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种酰胺类新农药对水稻孕穗期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季杂交晚稻孕穗期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发生不整齐,为害重,在主治药剂氟虫腈即将禁用之际,急需防治高龄幼虫的长效药剂,酰胺类农药是满足这一条件的新一代农药。3种酰胺类农药试验结果,在单季稻孕穗期防治稻纵卷叶螟,20%氟虫双酰胺(WDG)150g/hm2处理速效性与持效性表现最好,药后3d防效达90.3%,药后15d防效高达96.2%;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处理速效性略低于氟虫双酰胺,持效接近,药后3d、15d防效分别达75.2%、91.2%;40%氯虫·噻虫嗪(WDG)120mL/hm2处理速效介于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之间,持效略低于前二者,药后3d、15d防效分别为83.2%、88.3%。对照药剂5%氟虫腈(SC)750mL/hm2和90%杀虫单3000g/hm2处理药后3d、15d的防效均低于上述3种酰胺类新药剂。保叶效果以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处理最高,药后15d保叶率分别为83.6%和85.0%,二者无显著差异,其次为氯虫·噻虫嗪处理为59.6%,3种酰胺类新药剂保叶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氟虫腈和杀虫单。结果表明,3种酰胺类农药孕穗期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效、持效性和保叶效果均高于当前主治药剂氟虫腈、杀虫单,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几种常见杀虫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刚入侵我国的世界性迁飞害虫,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安全。本试验选择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激健、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甲维盐微乳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6个处理开展了田间防控草地贪夜蛾的试验。结果发现,施药后1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速效性最好,校正防效高达89.24%;药后3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校正防效最高为94.35%,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及其与激健、甲维盐复配处理校正防效均在85.00%以上;药后7 d,仍以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校正防效最高达96.38%,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及其与激健、甲维盐复配处理校正防效均在90.00%以上,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校正防效相对略低。本试验首次采取药剂复配和加入激健助剂防控草地贪夜蛾,对延缓害虫抗性、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科学防控草地贪夜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解决当前苹果园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抗药性高、防治效果差、用药量大的问题,评价当前登记药剂及果园正在使用的药剂对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生测的方法比较了10种登记药剂,9种果园正在使用的药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效果。【结果】选用的登记药剂中,80%的药剂对二斑叶螨效果差,甚至失去控制作用,防治效果低于66.67%,仅双甲脒、阿维菌素48 h防效在92.68%以上;果园常用药剂螺螨酯、虫酰肼、噻虫啉对二斑叶螨均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48 h防效达到84.09%-100%。【结论】目前80%以上的登记单剂药剂对二斑叶螨失去了防控效果,这是果园二斑叶螨防效差的主要原因,常用药剂螺螨酯、虫酰肼、噻虫啉等对二斑叶螨防效好。建议增加高效药剂登记或更换防治药剂,保证对二斑叶螨的防效,降低果园用药量,提高果园用药系统的精准性。二斑叶螨防治不能仅依赖化学药剂,要充分发挥果园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害功能,延缓抗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成虫具有高防效、低毒作用的杀虫剂,旨在为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药膜法和田间生物测定,评价了12种化学药剂的毒力和防治效果,筛选出适合叶面喷雾和土壤淋施的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及其最佳使用浓度,为柑橘木虱化学防治的科学精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对12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柑橘木虱成虫毒力效果较好的是48%噻虫胺、45%毒死蜱、10%溴氰虫酰胺和20%呋虫胺,LC50分别为1.42、1.48、1.49、1.60 mg/L。田间叶面喷雾生测结果表明,20%呋虫胺和10%溴氰虫酰胺施药后7 d,防效均达到90%以上,综合防效优于其他10种药剂。土壤淋施生测结果表明,30%噻虫嗪的累积减退率在12 d时达到100%,显著高于其他4种药剂,不同浓度筛选结果表明在施药后第7天,100 mg/L和150 mg/L的30%噻虫嗪防效均达到100%,且在施药30 d后其防效均在60%以上。【结论】柑橘木虱化学防治田间叶面喷雾以150 mg/L的20%呋虫胺或100 mg/L的10%溴氰虫酰胺防治效果较好,且持效期长,而土壤淋施则100 mg/L的30%噻虫嗪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长,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用于云南热带雨林生态区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防治药剂,通过7种杀虫剂对红火蚁蚁巢田间灭除效果试验测定。结果表明,20%多杀霉素悬浮剂(SC)、30%螺虫·噻虫嗪悬浮剂(SC)、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WP)、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和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GR)对红火蚁蚁巢处理效果较好,药后1 d和10 d虫口减退率分别在95%和90%以上。其中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1%联苯·噻虫嗪GR可作为红火蚁巢点处置的首选药剂;0.05%茚虫威饵剂(EB)速效性差,但药后10 d虫口减退率上升到86.8%。1.8%阿维菌素乳油(EC)药后1 d和10 d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3%和81%。这2种药剂可与前5种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
评价四氯虫酰胺玉米全株喷雾和喇叭口点施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活性与防效,为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叶片喷雾法,测定了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毒力;以40%辛硫磷乳油为对照药剂,采用喷雾和喇叭口点施两种方式田间施用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药前1 d和药后1 d、3 d、7 d,调查挂牌标记玉米上草地贪夜蛾活虫数,计算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具有良好的毒力;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制剂用量600 g/hm 2喷雾处理后1 d、3 d、7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为75.90%、91.91%和92.02%,制剂用量300 g/hm 2喇叭口点施处理后1 d、3 d、7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为82.28%、89.52%和91.23%,40%辛硫磷乳油制剂用量1500 g/hm 2处理,两种施药方式防效均不佳。四氯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喇叭口点施方式节省药剂可达50%以上,在防治草地贪夜蛾等害虫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20 0 0~ 2 0 0 1年在安徽省庐江县进行了 2次药剂及剂量对二化螟的防治和保苗效果试验。试验1表明 ,40 %氟虫腈·杀虫单WP 42 0g(每hm2 有效成分用量 )处理的虫口减退率为 94 7% ,与 5 40g,660g及 5 %氟虫腈 (锐劲特 )SC 3 0g处理相差不大。试验 2表明 ,3 0 %杀虫单·氟虫腈WP 2 70g喷雾即可达到96 2 %的防效 ,接近 3 60g和 5 %氟虫腈SC 2 2 5g的效果。 2次试验中各处理的保苗效果与虫口减退率基本一致。比较药剂成本 ,可见这 2种新型复配剂对二化螟具有良好的防治和保苗效果 ,且上述剂量是经济高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对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毒力较好的农药及复配增效配比,为该虫的化学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叶面喷雾法测定了11种农药对木瓜秀粉蚧2龄若虫的室内毒力,挑选毒力较好的两种药剂进行复配,筛选增效配比,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种农药对木瓜秀粉蚧的毒力大小依次为:螺螨酯>哒螨灵>噻虫胺>联苯菊酯>矿物油>高效氯氰菊酯>炔螨特>啶虫脒>吡虫啉>噻螨酮>四螨嗪。哒螨灵与螺螨酯(60∶40)复配共毒系数最大,为182.47。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混配药剂防效均高于单剂且达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小型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防治稻水象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适宜新疆荒漠绿洲特殊生态环境的稻水象甲超低量喷雾技术,为稻水象甲的大面积统防统治提供新型施药技术。【方法】以小型遥控多旋翼植保无人机(UAV)为施药机械,以稻水象甲常规喷雾防效大于90%的药剂为首选药剂,开展了药剂、施药量、助剂以及施药机型的筛选试验。【结果】施药后3、7、14和21 d虫口密度高于防治指标的样地所占比例依次为35.71%、21.43%、35.71%和78.57%。30%氯虫·噻虫嗪187.5 mL·hm~(-2)防效最佳,14 d药效高达93.43%;药后21 d,球孢白僵菌3000 mL·hm~(-2)的防效最高,达84.65%。各药剂施药量与防效呈正相关。此外,UAV喷雾防治稻水象甲时,添加助剂的平均防效可提高22.29%~28.49%。【结论】在农业精准施药、绿色生产中,综合考虑供试药剂的施药量、持效期、防效和药后存活虫量,建议以30%氯虫·噻虫嗪SC和14%氯虫·高氯氟CS作为全程以UAV为施药机械防治稻水象甲的首选药剂,在稻水象甲种群发展前中期优先考虑低浓度施药量;同时,为避免UAV在实际作业中药液雾滴发生飘失和流失问题,可以考虑添加飞防助剂提升防效。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试验评价的方法研究了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种衣剂对麦田宽背金针虫Selatosomus latus F.和麦秆蝇Meromyza saltatrix L.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药剂对麦田宽背金针虫、麦秆蝇的防虫效果分别为71.43%-86.27%、55.35%-74.65%,以每10 kg种子80 g药剂处理防效最好;处理区小麦产量明显增加,增产率最高为15.87%。该三元复合种衣剂在防治小麦病虫害中具大面积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鸭对稻鸭复合系统中病、虫、草害及蜘蛛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研究鸭子在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对蜘蛛及病、虫、草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稻田中放入 4 5 0只鸭 / hm2 ,对农田杂草的控制率为 98.8% ;稻鸭共栖小区蜘蛛数量显著高于施药小区。高峰期蜘蛛量 ,稻鸭共栖小区比施药小区高 6 3.6 % ;第 4、第 5代稻飞虱虫量稻鸭共栖小区比对照小区分别下降 4 7.6 %、72 .8% ,稻鸭共栖对稻飞虱可以起到稳定、持续的控制作用 ;可减轻二化螟、纹枯病的发生量和发病程度约 5 0 .0 % ,对二化螟和纹枯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稻鸭共栖对纵卷叶螟控制效果较差 ,水稻生长后期需结合采用药剂防治 ;稻鸭共栖可改变农田害虫、天敌的生存环境 ,减少用药次数 ,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吡虫啉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扑虱灵 buprofezin连续 10年的大面积使用 ,用药量逐年增加而效果下降 ,选择替换农药品种已势在必行。 10 %吡虫啉不同用药量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 ,每 6 6 7m2 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 2 0 g在白背飞虱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 1次 ,即可控制水稻全生育期稻飞虱的危害 ,药后 50天校正防效达 85%以上 ,小区产量比不用药区增加 14 .8%~ 19.3%。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近年来,多个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发生危害加重,对水稻生产造成新的重大威胁。由于水稻二化螟对常规防治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Munakata)作为田间二化螟幼虫的优势寄生蜂,正逐渐引起大家关注。本论文通过研究室内繁殖的二化螟盘绒茧蜂对田间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以探明室内繁殖的二化螟盘绒茧蜂的防控能力;同时研究多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对田间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并分析比较药剂防治对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控制的影响。【方法】设置2个放蜂密度和7种不同药剂处理,通过全查法系统调查不同处理小区的枯心数、白穗数、枯孕穗数、残留活虫数等变化以分析比较防效。【结果】2个放蜂密度(125头蜂茧和250头蜂茧)处理下都可有效减少二化螟对水稻的为害;但2个放蜂密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放蜂密度高,寄生率就高。药剂实验结果发现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效最佳,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次之,杀虫双的防效最差。不同剂量的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也有较大差异。此外,放蜂处理的小区二化螟盘绒茧蜂具有最高的寄生率,但无论那种农药处理都显著降低了二化螟被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的寄生率。【结论】二化螟盘绒茧蜂在田间对水稻二化螟具有一定的防控能力,但放蜂密度和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所试验的7种杀虫剂均显著降低了二化螟绒茧蜂的控害效能,与释放二化螟绒茧蜂不兼容。在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时不仅要考虑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还应考虑对天敌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实验的结果为后续建立以二化螟盘绒茧蜂为中心的二化螟绿色防控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5种杀虫剂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毒性及其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持续有效防控白背飞虱,研究云南东部白背飞虱种群对常用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稻茎浸渍法测定白背飞虱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期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5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种群的防治效果。【结果】与敏感种群比较,噻虫嗪、噻嗪酮、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LC_(50)分别为0.208、0.459、0.608、3.108、1.256 mg·L~(-1),抗性倍数分别为2.2、10.4、5.6、6.5、5.3倍;白背飞虱对噻虫嗪无抗性,对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对噻嗪酮为中等水平抗性;5种杀虫剂药后1、5和10 d对白背飞虱种群的田间防控效果均有显著差异。除了吡蚜酮外,其他药剂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以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持续期较长,药后10 d仍在90%以上;噻虫嗪和吡虫啉药后1和5 d的防效达90%以上;吡蚜酮药效在供试药剂中防效最低,在64.88%~77.82%之间。【结论】滇东师宗白背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均为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嗪无抗性,田间防控效果以吡虫啉和噻嗪酮为最好。建议滇东稻区可以使用吡虫啉和噻嗪酮药剂防控白背飞虱,注意控制吡蚜酮的使用次数与用量。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有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有较好的防效和较长的持效,一次施药可兼治多个峰次。20%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40%氯虫·噻虫嗪120g/hm2和2.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750mL/hm2在二化螟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药后8d对幼虫防效分别达94.7%、91.2%和91.0%;药后18d的防效依次为99.0%、98.0%、73.2%,氯虫苯甲酰胺、氯虫·噻虫嗪处理防效仍高于药后8d,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防效明显下降;药后18d对主峰保苗效果(枯心)氯虫苯甲酰胺和氯虫·噻虫嗪分别为99.0%、98.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偏低,为73.2%。对后峰保苗效果(枯鞘)氯虫苯甲酰胺为84.9%好于氯虫·噻虫嗪处理的69.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防效仅为7.1%。氯虫·噻虫嗪不同时期施药处理后,主峰卵孵高峰后14d考查,防治效果和保苗效果以卵孵高峰施药最好,其次为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主峰卵孵高峰后24d考查,主峰卵孵高峰至3龄幼虫高峰施药对主峰均有较好的防效,但对后峰的防效,随着施药时间推迟而提高,但在螟虫重发地区施药过迟,前期的大量枯鞘会影响稻苗生长与分蘖。因此作者建议在二化螟发生量大、后峰数量多地区,采用主峰卵孵高峰和后峰卵孵高峰2次防治对策,在螟虫发生较轻、后峰数量较少或全代发生较为集中地区,可根据当地虫情发生情况,适当推迟施药,达到一次用药,解决全代螟害。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持效期较短,可根据螟虫发生峰次施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防治的效果,筛选适宜的剂量及调查其对作物的安全性,对该药剂进行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每667 m 2制剂用量8~16 g;第1次施用后10 d防效达59.76%~71.87%,第2次药后10 d防效达69.64%~85.86%;最佳施药时间是水稻破口期,推荐最佳用药量为每667 m 2制剂用量16 g,施用方法推荐手动常规喷雾.  相似文献   

17.
灭幼酮防治稻飞虱与稻叶蝉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温州地区水稻上的害虫以白背飞虱为主,其中晚稻受害最重。在药剂筛选中,晚稻常用井叶合剂(3%井冈霉素乳剂250克+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500克/亩),主治稻飞虱,兼治纹枯病。由于叶蝉散田间残效期短,难以控制后期的稻飞虱为害。特别是水稻生长后期,田间管理往往放松,加以稻飞虱持续增殖,积累的虫量多,以致损失较大。 1987年根据全国植保总站的委托,作者用25%灭幼酮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三氟苯嘧啶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防治时长以及对稻田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种子处理防治稻飞虱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设置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按不同浓度(0.375、0.75、1.125和1.5 g a.i./kg种子)对水稻种子分别以干种子拌种(干拌)、清水浸种后拌种(湿拌)和药剂浸种3种方式,清水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下的水稻发芽率和出苗率均与空白对照间无显著差异,播种后100 d,各浓度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当药剂浓度相同时,干拌与湿拌防治时长要优于药剂浸种;不同浓度三氟苯嘧啶药剂处理在3种方式下稻田蜘蛛种群数量均略低于空白对照田蜘蛛数量.因此,水稻生产中使用三氟苯嘧啶0.375~1.5 g a.i./kg种子干拌或湿拌处理,可有效降低田间稻飞虱种群数量,对天敌蜘蛛影响较小,对水稻种子发芽、出苗安全,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25%吡蚜酮SC、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5%噻虫嗪WG、14%氯虫·高氯氟ZC、15%高氯·毒死蜱EC、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和40%毒死蜱EC 7种杀虫剂对小麦吸浆虫和蚜虫的防治效果,为科学、合理用药防治小麦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喷雾法和剥穗调查法,研究它们对小麦吸浆虫成虫和麦蚜的防效,及防后对小麦吸浆虫幼虫危害损失的影响。【结果】参试药剂药后1 d对小麦吸浆虫成虫防效均高于90%,药后3~5 d防效为84.81%~93.93%,防后挽回损失76%以上;对麦蚜药后1、3、5 d防效分别高于75%、80%和85%。在供试的7种药剂中,15%高氯·毒死蜱EC药后3~5 d对两种害虫防效、挽回吸浆虫危害均超过90%,应用效果最好;其次为25%噻虫嗪WG和40%毒死蜱EC,药后3~5 d对吸浆虫防效高于90%、对麦蚜防效分别高于86%和90%,挽回吸浆虫危害损失88%以上。【结论】供试药剂对小麦吸浆虫和麦蚜防效存在显著差异,15%高氯·毒死蜱EC对两种害虫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外来入侵性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于2018年3月26日在云南弥渡县被发现,为明确其发生为害情况,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阻止该虫的发生和蔓延,本研究采用性诱剂进行田间调查分析了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噻虫嗪、噻虫胺、虫螨腈、苏云菌杆菌、乙基多杀菌素、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噻虫·高氯氟和阿维·灭蝇胺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番茄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大棚番茄地发生尤其严重,为害株达100%,百叶幼虫量55.00~101.67头/百叶,周诱蛾量4.70~61.20头/板,果子的为害率达19.33%,最高达40%.田间药效的结果表明:33%阿维·灭蝇胺SC防效较好,药后3 d防效达74.30%,其次30%虫螨腈SC、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SC和6%乙基多杀菌素SC药后3 d防效64.25%、67.98%、54.85%,药后5 d防效79.08%、79.00%、73.45%,药后7 d防效81.60%、80.45%、65.70%.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在弥渡县大棚发生为害较为严重,性诱剂对成虫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虫螨腈、阿维·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灭蝇胺可作为幼虫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