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和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同期发情处理的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分布的差异。方法 10只8周龄KM系雌鼠,随机分为PMSG和FSH两个组,第一次处理后48 h取其卵巢、输卵管、子宫进行固定,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织中PR的分布。结果两组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内膜中均有PR表达;其中PMSG组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输卵管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FSH处理组(P〈0.05);PMSG组各级卵泡的平均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FSH处理组(P〈0.05);PMSG处理组子宫内膜上皮与腺上皮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FSH组(P〈0.05),而基质和子宫内膜上皮中的平均吸光度值显著低于FSH组(P〈0.05)。结论 PMSG和FSH同期发情处理不同程度影响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PR的表达分布;其中PMSG处理组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上皮中PR表达普遍显著高于FSH处理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角度探讨自然发情小鼠与诱导发情小鼠的子宫内膜上,雌激素受体α表达是否受内源雌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7只同日龄母鼠,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3个组:自然发情假孕组(对照组)、诱导发情处理假孕组和自然发情假孕第1天摘除卵巢组,3个组的小鼠在见栓后第4、6、8天分别取样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的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核、胞质都有ERα存在,且主要表达在腺上皮;见栓第4、6、8天时,诱导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的ERα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发情组和自然发情第1天摘除卵巢组(P0.05);见栓第8天时,自然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中的ERα阳性率与自然发情第1天摘除卵巢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见栓第4、6天时两者阳性率差异显著,自然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中的ERα阳性率显著高于自然发情第1天摘除卵巢组(P0.05)。结论诱导发情处理的小鼠子宫内膜,其表面雌激素受体α表达显著高于自然发情小鼠,且两者都受其内源性雌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完善提高狐狸繁殖效率的超排技术,探讨了用PMSG、E2、PGF2α和hCG的不同组合处理对诱发初情前雌性蓝狐发情及其对卵巢和子宫发育的影响.EPP组(E2、PMSG和PGF2α组合)和EPPh组(E2、PMSG、PGF2α和hCG组合)分别有2只和3只发情,而对照组未见发情;EPP和EPPh组卵巢指数和有腔卵泡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初级卵泡所占百分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EPPh组次级卵泡所占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当用EPP和EPPh法处理雌性蓝狐后,子宫指数、子宫壁和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表明,EPP和EPPh处理不仅具有诱发雌性蓝狐发情的功效,而且能够提高初情前雌性蓝狐卵巢指数和增加有腔卵泡数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孕激素受体(PR)的角度探讨同期发情处理与自然发情小鼠的子宫内膜上,孕激素受体分布是否受内源孕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7只同日龄母鼠,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三个组:自然发情假孕组(对照组)、同期发情处理假孕组和自然发情假孕第l天摘除卵巢组,3个组的小鼠在见栓后第4、6、8天分别取样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子宫内膜中孕激素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三个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的三种细胞中都有PR存在;见栓第4天时,同期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PR胞核阳性率显著高于自然发情组(P〈0.05);见栓第6天时,同期发情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三种细胞中的PR胞核阳性率显著高于自然发情组(P〈0.05);同时自然发情假孕第1天摘除卵巢组在见栓第6和8天时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同期发情处理的小鼠子宫内膜中孕激素受体分布显著高于自然发情小鼠,且两者都受其内源性孕激素的特异诱导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连艳  杨鹰  张琨琨  谢荣凯  韩静 《四川动物》2008,27(3):378-381
目的 通过观察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去势大鼠子宫和阴道的表达, 研究卵巢切除对大鼠子宫、阴道的影响机制.方法 60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势组,每组20只.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子宫、阴道,进行ERα、ER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mRNA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 ERα在各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以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达最强;ERα在各组阴道粘膜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以粘膜上皮细胞中表达最强.去势组子宫、阴道ERα表达水平较其它两组明显降低.ERβ主要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和阴道粘膜上皮细胞中有表达,但较ERα表达弱.ERβ在去势大鼠子宫和阴道中未见明显表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阴道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强度和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 卵巢切除后大鼠子宫、阴道ER亚型表达明显降低,尤其以ERβ表达下调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β在比格犬卵巢及子宫内的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DAB显色结合BCIP/NBT及AEC显色检测ERα、ERβ在比格犬子宫及卵巢内的表达。结果比格犬ERα主要表达于卵泡颗粒细胞、卵巢间质腺腺上皮细胞及子宫内膜腺体腺上皮细胞胞核内,胞质内仅有少量表达,而在卵泡膜内膜的间质细胞,腺体周围的基质细胞及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小静脉内皮细胞的胞核内有少量表达。而ERβ则以相同的组织特异性主要表达于上述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在胞核内有微弱表达。ERα表达于膜黄体细胞的胞核内,而在黄体颗粒细胞胞核与胞质内均有表达。而ERβ则仍特异表达于不同生理阶段黄体细胞的胞质内。BCIP/NBT与AEC双染未见ERα、ERβ在子宫内有明显的共表达现象。结论比格犬ERα、ERβ在子宫与卵巢组织内定位不同,ERα主要定位于胞核,在胞质内有微弱表达,而ERβ主要定位于胞质,在胞核内有零星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调控哺乳动物生殖生理机制。方法用4 IU PMSG分别处理出生第5天、第10天、第15天和第21天幼鼠,观察其对卵巢和子宫发育的影响。结果(1)PMSG处理后,出生第15天幼鼠的卵巢指数(33.08%)与对照组(27.16%)间差异显著(P〈0.05);(2)PMSG处理后,第5天、10天和第15天幼鼠的初级卵泡和有腔卵泡相对数量与对照相比无差异,而21 d处理组次级卵泡相对数量显著增加;(3)虽然出生后10 d前的幼鼠子宫对PMSG的反应较弱,但是,PMSG对出生后15-21 d幼鼠子宫重量指数、子宫肌层和子宫内膜层厚度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子宫腺体数量增加无影响。结论PMSG对幼鼠卵巢的发育无明显影响;PMSG对出生后第15天前后的子宫发挥作用,而且其作用随着出生日龄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Estrogen,E2)、孕激素(Progesterone,P4)对同期发情与自然发情小鼠子宫内膜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分布的影响。方法45只同日龄雌鼠,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自然发情组(对照组)、同期发情组、卵巢摘除组、P4处理组和E2处理组,5组小鼠在见栓后第4、6、8天分别取样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子宫内膜中PR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5个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的三种细胞中都有PR存在;同期发情组小鼠子宫内膜中三种类型细胞PR的表达与自然发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4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中三种类型细胞PR的表达在见栓第4、6天显著低于卵巢摘除组(P〈0.05);E2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中PR在第4、6、8天时都显著高于卵巢摘除组(P〈0.05),而在腔上皮中则显著低于卵巢摘除组(P〈0.05)。结论同期发情处理与自然发情小鼠的子宫内膜上PR的分布,都受E2和P4的特异诱导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雌激素受体α(ERα)作为雌激素调节骨效应的主要受体在雌激素对骨量和骨代谢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比较了17β-雌二醇(E2)和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和子宫ERα蛋白表达影响的异同。方法:将40只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雌激素和运动四个组。手术1周后,雌激素组大鼠每周按体重颈部皮下注射三次17β-雌二醇,每次25μg/kg体重。运动组每周进行4次45min、速度18m/min、坡度5°的跑台训练。连续给药或运动处理1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血清E2水平以及胫骨和子宫ER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去卵巢后,子宫重量、子宫重量指数和血清E2水平显著下降,补充外源性17β-雌二醇后,三项指标均显著增加;但运动处理只能增加血清E2水平,对子宫重量和子宫重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子宫EIh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α在去卵巢组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及基质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在雌激素组中的表达高于去卵巢组,运动组各部位ERα表达虽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程度远低于雌激素组。胫骨近端ERα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去卵巢后,胫骨近端骨骺端软骨细胞的细胞核内ERα表达减少,运动和雌激素干预后,胫骨近端ERα表达增加。结论:运动和雌激素处理均能刺激去卵巢大鼠子宫和骨组织ERα蛋白的表达,但运动处理无雌激素处理增加子宫重量的副作用。可见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中,运动处理可能要优于雌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孕酮膜受体(membrane progestin receptors,m PRs)在小鼠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分布及其周期性变化。方法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动情期和动情间期小鼠生殖系统m PRs的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在子宫内,m PRα、β免疫阳性反应分布于内膜上皮、腺体上皮、内膜基质和血管内皮,而m PRγ弱免疫阳性反应见于腺体上皮和血管内皮;在卵巢中,m PRα、β免疫阳性反应见于卵巢间质、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m PRγ而未见明显免疫阳性反应;在输卵管中,3种蛋白均未见明显免疫阳性反应。实时定量PCR显示3种m RNA在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均表达,m PRβ的m RNA表达水平最高;动情期和动情间期3种m RNA在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均有表达,而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 PRα、β在卵巢和子宫中表达稳定,提示小鼠生殖系统中,孕酮的非基因效应可能更多依赖m PRα、m PRβ的介导,尤其是m PRβ。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f. domesticus)超排后,卵巢组织形态和PMSG对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将24只家兔分为对照组、50 IU、70 IU和90 IU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做处理,后3组分别注射50 IU、70 IU和90 IU PMSG和定量100 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家兔进行超排处理。解剖后测定卵巢形态和组织参数。利用注射器抽取5ml冲卵液,分别从左右输卵管冲取胚胎至培养皿中,转至细胞培养室对胚胎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结果显示,PMSG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MSG注射剂量的增大,家兔卵巢重及宽度和厚度均极显著增大(P<0.01),卵巢长度显著增长(P<0.05),卵巢表面充血,卵泡数增多;另外,随PMSG注射剂量的增大,次级卵泡及其卵母细胞直径、三级卵泡直径均呈减小趋势(P <0.01),三级卵泡中卵母细胞直径呈增大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三级卵泡的直径和卵泡的优势化率,70 IU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50 IU和90 IU组(P &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钙网质蛋白(CRT)在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给模型组24日龄大鼠皮下埋植左旋甲基炔诺酮硅胶棒3 mm/只,3 d后BID皮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 IU。给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9 d后观察大鼠卵巢形态学(HE染色),化学发光法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重量和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卵巢出现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改变。模型组卵巢各级发育期卵泡及黄体少见,卵泡多呈囊性扩张。模型组大鼠血清孕激素、睾酮、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H/FSH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灰度值测定,定量分析CRT在PCOS组和对照组的子宫内膜中表达。CRT在两组中的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PCOS组子宫内膜上皮CRT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避孕硅胶棒联合hCG诱导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是较好的PCOS模型。CRT与PCO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全身垂直振动、跑台运动、金雀异黄酮和氯化锂等不同干预疗法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去卵巢10周时,将去卵巢组大鼠按体重分层后又随机分为去卵巢组、振动组、跑台组、金雀异黄酮组、氯化锂组和雌激素组,并开始进行不同的干预处理。干预处理8周时,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E_2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子宫ERα和ERRα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去卵巢后,血清E_2水平显著下降,经雌激素处理后,血清E_2水平显著回升,但经其他几种方法处理后均无显著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去卵巢后,子宫E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经雌激素、跑台运动、全身垂直振动和氯化锂处理后,子宫E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经金雀异黄酮处理后,子宫ERα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大鼠去卵巢后,子宫ER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经雌激素和金雀异黄酮干预后,子宫ERR-α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经跑台运动、全身振动和氯化锂干预后,子宫ERR-α表达水平却显著下降。结论:跑台运动和全身垂直振动能抑制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ERα和ERRα蛋白的表达,氯化锂能抑制ERα蛋白的表达,但促进ERRα蛋白的表达,金雀异黄酮能促进ERRα蛋白的表达,但对ERα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汪宇  王丽岩  贺立新  马瑞风 《生物磁学》2011,(11):2075-2078
目的:研究钙网质蛋白(CRT)在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给模型组24日龄大鼠皮下埋植左旋甲基炔诺酮硅胶棒3mm/只,3d后BID皮下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IU。给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9d后观察大鼠卵巢形态学(HE染色),化学发光法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重量和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卵巢出现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改变。模型组卵巢各级发育期卵泡及黄体少见,卵泡多呈囊性扩张。模型组大鼠血清孕激素、睾酮、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H/FSH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灰度值测定,定量分析CRT在PCOS组和对照组的子宫内膜中表达。CRT在两组中的子宫内膜中均有表达。PCOS组子宫内膜上皮CRT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避孕硅胶棒联合hCG诱导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是较好的PCOS模型。CRT与PCO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外源促性腺激素对伊拉兔(Oryctolagus cuniculu)生殖器官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及其作用特点的影响,本实验以伊拉兔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0只(雄兔6只,雌兔24只),将雌兔随机分为超排处理组(n = 12),即肌肉注射70 U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100 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对照组(不注射任何激素,n = 12)。并运用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经超排处理的伊拉兔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定位情况。结果显示,在超排处理后的伊拉兔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表皮生长因子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P < 0.01),其阳性信号分别定位于卵巢的初级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内膜细胞、间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输卵管的纤毛细胞、基细胞、黏膜上皮和肌层中,以及子宫的上皮细胞和内膜细胞中。研究表明,超排使用的外源促性腺激素可促进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表皮生长因子表达量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伊拉兔的生殖过程并调节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Ⅱ在小鼠卵泡闭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g Y  Jiao LH  Liu RH  Wang QB  Wang H  Xia GL 《生理学报》2002,54(1):75-78
应用幼年小鼠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s serum gonadotropin,PMSG)处理的动物模型,研究了卵泡从发育到闭锁动态变化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作用。结果表明:(1)24日龄小鼠给予PMSG(10IU/只)后6d时,卵巢中出现大量闭锁卵泡,颗粒细胞DNA琼脂糖电泳显示了梯形条带;(2)随卵泡闭锁发生,卵巢AngⅡ含量增加;(3)AngⅡ显著拮抗FSH刺激颗粒细胞雌二醇生成的作用。我们认为,AngⅡ参与了对小鼠卵泡闭锁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以ICR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槐角苷对雌性小鼠的抗生育作用。受孕小鼠按照0 mg/kg·day、150 mg/kg·day、300 mg/kg·day、600 mg/kg·day浓度的槐角苷进行灌胃处理,检测其胚胎着床数,SEM检视子宫内膜结构以及免疫组化研究子宫雌激素受体(ERα)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经600 mg/kg·day槐角苷处理的小鼠胚胎平均着床数显著降低(P0.01);第5天SEM结果显示600 mg/kg·day的处理组小鼠子宫内胞饮突的形成受阻,子宫内膜容受性发生显著改变;第4天、第5天及第6天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00 mg/kg·day的处理组小鼠子宫ER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研究表明,槐角苷能够通过调节子宫内ERα与PR的表达、影响胞饮突的形成、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等多种途径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小鼠胚胎着床的失败,显示出了显著的抗生育活性。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性激素对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性早熟女童80例,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结果将其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组(n=31),外周性性早熟(PPP)组49例(n=49)。比较两组女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性激素水平,分析卵巢容积、子宫容积与性激素的相关性,并分析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及FSH峰值、LH峰值、LH峰值/ FSH峰值在性早熟女童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CPP组女童卵巢容积、卵泡个数、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容积、子宫内膜厚度、乳腺低回声团厚度均显著高于PPP组女童(P<0.05)。CPP组女童促卵泡生成素(FSH)基础值、FSH峰值、促黄体生成素(LH)基础值、LH峰值、LH峰值/ FSH峰值均显著高于PPP组女童(P<0.05)。CPP组女童卵巢容积、子宫容积与LH峰值、LH峰值/FSH峰值呈正相关(P<0.05),PPP组女童卵巢容积、子宫容积与性激素水平无相关性(P>0.05),两组LH峰值与LH峰值/FSH峰值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容积、卵巢容积、LH峰值、FSH峰值、LH峰值/ FSH峰值鉴别诊断性早熟女童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04,0.753,0.802,0.87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性激素能够为性早熟女童病情的鉴别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两者结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光镜对2011年4月和2012年6月、12月3个时期狗獾东北亚种Meles meles amurensis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狗獾东北亚种各时期卵巢中均分布着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闭锁卵泡、黄体和基质;12月的卵巢中第Ⅰ、Ⅱ阶段卵泡数量较多,而第Ⅲ、Ⅳ阶段相对较少,4月、6月卵巢中第Ⅲ、Ⅳ阶段卵泡数量相对较多;卵巢基质中的间质腺极为发达。输卵管黏膜层形成多级皱褶且4月、6月较12月的发达;12月、4月及6月3个时期子宫内膜中均具有丰富的子宫腺且子宫腺的数目无明显差异。4月、6月阴道的黏膜上皮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角质化,而12月的未见角质化。狗獾东北亚种雌性生殖系统呈现全年性发育活跃状态,明显不同于其他野生哺乳动物休情期呈现的周期性萎缩现象,这与其特殊的生殖生理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肾温阳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骨桥蛋白(OP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OPN及MMP-9,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D3~+、CD4~+、CD8~+、CD4~+/CD8~+,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OPN、MMP-9,TNF-α、IL-6、IL-8,CD8~+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温阳化瘀法可下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OPN及MPP-9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