人群中PP基因型频率逐渐减少;(2)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ER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比正常组高(P<0.01),而不典型增生ERα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比单纯增生、复杂增生低(P<0.01).结论:ER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增生发生及增生程度存在相关性.ERα表达的下调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美丽  吴中明  敖第书  周艳萌 《四川动物》2012,31(4):638-640,508
目的探讨一定浓度雌激素(E2)及孕激素(P)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阴性的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选用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JEC为研究对象,Balb/c.nu裸鼠皮下注射8×105个/0.2mLJEC细胞,分别注射E2、P及NS连续一周,观察肿瘤的生长及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各组肿瘤体积、瘤体重量及瘤细胞核的积分光密度值依次为E2组>NS组>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R和PR阴性的JEC细胞生长可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一定浓度的雌激素能促进瘤体的生长,而孕激素则对瘤体的生长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受体在脑内分布十分广泛,对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雌激素可以通过膜雌激素受体启动的信号转导通路(非基因组效应)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很多部位,而窖蛋白(caveolin)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参与膜雌激素受体介导的脑功能调节。简要综述了脑内膜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与窖蛋白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方法:从2组人群中分别选取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组织40例、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ERβ的表达;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ERβ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将ERβ基因的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与子宫内膜ERβ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之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ERβmRNA表达量为0.6457±0.2957,对照组为0.9637±0.3621,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9,P0.001);实验组ERβ蛋白质表达量为347.37±30.35,对照组为445.21±45.67,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01);2组RsaⅠ基因型、AluⅠ基因型、CA重复序列基因型ERβ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ERβmRNA及蛋白质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低于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可能与月经量减少有关;2组人群ERβ基因RsaⅠ、AluⅠ、CA重复序列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子宫内膜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角度探讨自然发情小鼠与诱导发情小鼠的子宫内膜上,雌激素受体α表达是否受内源雌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7只同日龄母鼠,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3个组:自然发情假孕组(对照组)、诱导发情处理假孕组和自然发情假孕第1天摘除卵巢组,3个组的小鼠在见栓后第4、6、8天分别取样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的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核、胞质都有ERα存在,且主要表达在腺上皮;见栓第4、6、8天时,诱导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的ERα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发情组和自然发情第1天摘除卵巢组(P0.05);见栓第8天时,自然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中的ERα阳性率与自然发情第1天摘除卵巢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见栓第4、6天时两者阳性率差异显著,自然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中的ERα阳性率显著高于自然发情第1天摘除卵巢组(P0.05)。结论诱导发情处理的小鼠子宫内膜,其表面雌激素受体α表达显著高于自然发情小鼠,且两者都受其内源性雌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重庆地区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aⅠ、AluⅠ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的关系.选择重庆地区120名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患者为试验组,120名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分析ERβ基因RsaⅠ、AluⅠ多态性.观察ER β基因多态性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分析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及单倍体型特征.结果显示,两组ER β基因RsaⅠ基因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等位基因型频率试验组为37.1%,对照组为48.3%,OR值为0.630(95%CI=0.438~0.907),P=0.013;两组ER β基因AluⅠ基因型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试验组和对照组ER β基因RsaI和AluI单倍体型D′分别=0.1138、0.0680,其连锁不平衡性不强.ER 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雌(Estrogen,E2)、孕激素(Progesterone,P4)对同期发情与自然发情小鼠子宫内膜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分布的影响。方法45只同日龄雌鼠,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自然发情组(对照组)、同期发情组、卵巢摘除组、P4处理组和E2处理组,5组小鼠在见栓后第4、6、8天分别取样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子宫内膜中PR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5个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的三种细胞中都有PR存在;同期发情组小鼠子宫内膜中三种类型细胞PR的表达与自然发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4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中三种类型细胞PR的表达在见栓第4、6天显著低于卵巢摘除组(P〈0.05);E2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中PR在第4、6、8天时都显著高于卵巢摘除组(P〈0.05),而在腔上皮中则显著低于卵巢摘除组(P〈0.05)。结论同期发情处理与自然发情小鼠的子宫内膜上PR的分布,都受E2和P4的特异诱导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包括两大类:一是经典的核受体,包括ERα和ERβ,它们位于细胞核内,介导雌激素的基因型效应,即通过调节特异性靶基因的转录而发挥"基因型"调节效应;二是膜性受体,包括经典核受体的膜性成分以及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GPER1(GPR30)、Gαq-ER和ER-X,它们介导快速的非基因型效应,通过第二信使系统发挥间接的转录调控功能,其中一些似乎只在脑局部起作用。这两类受体在机体内的分布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参与了对诸如生殖、学习、记忆、认知等多种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兔胚泡与孕兔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共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超英  陈幼珍 《动物学报》1996,42(1):108-1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