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前我们曾用免疫荧光技术和铁蛋白标记抗体的免疫电镜方法,证明离体培养的3株人体肝癌细胞(BEL-7402,BEL-7404,BEL-7405)表面存在着与胚胎肝细胞表面有交叉免疫反应的膜抗原。然而,近年来不断发现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人体黑色素瘤细胞和胚胎细胞,大鼠肉  相似文献   

2.
目的肝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可以保护肝细胞免受各种毒素的影响,但机制尚未清楚,研究探讨肝刺激因子保护肝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稳定转染FLAG-pcDNA3.0/hHss的肝癌细胞BEL-7402为模型,使用Alexa Flour 488、Hoechst 33342、MitoTracker 580分别将HSS、细胞核以及线粒体染色,观察HSS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当野生型7402细胞、转染空载体FLAG-pcDNA3.0的7402细胞以及转染FLAppcDNA3.0/hHSS的7402细胞受到线粒体膜孔道开放剂羰基氰化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的损伤后,用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荧光素酶检测ATP、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itoe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等,综合观察过表达HSS的肝细胞的抗损伤能力。结果在稳定转染hHSS基因的7402细胞中,大部分HSS与线粒体共定位;在CCCP作用下,对照组野生型7402细胞以及转染空载体的7402细胞MMP下降明显,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消失,ATP下降显著;实验组稳定转染hHSS基因的7402细胞MMP下降幅度较小,线粒体肿胀与嵴形态的改变明显减轻,ATP的含量较对照组高。结论肝刺激因子HSS在细胞中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可以稳定MMP,维持线粒体形态及细胞内ATP的水平,从而增强肝细胞抗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取四个月左右胎肝细胞制备的异种抗血清,经成年人组织细胞吸收后,用于离体培养的人体肝癌细胞的免疫膜荧光和铁蛋白标记抗体实验,发现这类细胞除能合成甲胎蛋白外,其细胞表面还有着与胎肝细胞和未成熟的造血细胞表面有交叉免疫反应的膜抗原。提取和分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流式细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的流式细胞分析方法(FCM),对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肝癌细胞(BEL-7402)表面的ASGPR作同步比较分析.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新半乳糖白蛋白(FITC-NGA)为ASGPR的特异性配体,以培养的正常肝细胞(L-02)为靶细胞,建立肝细胞表面ASGPR的FCM.测定并计算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BEL-7402细胞与同一浓度的FITC-NGA同步反应后的平均荧光强度(MIF)值.FITC-NGA与L-02细胞表面ASGPR趋近饱和结合的浓度为0.4 mg/L,该浓度下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BEL-7402细胞的MIF值分别为228.7、5.81、1.13.该结合可以被至少50倍于FITC-NGA的NGA或10 mmol/L的EDTA完全抑制.FCM能够良好地揭示FITC-NGA同ASGPR之间的受配体结合特性.该方法证实BEL-7402细胞表面几乎没有ASGPR,损伤鼠肝细胞表面ASGPR的数量较正常鼠肝细胞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有证据表明人体肝癌细胞表面膜抗原的成份与正常肝细胞的有差异。应用125I UdR释放试验也证明肝癌患者的周围血淋巴细胞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表明患者的免疫系统有可能识别这些膜抗原的差异性。但除了与人体肝癌有交义反应的胚胎肝抗原的性质有些初步报道以外,人体肝癌相关抗原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动物或人的肿瘤细胞中常出现个体发育阶段胚胎细胞所具有的某些蛋白质、酶、转移核糖核酸等,这已为大家所熟知(Fishman和Sell,1976)。我们曾用免疫膜荧光法对离体培养的人体肝癌细胞进行了研究,发现肝癌细胞具有与胎儿肝细胞有交叉反应的膜抗原(施渭康等,1977)。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胚胎抗原在这些细胞表面的分布,我们用铁蛋白标记抗体技术进行了电镜观察。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免疫膜荧光法所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人体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hLRH-1表达稳定抑制的细胞系,我们构建了hLRH-1基因靶向的稳定RNA干涉载体(pSineohLRH-1)并导入肝细胞癌细胞BEL-7402。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携有pSineohLRH-1的BEL-7402细胞其hLRH-1基因mRNA的表达抑制率达60%。此外,微阵列法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干涉的对照细胞相比,包括一些肿瘤相关的基因如Gadd45β和PTEN在内的405个基因在hLRH-1基因表达稳定下调的BEL-7402细胞中呈明显的表达差异,意示hLRH-1具比已知更为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尽管hLRH-1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确切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我们的发现仍为hLRH-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 构建包含HB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HBx, 转染BEL7402肝癌细胞, 建立可稳定表达HBx的肝癌细胞系BEL7402-HBx, 同时设立空载体pcDNA3转染对照组细胞BEL7402-cDNA3. 台盼蓝染色计数, Caspase3活性检测和TUNEL法检测TRAIL诱导BEL7402, BEL7402-cDNA3, BEL7402-HBx细胞凋亡的情况, 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3组细胞表面TRAIL受体的表达水平. 此外, 利用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封闭HBV全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2.15中HBx蛋白的表达, 观察阻断前后对TRAIL诱导凋亡敏感性的改变, 进一步反向验证HBx对TRAIL诱导凋亡的调节作用. 台盼蓝染色计数提示TRAIL 对BEL7402, BEL7402-cDNA3, BEL7402-HBx均有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作用, 但在相同浓度TRAIL作用下, BEL7402-HBx细胞较BEL7402, BEL7402-cDNA3细胞有更高的敏感性. 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分析发现, TRAIL作用后BEL7402-HBx细胞在较短时间内有更高的Caspase3活化水平. TUNEL结果显示, 10 mg/LTRAIL作用下, BEL7402-HBx细胞凋亡率可达(41.4±7.2)%, 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 反义封闭HepG2.2.15细胞中HBx基因的表达可部分阻断TRAIL诱导的凋亡. 两组实验结果均显示HBx的表达变化并不影响细胞表面TRAIL受体的表达模式. HBx蛋白参与调节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 可能在HBV相关疾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这一作用与TRAIL受体表达水平无关. 从两个不同的侧面证实了HBx对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为进一步论证凋亡失衡在HBV感染相关肝炎及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论据.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X蛋白(HBx)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与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的磷脂酶COX-2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为了阐明COX-2在HBx促进肝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在前期应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发现稳定转染HBx 基因的肝癌细胞H7402-X中COX-2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的基础上,本研究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在蛋白表达水平上获得了相同的结果.进而,应用COX-2的特异性抑制剂Indo分别作用H7402-X细胞和L-O2-X细胞(稳定转染HBx 基因的人永生化L-O2肝细胞),观察HBx蛋白是否通过COX-2促进肝癌细胞或肝细胞增殖.BrdU掺入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0 μmol/L的Indo可明显抑制H7402-X细胞和L-O2-X细胞的增殖.本研究结果提示,HBx可通过COX-2所介导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促进肝癌细胞和肝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近年来细胞与乙型肝炎病毒在病毒复制、抗原表达,肝细胞凋亡、肝细胞损伤及细胞转化等多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跨病毒学与细胞生物学间交叉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高亲和力抗体的产生是依赖于B细胞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提取抗原的能力。B细胞首先与抗原呈递细胞(APC)相结合,其膜上的B细胞受体(BCR)与APC膜上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突触。随后B细胞从APC的膜上获取了抗原,并对其进行加工,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然而,B细胞是如何从抗原呈递细胞膜上获取抗原的,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人员利用具有流  相似文献   

12.
大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PCNA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体外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以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为标志抗原,观察了大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发现大黄素能明显抑制系膜细胞从G_1期进入S期,同时对已进入S期细胞的进一步过渡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EB病毒膜抗原基因重组的痘苗病毒感染动物细胞,其细胞表面可表达EB病毒膜抗原,以此膜抗原作为诊断抗原检测血清中IgA/MA抗体,明显优于常用的B95-8细胞表面膜抗原,从而为研究人群血清抗体反应与鼻咽癌的关系,为鼻咽癌的诊断和普查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蜂肽对人肝癌细胞系细胞及人LAK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蜂毒应用的前景,我们在细胞体外液体培养试验中,观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提取的蜜蜂毒不同组分BV_1(透明质酸酶)、BV_2(磷脂酶A_2)、BV_5(蜂肽或蜂针素)对人肝癌细胞株H7402的杀伤活性和对正常人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的增殖的影响。三种蜜蜂毒组分均为水溶性,以RPMI1640液溶解,分别加入培养液中(使终浓度分别为2、20、200mg/L),与人肝癌细胞株H7402细胞于37℃共孵育  相似文献   

15.
已有大量研究工作证实,Epstein-Barr(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EB病毒在鼻咽癌病因学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EB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抗原表达与细胞隐性感染和细胞转化的相互关系,是目前所确认的关键课题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EB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有多种EB病毒的特异性抗原产生,包括早期抗原(EA)、壳抗原(VCA)、膜抗原(MA)、核抗原(EBNA)、淋巴细胞确定的膜抗原(Lymphocyte-defined membrane antigen,LYDMA)和EB病毒潜  相似文献   

16.
从人肝癌细胞(BEL-7402)高度免疫过的绵羊的淋巴器官中抽提的肝癌“免疫”RNA,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温育后,在体外能介导肝癌细胞的免疫细胞溶解。用5-~(125)碘-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人肝癌靶细胞的微量细胞毒性试验进行测定时观察到,正常人淋巴细胞经肝癌“免疫”RNA处理后,其细胞毒性指数在16次实验中有10次有显著增高,但是,在与对照RNA温育后其细胞毒性指数(除一次实验外)均未出现有显著意义的变化。肝癌“免疫”RNA在用RNA酶降解后,传递细胞毒性免疫反应的活性即消失,而用DNA酶或灰链霉菌蛋白酶处理,却仍保持这种传递能力。由此证明,异种“免疫”RNA能够把针对人肝癌细胞表面抗原的细胞免疫性传递给正常人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7.
殷清华  庄英帜  严奉祥 《生物磁学》2010,(11):2073-2075
目的:观察百里香酚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Bel-7402),采用MTT法、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百里香酚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作用。结果:百里香酚可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经百里香酚作用后,肝癌细胞在显微镜形态明显改变。结论:百里香酚能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8.
在人肝癌细胞膜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癌胚抗原,并且进行了部分纯化。从部分肝切除术取人肝癌组织,用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法分离细胞膜,以此细胞膜制备的抗血清,经患者本人正常肝粉吸收,吸收后的抗血清与肝癌细胞膜溶解物作双向免疫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均呈阳性反应,而与正常肝细胞膜则均呈阴性。用免疫萤光法鉴定,证明该血清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肝癌细胞膜和7402人肝癌细胞培养株的细胞膜。因此,我们认为:人肝癌细胞膜具有不存在于正常肝细胞的抗原。进一步研究证明,这种抗原也存在于3~4个月人胚胎肝细胞膜中,显示这是一种癌胚抗原。我们取人胚胎肝组织,用免疫亲和层析法尝试了这种膜抗原的纯化工作,从亲和层析柱流下的蛋白质,其沉降系数为0.33~0.45,并对上述吸收后的抗血清显示特异性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9.
TAT-PTD融合蛋白可能存在的跨膜递送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TAT-PTD融合蛋白的跨膜递送作用机制,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pGEX-TAT-GFP-表达质粒.在E.coli- BL21表达GST-TAT-GFP,并用谷胱甘肽(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柱进行纯化.GST-TAT-GFP在不同条件下与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GST-TAT-GFP能有效进入HeLa、SMMC-7721、L-02和BEL-7402细胞,GST-TAT-GFP在递送时对时间和浓度有依赖关系.同时,温度对GST-TAT-GFP跨膜作用具有明显的影响,GST-TAT-GFP的跨膜作用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很小,肝素的存在能明显抑制GST-TAT-GFP跨膜进入细胞的能力,GST-TAT-GFP对细胞活性没有影响.这些结果说明,TAT-PTD可能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等受体相结合介导融合蛋白跨膜递送进入细胞的.  相似文献   

20.
甲胎蛋白(AFP)作为一种肝癌诊断的标志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AFP衍生肽的研究,已经发现AFP衍生肽作为抗原表位在肝癌的生长和发展过程中对T细胞有刺激作用。我们通过阐述AFP衍生肽抗原表位的分布及其对肝细胞癌中T细胞活动的影响,进一步说明AFP衍生肽作为抗原表位在肝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